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若翰所書之福音

3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4年6月20日

book info

撰於2014年6月20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若翰所書之福音

1813年(清嘉慶18年)英國傳教士Joshua Marshman在印度塞蘭坡出版了《若翰所書之福音》(《約翰福音》),這是第一本鉛字活版印刷的漢語書籍,比國內最早的鉛字活版印刷漢語書籍(1822年印出《華英字典》)早了9年,其在漢語印刷出版史上的意義非同尋常。

該譯本《若翰所書之福音》(The Gospel of the apostle Joh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共21章,封面呈黃色,鉛字活版印刷,線裝一冊。

馬士曼也高興地認為用活版鉛字印刷《聖經》漢語譯本,是他們取得的一項非凡的成就,不但靈活印刷,而且成本大大降低了。[32]這部書的漢語翻譯水平顯著提高,文筆變得較為通順,人名、地名、神學專名。[1]

馬希曼(1768-1837),英文名Joshua Marshman,中譯名有馬士曼、馬歇曼、麥西門、麻書曼等等。馬希曼於1768年4月24日出生於英國威爾特希爾郡(Wiltshire)的威斯伯雷(Westbury Leigh),自幼家貧,父乃一紡織工人。馬希曼從家鄉的鄉村學校畢業後,前往倫敦,在一家書店供職,不久又返回家鄉,幫助其父從事紡織,工余靠自學閱讀了大量書籍。1791年與出生於虔誠的基督教家庭的漢娜·謝費瑞德(Hannah Shephered)結婚。1794年,馬希曼按浸禮會儀式受洗為教徒。爾後,舉家移居布瑞斯托郡(Bristol)的布洛米德(Broadmead),曾一度擔任該地浸禮會慈善學校校長,同時,在一個從屬於浸禮會的神學院(the Baptist Academy)學習神學。因受著名傳教士威廉·凱瑞(William Carey,1761-1834)在印度傳教事跡的感召,馬希曼決志加入浸禮傳道會,獻身於海外傳道事業。1799年5月,時年31歲的馬希曼與妻子一道,作為英國浸禮會派出的傳教士,搭乘美國客輪克瑞特倫號(Criterion),越過重洋前往印度,同行的有傳教士威廉·霍德(William Ward)夫婦等人。是年10月12日抵達加爾各答,旋往鄰近的塞蘭布爾(Serampore)定居、傳教。抵達塞蘭布爾後,馬希曼夫婦即在當地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學生大多數系在該地經商或定居的歐洲人的子女。從這時起,除短暫回國述職和出國旅行外,馬希曼的大半生基本上都以傳教士的身份在印度度過。1837年12月5日,馬希曼在塞蘭布爾病逝,享年71歲。[2](文章介紹參考:[1], [2]

約翰福音》,是《新約聖經》正典的第四部福音,共21章,是四福音書中最遲寫成。本書中記載的耶穌言行有許多未記錄在其他三卷福音書,文體淺顯但深邃,特別強調耶穌的神性和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建造。 基督教會傳統上,相信它的作者福音書作者約翰,即是使徒約翰。

註:此書將加入到本站正在整理的印刷史系列(選出漢字印刷歷史上有代表性的相關書籍)。
--
書名:若翰所書之福音.By Joshua Marshman.最早的鉛字活印中文書.1813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87.2M

直接下載

評論

  1. 生命之道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路加福音第十章25-28節說: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是怎樣念的呢?」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如己。」耶穌對他說:「你回答得正確,你這樣做就會得永生。」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8-25節說:有一個官問耶穌說:「善良的老師,我該作什麼事才能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善良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沒有善良的。誡命你是知道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些話,就很憂愁,因為他很富有。耶穌見他變得很憂愁,就說:「有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 神的國還容易呢!」
    馬太福音第五章43-48節說:「你們聽過有話說:『要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迫害你們的禱告。這樣,你們就可以做天父的兒女了。因為他叫太陽照好人,也照壞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做嗎?你們若只請你弟兄的安,有什麼比別人強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做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如同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
    在《舊約》裡告訴以色列人及其先祖遵守的是律法,首先給亞當和夏娃的律法是不可吃智慧樹上的果子。然後告訴他們的兒子該隱不可殺人。隨着犯罪的增多,律法也越來越多。到了摩西時代就有了《舊約》的律法。我們知道律法本是好的,律法是用來懲戒犯罪的,人不應該違反律法。但是人們卻不能遵守律法,這是因為人們心裡的惡念。就像我們知道偷盜或作假見證是違法的,但是我們心裡的貪念和虛榮卻驅使我們去做違法的事。所以就像《舊約》預言的那樣人們要在思想上潔淨,從心靈里除掉惡念。
    耶利米書第三十一章31-33節說:看那,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這是耶和華說的。這約不像是我拉着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侯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新約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是耶和華說的。
    以西結書第三十六章24-27節說:我必從列國帶領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領你們回到本地。我必灑清水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絕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遵守遵行我的典章。
    這預言就是《新約》耶穌傳講的愛,兩條最大的誡命就是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如己。人如果有了愛就在律法之上,不再受律法的約束。就像一個充滿愛的人不會再想到偷盜或做假見證,而是有憐恤人的心,當看到一個人沒有吃的就會給這人吃的,沒有穿的就會給這人衣服。律法是為了懲戒人準備的,不會有人說沒有偷盜過要得到獎賞。愛是我們得到的恩典,愛讓我們獲得永生。
    羅馬書第十三章8-10節說:你們除了彼此相愛,對任何人都不可虧欠什麼,因為那愛人的就成全了律法。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別的誡命,都包括在「愛鄰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對鄰人作惡,所以愛就成全了律法。
    我要探究天下所學之道本為一。但對一個字的不同理解,各經文的意義會相差甚遠。
    論到聖經中的十誡「不可殺人」,馬太福音第五章21-22節說:「你們聽過有話對古人說:『不可殺人』;『凡殺人的,必須受審判。』但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必須受審判;凡罵弟兄是廢物的,必須受議會的審判;凡罵弟兄是白痴的,必須遭受地獄的火。」
    如果我們做到不向弟兄動怒且愛人如己,就不再受誡命「不可殺人」的約束。
    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徳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徳信。第六十三章說:報怨以徳。第三十一章說: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這裡清楚地說:有道者和君子不參加戰爭。對於其他人,如果窮追「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可能得到不同的結論。但是如果一個將上戰場的人知道戰爭結束後要參加如同為親人或鄰舍舉辦的葬禮,就沒有任何理由參加戰爭。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聖人雖然知道有人冒犯或虧欠了自己,並且掌握充分的證據,但也不責怪那人或向其追討。
    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說: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說: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六祖壇經決疑品第三說: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十善的第一善為「不殺生」。關於什麼是「不殺生」,已探討爭論千年。我這樣的凡夫如果痴迷於知道何為生,可能要到學校學習生物課了。或心生異念妄解什麼是「不殺生」就要走入邪途。
    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說: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惠能理解的「不殺生」就是「不可殺人」。惠能雖有慈悲憐憫之心,放生捉到的獵物和不吃捉到的獵物,但也吃肉邊菜而不願獵人因吃的食物感覺羞愧。
    我們不能痴迷,也不可自欺。羅馬書第十四章20-23節說:不可因食物毀壞 神的工作。一切都是潔淨的,但有人因食物使人跌倒,這在他就是惡了。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使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是善的。你有信心,就要在 神面前持守。人能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不自責就有福了。若有人疑惑而吃的,就被定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摩西律法規定不可吃不潔淨的食物(利未記第十一章),但耶穌基督是要我們心裡潔淨。約翰福音第一章17節說:律法是籍着摩西頒布的;恩典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馬可福音第七章18-23節說: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難道你們不了解,凡從外面進去的不能玷污人嗎?因為不是進入他的心,而是進入他的肚子,又排入廁所。」(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耶穌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玷污人;因為從人心裡發出種種惡念,如淫亂、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毀謗、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玷污人。」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40-41節說:無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了裡面嗎?只要把杯盤裡面的施捨給人,對你們來說一切就都潔淨了。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20-21節說:法利賽人問:「 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 神的國來到,不是眼睛看得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哪,在這裡!『或說:』在那裡!『因為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約翰福音第四章23-24節說: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敬拜他。 神是靈,所以敬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
    馬太福音第七章1-2節說:"你們不要評斷別人,免得你們被審判。因為你們怎樣評斷別人,也必怎樣被審判;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哥林多前書第四章1-6節說:人應該把我們看為基督的執事,為 神的奧秘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心。我被你們評斷,或被別人評斷,我都以為是極小的事;我連自己也不評斷自己。雖然我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判為無罪;審判我的是主。所以,時候未到,在主來以前什麼都不要評斷,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揭發人的動機。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裡得着稱讚。弟兄們,為你們的緣故,我拿這些事應用到我自己和亞波羅身上。讓你們從我們學到「不可過於聖經所記」這話的意思。免得你們自高自大,看重這個,看輕那個。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所有的有哪一個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仿佛不是領受的呢?
    如果一個人持守「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或為持守誡命遠遁深山,我不能論斷這人。
    耶利米書第三十五章13-14節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你去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你們不肯領受訓誨,聽從我的話嗎?這是耶和華說的。利甲的兒子約拿達所吩咐他子孫不可喝酒的話,他們已經遵守了;他們因為聽從祖先的吩咐。直到今日都不喝酒。至於我,我一再警戒你們,你們卻不肯聽從我。我一再差遣我的僕人眾先知到你們那裡去,說:『你們各人當回頭離開惡道,改正行為,不再隨從事奉別神,如此,就必住在我所賜給你們和你們祖先的地上。』只是你們不側耳而聽。也不聽我。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的子孫能遵守祖先所吩咐他們的命令,這百姓卻不肯聽從我!「
    耶利米書第三十五章18-19節說:耶利米對利甲族的人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因你們聽從你們先祖約拿達的吩咐,謹守他的一切命令,照他所吩咐的去做。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不斷有人侍立在我面前。」
    耶利米書第十六章1-2節說: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你不可在這地方娶妻,為自己生兒育女。」
    哥林多前書第九章5節說:難道我們沒有權利帶着信主的妻子一起出入,如同其餘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們,和磯法一樣嗎?
    我們不能根據上面經文就斷定聖經不讓我們喝酒或先知和使徒不能結婚。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8-11節說: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准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不貞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門徒對耶穌說:「丈夫和妻子的關係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耶穌對他們說:「這話不是人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從母腹里就是不宜結婚的,也有因人為的緣故不宜結婚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己不結婚的。這話誰能領受,就領受吧。」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28-30節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約翰福音第八章31-36節說: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繼續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了。你們將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自由。」他們回答他:「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隸,你怎麼說『會使你們自由』呢?」耶穌回答他們:「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人就是罪的奴隸。奴隸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才永遠住在家裡。所以, 神的兒子若使你們自由,你們就真正自由了。」
    約翰一書第四章7-8節說:親愛的,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 神來的。凡有愛的都是由 神而生,並且認識 神。沒有愛的就不認識 神。因為 神就是愛。
    約翰一書第五章2-3節說:我們愛 神,又實行他的命令,由此就知道我們愛 神的兒女了。我們遵守 神的命令,這就是愛他了。而且他的命令並不是難守的。
    雅各書第二章12-17節說:既然你們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要照這律法說話行事。因為對那不憐憫人的,他們要受沒有憐憫的審判;憐憫勝過審判。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姐妹沒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什麼益處呢?信心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是死的。
    歌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說:我若能說人間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的能力,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齊備的信心,使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財產救濟窮人,又犧牲自己的身體讓人誇讚,卻沒有愛,仍然對我無益。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消逝。我作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長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我們現在是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認識的有限,到那時就全認識,如同主認識我一樣。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2. 期待印刷史系列的發布!!!!

    • 能麻煩將此書的來源寫一下嗎?這應該是一套書,其他部分是不是也有保存?這對於文化研究非常有意義,如果能全部找來就更好了

  3. 匿名

    勞煩修復鏈接

  4. 太感謝了!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