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閻羅王授記經

14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3年12月30日

book info

撰於2013年12月30日 | 1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閻羅王授記經

《佛說閻羅王授記四眾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簡稱:閻羅王授記經/佛說十王經。晚唐五代敦煌就流行繪製十王,為生死者皆可祈福。從一七到七七日過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過泰山王,百日過平正王、一年過都市王、三年過五道轉輪王。此本含伯希和從敦煌帶走藏於法國國圖的《閻羅王授記經》三種繪卷。

《閻羅王授記經》常用名是《佛說閻羅王授記四眾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字數最多的為《佛說閻羅王授記令四眾送終逆修生七齋功德往生淨土經》,較簡為《佛說閻羅王授記經》。尾題有《閻羅王授記經》與《佛說十王經》等。學者們探討此一經時,也使用了《閻羅王授記經》、《佛說十王經》、《十王生七經》、《地獄十王圖》等等多項不同名稱。以前分析經題均未透徹,筆者發現,《佛說十王經》的尾題實際僅現於繪圖本之後,經首「成都府大聖慈寺沙門藏川述」之題名與五會贊經啟語亦同,即「藏川」名與《十王經》只與具有贊文、插圖的卷本有關,此點在過去研討中多未辨明。而純寫本尾題則多為《閻羅王授記經》。總括來說,無論圖、寫本,此經正式名稱是《閻羅王授記經》,《佛說十王經》只是圖本的一種簡稱。因而探討此經時,名稱仍以《閻羅王授記經》為宜。(此段文字介紹參考:《閻羅王授記經》綴補研考

十王信仰,指崇信和設齋供養冥間十王,祈求死後免受地獄之苦,轉生極樂好處的信仰觀念和修持活動。十王,也稱十殿閻王、十殿冥王、十殿閻君等,即指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轉輪王。十王信仰,興起於晚唐、五代,一直持續到今天,成為我國民間信仰的主要部分,其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的說法深刻影響着國人,為亡人作「七七齋」及周年齋、三年齋直至今日還在我國民間流傳,成為民間一種風俗習慣。

十王信仰的形成主要緣於佛教地獄思想、因果報應思想、三世輪迴思想與中國傳統的鬼神魂魄思想之結合。

在佛教地獄思想傳入以前,中國雖無地獄,但卻有着非常豐富的冥間鬼神魂魄思想,人們普遍相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相信靈魂有超人的能力並因之舉行種種禮拜活動,如招魂、趕鬼、喪葬儀式、祭祖等等。《禮記·祭法》曰:「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此不滅之靈魂即鬼神,鬼和神有着一定的區別。《禮記·祭義》中云:「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於上,為昭明。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又《禮記·郊特牲》:「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求諸陰陽之義也。」 人們對死者進行安葬和祭祀,就是為了使死者的靈魂得到安定的歸宿。

以卷一(NO.2003)為例介紹(已包含到PDF文件書籤注釋):

第一圖為卷首畫,釋迦牟尼坐於鳩屍那城娑羅雙樹下蓮座上,臨般涅槃時最後一次說法。兩邊是佛弟子舍利弗和目連,十王對稱坐於佛之下,中間位置聖壇兩邊為道明和尚和獅子。卷二、三(NO.2870, NO.4523)中還繪有梳雙髻的善惡二童子。說法圖背景後為四判官( NO.4523無 )。

第二圖畫六菩薩,以地藏菩薩為首,余為觀音菩薩、龍樹菩薩、長悲菩薩、陀羅尼菩薩和金剛藏菩薩。顯示了地藏菩薩在十王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圖繪一黑衣使者乘黑馬、把黑幡,為閻羅王派去檢亡人家功德。

第四圖繪亡人一七日過秦廣王,王案兩側為善惡童子,下有二持棍棒官員,前為四低頭彎腰罪人,右立一持經卷婦人,顯示了有「善」業、「惡」業亡人之不同待遇。

第五圖繪亡人二七日過初江王,圖中亡人在度「奈河」。有罪業之亡人戴枷「千群萬隊涉江波,引路牛頭肩挾棒,催行鬼卒手擎叉」,而具「善業」之有德婦人則神定氣閒地從橋上走過。

第六幅圖繪亡人三七日過宋帝王的棲惶境地,亡人戴枷被牛頭鬼卒持棒趕催。

第七圖繪亡人四七日過五官王殿,殿中有一「業稱」,衡量亡人前生之善行與惡行。

第八圖繪亡人五七日過閻羅王殿,殿中「業鏡」準確反映亡人前生的行為。說明亡人在生的行為均被記錄在案,想僥倖逃過冥王審判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可能給民眾極大的震撼力。NO.4523還繪出三個動物正嘴叼訟狀奔向閻羅王的桌子,似在控告亡人。NO.2870繪地藏菩薩與閻羅王並坐,道明和尚和金毛獅子伴隨一旁,給亡人一點被救拔的希望。

第九圖繪亡人六七日過變成王,畫出了具有善、惡兩種不同業緣的不同果報。善人乘雲升向天,而惡人則被關在地獄之中。「日日只看功德力,天堂地獄在須臾」,向眾生強調作功德的重要性。

第十圖繪亡人七七過泰山王,為中陰階段七七四十九天暫告一段落。中國傳統民間信仰認為人死魂歸泰山,泰山府君在民間的地位根深蒂固,這可能是將泰山王置於七七日的原因吧。

第十一圖繪亡人百日過平正王殿,描繪亡人身遭枷杻被鞭傷的悲慘狀況,勸導男女眾生努力修功德,免落地獄苦處長。

第十二圖繪亡人一年過都市王,到此王時六道輪迴仍未定,勸導眾生造經造像出迷津。

第十三圖繪亡人三年過五道轉輪王。NO.2003與NO.2870中五道轉輪王身着鎧甲,作武將打扮,有一些卷子則為平民或文官打扮。圖中畫有六道或五道,亡魂將從此轉入下生的輪迴當中。NO.2870還畫有一搭有動物皮的架子,似乎強調判決立刻生效,一旦入畜生道,就馬上披上下生要做的動物皮。

第十四幅即最後一圖繪亡人解脫圖,給人們從中陰、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的希望。圖中亡人在由牛頭鬼卒所守地獄中受苦,城外二恭敬之人供養了一串銅錢和一捆布,文曰:「十齋具足,免十惡罪,放其升天」,說明「努力修齋功德具,恆沙諸罪自消亡」。側有一僧人,有的寫本畫作目連或地藏菩薩,各家對此人物觀點不同,但不論是誰,都給了亡人被救助的希望。

從《閻羅王授記經》繪中可看出閻羅王、泰山王、五道轉輪王的重要地位,充分說明了前文所提十王是以此三王為核心發展而來,經文前提到各菩薩、閻羅天子、泰山府君、五道大神等悉來禮敬世尊,聽佛說法授記,也證明了這一點。 圖本《閻羅王授記經》繪出了亡人通過中陰的情景,渲染性很強,即可用於設齋等法事活動時供奉,又可用於宣講《閻羅王授記經》,傳播十王信仰,勸導眾生造經修齋祈福。(注釋文字介紹參考:黨燕妮 的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增補一套《十王圖》10幅

10wangtu
此套《十王圖》共十幅:秦廣王圖、初江王圖、宋帝王圖、五官王圖、閻羅王圖、變成王圖、泰山王圖、平等王圖、都市王圖、五道轉輪王圖。南宋佛像畫家陸信忠繪,設色絹本。此為奈良國立博物館藏。據稱人死後前往的陰間,有閻羅王 (閻魔王)等十個魔王要對死者罪孽進行審判。死者在頭七到七七每隔七日,以及於百日、一年及三年的忌日依次接受各魔王的審判,以決定轉世脫胎至六道中的何處。中國自五代(10世紀)時期便留有遺作,宋、元時代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職業畫匠的作品還被大量傳至日本。陸信忠(南宋寧波民間佛像畫家,作品多數流往日本。)的畫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本圖的落款雖有部分缺損,但仍可辨認出與本館收藏的陸信忠繪「佛涅般圖」的筆跡一致。十圖均描繪了魔王帶領一群冥官,坐在椅子伏案查閱罪狀,前面繪有獄卒小鬼、將要接受審判的死者、還有被判有罪的死者接受各種刑罰的場景。準確的像形和鮮麗的彩色構成濃重細膩的表現手法,堪稱陸信忠流派的佳作。另外魔王身後的屏風上均繪有水墨山水,此類畫中畫在日本的水墨畫引進史上起到了一種積極的作用。(介紹參考:十王圖)

文件名:十王圖.10幅.南宋陸信忠絹本設色.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夾大小:23.6M

下載鏈接


註:此文件《佛說閻羅王授記四眾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包含法國國家圖書館藏:Pelliot chinois NO.2003NO.2870NO.4523。另外,此文件分別包含頁面書籤和詳細的文字注釋。
--
書名:佛說閻羅王授記四眾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敦煌圖卷.三種.法國國家圖書館藏.附書籤注釋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1.3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未曾先生,能請補下這個鏈接,非常感謝.O(∩_∩)O謝謝

    • 未曾

      已補充鏈接

  2. 匿名

    佛說閻羅王授記四眾預修生七往生淨土經.敦煌圖卷.三種.法國國家圖書館藏.附書籤注釋 鏈接已失效

    • 未曾

      已作修復,感謝反饋

  3. 智慧兔

    請修復鏈接,或發個鏈接給我,好想看看此書,成分感謝!

  4. 冬子

    百度網盤鏈接頁面消失

  5. 靜之

    請問站主有金處士《十王圖》嗎,感恩

  6. 匿名

    感謝資源

  7. 佛子隆輝

    資源或評論,大眾可自行斟酌甄別

    • 未曾

      哈哈哈,我是不懂啊。。嗯,謝謝您的耐心解釋和專業的補充~
      希望為大家研究帶來參考

  8. 佛子隆輝

    此經【閻羅王授記經】極可能是疑偽經,佛教界同修應警惕之!余查大藏,歷代各版大藏經(如乾隆藏、大正藏、永樂北藏等常用,乃至宋代初版大藏經即普慧藏、趙城金藏等,至今之中華大藏經、佛教大藏經等)「均無收錄」,而出現閻羅、閻王、閻羅王 字樣之經典,僅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劉宋 慧簡譯(故前者疑似偽造,而後者為歷代大藏多有收錄實為真實佛經)一本,附所屬藏別如下:
    大正新脩大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參考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劉宋 慧簡譯 0043 01 001 0828 〔阿含部〕,Nos.26(64),42,125(32.4)
    佛教大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譯 0505 024 01 0231
    高麗大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劉宋 慧簡譯 K0682 19 1 545
    中華大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譯 0740 034 1 77
    乾隆大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譯 0556 051 1 649
    卍正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譯 0562 025 1 0137
    磧砂藏經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參考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譯 0692 18 001 0786 五天使經;鐵城泥犁經
    永樂北藏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參考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宋 慧簡 061 1 小乘阿含部
    趙城金藏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參考
    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 宋 沙門慧簡譯 049 1 363 小乘經(七)

    而提及之類似本,如【十王經】、【地藏菩薩十王經】僅日本近現代《卍續藏經》有錄(日人已明言此版本為學術性大藏,不乏收錄歷代之爭議疑似偽經),然余版大藏「均無收錄」,故亦恐為疑偽經:卍續藏之藏別如下,

    經名 朝代 譯作者 經號 冊號 卷數 頁數 相關經典 參考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 唐 藏川述 1657 150 01 0769
    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 唐 藏川述 1658 150 01 0777

    ——以上,謹為佛教徒提醒一二

    • 未曾

      這個是敦煌繪卷(伯希和當年帶走的)繪畫年代在晚唐、五代。

      • 佛子隆輝

        = =、自然知道此是唐末五代之作,但極為可能是佛教之疑似經,見介紹文字所附
        (注釋文字介紹參考:黨燕妮 的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這個鏈接打開,文中也有對於《閻羅王授記經》的描述:
        「杜斗城等多位學者認為此經成於晚唐五代,蕭登福則認為撰於初唐,參見杜斗城《敦煌本佛說十王經校錄研究》第146頁;蕭登福《敦煌寫卷〈佛說十王經〉之探討》,《敦煌俗文學論叢》第185頁。」
        所以此經不是梵譯漢的,而是唐末五代人自撰。後查此經於歷代大藏經(大藏經即俗稱佛藏)均無一收錄,見一樓。

        至於介紹所稱「尾題有《閻羅王授記經》與《佛說十王經》等」,那麼我查了這本「十王經」,也無各版大藏經收錄。僅日本近現代《卍續藏經》有錄(日人已明言此版本為學術性大藏,不乏收錄歷代之爭議疑似偽經),見一樓。
        所以在注釋文字介紹參考:黨燕妮 的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這個鏈接打開也有對於《十王經》的描述:
        「且據日本學者研究,其為日人據《閻羅王授記經》偽撰[36],是偽經的偽經。」
        暨「[36] 見泉芳璟《十王經の研究》,《大谷學報》23卷4號,1941年;日本學者景耀在其《考信錄》卷四中認為《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是平安末期或鎌倉初期由日人據《預修十王生七經》而偽撰,參見《佛光大辭典》第2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第2322頁。 」

        根據介紹所附之黨燕妮 的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綜合我一樓所述這個資源所提及之【閻羅王授記經】【十王經】、【地藏菩薩十王經】(簡稱)這三本均為疑偽經。即要麼不被歷代大藏所錄,要麼僅僅在卍續藏收錄而已;總之這幾本的古籍僅敦煌寫本及日本有藏而已,而日方學者早已說明可能為偽撰經典。至於敦煌所藏,學界早說明雖有不少孤本珍本,但疑偽者亦良多。
        所以作為皈依佛教多年的菩薩戒在家佛子提醒其餘佛教徒看到這個網頁宜謹慎這個資源。不過此經名乃至三本經經名在佛教徒圈中和各大佛教論壇無人提及,可謂聞所未聞(我也是嘆未曾有,故作調查,略述這兩層評論),可喜,若是不被重視自然不必擔憂;僅作提醒一二……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