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栏为明正德六年沈津长洲刊本

欣赏编附续编

此《欣赏编》由明代沈津编集,茅一相续编。全书共分原编、续编各十集。其内容主要收录唐宋元明人的关于文房、博戏、音乐、导引、词曲等类等方面的杂著,对于了解当时文人的游艺、赏玩、雅趣生活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内含明正德六年沈津长洲刊本、明万历时期续编刊本。

据安徽省图书馆张秀玉先生所撰《欣赏编版本考辨》一文所述,有沈津编集的正德原版、汪云程编续的嘉靖版及茅一相编续的万历版共三种版本。其中嘉靖版删去燕几图一种,增加蹴踘图、除红谱及醉绿谱三种,共十二种十二集。万历版则有燕几图而无蹴踘图、除红谱及醉绿谱,且其内容均未提及汪云程,应该是完全根据沈津原编再另加编续。

明正德时期沈津原辑《欣赏编》凡十种,十四卷。子目始于《集古考图》,终于《打马图》。

第一种《集古考图》为元代朱德润所撰,主要是谈古玉器的欣赏与收藏。
第二种《汉晋印章图谱》为南宋王厚之考,李宗召编。此编专谈历代印章的欣赏与考证。第三种《文房图赞》宋林洪撰,将文房中常用器具十几种绘出图形并拟人化,一一配以赞语。
第四种《续文房图赞》宋罗先登撰,以前编《文房图赞》未能尽兴,又续十八种,赞语格式则如前编。
第五种《茶具图赞》此编未署姓氏,赞后题审安老人书。此编不仅讲述了宋人饮茶的器具,更讲述了宋人制茶的方法。
第六种《砚谱》宋高似孙撰,谈各种砚台的产地、特色、品质,能正今人视听。
第七种《燕几图》,宋黄伯思撰,给出 7 张桌子,大桌(长四宽一)2 张、中桌(长三宽一)2 张及小桌(长二宽一)3 张,来摆出各种需求、有品位的案子。
第八种《古局象棋图》无题撰书者姓名,南宋开禧丙寅年跋语中称 “右司马温公所述”。由此编可见古今象棋格式内容之不同。
第九种《谱双》,宋洪遵撰,此编列出了 “双陆” 游戏及各种变种,规则类同西方的 Backgammon(西洋双陆棋)。
第十种《打马图》,宋李清照撰,此编亦是古代的一种掷赛游戏 “依经打马格”,游戏人数 2~5 人,每方 20 枚棋子(马)

欣赏编序(沈杰书)、集古考图序(朱德润序)、目录

集古考图一卷 / (元) 朱德润撰

汉晋印章图谱一卷 / (宋) 王厚之撰
跋(黄云撰)

文房图赞一卷 / (宋) 林洪撰
文房图赞序(洪龙发撰)
跋(祝允明撰)

续文房图赞一卷 / (宋) 罗先登撰
续文房图赞序(樊士宽撰)

茶具图赞一卷 / (宋) 审安老人撰
跋(朱存理撰)

砚谱图一卷 / (宋) 高似孙撰
跋(文徵明撰)

燕几图一卷 / (宋) 黄伯思撰
燕几图序(黄长睿撰)
跋(陈植撰)

古局象綦图一卷 / (宋) 司马光撰

谱双五卷 / (宋) 洪遵撰
谱双序(洪遵撰)
跋(唐寅撰)

打马图一卷 / (宋) 李清照撰
打马图序(李清照撰)

朱凯跋
邢参跋

目录前题:吳郡沈津潤卿編集
欣赏编
沈津,字润卿,长洲人。正德间选入太医院。好古勤学,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

  • 刊印信息

    明正德六年(辛未 1511)沈津长洲刊本

  • 责任人信息

    明代 沈津 编

  • 行款版式

    十册。开本:24.5x16.5 厘米,半叶框约 16.8x13.7 厘米、行字不等,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

  • 序文信息

    欣賞編序:正德六年春三月朔旦賜進士出身中奉大夫河南布政司長洲靜菴沈杰書

  • 钤印信息

    讀杜草堂、六合徐氏孫麒珍藏書畫印、南陵徐乃昌校勘經籍記、延古堂李氏珍藏

  • 版权协议

    CC BY-NC 4.0
    *本归档文件相对原始文件有适当修改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参与修订者

    柳离枝

  • 刊印信息

    明万历时期刊本

  • 责任人信息

    明代 沈津  原编、茅一相 续编

  • 行款版式

    十二册。框 17.2x11.7 厘米,行字不等,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

  • 序文信息

    欣賞編序:正德六年春三月朔旦賜進士出身中奉大夫河南布政司長洲靜菴沈杰書

    續欣賞編序:徐中行撰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参与修订者

    柳离枝

  • 文件名

    欣赏编. 十四卷. 明. 沈津编. 明正德六年沈津长洲刊本
    欣赏编. 十四卷. 明. 沈津编. 续欣赏编. 十卷. 明. 茅一相编. 明万历年时期刊本

  • 存档目录

    书格文件\PDF\综合类

  • 文件格式

    PDF 高清+、PDF 高清淡水印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 原色版文件大小

    669m(明正德时期刊本)
    1.84G(明万历时期续刊本)

  • 黑白版文件大小

    26.5m(明正德时期刊本)
    64M(明万历时期续刊本)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1
文件质量
1
  yasr-loader
30 回复
  1. 宁芙外史
    宁芙外史 说道:

    第八种《古局象棋图》无题撰书者姓名,南宋开禧丙寅年跋语中称 “右司马温公所述”。由此编可见古今象棋格式内容之不同。

    其实这一卷讲了一种据传是司马光发明 “七国象棋”,对应描述可为:

    第八种《古局象棋图》无题撰书者姓名,南宋开禧丙寅年跋语中称 “右司马温公所述”。此编列出了象棋变种 “七国象棋”,可供七人对局,每方 17 枚棋子。棋盘形制同围棋盘,中心一格象征周天子位,玩家不得进入。

    回复
  2. guozibaba
    guozibaba 说道:

    明正德沈津长洲刊本经查看藏书印,流转如下:
    日本寺田望南所藏【藏书印:读杜草堂】—> 徐孫麒(徐承祖)(徐承祖(1842 年—1908 年),晚清外交官。字孙麒,江苏六合人,道光进士徐鼒次子。捐官入仕,曾任驻日公使。应该是此期间收的)—> 徐乃昌—> 李世珍(收徐乃昌积学斋书,李死后,其子六万金归于北平图书馆)

    回复
  3. 逆鳞
    逆鳞 说道:

    未曾先生你好,打扰了,我昨天到今天使用书格自建下载节点,迅雷均显示任务连接超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能下载,下载节点一,四

    回复
  4. 柳离枝
    柳离枝 说道:

    – 第七种《燕几图》宋黄伯思撰,谈以大小七张桌子如何摆出各种需求、品位的案子来。

    这里稍作一点扩充为:

    第七种《燕几图》,宋黄伯思撰,给出 7 张桌子,大桌(长四宽一)2 张、中桌(长三宽一)2 张及小桌(长二宽一)3 张,来摆出各种需求、有品位的案子。

    回复
  5. 柳离枝
    柳离枝 说道:

    – 万历版则有燕几图而无蹴踘图、除红谱及醉绿谱,且其内容均未提及汪云程,应该是完全根据沈津原编再另加编续。

    这里的描述不太准确。根据万历版的内容,《欣赏编》十种十四卷完全未作改动,只是新加的《续欣赏编》有了十种十卷的内容。因此,上面一句对 “万历版” 的描述可以改作如下:

    万历版除了正德原版《欣赏编》十种十四卷外,还附录了《续欣赏编》十种十卷,计诗法、奕(弈)选、绘妙、词评、曲藻、十友、茶谱、除红谱、牌谱和保生心鉴。

    由于无法看到汪云程编续的嘉靖版,根据张秀玉 “删去燕几图一种,增加蹴踘图、除红谱及醉绿谱三种,共十二种十二集” 的描述,我这里估计嘉靖版是直接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删的,和万历版的情形完全不同,这里留待后续讨论。

    回复
  6. 崇鹂
    崇鹂 说道:

    西洋双陆和中国双陆还是比较接近的,都有一个 “离盘” 制度,即全部过月门(入关)后,要继续投掷色子,陆续抽离棋子。这个东西日本双陆已经没了,日本双陆全部过月门就可以直接判赢。可惜在一些细节上,洪遵没有讲清楚,即在细节上中国双陆与西洋双陆有没有哪些区别永不可考了。
    明清双陆,是元人入主中原后承袭宋人北双陆的范式,但在名词上有很多广州南双陆的色彩。对比《事林广记·谱双》《古今玄机消长八谱》就可以知道。清代还有一部《长行经》,即存世唯二的谈论双陆游戏方法的著作。我对这些文献反复读了很多很多次,可惜再也没有朋友一起玩了。都怪乾隆!都怪那些赌鬼!

    回复
    • 崇鹂
      崇鹂 说道:

      假如嘉庆时还有一些老人会玩,那这东西在中国失传也才一二百年,可能广大农村还有会玩的人。希望看到的人能提供相关信息吧。我拜访求问顶礼请教

      回复
      • 柳离枝
        柳离枝 说道:

        我之前摸索了西洋双陆棋(Backgammon)的玩法。西洋双陆传到美国后,最大的变动是加了一颗 “倍立方”,用来翻倍。(我估计中国双陆要是没被击沉的话,东西继续交流下,也不是不能接受这种 “改进”)。西洋双陆另一个规则是,掷出相同的两个点色,计数再翻一倍,如掷出 3-3, 则点数不是两个 3, 而是变成四个 3。最近一直忙着查找其他资料,一直没有关注中国双陆,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一下。西洋双陆有个开源免费的软件 gnubg, 每天可以来上几局。

        回复
        • 崇鹂
          崇鹂 说道:

          西洋双陆的 “翻倍” 应该是指骰子点数相同时的奖励(多走步数)吧?
          日本双陆也有,凡骰子投出相同采色,就有 “翻倍奖励”。日本人叫作 “重一”“重二”“重三”“重朱”“重五”…。(翻倍,即走四次)
          中国明代,双陆的重四叫 “重红”,因为古代的色子,一和四涂成红色(北京故宫有一套清代的双陆棋,很多明代的棋牌游戏书一四都涂黑其他留白)。
          中国这边的多走规则,因为洪遵没讲清楚所以不确定。可能也是有的,毕竟名称都一样。而且在明代其他的棋牌类游戏,就有,豹子云云。记不清了

          回复
        • 崇鹂
          崇鹂 说道:

          油管上有日本人拍摄的 “日本双陆” 的玩法,半个小时,不用听懂,看完就能明白日本双陆的规则。
          日本双陆的棋盘跟唐宋明清的棋盘不同,那应该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南宋洪遵《谱双》已经画出日本双陆盘,一模一样。怀疑是唐宋间日本双陆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以来,也是因为赌博,受到禁限,现在的日本双陆可能有复原的成分,但他们古谱多,问题不大。我们古谱就少了。

          因为没有同好者,很多东西记不清了,要翻一翻旧记录,或许有说得不对的地方

          回复
          • 柳离枝
            柳离枝 说道:

            西洋双陆的 “翻倍” 确实如你所说的,没想到日本双陆也是如此。之前翻《谱双》,根据里面的描述,似乎没有 “翻倍” 的规则,有可能是我理解有误。
            西洋双陆除了投掷的两粒骰子,还有一颗 “倍立方”,也是四方六面体,分别刻着 2, 4, 8, 16, 32, 64。顾名思义,这是为了对抗激烈,拿来记录用的。比如,在一方投掷骰子之前,觉得形势大好,就提出加倍(double)规则,到时候得分会翻倍。(原本一局能赢三分,这时会变成六分。)到了对方手里,看着不爽,还可以再加倍(redouble),局面分变成了四倍。原本加倍的人,看着胜算很大,继续 “再再加倍”(re-redouble), 局面分变成了八倍……如此下去,最高可叫出六十四倍(对于赌博赛红了眼的赌徒很有吸引力)。

            回复
            • 崇鹂
              崇鹂 说道:

              这个是已经跟 “计局筹算” 有关的加倍,这个东西应该是西洋双陆特有的,可能跟赌场文化有关。这些加倍虽然也属于游戏规则,但更有临时性,赌筹性质。
              中国棋类的习惯是 “先约”,提前约定好筹算比例、奖惩物品,我不确定中日民间的赌场有没有这种临时加码(豪赌),但文人性质的比赛(谱录记载)是没有的。
              因为双陆棋种类很多,阿拉伯、欧洲、美国、东南亚这些地方的可能都不同,我也仅能用网络通用的一种,统称为 “西洋双陆”

          • 肥肉是只黑猫
            肥肉是只黑猫 说道:

            请问书友油管上 “日本双陆” 的视频如何搜到?有链接可提供一下吗?另外日本双陆古谱如何查阅?谢谢书友!

            回复
            • 崇鹂
              崇鹂 说道:

              日本人叫 “盤雙陸”“盤雙六”,你要搜这个名字,半个钟左右,他这个视频实际也是日本那边的 “日本双陆爱好者” 根据文献的复原品,因为他们那边明治维新时期,对这种盛行赌博腐蚀社会的游戏也禁限过。

              日本双陆文献,其实是很难阅读的,我不懂日语,只能从其中的汉字,略微读懂上面讨论器物尺寸的部分,真正要知道日本双陆,其实还是要先从西洋双陆了解一下双陆棋的基本规则,最好在线游戏自己玩上几局。然后再去看日本人的那个视频,日本双陆与西洋双陆的异同就明白了。如果是中国的,还是要看《谱双》。现在网络上说,日本双陆是唐双陆,纯属是胡说八道。详情见上述,正仓院虽然有唐双陆盘,但至少从宋代开始,日本双陆就有了自己的棋盘形制,彦根城博物馆有一套很漂亮的
              文献:
              pan.baidu.com/s/1Cc…g?pwd=rpxo
              棋盘:
              hikone-castle-museum.jp/colle…/1538.html

            • 肥肉是只黑猫
              肥肉是只黑猫 说道:

              多谢书友指路,彦根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真是太精致了,不懂日语,但是文献中的图片真棒!我手上有旅游时分别从美国和尼泊尔买的西洋双陆棋,没有具体玩过,感觉这类棋好像和飞行棋规则是不是都差不多?还有大英博物馆的乌尔王朝棋,目标好像都是棋子全部离盘才算最终赢家?

  7. 柳离枝
    柳离枝 说道:

    第九种《谱双》,宋洪遵撰此编谈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类似如今之五子棋。
    第十种《打马图》,宋李清照撰,此编亦是谈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类似如今之跳棋。

    描述不太算错,只是有一点模糊。对应的描述是:

    第九种《谱双》,宋洪遵撰,此编列出了 “双陆” 游戏及各种变种,规则类同西方的 Backgammon(西洋双陆棋)。
    第十种《打马图》,宋李清照撰,此编亦是古代的一种掷赛游戏 “依经打马格”,游戏人数 2~5 人,每方 20 枚棋子(马)。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