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ollector分享
- 作者帖子
collector游客
人药游客@collector #97379
大隱士高手,出手就是大善
太鳦(倏爍)游客好書好書,謝謝collector老大分享!
无银三百两游客
读书人游客转存,多关心现实,少算点命,凡事适可而止
collector游客@读书人 #97393
本人不喜網上嘴架,但閣下有點多管閒事了。
晋明99999游客@读书人 #97393
转存了又说B话,做B子立牌坊?
CK游客支持先生 弘揚國學
往小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往大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拋棄自己的千年文明 又何顏屹立於世界之林
飞雪锁窗寒游客@读书人 #97393
感谢转存,不过多说一句,读书人,还是不要太傲慢。
游客游客@读书人 #97393
不要拿着你的认知妨碍别人,去干涉别人跟你一样无知
不喜欢别说话免得成过街老鼠
不会说话别说话免得犯口舌
自己见识少不要说话漏风,免得看破你
言行举止代表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素质水平,察言观色立马拿捏得你死死的
祸从口出,切记
半山听雨游客此书系统全面,感谢collector 先生无私分享!
沐熙悦游客先生德厚流光,无私分享,感谢!
青鹤沐阳游客
遊客游客
青风游客感谢分享
壬海无涯游客@读书人 #97393
真是无知者无畏,就以最基本的科学态度而言,评价一个事物之前先去了解它一下就那么难吗?即使在学术界术数研究也大有人在,术数不等于你所能接触到的那些江湖算命佬,术数古籍更不是你眼中无关痛痒之书,即使抛开其应用价值不言(你这一生也大概率无缘见识到它真正的应用),你知道术数的起源是先人最初的天象观测、是我们文明对宇宙思考的发端吗?你知道术数的萌发还意味着其他文明还在对自然、对未知逆来顺受或囿于巫的时候,龟筮是我们祖先最早的逻辑探索来主观能动的适应和改变未知的体现吗?何况术数本身的历史价值,没有商人占卜的甲骨,汉字起源于哪里?我们文明的探索会少了多少?即使是传世术数书籍很多书籍的理论技法外的文本内容也同样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最真切的反映,何况还有焦氏易林这种兼具巨大文学价值的术数书籍,照你这么说这些东西你接触不到,它们就都是糟粕了?何况术数确有它的实践价值,如果你真有机缘能接触到高手的话。不过我看你也就只配接触到江湖术士之流了,因为你连最基本的分辨能力都不会有。
何况collector大佬分享的很多书甚至都是从没面世的孤本!这难道不是在身体力行的践行未曾先生创立论坛的宗旨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我们的文明吗?然而你又做了些什么呢?你又分享、输出了什么呢?做个人吧!闭上你无用的嘴或许也能多些机会让每个人看到我们的文明
遊客游客@壬海无涯 #97471
概要地說,就是“有眼不識金鑲玉”。
游客游客
斗蛐蛐游客@读书人 #97393
老师,你怕是吃稀饭饭不敢下咸菜,嘴巴烂,对于古代文学我们应该保存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你这种,讽刺,白眼,看不上,对于传统文化你两个字,算命,就包括了,可见你对古文化没有研究和学习,山,医,命,相,卦,古人的结晶,为何你一句,算命就包括了?对于你而言,传统文化就是算命?
游客游客不和愚蠢的人争辩.
老话说的好:宁可给高人提鞋子,不与低人当师父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不与智人争高低,不与愚人争对错,保持自己的心态。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远离。
眼界决定你的世界
凡是不要证明自己多聪明 ,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笑而过
扭头就走就行了,不必要争论
不要搭理三季人
潜水游客@读书人 #97393
你是南方人,一年三个季节?
犀角尖尖游客
1025px游客能把数术称为“算命”,恐怕又是一个被民间鸡汤国学大师哺育出来的人,以为“国学”就只是三字经弟子规三纲五常之流的东西,把这些当成传统文化的主流了。就这种认知水平,连古代典籍与传统学术的门在哪里都没摸到,甚至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竟有朋友真把这位妙人当“读书人”了么?行行好放过这个词吧…
前些年鸡汤国学肆虐,确实有不少人起步就被带错方向了,可悲可叹。读书治学若能真正沉下心来,从文献学与小学入手,从先秦两汉的经史原典读起,不走后世那种空谈心性的邪路,就必然会对究天人之际的根本之学心怀敬畏,断不至于以“算命”这种无知的用词来抹黑。一个用词就足以暴露眼界和学养的高度,所谓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墮;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葳蕤游客井娃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一切的智慧都是由歷史來檢驗的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
guozibaba游客@1025px #97494
确实是算命的,你以为是什么。
1025px游客@guozibaba #97502
已经用不着我以为了,你以为是算命的,那就是认知能力“确实”只有这么个水平,不值得多浪费大家的口舌,也别搅了collector先生这么好一个帖子的氛围
243518015游客感谢collector先生!无水印真的太难得了🙏🙏
前面几位已经把我想说的说出来了,斗胆提醒各位,明显属于降智又引战的话茬就不用接了,让他们蹦跶一会自讨没趣就好。还是尽量保存感恩和谐的氛围,不值得的就不必理会~
miss you游客
遊客游客@guozibaba #97502
詫異!
guozibaba 應該是書格的老用戶了。
“我原以為你身為書格老用戶,來到貼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遊客游客書格,數字古籍圖書館。
古人建立的圖書分類法,經史子集。
何為國學經典?
混跡書格多年,竟不知經為何物?
易經,群經之首, 大道之源。
無論是五經還是十三經,都會把《易經》擺在最前面。
不識經書,豈不是離經叛道?
捨易而言國學,豈不是丟棄根本?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巴菲特和马斯克一个老一个小,都是大忽悠。社科院招人不是去发扬迷信部分的。要辨其源流,析其体系。不信他们可以打电话去招生办问问。
犀角尖尖游客易经是群经之首,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了二进制,它来源于周易八卦,之所以有现代计算机,把阳爻改为1,阴爻改为0,而已。
德国的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亦来源于周易,唯一的区别是:辩证法是二元论,周易是一元论,意识是更高能量的物质!
井蛙应谓无龙窟,对汉文化不懂,就少说。阳神冲举,白日飞升!听过吗?
游客游客@不题不记之人 #97520
你连忽悠都不如,社科院也不要你
游客游客@未曾,此贴应该关闭讨论了,人云亦云,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恩县布衣游客本不想多话,但还是陈述一个事实,《易》归入经部,而不是子部术数类。
alex66游客@读书人 #97393
吃饱了撑的吧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游客 #97523
那好,你去社科院问问他们对于学术的要求,光会忽悠有什么用?“辨其源流、析其体系”是搞学术的必修课。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犀角尖尖 #97521
西方理论确实也借鉴了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思想。但是这个易学要怎么用,后人根据易学创制一些理论,很多东西尚未验证它们的正确性,其后很多人创衍的东西也不是原来的易学解释,还有就是对古书古人思想的分解透析这也是问题。古人也用“管窥、蠡测”等来表达观点,总比后世那些动不动就什么成仙、成佛、得道等等要低调多了。至少是有一部分人还是知道该正确使用这些东西的。是计算机理论模拟的阴阳五行还是,计算机用定义去模拟五行八卦,这些都是需要验证的。人类能认识的可以去认识的东西,不是贸然算出一个值就等同于必然的现象。
游客游客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游客 #97573
?人家知道该怎么去区别迷信跟不是迷信的东西。你理解了吗?我讲了那么多,你看都不看的吗?
游客游客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游客 #97573
你说什么忽悠什么的,马斯克跟巴菲特本来就是两个大忽悠,我还没给你两个什么呢。术数一部分确实有人用来搞迷信,这些应该剔除吗?那么你见过社科院的人也算卦吗?从头到尾我都讲明白了。
游客游客@不题不记之人 #97576
人家忽悠人家在后面改变现有人类技术,你不忽悠你做了什么?人家那叫营销策划。你说忽悠我不反驳,只是借用话语而已。跟人物没关系。
人家分享没必要给人家一句不礼貌的话吧?抹蜜还遭嫌弃了?不喜欢可以走,没必要拿了人家的东西还骂人的。
迷信不方便讨论,尊重你说的话。但不要要求别人拿去做什么。
有些人喜欢收藏,有些喜欢售卖、有些喜欢学术研究,至于其它定位个人爱好。
游客游客
蝈蝈-图书美容修复游客主体帖的这本书,《易義叢鈔》,按照四库分法,并不入术数类
当然,它确实是易学古籍,讨论易经、阴阳五行、河图洛书。但更偏儒家。
(换个容易理解的,就是儒家易),当然还有道家解易,阴阳家解易。
大家都知道,儒家是古代读书人的主体。不知可否有人站在儒家的角度,评一下易
现代儒家(或者新儒家)人士何在?
不题不记之人游客@游客 #97580
我没反对你们看术数的东西,不过要小心这些东西。我没有对谁有意见,你看看我是怎么说的,“要剔除”一些有问题的东西,我甚至都没有想要骂人赶谁走。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的你也可以看看,而且要准确翻译出古人的东西,提取有益的思想。拳脚相加不是办法。
一介村夫游客@collector #97397
本来不想说,但是看完大家的评论,还是想提醒一下各位:这个“读书人”并不是读书人,而是贩书人,所以他要求collector先生“适可而止”,意思是别免费分享太多了,耽误他赚钱了。希望各位不要太在意宵小的言论,影响大家心情。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