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三希堂法帖》
全称《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敕令镌刻的宫廷书法丛帖。由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编次内府藏品,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历时六年刻成,旨在"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全帖共32卷,刻石500余块,收录魏晋至明末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作品,涵盖《石渠宝笈》著录的墨迹及题跋200余段、印章1600余枚。因帖中含乾隆帝珍藏于养心殿三希堂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而得名,刻石现存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
乾隆皇帝即位后广征历代法书,命梁诗正等人择选内府所藏编为此帖。帖中收录作品自东晋至明末,包括钟繇《荐季直表》、苏轼御藏真迹等。帖石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嵌于阅古楼,并增刻"烟云尽态"题字及御制诗文,其编纂体例成为清代宫廷刻帖范式,刊刻成例多源于此,与其他清代宫廷大型丛帖具有共性。
公众号:书格

关注了解最新动态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