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先生集
此《河东先生集》为唐代柳宗元撰。柳宗元主张 “文以明道”,内收录其诗文六百余篇。全书包含正集四十五卷,按文体分类编次,分雅诗歌曲,赋各一卷、文三十九卷、诗二卷、《非国语》二卷。另有外集二卷。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咸淳时期廖莹中世彩堂刊本。
唐元和十四年(819),柳宗元去世,临终前他将自己的诗文集托付给挚友刘禹锡,刘禹锡遵照柳宗元的遗愿,亲自整理遗稿,编次成集(三十卷)。到了宋初,刘禹锡的编本大部分已散失,北宋文学家穆修多方访求,重新编校刊行,这也是后世 “柳集” 的祖本。
南宋末年著名刻书家廖莹中世綵堂合刻韩、柳集,其中的《河东先生集》承袭的是宋人韩醇诂训本。
全书收录诗文主体为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所作,集中体现 “文以明道” 的文学主张,倡导古文运动以革新骈体文风。其中以山水游记与寓言杂文成就最为突出:《永州八记》开创独立山水文体,以清丽笔触寓孤愤心境;《三戒》等寓言借物讽世,凝练出 “黔驴技穷” 等典故。骈散结合的散文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提出 “不平则鸣” 的批判精神。诗歌多寓悲愤于简淡意境,《江雪》《登柳州城楼》等篇以幽峭风格自成一家。哲学政论《天说》《封建论》融合朴素唯物思想与儒家民本观念,骚赋则承屈原遗风抒逐臣之思等。
此廖莹中世綵堂刻本字体隽秀,刀法剔透,纸莹墨润,字体在褚柳间,精雅绝伦。历来被藏书家誉为传世的无上神品,与《昌黎先生集》并称双璧 [1] 周密《志雅堂杂钞》、《癸辛杂识》称廖刻诸书,用抚州萆钞清江纸,造油烟墨印刷者,当即指此二书。 。历经项元汴、王施忠、海源阁杨氏,以及陈承中等递藏。近代归潘氏宝礼堂,由潘氏而归陈清华所有。陈氏藏书初籍籍无名,因得宋廖莹中世綵堂刊《河东先生集》,后又访得潘氏宝礼堂藏有廖刊《昌黎先生集》,乃不畏周折,以重金购归,使两绝妙宋刻珠联璧合,传为书林佳话,成就藏书家之名。陈清华曾将此书携至香港,到 20 世纪 50 年代,陈氏出售藏书时,政府斥资从香港购回此两集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有消息传出,陈氏有出让藏书之举,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先生亲自将此事报告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亲批 80 万元人民币巨款收购陈氏所藏精华本 22 部,有 “双璧” 之称的韩柳集又双双回归大陆 ,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东先生集序(刘禹锡撰)、叙说、凡例、目录、外集目录
卷一:雅诗歌曲
卷二:古赋
卷三:论
卷四:议辩
卷五:古圣贤碑
卷六:释教碑
卷七:释教碑铭
卷八:行状
卷九:表铭碣诔
卷十:志
卷十一:志谒诔
卷十二:表志
卷十三:志
卷十四:对
卷十五:问答
卷十六:说
卷十七:传
卷十八:骚
卷十九:吊赞箴戒
卷二十:铭杂题
卷二十一:题序
卷二十二:序
卷二十三:序别
卷二十四:序
卷二十五:序隐遁道儒释
卷二十六:记官署
卷二十七:记亭池
卷二十八:记祠庙
卷二十九:记山水
卷三十:书明谤责躬
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四:书
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启
卷三十七:表庆贺
卷三十八:表
卷三十九:奏状
卷四十:祭文
卷四十一:祭文
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古今诗
卷四十四:非国语上
卷四十五:非国语下
河东先生外集
河东先生外集:卷上
河东先生外集:卷下
跋(朱彝尊)、题观款(罗振玉)、跋(郑孝胥)
刘禹锡在书前《河东先生集序》中写道:“(柳宗元)病且革,留書抵其友中山劉禹錫曰:「我不幸卒以謫死,以遺艸累故人。」禹錫執書以泣,遂編次為四十五通行於世……”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中期士大夫、文学家与思想家,河东人,亦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家势显赫,世代为官。年轻时仕途得意,平步青云,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不幸旋即失败,获罪贬谪永州,自此长期流放,身心寂寞痛苦,十年后改授柳州刺史,卒于官,享年四十六岁。 柳宗元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
廖莹中,南宋刻书家、藏书家,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今福建建安)人,其家中有 “悦生堂” 为藏书之所。世彩堂(世綵堂)是廖莹中的主要刻书之所。其堂名来源于北宋廖刚的御封堂名 [3]《天禄琳琅书目》因廖氏世彩堂本《春秋经传集解》考云:“《中兴艺文志》载《世彩堂集》三卷,称政和中,廖刚曾祖母与祖母享年最高,皆及见五世孙。刚作堂名 ‘世彩以奉之,士大夫为作诗。” 南宋绍兴六年(公元 1136 年),此堂名经皇帝御封,成为廖刚的御赐堂名。 。可见 “世彩集” 之名来源于廖刚,成为廖氏主要的堂名之一。廖莹中身为廖氏子孙,也用 “世彩堂” 作为堂名以示荣耀。
未曾老师,黑白的打不开
发现黑白版页面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