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8362 回复 ⚑举报 

    瑶遥
    游客

    后附了图片版,有彩色或许可以更方便看!

    1、又箄山而望赵车。案:“箄”,说文云“蔽”也。从竹,卑声。刊本箄讹。考汉书亦讹。据《索隐》及《说文》改。

    我查看了刊本史记索隐案:谓令从间道小路,向前望见陈馀军,即住,仍须隐山自蔽,勿令赵军知也,蔽者,盖覆也。楚汉春秋作卑山,汉书作箄山。说文云,箄,蔽也。从竹卑声。
    以及刊本汉书: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也。”师古曰:“蔽隐于山间使敌不见。”)

    Q:现在能找到的四库全书刊本《史记》《汉书》都是萆字。问题在于修订者当时在看到刊本《史记》和《汉书》皆讹的情况下,那么据《索隐》及《说文》所补出的“箄”字,还有没有其他字,据索隐,为什么不直接是“蔽”。

    第二个疑问是,按《汉书》如淳注,可以很明显推断此处应有一“箄”字。《四库全书考证》说考汉书亦讹,不知道汉书哪里讹了?

    2.又“褕衣甘食”。《索隐》、《汉书》作“靡衣媮食”。刊本靡讹美据毛本及汉书改。

    史记: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索隐:榆/邹氏音踰/美也/恐灭亡不久/故废止作业而事美衣甘食/日偷苟且也/虑不图久故也/汉书作“靡衣媮食”
    Q:“刊本靡讹美”,但是刊本原貌见不到的情况下,根据注解,索隐里也没有提到“靡”或者“美”?

    3. 又醳兵。集解:刘氏依刘逵作“醳酒”。(不是索隐吗?)案刘氏当作裴氏,指裴駰也

    史记:以飨士大夫/醳兵/

    索隐:刘氏依刘逵作醳酒/谓以酒食养兵士也/案/史记古释字皆如此/岂亦谓以酒食醳兵士/故字从酉乎

    Q:《仪礼》: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可知以酒食劳人曰飨。根据飨……醳……的结构,醳在此处应亦为动词。

    我的疑问在于“作醳酒”是什么意思?是直接把兵改成了酒吗?还是只是用“酒”解释“醳”?

    如果前者,“醇酒”应为名词之意义。《集韵·入声·昔韵》:醳,醇酒也。《梁书·昭明太子传》:摛文掞藻,飞觞泛醳。

    如果只是用“酒”解释“醳”,那为什么要这么表述成“作xx”呢?

    此外《史记》三家注刊本中索隐曰刘氏依刘逵作醳酒,但考刊本《史记索隐》及毛氏汲古阁本《史记索隐》皆为:刘氏依刘逵音醳酒。“音”和“作”的区别有没有影响呢?

    4. 又蒯通说不听。《索隐》案:汉书及战国策刊本书下衍因字,今删。

    史记: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索隐案:汉书及战国策皆有此文
    汉书
    信不忍背汉/又自以功大/汉王不夺我齐/遂不听

    Q:

    1、考汉书刊本,只有“遂不听”,不知道“因”字从何而衍?感觉根本不冲突

    2、《考证》原文“书下衍因”字是什么意思呀?考刊本《史记索隐》也只是说“皆有此文”,没说什么“因”字呀?

    屏幕截图 2024-05-19 141522

    屏幕截图 2024-05-19 143250

    @138397 回复 ⚑举报 

    崇鹂
    游客

    似乎有的疑点就是《四库全书考证》的新误吧,《考证》作者当年看到的是什么本子都不好说

    @138401 回复 ⚑举报 

    瑶遥
    游客

    @崇鹂 #138397

    是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史记》《汉书》刊本的参考来源只说汇合群说……就拿刊本彼此对照来看,新误也讹太多了?(并不知道是哪个环节的问题QAQ)

    @139411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1、裴骃集解引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是萆通蔽。箄无蔽意,《说文》箄,篵箄也,从竹卑声;箅,蔽也,从竹畀声。《集韵·霁韵》;箄,甑蔽。方成珪考正:箅讹箄。则箄通箅系讹通。段注箄详,可参。《说文》无“箄,蔽也,从竹卑声” 条。且篵箄、箅之蔽,言阻隔,萆之蔽,言遮蔽。系据索隐释义隐蔽(正确)与引《说文》条目之误(见前述理由)两者相悖酌如淳之正而改。以骃、师古、贞皆唐人,如淳最早,既注萆,其所见文本为萆无疑。萆,音蔽,义:依山自覆蔽,为萆通蔽明证。可断原文有一萆,非箄。古注凡不从本音特标“音某”“读若某”,通常原字通、借于某,即音义同某作某解。

    2、索隐作“褕,美也……汉书作靡衣媮食……”不作楼主“榆,……”,美靡一并提及。索引“汉书作靡衣媮食”文渊阁本如此,擒藻堂四库荟要则作“美衣媮食”。

    3、楼主句读有误,抑作抑音,均当断“索隐:刘氏依刘逵作。醳酒,谓以酒食养兵士也”或“索隐:刘氏依刘逵音。醳酒,谓以酒食养兵士也。”语义结论自会不同,古人本无 “作(音)xx(醳酒)”的表述。又前文既言“案甲休兵”,兵已休,醳作释解,今又释兵,言语重复,足证贞非。

    4、索隐案语,基于裴氏集解所引“徐广曰一本作‘遂不用蒯通,蒯通曰‘夫迫于细苛者,不可与图大事。拘于臣虏者,固无君王之意’。说不听,因去详狂也’”,哪里不言因字? “汉书战国策皆有此文”,张照明指贞非“战国策安得有韩信蒯通之事”,但汉书立蒯通传,录入该段,却又不误。赵翼以史迁不别立通传而备载其语入淮阴,更明信之心迹,通辩士形象也附见,开一事一传先河,班氏信传尽削通语,重轻颠倒,高下立判。此语应于通传(《汉书·列传·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而非信传(《汉书·列传·韩彭英卢吴传第四》)中求,只恐版本参差未必悉同。

    5、历代校注参照底本因时各异,殊难比照,疑由此生。目测楼主不仅针对业已校改的四库刊本史记考证,实也旁涉注家如小司马的索引。估计不能纳入同一参照系的因素居多。

    @139418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四库新讹太多还是自己讹太多自有分晓,不置喙。

    @139458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补正:

    1条中,骃为刘宋间人,误入师古、贞唐人列。史记最早单刻淳化本佚,国子监据以重刊世称景佑本庶存真貌,正作“萆”,景佑覆刻本(五种之一)同作萆,另增索隐“……(前同四库)汉书作萆山,说文故云萆蔽者也,从卑竹声”,从卑竹声与萆抵牾,必从艸卑声之误,现存史记最古残卷全系抄本,隶竹艸多混,辗转传写或刻版始误作箄。

    2条“褕,美也”中间有省略内容。

    附图:史1史

    景佑(补配)及其覆刻本,也说明考证作萆无误。

    @139543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另乾隆十二年因“监本亦渐残阙,并勅校讐以广刊布”的御制重刻廿一史史记也遵照四库体例,卷末考证内容与四库、荟要相同。例出的删改条目都远少于《四库全书考证》,可知现行本已经校改不必全部列出,单行本考证针对底本、样本成分居多,文后附考才与现刊配适。索引“汉书作靡衣媮食”,廿一史本与擒藻同也作“……美衣媮食”

    三酒“昔,事、清”有事事酒,无事昔酒,祭祀清酒,事酒冬酿春熟,汉注家以醳酒况事酒,则醳酒专用名词不应拆释为:醳,酒也。前“牛酒日至”后“飨士大夫醳兵”,以洒肉稾赏军官犒劳兵士。

    考证错漏必不在少尤其巨制。“醳兵。集解:刘氏依刘逵作“醳酒”。案刘氏当作裴氏,指裴駰也。”楼主疑”不是索隐吗?“其实语归集解,则不得有刘氏依三字,而刘伯庄著《史记音义》、《史记地名》、《汉书音义》,就算语归索引此刘氏也断不能改成裴氏。

    @139545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事实上”……指裴氏也“等语淮阴列传后附考证中一概不见,文中也仍保持”刘氏依……“原貌,可知王太岳、燕绪等人的考证只是早期针对底本或样刊初步的意见,刊定前仍有修正极为慎重。用单行本《四库全书考证》比照定本不恰当说类似刻舟求剑。

    @139556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上:列出、索隐误打例出、索引。抱歉。

    再多一句,在四库馆臣自己都未按考证意见对定本作出改动而成“新讹”的情况下,再依报呈乾隆的《四库全书考证》向定本寻求对应内容,必难契合。

    @139860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小建议,楼主所谓刊本、我所谓定本感觉还是学界的惯称阁本要好,大家不妨沿用。它包括文渊、文津诸阁,更统一也更具体。与四库底本从称谓上就分得很清。考证对底本不对阁本,大方向偏差就造成馆臣说鸡,您在说鸭的状况。阁本文后考证,才是最终呈现的匹配内容。

    @139879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对象偏差、同名歧义本质上是同一律问题。

    从楼主所列可知您的考证指1《四库全书考证》单行本。我的考证部分同楼主,部分指2阁本文后所附考证。二者对象不同,1、2同称为四库全书考证,相信大家不会有意见。而我的考证一会指楼主的考证,一会又不是,倒底是还是不是,自忖歧义纷出,令人一头雾水,混乱不堪。所以步入了“反反复复”纠缠不休的行列,仍恐辞不达意。是否在共语境下、同一参照系内锁定议题,并在尽可能避免歧义误解的基础上讨论很重要。

    @139880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共后缺打同。

    @139882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又酒误洒,错别字可能还有,不改了 。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有关《四库全书考证·史记》中《淮阴侯列传》校勘的问题,刊本指四库全书本,加粗字是《四库全书考证》原文,谢谢大家!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