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卜子夏游客《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撰。刘禹锡勤于著述,又很注意自己作品的编录和保存。他除了曾将自己和白居易、裴度、令狐楚、李德裕的唱和诗分别编为《刘白唱和集》、《洛中集》、《彭阳唱和集》、《吴蜀集》之外,还曾编录己作为40卷,大和七年在苏州刺史任上又删选其中四分之一编为《刘氏集略》10卷。但他自编的40卷集及自选集《刘氏集略》后皆不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禹锡集》四十卷”。此集收入了大和七年以后的作品,不是刘氏自编的40卷集。卷二七编者记云:“右已上词,先不入集。伏缘播在乐章,今附于卷末。”似是刘禹锡后人口吻。至北宋初,原集佚去10卷,宋敏求(1019—1079)裒其遗文,编为《外集》10卷,合原集仍为40卷。故刘集今有40卷本及30卷本传世。30卷本有明刻本《刘宾客文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40卷本今存宋刻本三种:一为宋蜀刻本《刘梦得文集》30卷、《外集》10卷,藏于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1913年,武进董康用珂罗版影印100部归国,后来《四部丛刊》据董本影印,遂广为流传;另一种是南宋浙刻本《刘宾客文集》30卷、《外集》10卷,未有宋敏求《刘宾客外集后序》和绍兴丁丑(绍兴八年,1157)董其跋,原藏热河避暑山庄,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1923年吴兴徐森玉曾借出影印;第三种是宋蜀刻本《刘梦得文集》,仅残存1—4卷,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外则有光绪三十一年仁和朱氏结一庐《剩馀丛书》本,系据明抄本刊刻,《四部备要》据之排印,此本又收入刘氏《嘉业堂丛书》中。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原本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宋次道裒其遗诗四百七篇、杂文二十二首为《外集》,然未必皆十卷所逸也。
刘宾客文集 明刻本
read.nlc.cn/allSe...1999010961
劉賓客文集 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4冊:
read.nlc.cn/allSe...0301012263
劉賓客外集 存8卷:1~8。清翁同龢跋。
形意行意游客同求,希望未曾版主有空整理一下,谢谢。
唐代诗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诗人就是刘禹锡了,一代诗豪那份豁达和豪情,光耀千年,依旧让人追慕怀想。
刘禹锡给好友柳宗元编的“河东先生集”都很好地保存和流传下来,而他自己的作品集却很少看到一个好的版本,我也找了很久很久,始终找不到一个好的版本,比如宋版之类,或者退而求其次明版之类,不由让人一声叹息啊。
叶子游客@形意行意 #20497
对,我只看到了刘禹锡给柳宗元编的那套书,他们真的是生死之交。宋版只有再造善本的《刘梦得文集》残本,可惜外集没有好的版本。明刻本年代较早,清刻本原色清晰,外集就只有残存了。
旧曾谙游客
叶子游客@旧曾谙 #20503
多谢补充台湾故宫宋本的资料,不知能否整理出来。貌似应该是董棻,下面给出论文中三种宋版的考证。
十三行本《刘宾客文集》,乃董棻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刊刻于浙江严州,是三种宋本中刊刻最早者,亦为另二种宋本之底本。十行本《刘宾客文集》,乃陆游于南宋淳熙戊申年(1188),刊刻于浙江严州,其底本为董棻十三行本,其《外集》十卷篇目分布与十三行本相同,《正集》三十卷篇目分布与十三行本不同,文字上亦有差异。十二行本《刘梦得文集》,于南宋光宗在位或其后,刊刻于四川地区,其底本为浙刻十三行本,此本文字在准确性上,是三种宋本中最下者。
叶子游客@未曾 #20512
多谢先生整理。
未曾管理员
旧曾谙游客
叶子游客
xiaolvtian游客「玄賞」葫蘆朱印
=========
真赏
华中甫真赏斋的印
未曾管理员@xiaolvtian #20523
感谢~
形意行意游客@未曾 #20516
谢谢先生整理归档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3 个帖子:1-13 (共 13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