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质分享
- 作者帖子
黍离游客来源:上海图书馆(https://guji.nlc.cn/resource/resourceDetail?id=1016306&type=ziyuan)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从各种古书里收了3490多人的文章,按作者时代先后排列,有作者小传,每篇文章均注明出处。
此书严氏生前未刊行。光绪年间,王毓藻据稿本刊于广雅书局(以下称粤刻本),但失去句读。1930年,医学书局,据稿本断句,并补正脱误1000余处。1958年中华书局据粤刻本影印,编制目录索引,但未核对原稿。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据中华书局本,出版新点校本(简体横排)。2025年,智慧平台公布高清彩色。
稿本點竄塗乙,丹墨紛如。粤刻本虽经多次校勘,仍有不少错误。引用时最好核对原书。从稿本的涂抹增删,可见严氏治学至勤至博而又至精。更是先贤精神所寄。先后经蒋壑、方功惠、王秉恩、丁福保、叶景葵等收藏,叶氏捐入合众图书馆。
我将全后魏文卷三,稿本粤刻本校勘,知章钰跋“刻本有误有脱”,所言非虚。略记如下(前为稿本,后为刻本):
劝农桑诏 堕于农桑、情于
明功罪诏 贼盗、盗贼
诏皮懽喜速城骆谷 剋剪凶党、翦;要蕃、藩
诏责高句丽王琏、梿;责琏、梿
法秀逆党降罪诏 门诛止身、“身”前衍“一”字
免灾民租算诏 平和、和平;未入、未人
均田诏 亡躯、忘躯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百四十一卷 叶景葵跋 章鈺跋
链接: pan.baidu.com/s/1FI...Q?pwd=7mmr 提取码: 7mmr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
炎宋淼游客感谢感谢~
黍离游客又校一卷,全上古三代文 卷五。
矢书射文种范蠡军、脱“范”字
孙武小传注 故书具存、尚存
算经序 群生之元首、元用(稿本刻本皆误);准方圆、员(稿刻皆误);析黍絫、折;不可胜究、轻
吴王问(轻地) 无由其通路、道路
吴王问(衢地) 诸国掎角、犄
吴王问(围地) 告勵士卒、厲;陳伏良卒、陣;左右掎角、犄
吴王问(死地) 示其走路、去路
移记公孙圣 吴王晝卧、書
越王勾践小传注 史记、史语
属诸大夫告 以与吴王争、以为
伐吴令 不用王命、不从
伐吴令 稿本中“又 十五首”在中间,以上辑自吴语、以下辑自吴越春秋;刻本在前,合并
伐吴令 食士不均、土
为书辞勾践 成君霸國、霸圖
小逻辑游客可以申請一個課題項目,來好好研究研究。
architc游客这书印象里中学就翻过,很多都不完整,而且还不能怪编者,是因为原文就在某本书里引用了几行字几段话,本来就滴滴答答,编者也不能杜撰,就有多少摘多少。如果说里面完整一篇文章仿佛吃了个完整的汉堡,里面很多都只是汉堡里的几个配菜一片番茄半片起司一坨肉块罢了。
多谢分享,这话真的。
此中有真趣游客多谢分享。永青文库的粤刻本,文件大清晰度还不好,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点校本质量太差,错误瞩目皆是。这个手稿本不仅有句读,不少用心抄写的文章字也写得很美,读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黍离游客辑佚就是这样,片语单辞,不敢遗弃。非亲自从事,难以知道其中甘苦。
河北教育出版社本,太不像话了。点校前言中,说中华书局是依据1930年丁福保书局影印。且不说医学书局本书眉的校语,和中华本完全不一样。就算见不到医学书局本,申报广告里也明确说了“隋文卷三十六,李播天文大象賦,嚴氏原本僅二十二字,今已據續古苑補全共有六頁之多”,稍一检查即可发现。此外,卷首叙,清楚题为“沈乾一識”,河北本居然误为“沈乾”。真的是连书都不看。不看原稿,不看医学本原书,就来“新点校”,随便写点校前言。
稿本未公布以前,使用最多的是中华书局本。中华本除编制目录索引外,也作了一些校勘。不过,并未和原稿校勘。我将稿本粤刻本校了两卷,粤刻本每卷大概有十多处误字,这十多处中,中华书局本一般只能校出二三处。这些讹误,不算太明显,非细校不知。
此外,中华经典古籍库,比较方便。智慧平台,也支持全文检索。
xiaoyu游客功德无量。针对卷一百二十二郭璞《山海经图赞》狌狌一条,严氏所据或是清嘉慶汪昌序重校活字印本《太平御览》,在第一百一十册国图已放出,遍检国图放出十四种(有重复)图赞,“少辛明目”都不作“涎腥明目”。中华书局缩印本也是“少辛明目”。
黍离游客
xiaoyu游客@黍离 #194853
可能我没说清楚,我说的中华本是《太平御览》,而不是《全晋文》。
- 作者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