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0856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燕婢泥衔紫”,原文本有不同,请看64174

    @180857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镜像之美 #180856

    个人认为“燕婢泥衔絮”似从宋代张震的《鹧鸪天》化出

    横素桥边景最佳。
    绿波清浅见琼沙。
    衔泥燕子迎风絮,得食鱼儿趁浪花。
    春已暮,日初斜。
    画船箫鼓是谁家。
    兰桡欲去空留恋,醉倚兰干看晚霞。

    《全元诗》也有燕衔絮之用语

    @180858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至少先把版本来源介绍一下,直接理校,容易出错

    @180859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黍离 #180858

    88

    其它的通行版本

     

    @180860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镜像之美 #180859

    913

    @180896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版本较多,我没去查证。21年出版了《唐伯虎集笺注》,我把相关内容摘引如下,仅供参考。

    屏幕截图 2025-06-02 012253屏幕截图 2025-06-02 012305屏幕截图 2025-06-02 012406

    @180899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图示二版,各有一误。

    1版:紫误絮 2版:狙误徂

    从诗意析,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工整。泥衔紫系燕婢紫衔泥倒文,如欧阳氏泉香而酒冽为错文,实泉冽而酒香。或以为互文,泉酒两香冽。求对仗或顺口。泥衔絮则不知所云,与主语燕脱节,况泥、絮不能互衔对方。狙,指㺅。徂、狙不通借,误。若作且倒可行,且是初文。

    @180913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小朋友 #180899

    不好意思,我这里恰恰可以证明,“徂公果献红”,“徂公”是误刻。此句从刘禹锡《刘禹锡集》卷二十九《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诗“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海云悬飓母,山果属狙公”化出,不是我主观臆断。“燕婢泥衔絮”,“沾泥絮”,亦宋人语,此处犹“衔泥絮”,燕衔泥常识,不作过度释读。

    @180958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镜像之美

    我说“1版:紫误絮 2版:狙误徂”。狙误徂,非徂误狙。恰恰你否定的前提不存在,既不好意思语气左,本该证明徂误狙才对。结果反证我“狙误徂”不谬。

    徂误公不误,仅徂而已。"徂公”是误刻不确。

    《列子》狙公赋茅远早于唐,狙公一词化出刘诗,“不是我主观臆断”,算了。

     

    @180969 回复 ⚑举报 

    镜像之美
    游客

    @小朋友 #180958

    狙误徂,“絮”误作“紫”,刻本皆误。结论简单,“狙公”出处我本不愿意列出而已,只为举证“狙公果献红”由“山果属狙公”化用而有,“果”方不突兀。“赋芧”不是“赋茅”,还是细谨不足吧。读书最好不盲目迷信,^_^

    @180985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镜像之美

    五笔录入时芧茅俱出,不想敲入的是茅。

    不盲从,所以紫为燕色,紫燕婢衔泥誳口,燕婢衔泥而身紫非诗。状语后置突出以对红。如泥衔絮不知动作发出者为谁。燕衔泥见紫,紫代燕,狙献果,见红,红状果。泥衔紫即紫衔泥、紫燕衔泥。泥衔絮不通。

    刻工致误常见,如黄本史记中,伐误代,下误不等。上下文分析是根本。

    @180991 回复 ⚑举报 

    小朋友
    游客

    显然,菓、葉;紫、絮;狙、徂三组形近,致有些版本讹作葉、絮、徂。

    @181005 回复 ⚑举报 

    夢夢
    游客

    从格式上看,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就是工整的。

    再往下看,五陵通侠逸,四姓号神仙。

    地缩武陵脈,轩开鬱蓝天。

    在相同处都使用工整句式,那么应该就是紫,不是絮。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请教《桃花庵與祝允明黄雲沈周同賦五首》一处文本是正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1975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