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墨雲游客www.shuge.org/view/...i_quan_tu/
书格聊斋全图地址,介绍自行过去看瑞士日内瓦马丁博德默基金图书馆聊斋全图的阅读地址,上图有我简单红字介绍按钮功能
下图为法国汉学家蓝碁教授在 2009 年对改书(第28册)的翻译出版书
名称:trois contes etranges: PREFACE ET TRADUCTION DE RAINIER LANSELLE
墨雲游客@未曾
琴走弦上游客期待高手做这件善事!
未曾管理员感谢分享情报。似乎他们没有使用图片格式来展示。而是使用的3D格式的文件。
这个要研究一下,似乎比较麻烦。
墨雲游客@未曾 #133608
是的,这个观看设置的挺有趣的,这个观看系统还能调光源角度变化,移动书页3D角度,甚至还有反光效果,这网站另外还有几幅中国画和印布材料图,一副疑似慈禧的画像
农民工学美术游客
墨雲游客@农民工学美术 #133614
嗯嗯,脸盲,感觉看脸感觉都差不多,不过确实感觉衣服不如平时看到的皇家相关内容图的华贵
未曾管理员再仔细看了一下,来源也不是多高清,只是能缩放的程度比较大,放大后也是虚的~
墨雲游客
未曾管理员
墨雲游客@未曾 #133640
或许可以暂时置顶任务,等高手出现
未曾管理员@墨雲 #133642
看了一下可能很难,这算是ARTMYN 的核心技术,号称5D图像
墨雲游客@未曾 #133643
这技术确实很厉害,可以随意调节光源角度,还能制作出褶皱的反光效果,瑞士日内瓦马丁博德默基金图书馆还有其他几个类型的资源库,是正常拼图的,不过可惜没有这本资源,中文的只见到有一本佛经资源和一本中文浮士德
未曾管理员@墨雲 #133646
这种类似那种在线3d贴图和材质,他们这个还有光线环境
墨雲游客@未曾 #133650
可能网站拦截了总发不出,修一下网址吧
寻找统计了聊斋全图3次拍卖会的网站记录,也就邦瀚斯放出的清晰度还行
第 24、39、67 册在 2018 年 9 月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拍出
www.sothebys.com/zh/au...t.669.html
第 55 册在 2019 年 6 月由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拍出
www.artfoxlive.com/produ...99284.html
册次不明的一册于 2013 年 3 月由纽约邦瀚斯公司拍出
墨雲游客德国纳高官网最早只记录到2020年的,好在代拍网站有保留到2019年的记录
Han snow游客您好,与您分享我收藏的第七卷《阎罗宴》和第八卷《放蝶》《醫術》。
guozibaba游客
Han snow游客@guozibaba, 感谢回复,我是想上传高清,但是超过大小,不允许我上传高清。您是管理员么?我可以发给您高清图。毕竟这是独一份,我希望公开我这三张。
guozibaba游客
Han snow游客@guozibaba #172115
已经发送给您了,多谢。
guozibaba游客@Han snow #172131
谢谢慷慨共享。如下是分享地址:
shuge的Han snow收藏的第七卷《阎罗宴》和第八卷《放蝶》《醫術》
链接: pan.baidu.com/s/17L...g?pwd=cr3p 提取码: cr3p
墨雲游客@Han snow #172014
私人藏品难得一见啊,又能补全一部分了
Han snow游客@墨雲 #172144
呵呵,一小小部分。
恩县布衣游客私人收藏能公开,已是功德无量了
墨雲游客记录下评论里的信息
第22册和未知的一册, 一共 21 开画面,在2024 年 9 月 18 日Cheffins拍卖行,The Fine Sale - Day One拍卖会,Sale of Fine Art and Asian works of art场次拍出,拍品编号Lot 0048
www.liveauctioneers.com/item/...th-century
第16册在2024年12月6日STAIR拍卖行 Thursday Morning at STAIR 拍卖会拍出,拍品编号Lot 0260
www.liveauctioneers.com/item/...-paintings
12 月 6-8 号香港古籍展,书商 Maggs 展示了第22册和第56册
墨雲游客Cheffins拍卖行,The Fine Sale - Day One拍卖会的这个网站图多一点,可以看出是第22、56册,就是香港古籍展那两本
墨雲游客
Han snow游客跟大伙分享一下约读这套《聊斋全图》的经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只对学者和研究为目的读者开放Augustiner-Lesesaal奥古斯丁阅读室,古籍善本需要预约阅读,图书馆研究员会酌情审核申请,通过申请后会收到如何上手阅读的要求,对于图书馆对古籍的保护和阅读流程,我给与肯定。从Josefsplatz 1 (entrance Nr. 1)一号门进入,单日的访问门票4欧元还是要买的(如果没有图书馆的账户,要在旁边的平板电脑注册一个账户),上二楼进奥古斯丁阅读室,注意这里有门禁,不是对游客开放的空间,去向管理员登记签字,领取泡沫书架后,领书开始阅读。
总体感受,虽说这是我国的重要文本艺术珍品,但是一道流程走下来,想想我们历史上的点点,还是很难评价正反的。最后还有一个事,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这些套聊斋全图并非是抢走的,大概率是他们收到的捐赠或买来的。
未曾管理员@Han snow #187866
感谢这位朋友分享考察情报。
architc游客也别张嘴闭嘴就是“我们历史上的点点”,仿佛地球上剩余的200个国家,不得了,就“我们这边”是“唯一”对于古代物件做过“那啥”的国家;其他国家,不得了,从人猿进化开始,哪怕是上一年的东西,那就是“古董”了,除非水火无情而不可控的毁坏以外,绝无——看清俩字——“绝无”人祸导致的“点点”。
是这样吗?如果是,那就只能说“我们历史上的点点”,如果不是,只要找到一个反例,那只是说明这只是人类某些共性。
那倒是好奇了,这欧洲文艺复兴,为啥很多希腊古书籍,都是逆向从阿拉伯那边翻译回来的?咱看书比较少,隐隐约约记得有个叫“托莱多翻译院”的东东存在过。
好难猜啊,如果欧洲人是“那么”喜欢“保存古籍”,如果他们的图书馆、博物馆里把他们历年阿猫阿狗出版的书籍都一册一册、绝无间断地保存在图书馆里,那只有阿拉伯人去翻译希腊啊,哪里需要后来通过阿拉伯“重新发现”希腊呢?好难猜啊,那些书,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点点”呢?真的都只是水火地震导致的消失吗?真的?敢拍胸脯吗?
但现在那些张嘴闭嘴就是“希罗”的,所谓“言必称希罗”,没看到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反感”啊?没张嘴闭嘴就说“教会历史上的点点”啊!好奇怪啊,莫非堂堂读书人,其实也是双标狗?还是说,古人所谓“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种俗话,其实才是真正的至理名言?
游客游客阿弥陀佛。
能保存下来总是好事。
没必要发这么大火。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33 个帖子:1-33 (共 3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3 个帖子:1-33 (共 3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3 个帖子:1-33 (共 33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