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
此《昌黎先生集》为唐代韩愈撰,其门人李汉编集,经宋人补辑。全书分作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与附录一卷。内收韩愈赋、古诗、联句、律诗、杂著、书、序、祭文、碑志、杂文、状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咸淳时期廖莹中世彩堂刊本,海内外孤本。
唐代文学家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词必己出。其散文结构严谨,诗歌风格奇崛雄浑。代表篇目有《师说》《原道》《祭十二郎文》等。此集卷首有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次昌黎集叙说,辑录宋祁、苏洵、苏轼、黄庭坚、秦观、陈师道、李方叔七家所评韩集之语。次重校昌黎集凡例,凡十条。
此廖莹中世綵堂刻本字体隽秀,刀法剔透,纸莹墨润,字体在褚柳间,精雅绝伦。历来被藏书家誉为传世的无上神品,与《河东先生集》并称双璧 [1] 周密《志雅堂杂钞》、《癸辛杂识》称廖刻诸书,用抚州萆钞清江纸,造油烟墨印刷者,当即指此二书。 。历经项元汴、王施忠、海源阁杨氏,以及陈承中等递藏。近代归潘氏宝礼堂,由潘氏而归陈清华所有。陈氏藏书初籍籍无名,因得宋廖莹中世綵堂刊《河东先生集》,后又访得潘氏宝礼堂藏有廖刊《昌黎先生集》,乃不畏周折,以重金购归使两绝妙宋刻珠联璧合,传为书林佳话,成就藏书家之名。陈清华曾将此书携至香港,到 20 世纪 50 年代,陈氏出售藏书时,政府斥资从香港购回此两集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有消息传出,陈氏有出让藏书之举,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先生亲自将此事报告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亲批 80 万元人民币巨款收购陈氏所藏精华本 22 部,有 “双璧” 之称的韩柳集又双双回归大陆 ,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昌黎先生集序、昌黎集叙说、重校昌黎集凡例、昌黎先生集目录、昌黎先生外集目录
卷一:赋、古诗
卷二至卷七:古诗
卷八:联句
卷九、卷十:律诗
卷十一至卷十三:杂著
卷十四:杂著、书
卷十五至卷十八:书
卷十九:书、序
卷二十、卷二十一:序
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祭文
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五:碑志
卷三十六:杂文
卷三十七:行状、状
卷三十八至卷四十:表状
昌黎先生外集:十卷
昌黎先生遗文
昌黎先生集传:新书本传、文录序、记旧本韩文后、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768 年-824 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自称 “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 ,世称 “韩昌黎”“昌黎先生” 。
廖莹中,南宋刻书家、藏书家,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今福建建安)人,其家中有 “悦生堂” 为藏书之所。世彩堂(世綵堂)是廖莹中的主要刻书之所。其堂名来源于北宋廖刚的御封堂名 [3]《天禄琳琅书目》因廖氏世彩堂本《春秋经传集解》考云:“《中兴艺文志》载《世彩堂集》三卷,称政和中,廖刚曾祖母与祖母享年最高,皆及见五世孙。刚作堂名 ‘世彩以奉之,士大夫为作诗。” 南宋绍兴六年(公元 1136 年),此堂名经皇帝御封,成为廖刚的御赐堂名。 。可见 “世彩集” 之名来源于廖刚,成为廖氏主要的堂名之一。廖莹中身为廖氏子孙,也用 “世彩堂” 作为堂名以示荣耀。
中午下载,有线电视网络,5.5M/s
今天用单位试着下载了下,速度 10M 左右,有波动,家里的网可能到更快,下载速递、文件完整性稳定,较之前的速度快,下载稳定。
晚上 8 点过,稳定在 13M/s,未曾会整理河东先生集吗(我相信会的,哈哈)
早就整理了
测试,书格储存下载 01 分件,大概 20MB/S,用时 40 秒。
目前看来速度还行,我们用了三台做负载分担。不知道能能持续稳定多久。
在这个资源我们开始测试国内的服务器文件存储,欢迎大家测试使用(书格存储)并报告下载速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