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95188 回复 ⚑举报 

    鹦山读书人
    游客

    尔雅

    撰自 鹦山读书人/类目  经部 /2025年10月19日

    《尔雅》是辞书类文学作品,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中文字辞,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儒家要籍——经,被列入《十三经》中。

    《尔雅》是第一部字辞书,“尔”为近之意(亦作“迩”),“雅”,正也。《尔雅》即接近雅言,雅正之言。《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也有认为  《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尔雅》全书收录4300多个词语按义类编排,计2091个条目 [6-7]。本20篇,现存19篇。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先秦各地的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由于《尔雅》在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自它以后的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后世还出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被称为“群雅”,由研究《尔雅》也产生了“雅学”。

    宋十行本《尔雅》三卷,因每半页十行得名,以与宋监本每半页八行相区别;又称“宋小字本”,以与宋监本大字相区别。字体较宋监本纤细,浙本风格明显。每行二十二、二十三字不等,每卷卷末记本卷所刻大小字数,并附有《音释》。因为书中宋讳避至“遘”“彀”,且刻工均是绍兴年间杭州地区的良工,所以此本当刻于宋室初渡时的绍兴年间。阮元等未见,国家图书馆现藏一部,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以及《续修四库全书》均曾据之影印。2002年,《中华再造善本》全彩影印此本,查找甚便,书后有顾广圻道光甲申(1824)的跋语。顾氏题写时已藏有此本的影钞本,并业已完成《尔雅》另一种重要经注本——吴本的翻刻工作。(介绍来源

      此本顾千里跋文写道“道光甲申春仲,從藝芸書舍借來,細勘一過,知其佳處,洵非以後諸刻所能及也。思適居士顧千里記。 異日當並單本邢疏再勘,三月朔又記。”可见此本珍贵之处。

                                                                                                目录

    -----------------------------------------------------------------------------------------------------------------------------------------------

    尔雅·释诂第一
    尔雅·释言第二
    尔雅·释训第三
    尔雅·释亲第四
    尔雅·释宫第五
    尔雅·释器第六
    尔雅·释乐第七
    尔雅·释天第八
    尔雅·释地第九
    尔雅·释丘第十
    尔雅·释山第十一
    尔雅·释水第十二
    尔雅·释草第十三
    尔雅·释木第十四
    尔雅·释虫第十五
    尔雅·释鱼第十六
    尔雅·释鸟第十七
    尔雅·释兽第十八
    尔雅·释畜第十九

    卷首題郭璞註

    00336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著作《尔雅注》(成书于313-317年)、《方言注》(成书于318-320年)成为研究晋代汉语的方言地理的重要文献。

    ----------------------------------------------------------------------------------------------------------------------------------------------------------

    刊印信息
    南宋初浙东地区刊本

    责任人信息
    晋.郭璞.注

    行款版式
    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三十字,白口,左右雙邊。框高21.8厘米,廣15厘米。版心下记有刻工:施章,江政,江通,洪先,施成,洪茂,方成均为南宋杭州地区刻工。可知此本为南宋初浙东刻本。

    序文信息
    郭璞尔雅序

    钤印信息
    钤印:朱承爵:朱氏子儋 盤石山樵 汪士钟:汪士钟印 阆源真赏 汪振勳:汪振勳印 修汲轩 吴下汪三 梅泉(2种) 顾千里:顾千里经眼记 顾千里以字行 铁琴铜剑楼诸印 北京图书馆藏印 ,另有开卷一乐,吴仲内氏,贵一斋,西河季子之印,种石吴农归属不明。

    收藏来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号 00336)

    版权协议
    未知。商业出版或需馆藏机构授权

    感谢未曾先生下载的内容,我只是做了简单的拼接。另有宋国子监刊本清嘉庆十一年(丙寅 1806)顾广圻思适斋刊本,本站之前有分享,现一并著录于此,方便读者查阅。

     

    www.alipan.com/s/JrKkDdqYU7s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宋刻本尔雅,已做了简单的拼接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