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鹦山读书人游客《刑部奏议》系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萧大亨在其任刑部尚书期间(1595—1605)的奏疏集,共 8 卷,国内久佚,唯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藏孤本一部,共 8 卷。萧大亨(1532—1612),字夏卿,号岳峰,山东泰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历官刑、兵两部尚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萧大亨于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始任刑部尚书,二十六年一度兼署兵部,三十年六月再次兼署兵部,三十二年十月正式改任兵部尚书,但仍兼署刑部事务,至次年四月方始正式离任刑部,专管兵部事务。
《刑部奏议》中关于续妖书案共有 12 道奏疏,除了《缉获妖书逆犯赏格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覆康御史条陈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及《覆钱给事中奸党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 3 道奏疏为萧大亨关于此案的总体处置建议外,其余的 9 道奏疏分涉各个涉案人员,是记录当时案情及其调查、审讯、审判经过最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被立案查处的主要涉案人员为生员皦生光、锦衣卫都督周嘉庆、游医沈令誉、郭正域仆人毛尚文、僧人达观及乡官胡化 6 人。其中沈令誉和毛尚文二人合为一狱,共五个分案,分别是皦生光案、周嘉庆案、沈令誉和毛尚文案、达观案以及胡化案。
关于皦生光案。《刑部奏议》中有《会审皦生光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会审皦生光再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皦生光招由疏》(万历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3 道奏疏,详细记载了对该案的调查、审讯经过及处置结果。
关于周嘉庆案。《刑部奏议》中有两道奏疏涉及该案,其中《会勘周嘉庆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主要记录了对周嘉庆的具体审讯情况,《皦生光招由疏》则涉及了周嘉庆与皦生光二人的对质情形。
关于沈令誉、毛尚文案。《刑部奏议》涉及该案的有 3 道奏疏,其中《会审毛尚文、沈令誉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七日)、《会审沈令誉、毛尚文再疏》(万历三十二年二月十二日)两疏,详细记录了关于两人的具体审讯情况。《催结沈令誉、毛尚文问拟疏》(万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则是在皦生光被定罪和处决后,沈令誉与毛尚文被确认与妖书没有关系,刑部所上要求尽快对二人做出最终处治的奏疏。
关于达观案。《刑部奏议》中有《病故囚犯达观疏》(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记录了对达观的调查、审讯经过,并涉及达观圆寂后的处置情况。
关于胡化案。《刑部奏议》中有《犯官胡化招由疏》(万历三十二年正月二十日)记录了对胡化案的具体调查、审讯、审判情况。(简介来源)
该本现在藏名古屋市蓬左文庫,查阅了该网站,确实有该本,但是没有资源,不知道大神们谁有可以分享下,谢谢。
鹦山读书人游客萧大亨,打错了。。
architc游客这书倒是很多人问。孤本,藏在一个根本不打算公开的日本图书馆。
但,似乎,网上几乎没有一个骂的,仿佛现在是这么个情况:有的人,也有的根本也不是人,针对“有的博物馆”这边公开着,但清晰度不够啊有水印啊,就可以猛烈痛骂,保不齐还上升到国体、政体;但对于有的图书馆,尤其是洋人图书馆,哪怕根本没有公开,也安静如鸡,你要问,他/它们保不齐还能帮洋人解释呢,跟你大谈公有制私有制呢。
啧啧,现在的怪事就是:读书一般是“把狗读成人”,“把人读成高人”。但似乎有些例外,读书,“把有些人读成了狗”,“双标狗”。
注意,我这段留言,一个人、一个id都没具体指明,只是聊网络一个“现象”。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没有必要。真要反驳,你还不如索性帮“蓬左文庫”洗洗地更有“意义”。
鹦山读书人游客@architc #191919
感谢分享信息,他们是没有公开过吗?也没有影印资料流传出来吗?孤本,对于研究妖书案是有帮助的,想看看,那只能等待相关资料或者研究的公布了。不讨论争议现象谢谢,存在即合理。
xiaopengyou游客《皇明條法事類纂》:收藏妖書在家觀看充軍,哈哈

網上有資料云:“ 该文献别说在中国湮灭不闻,就连在日本也是长期不为人所知,也就最近这十年,才被国内学者杨向艳和郑洁西发现并研究。”如此,大概有此孤本資料電子件,不容易,或是直接找這2位學者吧了。
目前能找得到有關此“刑部奏議”相關資源,也多是這2位學者論文及著作:
日藏孤本《刑部奏议》及其史料价值;
万历二十五年的石星、沈惟敬案——以萧大亨《刑部奏议》为中心及
沈一贯执政与万历党争 _ 以楚宗, 妖书, 京察三事为中心的考察。
夢夢游客@xiaopengyou #192001
郑洁西的点校本应该快要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一个出版项目《刑部奏议校证》估计就是他的点校本。
鹦山读书人游客@xiaopengyou #192001
好家伙。要被充军,,那么在家收藏观看JPM作何处理呢?
鹦山读书人游客@夢夢 #192004
感谢分享咨询,后序关注下,孤本还是值得研究的,可以补充很多空白。
鹦山读书人游客
恩县布衣游客@鹦山读书人 #192041
禁书有政治问题的和有伤风化的,自古以来都是区别对待的,由古至今皆是如此,而且不止书籍。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