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叶子游客《历代神仙通鉴》,一名《三教同原录》,亦名《历代神仙演义》。明代编修,题“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记录从上古到明代的神仙历史,引用失传已久的《竹书》、《龟鉴》等编年史资料。分首、二、三集,首集“仙真衍派”(一至八卷);二集“佛祖传灯”(卷九至十六);三集“圣贤贯脉”(卷十七至二十二)。共78万6千字。据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六世孙,程毓奇则为明代理学家程翔之子程瑶的五世孙。
有意思的是,《历代神仙通鉴》作者将基督宗教也纳入其神仙体系之中。卷九第二节为“严子陵高屈光武,玛利亚贞产耶稣”,其中叙述东汉马援(前14年至49年)破西羌,有徒众祈求马援将其带入中土,未果,而至天方国云云。
文中又插入耶稣诞生、受洗、传教、遇害、升天等事迹,所述与《圣经》所载大致相同,可窥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影响之一斑。其文称:“远西国,人云去中国九万七千里……彼国初有童贞玛利亚,于辛酉岁(实汉元始元年),天神嘉俾厄尔恭报:‘天主特选尔为母。’已而果孕降生。母极喜敬,裹以常衣,置于马槽。群天神奏乐于空。后四十日,母抱献于圣师罢德肋,取名耶稣。”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未曾管理员
叶子游客@未曾 #20837
这两本确实不是同本书,另外不知道我求的那本书是否有资源。。
另附国图链接书籍介绍:
在社会动荡的明清易代之际,有一部神仙集传问世,即薛大训(1602—1647)的《古今列仙通纪》。据四库馆臣考证,这部作品原名《神仙通鉴》,先刊于明末崇祯年间,入清后版毁重刊。该书的编刻和重版过程涉及各类人物,而他们的心态也不尽相同。首先,该书最主要的编者薛大训是一位有着修道经历的普通官员。据《任氏大宗谱》和《(同治)苏州府志》的记载,他字六诂,号紫光道人,本姓任,因为父亲出赘,遂从外家姓薛。他少年时期曾经在崇神观当道士,十四岁时遇相者,告之“子用世才类,非终于此者”,遂还俗。他曾在弱冠时补青浦诸生,又于崇祯九年(1636)中应天乡试乙榜,居越来溪上,教授生徒,后以贤良方正授成都府通判。因此,他编纂《神仙通鉴》的动机很可能是源于他早年经历。
清初时,这部作品更名为《列仙通纪》,被重新编刻。虽然内容上无甚变化,但是明刊本前的四篇序言以及助刻名单都消失不见,每卷卷首的署名基本上只留存了薛大训一人。从清刻本《列仙通纪》新增的两篇序言来看,顺治六年(1649),隐居于江南一带的薛大训携此书拜访了王宗熙(生卒年不详)。随后,王宗熙及其胞弟王辰熙(生卒年不详)将该书重新编订刊刻,并附以二人所撰序言。
未曾管理员
xiaopengyou游客
花田雨季游客求:《歷代神仙通鑒》
正音悉达游客《历代神仙通鉴》在 《四库未收书辑刊》 的第八辑可以看到
这本书有一套藏于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東亞博物館,有一套藏於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藏書,有一套藏於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有一套藏於俄勒岡州立大學,這四家看能不能取得一些資料。
有一套藏於國圖,但是我懷疑他們也沒鬧清,跟這個歷代神仙記搞混了
正音悉达游客台北“國家圖書館”的古籍聯合搜索,可以看到華盛頓大學的館藏文件,但是一方面是很模糊,一方面水印打的也很惡心
從這個頁碼上來看,應該也很不對頭,這部書一共有22卷,巴伐利亞那邊是第四卷到第十四卷,已經有1350頁,華盛頓大學號稱是全的,但是文件只有1850頁
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這個模糊的圖像不也不想難為自己一點點瞇著眼睛認了
從別處想辦法吧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