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31 个帖子:1-31 (共 3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7474 回复 ⚑举报 

    007
    游客

    明人十二相的高清資源,哪位可以分享?

    明人十二像,又称《 明人十二肖像册》,藏于南京博物院。作者今已无从考证,具体创作时间亦不详。
    此套肖像描绘有汪庆百、何斌、徐渭、徐应登、李日华、刘宪宠、刘伯渊、童学颜、罗应斗、葛寅亮、王以宁、陶崇道十二人,他们都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江浙地区(慈溪、绍兴、杭州、嘉兴一带)的官员。

    a044ad345982b2b787ca1c2b39adcbef77099b83

    @107623 回复 ⚑举报 

    007
    游客

    这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写实人物画,希望能有老师分享高清图片

    @110935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其实除了明人十二像之外明朝也有很多画风相似的画像的,而且个人觉得其实明代的画像整体上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差,很多画像其实还是画的很好的,只是可能不符合部分人认为的写实或者完全一模一样的感觉,明朝当然有画的不好的画像,但是这个跟画师的水平也有关系,主要看想要找人给自己画画像的人请的是什么样的画师,有画的好画的很逼真的也有画的不怎么样的。在拍卖行和民间流传的画像里还是能看到很多画的很不错个人感觉相对写实的画像的。

    链接里除了明人十二像还有另一套洪武年间占城使者画像,以及本人收集的明代画像中感觉画风接近十二像的或者觉得比较写实的,也可以看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LSXX3I-Em9Qx5P8pXum0A?pwd=sy6d
    提取码:sy6d

    展示:

    明 官员画像 69 刘伯渊像明代画像 325 洪武年间占城使者像 (1)明 官员画像 394 张延登像明 妇人画像 98 张延登夫人像明代画像 128 传黄道周像

    @110940 回复 ⚑举报 

    镜花水月
    游客

    想不到真有大佬收藏,感谢分享,虽不懂画作,能反应部分古人风貌的资料也很有意思

    @110941 回复 ⚑举报 

    Len898
    游客

    @戚少保 #110935

    大神,居然收集这么齐全,坚决拿走,谢谢了

    @110942 回复 ⚑举报 

    犀角尖尖
    游客

    @戚少保 #110935

    感謝分享!謝謝

    @110944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这种画像,其实可以做一个专题,我过去也留意过一些,可能有几种类型,一种是名臣画册的零散件,一种是祖宗像。

    这种明清两代的,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过去遗照级别的正像,临死前多少年一定会画一幅的。少数是好友交游赠送。江浙一带的官员多,这种画也多,很多原来是放在别人祠堂家里的,后来就流散了。大头照目前看到的是明代的比较多,风格也统一。清代的是全身照居多。

    估计中国人也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回事“瘆得慌”,所以不太喜欢买。外国的图书馆不少,少数有题记说明是哪位官员,很多都丢失裁切掉了。所以也只能称明人。

    建议下载有题跋的,例如商辂的这幅就很完整,其他的会故意裁掉上面的字

    搜狗截图20230917103511

    搜狗截图20230917104103

    至于像下面这种,风格也很接近,但就未必是祖宗像了,有可能是一些名臣画像册的零件

    搜狗截图20230917104523

    @110969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崇鹂 #110944

    有很多明代的画像确实都没有题跋,不知道画中的人具体是谁。不过一些画像还是可以根据一些绘画的细节比如服饰和人物姿势和相貌来分辨出哪些是祖先画像哪些是名臣或者名人画像的,拍卖行里就有把明代的普通画像加上个名人画像的名头来抬高价格的操作。

    不过无论是国内外的博物馆,民间流传下来的,还是拍卖行的画像都是既有没题跋的画像也有有题跋的画像,有的没题跋的画像可能是卷轴上说明了是谁或者有其他有题跋的画像之类的参考对比所以也能知道画中人物是谁。

    大部分祖先画像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全身像,半身像有的可能会比较难以判断,不过像下面这几幅里面的半身像还是能马上看出来,就算没题跋看服饰细节还有动作姿势什么的还是能看出来是明代祖先画像,就是不清楚具体是谁。

    明代画像 194

    明 官员画像 49明 妇人画像 38明 官员画像 334明代画像 218

     

    @110972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还有就是明代的画像除了主人公年老时画的或者是去世后画的用来祭拜的祖先画像,还有一些应该是人物生前画的单纯记录人物长相,把自己相貌记录下来的画像,比如考上进士状元,或者结婚当官,或者出名了有钱了想给自己画幅画像留下相貌的时候画的画像。有一些画像是行乐图性质的,记录主人公休闲时的场景之类的,还有记录去皇宫上朝的待漏图,这类都是有像照片一样的记录性质的画像,而且场景也会更加复杂。当然这些流传下来的画像要是还在自家后人手里的话基本还是会被拿来摆在祠堂家堂上面用来祭拜。

    一些例子:

    明 官员画像 229 冯从吾像明 官员画像 82 镇朔将军唐公像轴明 官员画像 114 御史奉敕图轴(蓝章画像)明代画像 101 森琅公少年自画像 全图明代画像 24 原色版

    @117322 回复 ⚑举报 

    小明同学
    游客

    @戚少保 #110935

    画像链接可以给我发一个吗,谢谢了0.0

     

    @124604 回复 ⚑举报 

    kiss2023
    游客

    @戚少保 #110972

    大佬还在吗,求资源,过期了呜呜呜呜呜

    @124671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kiss2023 #124604

    @小明同学 #117322

    补一下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tintolOVzlEJJxJjqq8GQ?pwd=jp95
    提取码:jp95

    @124743 回复 ⚑举报 

    kiss2023
    游客

    @戚少保 #124671

    谢谢大哥,感激不尽!!!!!

    @134325 回复 ⚑举报 

    邹海萍
    游客

    @戚少保 #124671

    您好,画像链接可以再补发一下吗,过期了,非常感谢0.0

    @134413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邹海萍 #134325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hf-TAQ2OQkxU4ci3u6PzA?pwd=klwf
    提取码:klwf

    @134470 回复 ⚑举报 

    123
    游客

    感谢

    @134507 回复 ⚑举报 

    邹海萍
    游客

    @戚少保 #134413

    收到,非常非常感谢您!

     

    @134781 回复 ⚑举报 

    architc
    游客

    感谢楼上各位分享精神。

    @138238 回复 ⚑举报 

    xigua
    游客

    您好,请问画像链接可以重新发下吗?无法提取。谢谢!

    @戚少保 #134413

     

    @138649 回复 ⚑举报 

    戚少保
    游客

    @xigua #138238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JIQ3IqyCGo8GEt9bF_A7w?pwd=qo21
    提取码:qo21

    @147519 回复 ⚑举报 

    jonle
    游客

    @戚少保 #138649

    您好,画像无法提取了,可以再发一下吗?感谢!

    @147549 回复 ⚑举报 

    犀角尖尖
    游客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明人十二像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8aMimdX1Clc7k7hyuoRAw
    提取码:8611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147907 回复 ⚑举报 

    jonle
    游客

    @犀角尖尖 #147549

    感谢!!!

    @147953 回复 ⚑举报 

    小书童
    游客

    观此贴,收益非浅,谢谢! ! !      借此机缘,想寻求《妙合神形》展览出的图形信息

    @166631 回复 ⚑举报 

    cwdysg
    游客

    我认为明朝是发展出了人物的写实主义的,而且独立的发展,因为和欧洲的风格和水平都大不相同,比较朴素,但毕竟也是本土成就。不过明十二人像应该是欧洲人的匿名作品,因为跨度实在太大了,而且时间也是明末,当时欧洲人已经渗透在国内了,尽管官方交流最早是利玛窦。

    明写实源自宋元写实,宋元画的写实跟宋元雕塑的写实是一个脉络的,明显跟南北朝唐朝的佛像不一样,后者都是奥特曼式的眼窝眉骨,非常呆板= =而且我惊奇地发现,中国周边文化的雕塑其实一点都不写实,包括印度、东南亚、西藏,而中亚甚至禁止偶像崇拜,没有雕塑。所以我人物中国的雕塑和绘画的成就是很高的。

    @166707 回复 ⚑举报 

    cwdysg
    游客

    不过又看有人说是本土的,我感觉也有道理,我现在感觉明十二人像是本土的了。不管是从审美发展、技术发展,其实都有本土的根基

    @171221 回复 ⚑举报 

    小顾
    游客

    @戚少保 #138649

    你好还能求一下链接吗又失效了

     

    @171447 回复 ⚑举报 

    游客

    韩非子(前280年-前233年) 在《外信者说》记载:筑墙,凿牖,日出加画筴,髹上而观,望见龙、蛇、车、马、万物之状备具。《墨经》记载了最早的小孔成像光学原理。

    古代作这种写生画用到小孔暗室,调整好室外被画者与小孔的光线位置、距离、高度,被画者的影像会清晰的倒影在暗室里挂起的纸上,画师根据影像临摹作画,画像与原人相貌分毫不差。

    明朝方以智(1611~1671年)的《物理小识》记载:置玻镜于暗室之窗板,则物影缩小,透入几上之纸,可细描也。写真甚肖,花木虫物皆可。

     

    @179367 回复 ⚑举报 

    星光
    游客

    @戚少保 #110969

    还能分享一些明代人物的画像吗?谢谢🙏

    @179439 回复 ⚑举报 

    星光
    游客

    @崇鹂 #110944

    可否分享一下明代人物像

    @180915 回复 ⚑举报 

    望月
    游客

    来迟了,不知道明人十二像和洪武年间占城使者画像能再发一遍吗?

正在查看 31 个帖子:1-31 (共 3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1 个帖子:1-31 (共 31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誰有明人十二相?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