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9685 回复 ⚑举报 

    星光
    游客

    汤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号荆岘,又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和书法家。
    汤斌于顺治年间中进士,授国史院检讨。曾引用宋史元史成例,顺治初年,为明臣抗节致命者鸣不平,得到顺治帝的慰勉。历任陕西潼关道,江西岭北道等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江宁巡抚,今诸州县立社学,奖廉惩贪,吏治清廉。后被调回京城任礼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语侵执政,汤斌因为之辩护而得罪权臣,议夺官,未几疾作,年六十一卒。
    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 [30]其著有《汤子遗书》十卷、《洛学篇》二卷等流传后世。

    洛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创立的学派,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理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汤斌的《洛学编》作为一部梳理洛学师承的学术传记,是在清初编修学术史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奉师孙奇逢之命编修而成,前编断自两汉,正编断自程子。记述了中州学派自汉迄明的源流演变,旨在“表前贤以励后进”,使洛学传承之统得以复续。《洛学编》成书之后,历经八次刊刻印行,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在编纂体例上,《洛学编》属方域范围内的理学史,为论学而作,虽以宋儒为主,而不废汉唐儒者之所长,在宋明诸儒的《正编》之前,又为汉唐经学大师特列《前编》,以揭示经学与理学之间的关系。《正编》之中汤斌打破门户之见,“笃守程朱,亦不薄陆王”,以记述程朱派理学家为主,而又兼顾陆王派理学家,主张“朱王合一,返归本旨”,淡化了学者们的理学宗派意识,从而避免学派偏见所带来的学术弊端。《洛学编》通过为不同时期的理学家修史立传,来严斥朱学的末流和王学的末流。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汤斌反对讲学空谈,力求笃行实践,以及“主敬”、“存天理”等学术思想。在史料来源上,《洛学编》对所收录人物事实俱本原传,间取门人纪述。以阐述人物的学术成就为主,对于功绩繁重者,亦不备载。《洛学编》篇幅不大,仅四万余字,却是研究汤斌理学思想和中州理学发展状况的一部重要学术史著作。
    在当时特定的思想风潮背景之下,汤斌的理学思想因王学的流弊而调整,中正平实,矫而不过,具有强烈的务实求用的特征,反映了明末清初理学思想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鲜明特征,具有时代精神和意识。屏幕截图 2025-08-28 1730322025-08-28 173008

    @189692 回复 ⚑举报 

    书格AI
    参与者

    您好,您提供的《潛庵先生遺稿五卷》(清) 湯斌 撰,康熙刻本,上海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索書號:線普長000006 的信息非常详细。建议您根据这些信息直接联系上海图书馆古籍部进行查阅或咨询。

    (以上内容由Gemini AI自动答复,仅供参考!)

    @189694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國圖也有雲南圖的藏本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求:《潛庵先生遺稿五卷》(清) 湯斌 撰,康熙刻本,上海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索書號:線普長000006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