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lxbsy游客信息摘要
最早刻本:《要术》最早刻本是北宋天圣(1023-1031)年间由皇家藏书馆“崇文院”校刊的本子,一般叫“崇文院刻本”。这个官刻本在我国早已散失,现在唯一的孤本在日本,可惜十卷已丢失八卷,只残存着第五、第八两卷。(已公布)
以后的《要术》版本,都是崇文院刻本一个系统下来的辗转翻刻本、石印本或排印本,另外还有抄本。宋本的抄本:现在所存抄本,最早的是日本人依据崇文院刻本的抄本再抄的卷子本(抄好后装裱成卷轴,不装订成册子),抄成于1274年。该抄本原藏日本金泽文库,通称“金泽文库本”。但现在已非完帙,缺第三卷,只存九卷。1948年日本农林省农业综合研究所借得该九卷本用珂罗版影印行世,量少,流传不广。在我国能得到该影印本的人很少。
我国有明代抄本,是根据南宋刻本抄的,通称“明抄”。1922年商务印书馆将该抄本影印,编人《四部丛刊》中(有线装本和平装缩本二种)。十卷完整不缺。(已公布)
南宋的私家刻本:继崇文院官刻本之后,我国第一次的私家刻本是南宋绍兴十四年( 1144)的张辚刻本。原本早已亡佚,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残缺不全的校宋本。所谓校宋本是拿某一部《要术》作底本,再拿张辚原本来校对,把原本上不同的内容校录在这个底本上。没有全部校完,只校录了前面的六卷半。校对时容易发生漏校和错校,所以校宋本只是第二手资料,不及原本。
明刻本:1524年马直卿刻于湖湘的湖湘本。
问明抄本,大概抄于何时,所据南宋刻,是否就是张辚刻本?
夢夢游客可参考以下论文中P116~的版本分析部分内容,我大致翻了翻,似乎版本传承关系并没有那么明确,不知道近年有没有更新的研究成果。
《齐民要术》研究_孙金荣.pdf
www.alipan.com/s/XukheAvPXo6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lxbsy游客@夢夢 #121708
打不开。请发邮件ab050565@qq.com
lxbsy游客这个是可以看到影像的吗?请大神帮忙看看可否下载出。
lxbsy游客信息摘抄2
《要术》自宋代以后到近代,相继有20多种版本,版本好坏相差很大。
北宋天圣(1023一1031)年间由皇家藏书馆“崇文院”校刊的《要术》本子,是《要术》脱离手抄阶段的最早刻本(本书简称“院刻”),是最好的本子。可惜该本在我国早已散失,现在唯一的孤本在日本,但十卷已丢失八卷,只残存第五、第八两卷。(已公开)
北宋本的抄本,现存有日人依据崇文院刻本的抄本再抄的卷子本(抄好后装裱成卷轴,未装订成册),抄成于1274年,原藏于日本金泽文库,通称“金泽文库抄本”(本书简称“金抄”)。但现在已非完帙,缺第三卷,只存九卷。1948年日本有这九卷的影印本,量少。虽然抄写粗疏,错脱满纸,但由于它源出崇文院刻本,在不错不脱的地方,具有相当高的正确性,仍不失为一较好之本。
继北宋崇文院官刻本之后,经过110多年,才有第一次的私家刻本,就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的张辚刻本。但原本早已亡佚,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残缺不全的校宋本(就是以某一部《要术》作底本,再拿张辚原本来校对,把原本上不同的内容校录在这个底本上)。校宋本有两个:一个是黄丕烈(荛圃)(1763一1825)所得的校宋本,一个是劳格(季言)所得的校宋本,但都没有校完全书,黄本只校录了前面的六卷半,劳本更少,只校录到卷五的第五页。校录时容易发生错校和漏校,所以校宋本只是第二手资料,不及原本。本书所用为黄校本;劳校本未见。
明代有根据南宋刻本抄的抄本(本书简称“明抄”)。1922年商务印书馆将该抄本影印,编入《四部丛刊》中,有线装本和平装缩印本两种。十卷完整不缺,为残缺不全的院刻、金抄、校宋本所不及。抄写精好,影印清晰,没有脱页和错页,没有一处涂抹和勾乙,虽然也有些错字脱文,质量还是相当好的。明抄与院刻、金抄,在《要术》版本中可谓鼎足而三,用三本参校,取长舍短,作用就大,能解决不少问题。(明抄本所谓据南宋刻本,无更多信息)
明刻主要有1524年马直卿刻于湖湘的湖湘本、1603年胡震亨刊刻的《秘册汇函》本和1630年毛晋的《津逮秘书》本。胡震亨将《秘册汇函》(以下简称《秘册》)原版转让给毛晋,毛晋编入他的《津逮秘书》(本书简称“《津逮》本”)中,所以这两个本子实际是同一个版本(虽然毛晋作了少量的改动)。明代刻本是最差的,湖湘本已经开始变差,出自湖湘本的《秘册》一《津逮》本更差,它错字、脱空、墨钉、错简、脱页很多,还有臆改、删削的严重弊病,不堪卒读。胡立初评为“疮痍满目”,杨守敬斥责说:“卤莽如此,真所谓刊刻之功,不蔽其僭妄之罪。”(见《日本访书志》卷七)但该本名气大,财力足,销路广,印数最多,流传最广,长期占着《要术》流传的统治地位。
《要术》十卷的主次安排,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前六卷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主要的。谷类作物历来是我国人民的主食,《要术》在《耕田》、《收种》的总论之后最先加以记述(卷一及卷二);主食不能没有佐餐的副食,所以接着记述蔬菜(卷三);水果丰富了食物品种,但不是像粮食、蔬菜那样每顿少不了的,所以果树次于蔬菜之后(卷四);前四卷都是讲吃的,讲过了再讲衣着和建造林木,所以栽桑养蚕和栽树列在卷五;肉类也是重要的副食,不过属于动物,其中大家畜不以育肥宰杀为目的,而是供役用的,是另一种属性,所以动物饲养(牧、渔)列在卷六。如此安排,无疑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后形成的体系,层次井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业概念和范畴。以后的农书往往把它作为仿效的榜样。
卷七、八、九是属于农副产品加工的副业生产和保藏,看似次要,其实有着很重要的技术内容和史料价值,荤素菜肴是我国最早的“中国菜谱”。最后一卷是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虽然是引录文献资料,却是我国最早的“南方植物志”(旧题晋代嵇含写的《南方草木状》是伪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引录南方植物的各书现在几乎全都失传,故尤其值得珍视。
xiaopengyou游客
xiaopengyou游客
lxbsy游客@xiaopengyou #121812
高山寺,即崇文院刻本。存5、8卷。
lxbsy游客@xiaopengyou #121812
用这个搜索已公布的比较方便了。
知无游客南京农业大学很早前建了齐民要术的数据库,搜集了各种本子,包括金泽文库本。但时间太早了,也没见公开的入口。
lxbsy游客@知无 #121936
感谢分享信息。
tsuwanou游客@lxbsy #121814
请教大神这个书目检索网站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下。
lxbsy游客-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