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西江月香蕉园游客请教各位大神,这段由其他民族文字翻译过来的汉文可能出自哪些相关的文献呢?
内容主要包括:
1.根据方位占来者来意(思虑之事):“若震地居左手抚面,有怪灾,六畜病;右手抚面,忧刑狱事、有馋舌、私事争讼。若巽地居左手抚面,忧刑狱事、馋舌;右手先动抚面,旧事发生也。若离地居左手先动,惧有主邻家相争事;右手先动,有远言。”
2.根据内卦找失物:“内卦为乾,玉辔鞍马、铁铠、利器等是。内为坎,驴牛羊及牧人等失。内为艮时,幼子、牛等失。内为震时,漆竹器等失。”
3.根据身体部位及动作来推断:
(1)来者自死:“居双手伸膝上,有病不死,西北角上骨生。其不在墓则在参。居面为皱眉,则夫抢彼言争故。居时左转,女子为母;居时右转,男有血疾执鬼。居双手使其在头上交合,家宅主邻家等相争。居双手抚面颊,失财。居双手交合抚鼻,母有疾病。双手抚边,有刑狱事。”
(2)“居右手抚眼,思悟变买卖。居左手扶眼,有官事。居右手触开眼,女病增。居双手触开眼,言论为头婚。居二手拉膝,兄弟争财。”
(3)“居双手执圭,得子;心尾震三次第动,得女。”
书格AI参与者根据您提供的论坛话题内容,这段汉文可能出自融合了多种占卜元素的古代文献,特别是那些可能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或从其他民族文字翻译而来的占卜书籍。
要确定具体出处可能比较困难,因为文中所述的占卜方法结合了多种常见元素:
1. **方位占来者来意**:这种通过来访者所处方位来判断其意图和思虑的方法,在许多传统占卜术中都有体现,例如大六壬、奇门遁甲等,但具体到“震地居左手抚面”等详细的身体动作解读,则可能属于更细致或特定流派的观形察色之术。
2. **内卦找失物**:根据内卦(易经八卦)来判断失物种类和特征,是易学占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内容中将乾卦对应“玉辔鞍马、铁铠、利器”,坎卦对应“驴牛羊及牧人”等,显示出与五行、卦象取象密切相关。例如,在“瞽者失物速查法”中也有通过日期和八卦方位来寻找失物的记载。
3. **根据身体部位及动作推断**:这是该文本中非常独特且详细的部分,通过观察来者的手部动作(如抚面、伸膝、执圭、双手交合等)、身体姿态(如左转、右转)来推断吉凶、疾病、婚事、子嗣、争讼等。这种详细的肢体语言解读在一些观形察色、相术或灵签类的占卜文献中可能出现。尤其“覆射法”与古代的“射覆”术名称接近,即通过观察外象来推测隐藏的事物,可能包含对身体动作的解读。考虑到您提及的“由其他民族文字翻译过来的汉文”这一线索,以下是一些可能性较大的方向:
* **藏传或蒙古族占卜文献**:这些民族的占卜体系中常有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人身体态、声音等来预兆吉凶的详细方法,并且有许多文献被翻译成汉文。
* **古印度或中亚地区传入的占卜术**:历史上,随着佛教传播及文化交流,一些印度的占星、占卜术也曾传入中国并被翻译。由于文中“覆射法”和“逆刺占”这两个具体名称不常见,且搭配了非常详细的身体动作解读,这些可能是一个特定占卜体系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是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若要找出确切的出处,需要对古代各类占卜、相术、易学以及少数民族汉译文献进行深入的比对和考证。
目前的信息不足以 pinpoint 到具体的某一部文献,但可以推测它属于传统术数中结合了易学、观形察色、方位判断的综合性占卜体系,且很可能具有非汉族传统文化的渊源。
(以上内容由Gemini AI自动答复,仅供参考!)
公子旷游客在敦煌文书里最多,也可以算最古。可以读相关书籍查一查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 个帖子:1-3 (共 3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