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一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5年11月1日

book info

撰於2015年11月1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

《繡襦記》是明朝薛近袞的作品,取材於唐代白行簡的小說《李娃傳》,寫書生鄭元和與風塵女李亞仙的愛情故事。此本《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陳繼儒評(字眉公)共 41 齣,分為上下卷,內含版畫 11 幅(劉素明刻板,蔡汝佐繪)。此為明末書林蕭騰鴻刊本。

白行簡的《李娃傳》是後世作家改寫這一故事的藍本。薛近袞的版本共 41 齣,以鄭元和進京趕考開始。他在京城與名妓李亞仙一見傾心,墜入愛河。兩人狂歡無度,鄭元和千金散盡,被鴇母趕出妓院。由於貧病交迫,鄭元和開始以在大街上唱輓歌謀生。後鄭父上京,見元和潦倒,鄭父怒其不爭,用鞭子抽打他。元和行乞至李亞仙的住宅前,李亞仙為他披上一件繡襦禦寒,並且為了激勵他發奮讀書,不 惜用針刺傷自己的雙眼。鄭元和果然不負所望,高中狀元。鄭父得知後被李亞仙感動,同意元和娶她為媳,李亞仙被封為汧國夫人。

根據作品開頭的題詞,這部書由畫家、書法家和作家陳繼儒(字眉公,1558-1639 年)評,明末福建省建潭陽蕭氏師簡堂坊主蕭鳴盛(1575-1644 年)校,余文熙閱,蕭鳴盛的叔叔蕭騰鴻刊行。余文熙還專門為此書作序。戲劇每一齣的結尾都附有陳眉公所作的評論,每卷最後也都附有其評論性總述。插圖每幅雙頁,由劉素明刻板,蔡汝佐繪。這兩位都是聞名遐邇、技藝精湛的畫家和雕刻家,經常合作繪製戲劇插圖。全劇的「襦護郎寒」、「剔目勸學」等高潮劇目突顯了李亞仙剛柔兼具、用情真摯的性格。

繡襦記》的版本從文字內容上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寶晉齋本系統;另一個是明萬曆蕭騰鴻刻本系統,後者(此本)比前者的文字內容更完整,用語更準確、更文雅。


薛近兗,明代戲曲作家。著名文士薛應旂之子。薛近兗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中進士,累官至河南布政史,以「清介絕俗」稱於史。他著有《繡襦記》傳奇。此劇刊印後,消息不脛而走,搬演者甚眾,後來許多戲曲劇種都進行過改編演出,其中以崑劇和滑稽戲為多。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著有《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吳葛將軍墓碑》、《妮古錄》。

註:框22.3x14.5公分, 上欄高2.3公分,10行,行26字,小字雙行,字數同。單欄版心白口,上方記「陳眉公批評繡襦記」。鈐印:「國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王氏二十八宿研/齋祕笈之印」朱文長方印、「恭/綽」朱文方印、「遐庵/經眼」白文方印、「玉父」白文長方印。
--
書名: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繡襦記.上下卷.41齣.明薛近袞撰.陳繼儒評.明末書林蕭騰鴻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72.1M

直接下載

評論

  1. 補個鏈接吧 謝謝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