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音學五書

2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6年11月19日

book info

撰於2016年11月19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音學五書

此《音學五書》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研究漢語上古音著作。全書共三十八卷,分為:音論三卷、詩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韻正二十卷、古音表兩卷,書前有曹學佺敘、顧炎武自序。此為清康熙年間符山堂刊本,手書上板,旌德周希亨、周希瑾雕板。

顧炎武在書中提出「入為閏聲」的理論,他說:「《詩》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聲之字。其入與入為韻者什之七,入與平上去為韻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古人未嘗無入聲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聲可轉為三聲也。 故入聲、聲之閏也。」

顧炎武認為《音學五書》與《日知錄》是生平的得意之作,其中《音論》分上中下3卷,共15篇,又是《音學五書》最重要的作品。康熙六年開始刊刻《音學五書》。一說張弨將《五書》刻板賣給李光地。(可參閱

在《音學五書》的序言中,顧炎武認識到語音是逐漸發展變化的。基於這種認識,他第一步「據唐人以正宋人之失」,即離析「平水韻」使之回到 「唐韻」。第二步「據古經以正沈氏唐人之失」,就是根據上古韻文如《詩經》押韻等來離析《唐韻》,再歸納出古韻十部。從《音學五書》序中可以大致了解顧氏的古音研究情況。

《音論》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五篇。它討論了古音及古音學的重大問題,主要是敘述音學的源流,是《音學五書》的綱領。上卷談音韻定義、歷史和沿革;中卷談古無叶音、古韻的部類、古調類的性質及入聲的分配系統等;下卷談轉注、反切,以及聲調和詞義的關係等。《音論》中重要的有四篇:一、《古人韻緩不煩改字》。認為古人用韻較寬,凡聲音相近,聽起來和諧即可押韻。今天讀《詩經》不必改變某些韻字的讀音。二、《古詩無叶音》。完全贊同陳第的主張,認為古人並無任意改讀的情況,前人的所謂叶音,正是古人的實際讀音。三、《古人四聲一貫》。認為古人雖有四聲,但押韻可以不拘,不像唐詩那樣押韻字必須聲調相同。四、《先儒兩聲各義之說不盡然》。認為前人關於一個字的不同讀音可以表示不同意義的看法不完全對。比如中古以後「愛惡」之「惡」讀去聲,「美惡」之「惡」讀入 聲,顧氏認為先秦沒有這種分別。

《詩本音》十卷,以《詩經》用韻為主,以其他古書的用韻為輔,來考訂《詩經》的古韻。他把《詩經》的原文都抄錄下來,在韻腳下分別註明屬於《廣韻》哪一韻:凡顧氏認為古今讀音不同的字,則往往註明《詩經》的古讀,並統計出這個字在《詩經》和其他經書中作為押韻字的出現次數,以 證明所考證的古韻。

《易音》三卷,專論《易經》用韻,體例與《詩本音》相似,唯不抄錄《易經》全文,而是僅僅選取他認為用韻的字句,對其中的押韻字加注。

《詩經》和《易經》的用韻大致相同,但顧氏認為《易經》有方音,這是與《詩經》不同之處。

《唐韻正》二十卷,名為改正唐宋韻書,實際上是《詩本音》與《易音》的詳細注釋。其體例是「其一韻皆同,而中有數字之誤者,則止就數字注之,一東是也;一韻皆誤,則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不同者半,則同者注其略,不同者注其詳,且明其本二韻而誤並為一,五支是也;一韻皆同無誤,則不注,二冬、三鍾是也」(見《唐韻正》前面的說明)。顧氏 以先秦古音為正,以此來糾正《唐韻》,凡是《唐韻》與古音不合的,都以為誤。先注《廣韻》的反切,其次注古音,然後追本溯源,引證隋唐以前的 韻文、音讀、聲訓及諧聲等資料來證實所注的古音,最後指出字音及所隸屬的韻類音變的起始時代。當然不是每個字、每個韻都如此詳註。

《古音表》是顧炎武對古音研究的總結,書中變更《唐韻》次序,把古音分為10部,用表的形式把它們列出。

大致目錄

顧氏音學五書敘(曹學佺撰)、音學五書敘(顧炎武撰)、後序、答李子德書、目錄、音學五書後敘(顧炎武撰)

音論:卷上、音論:卷中、音論:卷下

詩本音:卷一
詩本音:卷二
詩本音:卷三
詩本音:卷四
詩本音:卷五
詩本音:卷六
詩本音:卷七
詩本音:卷八
詩本音:卷九
詩本音:卷十

易音:卷一、易音:卷二、易音:卷三

唐韻正:上平聲:卷一
唐韻正:上平聲:卷二
唐韻正:上平聲:卷三
唐韻正:下平聲:卷四
唐韻正:下平聲:卷五
唐韻正:下平聲:卷六
唐韻正:下平聲:卷七
唐韻正:上聲:卷八
唐韻正:上聲:卷九
唐韻正:上聲:卷十
唐韻正:去聲:卷十一
唐韻正:去聲:卷十二
唐韻正:去聲:卷十三
唐韻正:入聲:卷十四
唐韻正:入聲:卷十五
唐韻正:入聲:卷十六
唐韻正:入聲:卷十七
唐韻正:入聲:卷十八
唐韻正:入聲:卷十九
唐韻正:入聲:卷二十

古音表:卷上、古音表:卷下

音學五書後敘(顧炎武撰)

yin-xue-wu-shu10

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以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為人,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朝直隸崑山縣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張弨(1625-1694?),字力臣,號亟齋,生於明天啟五年,淮安人。康熙六年(1667),顧炎武著《廣韻》、《音學》五種,「托力臣繕寫授梓」,張弨為其校勘,令二子葉箕、葉貞為之工整謄寫,並給顧寄去樣本,還以「鬻產之值」為之刊刻。顧極為感動,「近力臣來札,五書改正一二百處」,又嘗嘆曰:「篤信好古,專精六書,吾不如張力臣。」其推服如此。顧炎武又賦《寄張文學弨》詩:「冬來寒更劇,淮堰此何如(注:時淮上有築堤之役),遙憶張平子,孤燈正勘書。江山雙鬢老,文字六朝余,愁絕無同調,蓬飄欠索居。」

註: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框高20.4 x 14厘米,八行十二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卷一第一頁第一行下刻"音學五書"
--
文件名:音學五書.三十八卷.清.顧炎武撰.清康熙年間張弨符山堂刻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夾大小:1.25G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請未曾先生補充國內鏈接,謝謝!

    • 未曾

      已補充鏈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