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质分享
- 作者帖子
黍离游客王懋竑篡订。王懋竑(1668年—1741年),字子中(一作与中),号白田,江苏宝应县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称“上列诸谱中,其最佳者,如王白田之《朱子年谱》。彼终身仅著此一书,而此一书已足令彼不朽。朱子之人格及其学术真相皆具焉”。
考异二卷,从温公《通鉴考异》例。附录二卷,为朱子论学切要语,年谱附录。王懋竑尚未完稿,即已物故,“盖先君子绝笔之书,虽有未完而意指昭揭,脉络连贯,实与年谱汇为大观"。
我读朱子,始于《四书集注》。之后听说朱子连上六状,弹劾台州知州唐仲友(中有涉及刻书事),因此找出年谱查对。本是查阅,却为弹劾唐仲友、朱熹逝世两事吸引,因取朱文公文集,朱子语录翻看,对朱子学术、人品、能力,更有感触,益慕其为人。同时也参阅束景南先生的《朱熹年谱长编》,更详细,似更客观。
此本国图藏,是华北协和话语学校旧藏。原色,无水印,且是王懋竑白田草堂家刻本。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朱子年譜 四卷考異四卷附錄二卷 白田草堂
链接: pan.baidu.com/s/1xE...A?pwd=t37t 提取码: t37t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黍离游客束景南在《长编》叙中写道,“宋元以降,朱熹年谱之作多矣......八百年来陈陈相因,乃至踵讹承谬亦谱谱相同而不自觉矣。可观者,仅戴铣、李默、洪嘉植、王懋竑数家而已。王懋竑号称最精核,然是谱之最大痼疾,乃只在前人旧谱中翻新,实非自作新谱。而考辨反多失察,又有不及旧谱者。大致白田年谱于学问特详,而于行事颇略,亦不合年谱体例;主旨辨朱熹为学次第,以诋姚江。资料文献掌握不广,年谱、考异、论学切要语,皆多错误.......故余不以旧谱为标准,不以旧谱为依据,而从全面收集原始文献入手,直接就朱熹文集、语录等中,考辨朱熹生平之事....."
黍离游客内阁文库也有一本,草堂藏版,吴县儒学发行。内容和国图本一样,次序有所不同(魏了翁原序、洪序、例义等)。有“乾隆己卯孟秋受业门人乔汲百拜谨識”,应是乾隆刻本,不早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有两处,男箴聽谨識。而国图相同位置,一为男箴聽谨識,另一为男箴傳谨識。考王箴傳为王懋竑次子,王箴聽仅为王懋竑儿子。未知孰是。
订正上文王懋竑的介绍(从百度复制粘贴)。考民国重修《宝应县志》,四库总目,国图藏本。王懋竑,字予中,而非子中(与中,同音,子中不符,显因形近而误)。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朱子年谱 内阁文库
链接: pan.baidu.com/s/1Ov...A?pwd=a9fu 提取码: a9fu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黍离游客考《白田草堂存稿》王府君行状,末有“男箴听、箴传、箴愚、箴谨、箴端、箴忠谨状”,则箴听为长子,箴传为次子。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