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46 个帖子:1-46 (共 46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5897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近来两位学者有关西史辨伪的观点,颇受网友关注,尤其近日黄教授对唐教授的回应,更是引发了网友讨论。两位学者的观点你认为谁有道理?

    @185953 回复 ⚑举报 

    恩县布衣
    游客

    这里是古籍网站,这种扯淡的容易引起争论的侮辱智商的话题请出门左拐。

    @185955 回复 ⚑举报 

    architc
    游客

    嗯,确实,楼主属于“去饭馆求教健身技巧”,问错地方了。这里就是个古籍古画资源集散地,一部分人确实就是做研究的,收集资料,分享资料,但基本上不会聊自己研究领域的事情;一部分人是书贩子,收集资料,淘宝咸鱼卖钱去的;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业余收藏癖病人,收集资料,充满硬盘,其实基本上也不看,就看着一套一套的原书原画高清扫描件,爽!

    你在这个论坛问问题,基本上都会得到类似2楼那样的回复了。

    当然了,咱也不是什么好人,索性多说一句,诛诛心,当然,绝不是诛楼主的心:这么说吧,如果楼主你问了个问题,是聊,西方文明怎么怎么牛逼,西方文明怎么照亮兔子国最近几百年的黑暗,兔子国就应该怎么跪舔西方,西方,不得了,了不得,几百年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世界200个国家的文明都汇总在西方,灯塔。等等等等。

    大胆猜猜,估计那时候,就会有新的2楼,跟你聊这个话题了,还说不定聊得热火朝天,说不定他观点比上述的还走得远。

    虽然是猜想,倒也未必就错。这坛子里,这网络上,呵呵,“跪舔一族”还少了?很多人是看你聊的话题,跟他的三观不匹配,所以懒得搭理你,让你左拐出门。仅此而已。

    @185967 回复 ⚑举报 

    游客
    游客

    这种弱智话题,还是去抖音比较合适。

    @185976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恩县布衣 #185953

    古籍、今籍都是人们的认识和观点的记录,今人对古籍的阅读和理解不同,认识和观点也不同。今人的认识和观点亦会受古籍、今籍的影响。引起争论倒是有可能,学界大咖尚有争论,坊间的争论也是一种讨论,但讨论要文明,虽不至于代表坊间,客观上也会有时代的烙印。确实未了解你智商,但侮辱到你智商实非本意。

    @architc #185955

    两位学者的争论历史问题,放在二楼所谓的“古籍网站”上,不是餐馆求健身之法,而是茶余饭后讨论健身之法。

    @游客 #185967

    问题非原创,两位学者的争论。

    @185978 回复 ⚑举报 

    玄玄烂柯
    游客

    水乐园里谈谈,也未尝不可。

    @186009 回复 ⚑举报 

    共享美好
    游客

    唐际根教授是在实践中思考研究,在考古学领域注重实物资料佐证,他的见解更接近历史真相。

    @186012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共享美好 #186009

    开贴来出现首位有己见的书友,这或许是目下人们所缺乏,就是没有己见。

    @186015 回复 ⚑举报 

    游客

    @共享美好 #186009

    唐际根教授证明了,一双崭新的草鞋,也可以有3500年历史;人造石浇筑的塑像,里面钢筋都露出来了,也可以有2000多年历史;红砖建筑,有2000年历史。人类的常识在西方文物面前都失效了。

    @186017 回复 ⚑举报 

    赤霄
    游客

    西史证伪就像民间证数学猜想,在这个世界里就是被嘲笑的对象,其实豁达点想,真就是那句话,关我屁事,现实社会中天天都是魔幻的事情,当作笑谈一笑也就过了,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186031 回复 ⚑举报 

    好歌
    游客

    现在的历史教课书充斥着西方伪史,西方说什么就是什么,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改变一些了,不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再在这个伪史氛围内学习伪史,简直毫无意义。如果像唐际根这种就是给西方中心论背书的,就不配作为中国人,屁股歪了还是利益使然就不得而知了。

    @186036 回复 ⚑举报 

    KIN
    游客

    @architc #185955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业余收藏癖病人,收集资料,充满硬盘,其实基本上也不看,就看着一套一套的原书原画高清扫描件,爽!”。。。哈哈哈哈!这说得太形象了,这就是我啊嘻嘻

    @186041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好歌 #186031

    文明讨论就事论事,勿要言辞冒犯。

    近期与几位高考填志愿学子接触过几次,闲谈时聊过一些题外话,开个帖子也是有感而发。因为发现一现象,对日动漫非常着迷,体现在微信头像、手机屏背景、衣着打扮等多方面,非常满意的说线条呀、搭配呀非常漂亮,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因为它就是好看漂亮,并买了许多相关商品,但却不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四部。搜索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及中国器物上纹饰图案,不知道,并表示并不好看。我以时流行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举例说明,说两年前ChatGPT刚出来时,瞬间引起人们关注,各类生态逐渐建立,后面陆续出的同类模型均又不是敌手,所以美领先论又起,突然有一天deepseek上线了,以优越的性能直接匹敌ChatGPT,而且既开源又免费,甚至被奉为“国运”级产品,美领先论稍歇,说中国真不错,有些能人。你们喜欢的的日漫,真的好吗?我看未必,只不过是他做的比较大,形成了产业,只是市面上没有中国漫、美国漫、英国漫.......,有一天中国传统图案做大形成产业了,市面上有比较有选择了,你还认为日漫好看吗?!

    又举说美帝建国同志不让阿斯麦售光刻机给中国,不然芯片售中国,有不少科普博主说这回卡的很紧啊,国内再出5G手机非常困难啊,结果华为出来手机比5G下载速度还快。你们虽然没用过功能机,但是可以查到,苹果没上市之前,手机的扛把子是诺基亚,大家认为诺基亚就是好,不仅功能好,还可以砸核桃。但是智能机一上市,帝国瞬息崩塌。但是人们仍然常陷入怪圈,认为苹果就是好啊,功能强大还嘎嘎快。可是,它真的好吗?!

    西人带有色眼镜看我们,虚假宣传更是常态,来此地的书友均非三岁小童,这都不需要举例子。观点也好论点也好,要放在特定的时空看,判断好坏的标准以利国利民为上。不然的话连下雨是好是坏都很难判断。曹操以望梅止渴激励将士成了大业,难道要说曹公是个骗子吗?!不少观点说唐教授说考古有事实有根据,可碳14除了可以测定年限外,器物之用途仍需要人们论证,可凡是论证的结论都有被推翻的可能,黄教授的问题何尝没有道理呢?!高志凯先生的恒河线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西方有历史,有考古,但都是客观事实嘛,真的未必。诸位师友我们在此不是讨论学术问题,仅仅是一个己见。诸位可以谈一谈。

     

    @186065 回复 ⚑举报 

    好歌
    游客

    @泉说 #186041

    很多人在网上都有意无意的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向,可能是怕被熟人关注吧,哈哈

    @186068 回复 ⚑举报 

    共享美好
    游客

    冥器随葬品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用具
    门外汉们不具备相关专业经验知识,声音越大越暴露无知。无知本不足以为耻,拿着无知叫嚣就闹笑话了
    我国多墓地中的随葬品出土文物,就有从形色层面看很崭新的竹席、衣物,用衡量活人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并不能用来否认草鞋真实性。如今广为传唱流行的我的楼兰其灵感源楼兰美女干尸,距今三四千年,干皮长睫毛完好未腐化成土灰、身上穿戴的皮毛织物均保存完好。
    除了同等干燥的环境条件,我国更有多处饱水墓出土了保存完好、未腐朽的、很崭新的、植物纤维材质的随葬品,距今的保存时长都有上千年乃至数千年,你能说看着很新就是上周的了么
    质疑博物馆展品真假是很没劲的事,这涉及到文物保护的一系列防偷防盗防损坏事宜,其实有些容易损坏的文物恰恰就需要展出仿造品而不适合展出真品。

    黄教授的立意初衷是很正的,我们国人大众亟待树立对自有国度由宋朝至清朝严重奴化卑微化前的自信,而不是被一叶障目,活在被局部一些不正之风殖民下秉持着自卑与愤怒的纠结怨天尤人,我坚决支持!而历史自信并不源于把别国古文明史赶尽杀绝,包括且不限于考古领域,譬如衣食住行用品。

    @186069 回复 ⚑举报 

    共享美好
    游客

    许昌胖东来欢迎大家来实地体验游玩,我们的自信需要我们自己每一个同胞用心持续重塑,我们自有一代代东方红般的务实主义者们长期致力于此。

    @186073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architc #185955

    卧槽,总结到位,真真的,自己满满的百度网盘,其实读的书寥寥无几,守财奴式的爽啊

    @186075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041

    哎这个怎么说呢,人各自的理解和看法本就不同。抛出观点,必然就会有讨论、有站队,继之容易引发论战。

    人又不是理性的,回击、谩骂、人身攻击什么的,整的论坛乌烟瘴气,所以之前的一些贴子不得不被馆长删除。

    你看看其他的,专注于古籍等相关的贴子,或深入交流相互研讨,或浅浅而谈,关注点不一,大的方向还是一样

    谁让咱是自由、开放、有品格的数字图书馆呢

     

    @186085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一并回复楼上诸位书友,今天看到唐教授的最新回应,把黄教授观点分为二,支持西史辨伪,也是我开此贴的本意,有近期跟年轻学生交谈发现他们对日漫的喜欢甚至“崇拜”引发感触,加上二位学者的争论,所以就非常不解。为什么质疑一下西史都不行呢?!

    不支持西方伪史论,列举有几篇论文和六百余条数据,可论证的事情均有被推翻的可能,这好比跟用魔法打败魔法高志凯线似的,爱因斯坦是位著名科学家,在回应否定他论点的一百位联名科学家时说,否定他论点不需要一百位,一位就够。有一档节目马未都现在跟北大一位教授讨论司马光砸缸,过去对历史考证多借助古籍,近代有了考古,但是考古就一定是真实吗?!未来或许真的可以时光穿梭,若真能回到古代,是不是看今天的考古结论也很离谱。

    包括博物馆质疑应该是可以有的,稍早时有个往事,专家发现市面上发现一件文物,专门撰写报告建议国家购买,结果发现市面上源源不断。近几年的某位教授向高校捐赠大批文物,高校斥资设馆展览被广泛讨论。当然这都是国内的,质疑可以不必分内外。

    网络或许是生活的延续,喜欢谩骂人身攻击在生活中或许可能会遇到。有书友总结的很好,资料按T论,可按斤论古人创造“束之高阁”、“汗牛充栋”的词汇,按T论的今人可以创造流传百年的词汇吗?!大约从9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网络词汇,但这些词汇缺乏生命力很快就消失了,今天早以脱离了古人创词汇的环境,但词汇仍在使用。这也许是有钱学森之问的共同疑问。

    看书格的书友,我们多是成人可以自律可以反思,可喜欢日漫十七八的学生怎么办,喜欢日漫其实严格来说也没关系,前提是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积累,可现在却只喜欢日漫,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不了解。我想说服他们,可我本身就半瓢水,我尝试以一知半解的了解试图告诉他们中国很多很多优秀文化。如鲠在喉!

     

    @186089 回复 ⚑举报 

    共享美好
    游客

    关于日韩文化的成功渗透入侵,我们(文化组)有责任,这个口子是我们自己撕开的,而且越开越大。一九七六年,两位开国元老于同年应运退出历史。一朝天子一朝臣,两年后自由市场经济开始了。边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边普及文化义务教育,我们应运而生。至于稍晚于我们的如今这些新生代们,她他们不是生来就喜欢彼国文化远远胜过此国的。我个人是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大学前误学了三年美术(素描、速写、色彩,本以为是学国画),宫崎骏的动漫作品是老师、教授们津津乐道的,常在课堂上当楷模学习,我就是碍于骨子里对某国不可原谅的仇恨,一拿到毕业证就与日本动漫势不两立,至今没从事与原专业相关的工作,从泼墨写意到工笔彩墨,业余还是爱我国的国画,看着顺眼、舒心、自在。

    @186096 回复 ⚑举报 

    帝出乎震
    游客

    楼主应先介绍双方具体的观点。

    @186103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085

    咱就是瞎胡说聊聊,下面有一说一的发下言

    1:日漫,确实很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也很大,作为日本文化的软输出,其必有过人之处。慕强嘛,是人之常情,这无可厚非。你强,别人也会崇拜你,学习你,这就是生存法则。如果有先进的、好的,为什么不学习呢?年轻人嘛,谁没有个热血过、冲动过、上头过,都会有那个阶段,好坏无法评价,社会只能尽力输出相对正确的东西和做些引导。如果是你亲近的人可以表达让他们试着开拓眼界,探求文化的多样和丰富,增加对待不同事物的包容和理解。其实动漫咱们也在进步,在学习、追赶,如国漫秦时明月、画江湖等。看到别人的优点,能弥补自己的缺点。华族、夏族、华夏,从名字的变化就能看出咱们民族的包容、进取。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咱这个民族一直进步的内核就是取长补短、海纳百川的胸襟,不然早在各个王朝更替中消失。
    2:传统文化,包含太多太杂的东西,好比一个混合的大缸,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从其中捞出。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即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需要用漏勺一点点滤出,通过慧眼识别出来。传统的并不代表就是好的,就是适合现代的,它也需要发展、创新。以发扬传统文化为契机,如能做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东西,人们自然会探索、追求,到时候自有大儒辩经,这才是关键。一切都有个发展阶段,没有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种急先锋引领和开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上依然是那个最耀眼的星。

    3:ChatGPT、deepseek、手机等,太专业了,不说门外话了

    @186105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085

    4:质疑,肯定需要质疑,是人就会失误,没有质疑,五四运动的也不会吹遍大江南北。其实更好奇的是草鞋是真是假,这个应该有定论吧。如没有的话,那就需要考虑下是什么阻挡验证它的可能,因为跟风起哄的还是普通大众为主,专业选手的不知有没有进入论战。有时候人在论战时,就会迷失自我,未必表达清楚需要大众或者其他人所需了解和明白的问题,有时一些专业的东西可能不屑讲或者讲不清。这种情况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用魔法对抗魔法,或许更能信服点。

    5:舆论,中外都是一样,控制、控制、再控制,对于咱们自己也只有学会质疑、探索、独立的精神,多些分辨的能力,不能听风就是雨,被他们当工具使。

    @186107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085

     

    6:奴性,在中央专制王朝是必然的,不然无法维持他们的统治。从秦至清,随着集权的加强,对下层人民的控制和压迫越来越大,奴性越来越重。文明程度呈下降趋势,方向是往下走的,中间虽有抬升,又很快被打压下去。有多种的原因吧
    (制度性的-专制集权的强弱)
    (经济的-土地兼并的多少)
    (人口流动性的-人口流动的大小)
    (异族统治-元蒙、满清)
    现代文明的趋势则与之相反,总的趋势是向上的,虽有向下的复古,那是短暂的,总归向更先进的文明方向前进。

    7:咱们这回复可能言辞有些激烈不当,原因嘛可能属于是应激反应了,如果你经常逛交流区,之前有不少引起论战的贴子,各位书友肯定见到就应激了。每人的关注点不同,回复贴子的程度不一,只要正常讨论,也不是不可以嘛

    over

    @186109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上亿沐 #186103

    试着以你的第2点回应你的第1点。第2点说传统的并不代表就是好的,这非常符合人们的辩证思维,可这种辩证思维不能仅限于中国文化,应可以适用任何文化(当然包括日本)。日漫,很强。影响,很大所以得出必有过人之处的结论。好比人吵架,我声高,我有理。我船坚炮利,所以我文明。它产业强,影响大跟好不能直接画等号。前些年流行古惑仔,流行好莱坞现在已有研究显示属于美帝文化入侵。因为西人的双标,人们已经习惯了,但是习惯同样并不代表就是好的。如果咱们的当家人说恢复汉唐疆域,西人估计会炸窝。可是建国同志就没事,把加拿大划为属省,再要选个小岛。可是没关系!但是我们的当家人有智慧,就像建国同志加关税似的,做了经典回应,目前情况已无交易可能,后面再用增加不再回应,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

    楼上有位书友说的比较中肯,“历史自信并不源于把别国古文明史赶尽杀绝”,我个人认为可以喜欢域外文化,但前提要有一定中国文化的积累。当然开贴的初衷唐教授今天已有了正面回应,是支持西史辨伪的。

     

    @186119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109

    哎,看了你的回复绕了半天,好,但你说的有点跑偏。

    1:你同意传统不等于好,也说辩证思维适用所有文化,这没问题。但你扯好莱坞、古惑仔的“影响力”,这跟这观点没有关系。混淆了“传统”与“现代影响力”,属于概念偷换了。我讲的是传统文化的评价,比如中国儒家、日本茶道,值不值得推崇得看内涵和现代适用性。古惑仔是短暂的流行现象,日漫是现代产业的产物,都不是典型“传统”文化。日漫火靠的是动画工业,营销厉害,跟日本茶道、神道教的传统沾边吗?古惑仔流行几年就凉了,拿流行文化套我的传统观点,跑题了。

    2:吵架和军事力量,这种情绪化、暴力争斗与文化的传播机制完全不同,类比不当。文化好坏看的是价值观、审美,比如日漫的热血精神有没有正能量,书法有没有艺术感染力。吵架嗓门大、军事武力强,跟文化传播没有关系

    3:“文化入侵”“西方双标”的大帽子,咱不是研究这个的,不能空口无凭,有没有凭,有没有据,属于了泛化指控,缺乏证据无法让人信服。

    4:日漫有优点,可以学它进步,你倒把日漫贬成“声高有理”,把“取长补短”“海纳百川”往“强不等于好”上扯,偏激。

    5:说到“恢复汉唐疆域”“建国同志加关税”,这跳得太远了,没法再说了

    Over

    @186123 回复 ⚑举报 

    dxx
    游客

    “美国登月是骗局”是西方伪史的研究成果吗?

    @186126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上亿沐 #186119

    仅对第1点做下回应:非是跑偏或偏激,应属是观点向左。对中国传统文化尚且要求辩证学习,因为非尽是好的。为什么对“现代产业的产物,都不是典型“传统”文化的日漫”不可以辩证思考?!十七八的学子现在仅知道日漫,不甚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啦。你仍然强调日漫它很强,影响很大,它很优秀,很正能量,学习它,我想说它有缺点吗?

    我不了解日漫,所以未敢评价日漫是坏的,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是知之甚少。所以仅回应说它强,影响大,就真的好吗?难道质疑它真的好吗会有问题,这就又与我开贴疑惑相同了,难道质疑一下西史都不可以吗!俗话说没有比较没有伤害,好坏是比较出来的,你认为日漫很优秀,或许你比较了解。可是现在树立文化自信,仅认为域外文化优秀符合时代要求吗?

    @186152 回复 ⚑举报 

    上亿沐
    游客

    @泉说 #186126

    仅就这最后一贴贴下

    感觉一直在绕来绕去的

    1,“为什么”的反问句,我没有这种想法

    2,仅就17、18的学生这句,他们是否了解、了解多少,咱不能以偏概全,中国有太多学子、漫画不只日漫、优秀文化包含太多,我相信他们接触的比上一代的多,社会需要发展进步。还是那句没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想。

    3,至于日漫有没有缺点,没法再说了

    4,说到质疑,不论是日漫、西史的好坏与真假,都可以质疑,没否认这一点过,说的在上贴已经说了

    5,至于最后一句,我想我说的不少了,没法再说了

     

    @186156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上亿沐 #186152

    虽然觉得“绕”,但基本上能看懂你的观点,也对你做最后一次回复。我想表达的非是要证明与我观点相左就是错的,只是对你认为的日漫优秀不认同,对你前面所提的“热血精神”是正能量也不敢苟同。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才会有质疑。我可以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不完全是好的,你对日漫有没有缺点却表示没法再说了。虽然对日漫不了解,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知之甚少,少是少一点,我想表达的是中国有许多正能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太遥远的我还不够谈的水平,就是现在的,我了解的有抗洪精神,有工匠精神,有航天精神,有抗疫精神………如果能多了解一下中国这些精神,我想对喜欢中国优秀文化的是有好处的,对不喜欢中国优秀文化的也许会有新的认识。

    @186161 回复 ⚑举报 

    蜡笔ROGUE
    游客

    QQ浏览器截图20250720113755QQ浏览器截图20250720113811QQ浏览器截图20250720113829

    @186279 回复 ⚑举报 

    游客

    某些人的观点很奇葩啊。中国有很新的几千年前的竹席(哪怕是经过专家辛苦修复后才恢复原貌),所以国外的崭新草鞋就是不可质疑的?同理,因为某些中国人是大殖子,所以国外全都是大殖子?

    @共享美好 #186068

     

    @186293 回复 ⚑举报 

    游客
    游客

    吵来吵去都觉得自己是个“明白人”,真讽刺。

    @186303 回复 ⚑举报 

    特点半
    游客

    哦,原来他们吵来吵去都是自以为是的‘明白人’,真理越辨越明,之少人家能表达观点,而你站在旁边,大概觉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吧?讽刺不讽刺,其实关键在于,你啥也没干,就在这儿指指点点,还美其名曰‘明白人’。要真明白,怎么不自己下场解决问题,光会在旁边冷嘲热讽?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哪怕是在争吵中,这也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但你这种光说不练、只会冷嘲热讽的‘明白人’,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呢?

    @186310 回复 ⚑举报 

    游客

    有点儿意思。

    唐教授说,咱们新疆也出土了五星出东方的护膊,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古埃及的草鞋就是“一眼假”,更不能说上博的埃及展全是假的,也不能说古希腊什么的历史全是假的。等等。同时还普及了许多考古知识。

    黄教授说,从常识来说,草鞋就是假的。等等。同时还在卖他写的两本书,书中的观点,就是古希腊什么的都是假的。

    支持黄教授的网友说,唐就是不允许质疑西方,就是不爱国。等等。

    我想说,呵呵。咱们的网友都11亿多了,在这件事情上,唐教授是搞不赢滴。

    @蜡笔ROGUE #186161 我仔细看了您发的图,那篇文章很有意思,请问是哪本书里的节选?感谢!

     

    @186313 回复 ⚑举报 

    特点半
    游客

     

    @慢 #186310

    确实有意思,得拜读下黄的两本大作,瞅瞅下。这些人从真假扯到爱不爱国也真是无语了,也就能理解义和团运动了,唐不如保持沉默,不回应

    @186314 回复 ⚑举报 

    恩县布衣
    游客

    当今中国的三害:西方伪史论、国宝帮、空气币
    原创 家民 古籍
    2025年06月12日 00:03 广东

    当前中国社会,有三股潜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不同层面侵蚀着我们社会的肌理。一股是“西方伪史论”,在历史认知领域搅起迷雾;一股是“国宝帮”,在文物收藏圈里上演着一幕幕荒诞剧;还有一股是“空气币”,在金融科技的幌子下进行着赤裸裸的财富收割。它们分处历史、文化、金融三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却共同指向一种病症:在快速转型的社会中,部分认知和心态的失衡与错乱。

    我们先看“西方伪史论”。这种论调的核心很简单: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历史都是假的,是西方后人为了文化霸权伪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并非今天才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欧洲,在俄罗斯数学家福缅科那里被发展成一套“新编年史”。但在中国,它找到了新的土壤。自何新先生的《希腊伪史考》开始,这股思潮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迅速从边缘角落走向大众视野。

    它的传播路径很有代表性。不再需要严谨的学术期刊和同行评议,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成了它的主阵地。一位艺术史教授可以在直播中宣称金字塔是近代混凝土的产物,是为了发展旅游,顺便“贬低中华文明”。这种论断的论证过程往往不堪一击,比如用“希腊全是山,不长庄稼”来否定古希腊文明的存在,这种逻辑无异于用“常识”代替考古与文献研究。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反智。

    然而,“西方伪史论”之所以有市场,不在于其逻辑多么严密,而在于它精准地迎合了一种情绪。它将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民族对抗叙事。通过“证伪”西方,来反向“证实”中华文明的独一无二、至高无上。这种“文化自信”的建立,不是基于对自身文明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而是基于对他者文明的否定和贬低。这是一种廉价且脆弱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源于开放与包容,源于对自身和他人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全盘否定人类共同的历史遗产,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身看待世界和历史的视野与格局。当历史认知被情绪绑架,理性便无处容身。

    如果说“西方伪史论”是认知上的迷魂汤,那么“国宝帮”则更像一场现实中的荒诞剧。这个群体,由一群坚信自己手握“国宝级”藏品的民间收藏者构成。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却对自己的眼光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他们活跃在各类鉴宝活动和网络社群中,常常因为专家鉴定他们的藏品为赝品而情绪激动,甚至当场失态。

    “国宝帮”的形成,背后是复杂的心理和利益驱动。最初,可能只是一批抱着“捡漏”心态、梦想一夜暴富的爱好者。在赝品泛滥的市场里,他们很容易被“故事”和“理论”引诱,一脚踏入陷阱。随着投入的资金和情感越来越多,他们便很难接受自己收藏的是一堆废品这个事实。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效应开始起作用,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他们会更加坚定地抱团取暖,甚至主动向外人宣传自己的那套错误认知,拉更多人下水。在这个闭环里,真正的知识被排挤,常识被颠覆,赝品被奉为圭臬。

    其危害远不止于个人财产的损失。当这些假“国宝”被堂而皇之地开办私人博物馆展出,甚至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时,它便开始系统性地扭曲公众的审美和对历史的认知。它让年轻人误以为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就是这般粗制滥造的东西,从而丧失对灿烂文明的敬畏与探究之心。这种对文化根基的侵蚀,比金钱损失更为可怕。整个收藏市场的秩序和诚信,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一步步瓦解。

    从历史的虚无,到文物的虚假,再到财富的虚幻,“空气币”的出现,则将这种欺骗性带入了数字时代。它借着“区块链”、“数字货币”这些普通人听不懂但感觉很高级的词汇,进行着最古老的传销和诈骗。

    所谓“空气币”,顾名思义,就是除了概念和炒作之外,一无所有的虚拟货币。它的白皮书通常空洞无物,充斥着宏大的叙事和模糊的计划,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路径。它的运营模式也与真正的技术项目背道而驰,不关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落地,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快上线交易所,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拉高币价,吸引新的投资者入场接盘。

    其欺诈手段多种多样。有的是搭建虚假的交易平台,先用小额盈利引诱用户,待大额资金入场后,便直接关闭平台跑路。更常见的是传销模式,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来获得奖励,形成金字塔结构。这种模式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对新技术的盲目崇拜。在“错过比特币”的焦虑和“一夜暴富”的幻想驱动下,许多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

    中国相关机构对此早已明确态度,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并持续高压打击。然而,由于其交易的匿名性、全球流通性和技术的复杂性,监管和打击仍面临挑战。许多骗局将服务器设在境外,通过互联网渗透境内,给追查和追赃带来巨大困难。最终,无数人的财富化为泡影,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也滋生了洗钱、诈骗等一系列次生犯罪。

    将这三者并列,我们会发现它们背后惊人的共性。

    首先,它们都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认知盲区。无论是对西方古典史的隔阂,对文物鉴定的专业壁垒,还是对区块链技术的陌生感,都为操纵者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成了一项高门槛的技能,而大多数人并不具备。

    其次,它们都由非理性的情绪和欲望驱动。伪史论背后是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宝帮”和“空气币”背后则是赤裸裸的贪婪和投机心态。当情绪和欲望占据高地,理性思考的能力便会迅速退场。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是事实本身。

    再者,它们都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条。伪史论的鼓吹者可以出书、开讲座、收割流量;“国宝帮”的背后有造假者、贩子、伪专家组成的产业链;“空气币”更是从项目方、平台方到“喊单”的社群,分工明确,协同“收割”。正是这些利益链条的存在,让这些乱象得以持续,甚至不断演化升级。

    最后,它们的泛滥也暴露了我们在公众教育上的一些短板。我们的教育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足够重视批判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当权威的学术声音选择沉默,不愿与荒谬之言辩论时,是否也客观上为谣言的传播留下了空间?

    要铲除这些毒瘤,仅靠零星的打击和辟谣是不够的。这需要一场系统的社会治理和全民范围的理性复归。

    在知识传播上,需要真正的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去普及常识,去戳破谎言。面对伪史论,历史学家需要拿出扎实的证据,讲述真实的世界文明史;面对“国宝帮”,文博机构和鉴定专家需要提供更便捷、更权威的公共服务,让知识跑赢骗局。互联网平台也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不能为了流量而放任有害信息的传播。

    归根结底,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心智成熟的公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建对常识的尊重,对专业的敬畏,对理性的坚守。文化自信不靠贬低别人获得,财富梦想不靠投机取巧实现。当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更平和、更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历史、文化和财富时,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才会真正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这并非一日之功,却关乎我们社会的根基。

    @186325 回复 ⚑举报 

    游客

    后面几楼长篇大论的,我只大致看了一眼,感觉大殖子真多啊。

    @186561 回复 ⚑举报 

    xiaoxiao
    游客

    一个是哗众取宠的小丑,一个是正经八百的考古学家,有啥可讨论的?

    @186625 回复 ⚑举报 

    到处走一走
    游客

    @共享美好 #186068

    老师你真是高人,你在那里见的《我国多墓地中的随葬品出土文物,就有从形色层面看很崭新的竹席、衣物,用衡量活人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并不能用来否认草鞋真实性》您能给科普一下,

    不知道不要瞎编,土里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变化,保存的再好,也会因为水或者土的原因,会有很大的变化,根本不可能和新的一样,

    西方伪史论是真的假的不知道,但是那个草鞋还是有那个莎草纸写的书肯定就是假的,第一文字需要演变,第二吃饭都用手的人,能进化那么快,第三蠢货才相信是真的,

    再说一点,那个什么唐砖家是可能搞学术,张口闭口论文,那就是靠论文吃饭的,没有实际本事。说白了就是滥竽充数的人,真的专家,都是默默的搞研究搞研究,

    在这里多说了,这里就是搞搞古籍,别玷污这里的书香,

    多说一句,现在网上开始有假电子版的古籍。我知道有两种,一种通过软件做旧电子书,一种是用以前老账本现在人乱抄的,希望在书贩子哪里买书的朋友,鉴别一下

    @186674 回复 ⚑举报 

    九靈
    游客

    殖人全真教曾经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都是真的,这不?piapia了吧~

    以万年草框以万年草框1以万年草框2

    @186685 回复 ⚑举报 

    共享美好
    游客

    照片只能上传2M大小的,11835871,想看出土后像新的一样的纤维材质文物照片,qq发给你(务必注明来意)。

    @186817 回复 ⚑举报 

    清风
    游客

    【1小时超长精简版世界文明的起源,西方文明真的存在吗?】

    www.bilibili.com/video...4a8402bb33

    @187971 回复 ⚑举报 

    一尘
    游客
    @188048 回复 ⚑举报 

    琴走弦上
    游客

    @共享美好 #186068

    请拿出证据,不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188049 回复 ⚑举报 

    琴走弦上
    游客

    @共享美好 #186069

    这个话题跟胖东来有什么关系?居心叵测!

正在查看 46 个帖子:1-46 (共 46 个帖子)
正在查看 46 个帖子:1-46 (共 46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黄河清教授与唐际根教授观点你挺谁?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