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说风流人物游客求书:元刻本《禮書》,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刻,目前所能看到的的《禮書》最早刻本,或全或缺,据说有十八部之多,全本的也有很多版面漫漶不清,已不能使用,本人有个愿望,收齐这十八部,一叶叶比对,抽出最清晰的叶面配补出一套百衲元本《禮書》
,以期首尾完具,字迹清晰,图文并茂。
1:国图,7部灰度,有
2:南图,1部,有
3:台图,1部,有
4:天一阁,1部,有
5:东洋文库,1部,有
6:上图,1部灰度,有
所缺者,复旦大学图书馆1部,南开大学图书馆1部,北大图书馆2部,东大综合图书馆1部,山东博物馆1部。北京图书馆1部。
鹦山读书人游客这些图书馆公布随缘吧
公子旷游客请教一下,您说的这些版本,其底版应该不同,各书的页数、行格、版式均不相同,如何用甲书去凑乙书的缺页,最后做出百衲本呢?
崇鹂游客你现在收集到的,基本是省市图书馆的,但要搞高校图书馆的不太可能,这些高校作为高自主管理权的单位,公开图书的意愿和风气都要低弱很多。南大北大的东西很难出来,博物馆的图书就更难了,甚至连目录都没有,我知道很多博物馆有一些孤本,但都很少见互联网提及影印出版。北京故宫是个异类,但也主要是书帖绘画,线装书也不公开。而且这部陈祥道《礼书》150卷,中日高校图书馆本来可以请人去申请,但这种大部头也申请不动,还不如等大型丛书,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的思路是,有12部就已经能完成初步拼补了,拿着现在已有的12部,比对同一页,已经可以确定各自的印刷质量和时期,分个大类,先拼出一部。其他的公不公开都无所谓了,后面出一部比一部就行了。另外国图的灰度文件会把字线涨粗,还有各图书馆公开文件的清晰度不同,可能更麻烦。
architc游客同意楼上观点,楼主手上资源也不少了,真要发大愿心做点踏实研究的事情,就可以着手干起来了。后面有新资源,加进去就是了。学术研究,如果每次都等到“满汉全席”才能动筷子,可能唐虞三代以下直到2025年,大概也没啥研究成果,因为食材基本上都是不够的。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