類目 中國史地, 經部, 隋唐五代 尚書正義撰自 未曾/2021年02月13日/2 評論《尚書》又稱《書》或《書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記言體史書,是關於上古時代的政事史料匯編。此《尚書正義》由唐代孔穎達等奉敕撰。全書共二十卷,按時代分為: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此為日本宮内廳書陵部藏南宋時期浙刻單疏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語言文學類, 隋唐五代, 集部 孟浩然詩集撰自 未曾/2016年06月04日/2 評論此《孟浩然詩集》由唐代王士源編。全書共三卷,收錄盛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詩歌約二百一十四首。孟浩然工詩,尤工五言,善寫山水田園景色,與王維齊名,後世並稱「王孟」。此為南宋中葉蜀刻《唐六十家集》本一種,為傳世孟集最早的刻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書前有黃丕烈跋。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影像, 民國, 藝術類 天龍山石窟撰自 未曾/2021年02月12日/10 評論天龍山石窟於唐代達藝術高峰,然因長期湮沒,至清末民初已毀壞慘重。此《天龍山石窟》為二十世紀初外村太治郎隨關野貞、常盤大定、田中俊逸一起在調查天龍山石窟遺蹟後,以照片記錄了其被破壞前的原始面貌,全套共八十幅,每幅有中英文標記。此本為金尾文淵堂1922年出版。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萬物繪本大全圖撰自 未曾/2021年02月11日/16 評論此《萬物繪本大全圖》由日本江戶後期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繪製。全套内含一百零三幀,内容包羅萬象,從宗教神話、歷史典故、風俗人物、動物花鳥到自然景象等。此套約繪於日本文政十二年(時葛飾北齋已年屆七旬),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明代, 語言文學類 新鐫通俗演義三國志傳撰自 未曾/2021年02月09日/5 評論此《新鐫通俗演義三國志傳》(新鐫通俗三國演義便覽)由明初羅貫中編次。全書共二十四卷(此本殘存二十卷,存自董卓火燒長樂宮至王濬計取石頭城。有若干缺頁。)二百四十回,每卷所收回數不等。此為明萬曆時期武林夷白堂刊本,為現存明刊《三國志演義》版本中唯一的袖珍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哲學類, 清代, 經部 通志堂經解撰自 未曾/2021年01月29日/52 評論此《通志堂經解》(新刊經解)為清初規模最大的經義總集,署納蘭成德校訂,實應為徐乾學等人所輯。全書分十類:易、書、詩、春秋、三禮、孝經、論語、孟子、四書、總經解。共輯錄歷代闡釋儒家經義著作約一百四十種(一千八百六十卷),始於:子夏易傳,終於:五經蠡測。此為清康熙時期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史部, 清代, 藝術類 宋元書景撰自 未曾/2019年02月12日/9 評論此《宋元書景》由清末藏書家繆荃孫親自編選。全書不分卷,内選宋元書影四十一種,分別選取一幀或數幀在版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代表性的書頁,依照原樣進行影刻或影印,並在版框外記錄了所藏機構的名稱(如藝風堂、張氏適園、南陵徐氏積學軒、劉氏玉海堂等)。此書大致為清宣統三年江陰繆氏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科學類, 藝術類 西域考古圖記撰自 未曾/2021年01月10日/33 評論此《Serindia》(西域考古圖記)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著。全系列分為五卷,前三卷為調查報告(包含實地照片和勘測圖),第四卷為圖版(塑像、壁畫、寫本等),第五卷為地圖。主要内容為記錄1906至1908年斯坦因在中國新疆和甘肅西部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成果。此套英文本出版於1921年。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史部, 明代, 民國, 清代 藁城縣誌撰自 未曾/2021年01月09日/8 評論此《藁城縣誌》(四種)由民國二十二年藁城縣長任傳藻編纂。内輯:嘉靖藁城縣誌十卷、康熙藁城縣誌十二卷、光緒藁城縣誌續補十一卷、民國續修藁城縣誌十二卷。全面介紹河北藁城縣的歷史沿革、地理疆域、古蹟風土、人物文集等等。此為民國二十三年鉛印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清代, 語言文學類 閒情小錄撰自 未曾/2019年10月07日/8 評論此《閒情小錄》(初集)由清代葛元煦輯。全書包含清末文人雅士閒情娛樂之作:詩鐘、花間楹帖、酒箴、觴政、集西廂酒籌、紅樓夢譜、捧腹集詩鈔、文虎凡八種。此為清光緒三年葛氏嘯園刊本,開本袖珍雅致。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清代, 社會科學類, 藝術類 閨訓圖說撰自 未曾/2021年01月05日/暫無評論此《閨訓圖說》由清代俞增光編訂,何雲梯繪圖。全書分上下卷,收錄歷代女訓事跡一百則,分為:孝女類、烈女類、貞女類、賢女類、孝婦類、烈婦類、節婦類、賢婦類、賢母類、賢姑嫂類、賢嫡妾類等,圖文並茂。此為清光緒四年錢塘俞氏敬義堂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史部, 明代 九邊圖說撰自 未曾/2021年01月02日/9 評論此《九邊圖說》由明隆慶初兵部霍冀主持、孫應元等編撰。全書不分卷,内容記敘: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鎮,各鎮附有總圖、分圖等。圖說首敘該鎮地理形勝及邊外民族部落情況,次述官守設置及軍馬錢糧數額等。此為明隆慶時期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