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荔支谱

此《岭南荔支谱》由清代吴应逵编撰。全书共六卷,依次为:总论、种植、节候、品类、杂事。其内容为作者搜集历代典籍中广东的荔枝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摘录汇编而成,所引资料均注出处。此为清道光三十年刊岭南遗书本。

荔枝见于记载,以岭南所产为早,但自宋代蔡襄以后为荔枝作谱者,多数是福建人,所记也都是闽地所产。只有宋代无名氏的《增城荔枝谱》和《广群芳谱》所引的郑熊《广中荔枝谱》以粤省所产为对象,而这两种书均已失传,因此本书也是研究清代岭南荔枝和民俗风情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介绍参考)

因作者不满于现有的荔枝专著多数是福建人所记闽地所产荔枝。清道光六年夏季炎热难耐,作者在荔枝湾避暑,朋友们也都聚集一处,各自提供一些关于荔枝的实地信息,于是便整理汇编成此书。

茘支作譜始於君謨 [1] 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录》《荔枝谱》等书。,後有繼者要皆閩人,自誇鄉土,未為定論。嶺南舊有《增江茘支譜》著錄《文獻通考》,其書不傳。長夏苦熱,避暑茘支灣上, 良朋旣集,各徵事實,因纂緝成編,事屬閩、蜀者概從闕如,曰總論,曰種植,曰節候, 曰品類,曰襍事,俾後之採風者得以觀覽焉,補其未備,尚俟諸博雅君子。 道光丙戌鶴山吳應逵自識

序(吴应逵撰)、岭南荔支谱跋(谭莹撰)

卷一:总论

叙述荔枝之名的来由,描述荔枝的生态,叙述荔枝的历史,说明荔枝的吃法,选录前人赞荔的文辞。

卷二:种植

叙述荔枝的特性、荔枝栽培方法、虫害的防治及广东的主要产地。

卷三:节候

记叙荔枝花开、果熟的时令及天气对荔枝收成的影响。

卷四:品类

记述广东荔枝的八十多个品种。

卷五:杂事上
卷六:杂事下

辑录有关的典故和传说以及保鲜、加工的方法。

岭南荔支谱跋(伍崇曜撰)

本书中「」为「」的异体字。卷前题:鶴山 吳應逵 鴻來撰
岭南荔枝谱
吴应逵,字鸿来,晚号雁山居士,广东鹤山人。清乾隆六十年举人。

  • 刊印信息

    清道光三十年(庚戌 1850)刊岭南遗书本

  • 责任人信息

    清代 吴应逵 撰

  • 行款版式

    一册。半叶框 18.4 x 14 厘米,十一行行二十二字, 黑口双黑鱼尾,四周单边,中间记书名,下记:粵雅堂校刊

  • 序文信息

    序:道光丙戌鶴山吳應逵自識

  • 跋文信息

    嶺南荔支譜跋:丙戌六月南海譚瑩跋
    嶺南荔支譜跋:庚戌夏至令節南海伍崇曜謹跋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文件名

    岭南荔支谱. 六卷. 清. 吴应逵撰. 清道光三十年刊岭南遗书本

  • 存档目录

    书格文件\PDF\科学及工艺

  •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 原色版文件大小:66.5M
  • 黑白版文件大小:3.16M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0
文件质量
0
  yasr-loader
3 回复
    • 未曾
      未曾 说道:

      感謝推薦~
      整理之前,看了日本國立國會和德國巴伐利亞圖書館
      最終還是決定整理慶應義塾圖書館這個本子

      因爲慶應義塾圖書館藏的墨色更好(濃黑),國立國會的墨色太淡了。

      回复
  1. 崇鸝
    崇鸝 说道:

    👍️可与《历代荔枝谱校注》参看,但实际只校了十部,宋代曾有《荔枝谱》多部,现在也只剩下蔡襄《荔枝谱》是完整的了(最早好像是在宋刻百川学海收录,然后还有个碑刻本,手稿,未知真伪)。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