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卜子夏游客《庄子全解》原为元丰七年(1084)吕惠卿向神宗皇帝进呈之作,见录于宋代郑樵《艺文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在宋代有相当影响。元、明之后,传世甚稀。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尚有记载,清代《四库全书》竟不着一言。唯宋末道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明焦竑《庄子翼》二书保存了不少吕注。吕氏注《庄子》,长于高屋建瓴,于细末处发挥,文稽字考,借题阐意,无不丝丝入扣,沛然若不可御。吕氏对文字内涵之精微,以及语言之音声色彩效果有极其敏锐的感觉,触类生发,宏中肆外,虽然20世纪中叶西方文评“新批评派”奉为看家本领的“细读”,或盛行于七八十年代之“文体分析”学派对语言细枝末节的高度警觉,亦难与之抗礼。
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泉州南安水头朴里人,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 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在变法中分十分活跃,富有建树。 吕惠卿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并兼经筵馆阁、制置三司条例的检详文字、司农寺、国子监、军器监的主管官员。还任过知谏院、知制诰、翰林学士和宰相府具体办事的都检正,后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熙宁六年(1073年)三月,朝廷设经义局,令王安石为提举,吕惠卿与王安石之子、太子中允王雱同修《三经新义》。《三经新义》对《书》、《诗》、《周礼》作出新解释。元丰元年(1078年),吕惠卿向宋神宗上表章,并递上所撰《道德真经传》4卷,希冀作为治国之道。其他著作还有《孝经传》1卷、《道德经注》4卷、《论语义》10卷、《庄子义》、《吕吉甫文集》、《新史吏部式》2卷、《吕吉甫奏议》70卷、《县法》10卷、《弓试》1部、《建安茶用记》2卷、《中太乙宫碑铭》等。其中《县法》、《新史吏部式》、《弓试》和《奏议》,都是变法和经国治世的重要著作。
国图链接:
卜子夏游客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所藏《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全称爲《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杨绍和《楹书隅録》著録作宋本,有明代文彭、吴元恭二人题款。古籍版本专家赵万里先生据其版式及纸墨刀法,则断爲金代刻书中心平水县(在今山西省临汾县境一带)书坊于金世宗完顔雍大定十二年壬辰(一一七二)重翻北宋刻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二十七字不等。一九三四年春,此刻本归古籍收藏家周叔弢先生收藏。一九五二年八月,周先生将其无偿捐献给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此书爲今世所传的最古最完好的吕惠卿《庄子义》孤本,十分珍贵,爲治庄子学及研究吕惠卿学术思想者久所嚮往,但因深藏秘阁,一般学者始终未能一睹其真容。
未曾管理员@卜子夏 #20011
感谢介绍,已归档如下
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宋.吕惠卿撰.金代刊本.书号08352.灰度胶片
下载链接: nx.shuge.org/wl/?i...T76ghmEcmK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水印)
卜子夏游客@未曾 #20033
很珍贵的版本,多谢整理!
心最幸运游客@未曾 #20033
链接过期了可以重新发一下吗? 谢谢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 个帖子:1-5 (共 5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