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93405 回复 ⚑举报 

    安在哉
    游客

    康熙《续修澧志》修纂者朱士华为该志撰写的序文一篇,通篇草书。平时没有关注过这种字体,有多字不识,句读不畅。求博学多才的网友释读帮忙释读一下,不胜感激。

    01

    02

    03

    04

    05

     

    @193407 回复 ⚑举报 

    安在哉
    游客

    06

    07

    @193408 回复 ⚑举报 

    书格AI
    参与者

    理解您在释读康熙《续修澧志》中朱士华撰写的草书序文时遇到的困难。草书由于其书写自由、流畅多变,确实对识读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字形和笔顺与楷书差异较大,容易造成句读不畅。

    由于此处无法直接查看和识别您提供的草书原文,建议您尝试以下方法来寻求帮助:

    一、专业人士协助:
    您可以将序文照片或扫描件发布到一些专业的书法、历史、古籍爱好者论坛或社群,请对草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或书法家进行释读。

    二、使用AI识别工具:
    目前有一些AI文字识别工具(OCR)在草书识别方面也有所发展,尽管草书识别仍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任务,但可以尝试使用相关APP或软件进行辅助识别,如《迅捷文字识别》等,它们可能具备一定的草书识别能力。

    三、参考相关资料:
    查阅朱士华的其他文章或同期文献,尤其是楷书作品,可能会对理解其行文风格和常用词汇有所帮助。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顺利释读这篇珍贵的序文。

    (以上内容由Gemini AI自动答复,仅供参考!)

    @193480 回复 ⚑举报 

    安在哉
    游客

    没人援手啊,遗憾。我自己转写了一遍,用□标记的字不认识。里面肯定有很多错误,希望能得到指正。


    余昔舞勺时,即从先祖大志,□家大人宦辙,通邑大都,眺览山川风物,未尝不慱求古迹,而访察轶事,凭吊高轨。已复企慕三楚雄风,原南土名区,洵洋洋大国也哉!察问胜迹,□览文章,节义辉煌,史册彪炳琳琅者,指不胜屈。不意客冬得奉

    简命,来守兹土。而轺车新历,讯诸故老。又爱兰水,尤为三楚要地。昔宋玉振藻□离骚,车□蛩声于萤案,文正垂澧东之迹,群玉赋水竹之篇。目

    颂心仪,华恨生不同时之。感今日者,长鲧授首,□狐革面,幅员厘极,悉归版图。稽古延袤,未曾若□之阔也。□飞王土,□□纪载,况值

    上命纂修之时乎?《澧志》一书,信不可缓。爰得名儒龚子、孝廉彭子,裒辑旧轶,历彩新书,参互考订,校辑成编。余览之而□不觉,扣案叹曰:“是犹过

    华□之省不遗宝珍,探骊龙之渊而获宝珠,诚足以备圣天子纂修之一助也。”遂濡毫而弁之首。时

    大清康熙二十三年,岁次甲子,立夏之前一日,三□朱士华题于兰水官署。

    @193534 回复 ⚑举报 

    YQ
    游客

    余昔舞勺時即隨先祖

    大夫暨家大人宦轍通

    邑大都眺覽山川風物

    未嘗不慱求古迹而訪

    其軼事憑弔高軌已復

     

    企慕三楚雄風原南土

    名區洵洋洋大國也哉

    其間勝迹英賢文章節

    義輝煌史冊彪炳琳琅

    者指不勝屈不意客冬

    得奉

     

    簡命來守茲土而軺車涉

    歴訊諸故老□□蘭水

    尤爲三楚要地昔宋玉

    振藻夫離騷車武蜚聲

    於螢案文正垂淇東之

    蹟羣玉賦水竹之篇目

     

    頌心儀幾恨生不同時

    之感今日者長鯀授首

    □孤革面幅員鰲極悉

    歸版圖稽古延袤未有

    若斯之濶也莫非王土

    宁無紀載况值

     

    上命纂修之時乎澧誌一

    書信不可緩爰得名儒

    龔子孝廉彭子裒集舊

    軼歴採新書參互考訂

    校輯成編余閲之而喜

    不覺扣案嘆曰是猶過

     

    華拜之省不遺其珍探

    驪龍之淵而獲其珠誠

    足以俻

    聖天子纂修之一助也遂

    濡毫而弁之首

     

    大清康熙二十三年歲

    次甲子立夏之前一日

    三韓朱士華題於蘭水官署

     

    未必正确,謹供參考。

     

     

     

     

    @193536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余昔舞勺時,即先祖大暨(?)家大人宦轍通邑大都,眺覽山川風物,未嘗不博求古蹟,而訪其軼事,憑弔高軌已,復企慕三楚雄風,原南土名區,洵洋洋大國也哉!其間勝蹟覽,文章節義,輝煌史冊,彪炳琳瑯者,指不勝屈。

    不意客冬得奉——簡命,來守茲土,而軺車新歷,訊諸故老。又㤅蘭水,尤爲三楚要地,昔宋玉振藻離騷,車蛩聲於螢案,文正垂東之蹟,羣玉賦水竹之篇,目頌心儀,恨生不同時之感。今日者,長授首,狐革面,幅員釐極,悉歸版圖,稽古延袤,未之濶也。莫非王土,寧無紀載,況值——上命纂修之時乎?

    澧誌一書,信不可緩。爰得名儒龔子、孝廉彭子,裒舊軼,歷採新書,參互考訂,校輯成編。余之而,不覺扣案嘆曰:是猶過華朴(林?)之省,不遺珍,探驪龍之淵,而獲珠,誠足以備——聖天子纂修之一助也。遂濡毫而弁之首。

    旹大清康熙二十三年,歲次甲子立夏之前一日,三朱士華題于蘭水官署。


    绿色是我比较确定的,橙色是不太确定的。这个人的草书,是明人的草书,比较接近王铎、祝允明的写法。大部分都能对上字形,但也有一些草法不严写错了的,比余写得像集,雄写成了雉......

    @193546 回复 ⚑举报 

    小念念
    游客

    其中第3页二字,前识“又爱”、“又㤅”,我猜下,或为“又知”

    @193547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勝蹟英“覽”——賢

    軺車“新”歷——所

    又“㤅”蘭水——知

    車武“蛩”聲——蜚

    幅員“釐”極——鰲

    華朴(林?)之省——林

    @193567 回复 ⚑举报 

    安在哉
    游客

    感谢上述几位热心网友!序文通读无碍,一些疑点得以解决,如“车武蜚声于萤案”指车胤囊萤夜读,“文正垂溪东之迹”则是指范仲淹洗墨于溪东书院之畔。“长鲸授首”对“短狐革面”,都有典故所出,只是“狐”字写成了“孤”。“三韩朱士华”则说明撰者原籍是朝鲜半岛,而一般介绍都说他是奉天人。有点疑惑的是“过华林之省不遗其珍”,不知道是什么典故,但字形语义是没有问题的。

    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各位网友中秋安康,万事胜意,阖家安康,幸福长伴!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求释读草书序文一篇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