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会的小猪游客
guozibaba游客拆土殴(欧)?顷两边分
这类书的抄写人文化水平一般不高(或不屑于精心抄写),就着形像或发音像的胡乱猜测一下。
小朋友游客拆土欧项两边分 (拆,同坼,裂也。欧冶子善铸刀剑,泛以欧刀指利剑、刑刀),是否为裂土(受封)与利刃加颈(惩罚)两不同之意?
或者如guozibaba兄台所见为顷,则拆土欧顷两边分,啁噍之顷乃片刻、少顷之哀鸣,意即裂土俄顷(立刻、须臾)见分晓,欧、俄音近,但未找到欧顷与俄顷互通先例。
纯出臆测,楼主请自行定夺。
会的小猪游客@小朋友 #92011
敺墳,会不会是这两个字?我看了这个作者整本书就这两个字存疑,有可能抄别人的,写的潦草。这两个字加在里面好歹还能读通。
小朋友游客歐可通驅,毆有作(區+夂)的,有可能。
貝、賁有别,与墳字差太远。行草楷均无其状。不过书手糙劣,“吊省”之省成此态也前所未见,随便了。
小朋友游客更:頁、賁有别。
小念念游客不懂堪舆之类,仅就语意、字形作一点推测:“歐”或系“畝”(今简作“亩”)之讹;“亩顷”谓地土之小大也,亦与前“拆土”相协。
另,“吊■物”之“■”,非“省”字,乃“着”之俗简字。
仅供参考。
guozibaba游客
小朋友游客感谢留存,兼于字谱判定著着正俗之误,对其可靠性存疑。正、俗、讹,有理据的俗与无理据的讹还是要分一分,俗可用,讹当废。
误畝为敺,右部久、攴或混作夂,左部作亩为區几无可能。
著,本作箸,隶变竹为艸(隶法竹艸不别,故著上艸形实为竹,楷书直入艸部),箸,许曰,饭㩻也,从竹者声。今筷。战国秦汉季就有今著义。《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义”,(图1)《后汉书·卷四九·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著生自隶变,最早见诸《龙龛手鉴》,如图2、3
箸一变为著,至吴谷朗碑、隶辨、郑文公再变已近着形,唯右下尚不作目。着于著已俗讹之形,《宋元以来俗字谱》竟错以着为正,着之俗体,俗讹的俗讹,其乖舛尤不论。
《宋元以来俗字谱》其余舛驳,李荣《文字问题》、日本褔满正博补正均有指摘,但上述著、着的正俗认定错误不曾提及,今台湾取
著为正兼着义,我们(因简化故)与香港两字分用。附李文所摘谬误志念:
游客游客治眼坐物
此法先取太阳炁吸一口。再(在错字)念咒一遍。吹眼上。如此三遍为验。咒曰:上土子马下土翁。砖石瓦块在居中。当中拱放吊着物。拆土欧[土頁]两边分。当中一点心中愿。犯了飞砂四下攻。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天色睛明,正午时,正用
午时指11:00-13:00点,正午时,也就是12:00
略说明一下,练习符咒都有条件与时空限制,所以当下学习堪與的人很多,灵验的风水师凤毛麟角,上段中多余的"物"字是误入,符咒一般以四字骈文居多,讲究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符箓是一个系统工程,此段语中有隐结,隐讳,画符,念咒,踏罡布斗要一气呵成而为之,有些符箓书被下了咒,绝不可乱学乱练,如鲁班全书,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德不配位。必有灾祸,看这些书需要防止被人在书中埋魇,要消魇,还要请护身神仙保护,一旦练习有错,可及时终止。-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0 个帖子:1-10 (共 10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