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2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6年8月26日

book info

撰於2016年8月26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桃花源圖

此大青綠山水《桃花源圖》卷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畫作題材取自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描繪了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樂,畫卷大致可分為五個場景:發現桃源、桃源見聞、源中閒聊、桃源暢飲、離開桃源,卷前有清乾隆兩處御題。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桃源文化悠久綿長,不僅唐宋元時期都有相關詩文創作,而且李昭道、荊浩、關仝、郭熙、李唐、馬和之、趙伯駒、伯驌、劉松年、趙孟頫、錢選、王蒙等人也都有桃源圖流傳,內容形式不盡相同,而且大部分已經遺失。至明代,桃源圖再次流行興盛,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動盪引起的避世心理,主要是源於明人對自我覺醒和精神超越的思考與追問。

存世的約三十六幅桃源圖中有十餘幅出自仇英之手,文徵明之子文嘉的《鈐山堂書畫記》也證實了明代桃源題材繪畫風潮確實肇始於仇英。這幅畫卷以武陵漁夫的行蹤為主線,貫穿全篇,畫中繪有四十多個人物,他們形態各異、表情豐富,惟妙惟肖。其中有划船的漁夫、打柴的樵夫、扛鋤的農夫、聊天的村民,每個人都快樂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怡然自得,展現出田園生活的無限樂趣。畫中山水和人物完美結合,渾然一體,營造出景致優美、悠閒自得的人間仙境。(介紹參考

大致畫面內容

第一段:由卷首至山洞口。起首處雙松喬立,河流兩岸,桃花落英繽紛,崇山連綿起伏,白雲冉冉升起,河流盡頭處,為岸邊的一處洞穴,洞前停一舟,洞中見一人,即為武陵漁夫。

第二段:山洞口之後到山頂涼亭。過此洞仍見一水流,水上有一艘捕魚的小舟,畫面到這裡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河岸上,稻田、人物往來其間,遠山白雲橫鎖繚繞。

第三段:山頂涼亭之後到雙層大宅院之前。在山林密蔭處,可以看到這位外來的武陵漁夫與村中人會面、村人聞訊前來的情景。

第四段:一雙層大宅院到宴客所。其間可見鄉人愉悅地往來於路途,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第五段:宴客所之後到卷尾。畫山石密林,崇山溪澗,武陵漁夫獨自眺望。
(介紹參考:

清乾隆卷前題

己未歲題趙伯駒桃源圖,有雲山春靄鈔鑼溪之句。越四十年,己亥題仇英桃源圖,復用鈔鑼溪字,因失記數典以詢內廷翰臣,自于敏中以下竟無知此事者。檢之十餘年,迄莫能得。每往來胸次,頃幾暇偶閱舊刻元人所編陶靖節集《桃花源記》湯漢注中,始知本於桃源經,恍如重入仙源,頓逢舊跡,亦一快事。且知學問之道無窮盡也。仇英此卷即藍本伯駒,筆意超秀,頗能神似,洵為合作,即書卷短,以識賞遇。(戊申小春御筆)

鑼溪接武陵源,峽口通人宛見村。望去陌阡雞犬富,迎來老幼笑言溫,傳神別致超凡品。避世高情足靜論,粉本問從誰所得,伯駒真跡石渠存。(已亥暮春御題)

後題:仇英實父製。
tao-hua-yuan-tu10
鈐印: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寓意于物、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耆念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等等、太上皇帝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等(詳細參見PDF注釋)

此畫卷原始尺寸:33X762 厘米,TIF格式圖片尺寸:74849X4500像素,JPG格式圖片尺寸:65500X3938像素。
taohuayuantu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中國明代畫家,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生年不詳,考訂約生於弘治甲寅,卒於嘉靖壬子秋冬之際。吳門四家之一。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

青綠山水,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鈎廓,少皴筆,着色濃重,裝飾性強;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

註:此PDF文件包含詳細氣泡注釋。整理來源於: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中心。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
文件夾:桃花源圖.明仇英繪.74849X4500像素.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文件格式:PDF高清+TIF高清+JPG高清
文件大小:695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這個圖不全好幾處地方拼錯了,應該是缺少內容

    • 未曾

      再次對比,文件和圖源一致~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