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5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9年2月15日

book info

撰於2019年2月15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魁本對相四言雜字

此《魁本對相四言雜字》不著編者姓名,「雜字」類是一種常見的啟蒙識字讀本。全書共收三百九十二字,將常用字(也收入雙音節的詞)匯集成冊,圖中每件物品都與其右邊的漢字相對應。此為1920年日本米山堂復刻本,其底本出自明初洪武年間金陵王氏的勤有書堂。

中國傳統蒙學書籍種類非常豐富,其中的「雜字」類是一種常見的啟蒙識字讀本,將常用字(偶爾也收入雙音節的詞)匯集成冊,通常根據類別來組織,為了便於記誦,有時也連綴成韻。據現代學者張志公的研究,「雜字」大致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至宋代廣為流行。不過在「雜字」這個統稱之內,也往往根據讀者的年齡、性別、地區和職業的需求,進一步做出區分,如《益幼雜字》、《婦女雜字》、《山西雜字必讀》和《日用雜字》等等,有的讀本還包括了行為規範和道德說教的成份。常見的「雜字」以四言為主,與《千字文》相近似,但有的也採用五言和六言等其它形式。

《魁本》的底本雖出自明初洪武年間金陵王氏的勤有書堂,但保留了清晰的宋元坊刻,尤其是元代建陽刊本的一些特點,同時也揉入了和刻的風格。此外,其中所錄的算盤圖,樑上二珠,梁下五珠,一共十檔。倘若能夠追溯到1371年的原刻本,而非復刻時增改所致,則有關算盤歷史起源和流行的時間,又可以上推到元代,甚至更早,可與《清明上河圖》的例子相互參證。不過,考慮到「筐」字的處理,張志公先生對《新編》刊刻時間所做的推斷,可能用在《魁本》上會更為恰當。與《魁本》形成對照,《新編》採用歐體,結體勻稱,工整穩健 。此外,版面疏朗大方,也與《魁本》有顯著的差異。它或許代表了稍後的明代風格,也不排除私刻或官刻的可能性。

書末有印章:「印行三百部之內,第三十五號。」

此書由稀書複製會發行所(米山堂)於大正九年(1920)七月影印出版,首頁題右牌記曰:「洪武辛亥孟秋吉日金陵王氏勤有書堂新刊」洪武辛亥即洪武四年(1371)。該書分別在一至三頁、第六和第八頁的邊框外的右下角,刻有「伯壽」二字。據日本珠算學家戶谷清一的考證,當是元末旅日刻工陳伯壽。1920年影印的《魁本》,顯系日本復刻本,刻印時間不詳。其書體版式多少保留了某些元刊風格,但起筆藏鋒和筆劃之間的映帶,都顯得過度誇張,且在邊框外右下角刊刻工名,或許更近於和刻體例。全書共收392字,比《新編》僅多出兩個雙音節詞「牙刷」和「客店」,但全書順序全然不同。此外,圖像字體均另起爐灶,彼此之間看不出傳承關係,字的寫法也多有差異。
(介紹參考

關於此書,當時稀書複製會發行所也配了解說

#感謝微博網友 @kailash 對此篇日文解說進行翻譯。

譯文大致如下

本書是集舊中國日用詞彙,每一詞在其左方配以實物略圖的中本形式冊子,首頁標題次行插入「洪武辛亥孟秋吉日金陵王氏勤有書堂新刻」十字,此外,沿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第六頁以及第八頁五處的外框右邊下端附刻有「伯壽」二字。

洪武辛亥為明建國後第四年,相當於我國後村上天皇建德二年(紀元 二〇三一年)。按所附刻之「伯壽」,應是明初人陳伯壽名字略寫。據傳陳伯壽於明初前來我邦,洪武十年(我國南朝天授三年,即紀元二〇三七年)前後居於內地,從事中國書籍的復刻,則此書可能是我國南北朝時代 陳伯壽復刻明版而成。然則,視之為五山版 之一種應該亦無不可。但細察原本用紙,則若是南北朝時代之物,其紙質又嫌稍新,看起來反倒與明歷 年間紙質相近。亦即若以紙質為重點推測,則此書可以視作明歷年間再次嘗試復刻所成,「伯壽」二字應視為不過是復刻原版時單純襲用而已。此外,也有可能是陳伯壽的刻板偶然得以保存,明歷間再次印刷之物。以上三種說法到底應該以哪種為真,在此將三說並列,以待大方之垂教。

雖然關於刊行年代有以上疑問,但此書一直作為珍本為諸家文庫所珍藏一事,視其所蓋藏書印便可明了。即,封面右下角所貼附小箋上有「少府圖書」(姬路藩侯酒井氏)朱印,首頁有「蒹葭堂藏書印」、「淺草文庫」、「蘿月庵」(尾崎雅嘉)的朱印 以及「菅氏文庫」(淺野梅堂)的黑印,另外,最末頁有「菅氏文庫」、「昌平阪學問所」的黑印以及「漱芳閣」(淺野梅堂)的朱印,此外欄外下方有「文化甲子」四字朱色印記。雖然現在已經無法判定藏書先後,但此書文化元甲子年(1804)藏於昌平黌則可以確定。蓋因從「文化甲子」的紅字標記往往見於其他書的例子可見,這是昌平黌藏書調查的證明。這反映了,自天明八年(1788)起在昌平黌執教鞭二十年,文化四年74歲時去世的柴野栗山常常賞玩此書,並將其譯為和文,刊行了題為《對相四言》的小冊子。

細讀本書內容,乃是將當時中國人日常目睹之各種物事,如書、畫、琴、棋,如目、耳、鼻、舌,又或剃刀、摘鑷、燈檠、轎子每四詞為一句,且每一詞以古樸稚拙之圖畫為對照,輯錄七十七句三百零八詞。如圖畫中所見頗有古風的剃刀,其形狀與如今仍在滿洲一帶使用者相同,形式與現在使用的稱作西洋剃刀或安全剃刀者相似,這點也很有趣。此外,摘鑷與現在的pincet無異,名為牙刷者與今天的橫楊枝類似。仔細看來,不少有趣之處。

本書的原本雖有磨損之處,所幸磨損到文字和圖畫模糊程度者甚少。但是,第九頁背面右下角「抱」字以下的字只余「月」偏,其餘缺損。欲依其他書對此加以矯正,由於沒有同類的書,參照《異名類編》卷一,其「服飾」部有由《丹鉛總錄》收錄的「腹掛」一詞,由此確定此即「抱腹」二字,在隱約殘存的「月」偏之外,於本書文字中求得其旁相配合,勉強制作出「腹」字以填補。此外,由於題簽散佚,以卷首文字補之。

此外還有文政四年(1821)刊行的類似本。與此書對照可見,翻刻本與本會複製本相比,輪廓縱橫皆大約六七分,文字圖畫俱失其古拙之雅趣。其題亦為《新刊四言對相》,在次行記有「虎林、胡氏文會堂校正,書坊徐龍峰梓行」兩行文字,本文同為十頁,第二頁與第七頁位置相調,此外第八頁正面後半起,上下段均以三言為一段,自此以下名目均有很大差別。卷末添付跋文一頁,錄之如下文:

頃者家君簏中得一小冊子,自天象以至人物器用之末,眉列星陳,名之與物,圖畫無遺。不特便於繪事,實裨益幼學不少,遂摹而刻之。視者幸莫以小冊輕之。
文政辛巳春十童
谷文二識

由此看來,本書自古在好事者間所受珍愛賞玩當可想象得知。
(原本藏於松迺舍文庫)
--END--

本站另有《新編對相四言》與此書對比研究。這兩本書的差異可參閱

註:此為東京學藝大學圖書館望月文庫藏本(T1A0/12/2)。
--
文件名:魁本對相四言雜字.明洪武辛亥孟秋吉日金陵王氏勤有書堂新刊.復刻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對頁◫)文件大小:9.62M

黑白版(單頁▯)文件大小:652K

直接下載

評論

  1. 您好,四言雜字無法下載

  2. 您好,所以所展示的這些圖已是倭人魔改真正明刻本以後印出的對嗎?還想請問國內暫無明刻本或後世刻本了嗎?

    • 可能類此種的書都在國外較多,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有藏明刻本《增補幼學須知雜字大全》;哈佛圖有藏清刻本《鰲頭雜字大全》、《增補素翁指掌雜著全集》;法國圖有藏清刊本《東園雜字大全》,差不多都是幼學啟蒙識物習詞的教科書吧,或供參考

  3. 匿名

    補充鏈接

    • 未曾

      鏈接已補充

  4. 子康

    典型和刊本字形,新楷體風格。與【新編對相四言.1卷.祝氏藐園所藏.祝椿年跋.明刻本】風格迥異。

  5. 匿名

    您好,「關於此書,當時稀書複製會發行所也配了解說」,請問一下「解說」相關圖片的出處(所在的書或文章)是?

  6. 匿名

    請問魁本對相四言雜字的館藏或者來源是什麼呢?

    • 未曾

      文章看完了應該就有答案~~在文章末尾

      • 匿名

        找到了,謝謝您!

  7. 匿名

    您好,請問這本書如何在這個圖書館網頁上閱讀呢?我沒有在找到。

    • 未曾

      很抱歉,因為我們沒有能力購買並支持運營一個支持在線瀏覽的服務器
      所以,目前的資源都是需要下載(PDF)在電腦上瀏覽的

      • 匿名

        謝謝您~

  8. 李天王

    感謝本帖作者的辛勤勞動。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