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十二帧册
此《人物事迹十二帧》册由清代金廷标画。画册描绘了十二个经史故事,依次为:琴歌南风、乔梓喻教、汉阴抱瓮、遇仙翀举、子猷移竹、青溪邀笛、折梅寄友、庐山观瀑、蕉叶临书、弹郁轮袍、金莲归院、映雪读书。每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跋。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册题材涵盖自先秦至宋代的众多典故,描绘对象囊括圣王、书家、艺苑外,亦包含升仙与任诞之士的典故。每开画作上皆有清高宗乾隆的御题诗,末开署有题款:丁亥夏六月下澣御題。根据学者对《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御制诗文集》的爬梳,金廷标于该年四月中旬前已然辞世,因此其上的御题诗,当是画作成稿已过一段时间后方行落款。(介绍参考:《大觀》2020 年 9 月號第 156 期)
琴歌南風(描绘相传舜帝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作出了使天下治的《南风畅》的典故)
節撫恢炱候。雲觀糾縵辰。橫琴欣對景。屬念祗於民。歌以成四句。侍猶列五臣。天工同弼亮。郅治逮和醇。解慍紆煩鬱。阜財鮮窘貧。寧惟傳攫醳。實願溯源津。
喬梓喻教(描绘贤者教导周公儿子伯禽理解父子之间要守礼仪的典故)
南山之陽有木橋。南山之陰有木梓。橋竦而仰具父道。梓勃而俯肖子理。伯禽康叔初受封。必有陽陽或自喜。三見三笞不解故。二子於是見商子。一觀橋梓乃知非。入門而趨登堂跪。周公拂首爰勞之。商子其人君子矣。指物而喻見善遷。淳于鄒忌亦如此。
漢陰抱甕(描绘子贡在汉阴遇见一老丈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的典故。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
抱甕灌園非不勞。機心羞用樂陶陶。十年五國更成敗。豈似伊人無事高。
遇仙翀舉(描绘孔门弟子子高饮酒成仙的典故)
子高善治酒。有仙從求飲。既飲以藥酬。服之身輕甚。白日遂飛去。玉霄登仙品。祗宜畫圖傳。信否猶須審。
子猷移竹(描绘东晋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 爱竹,栽竹的典故)
曾聞愛竹有徽之。暫住仍教繞宅移。童子擔來已瀟洒。此君種得即熙怡。乍成塵遠逕深處。不負風清月白時。便可窮年應忘去。主人何用閉門為。
青溪邀笛(描绘东晋王徽之邀桓伊吹笛的典故)
昔時王子猷。勝日泛蘭舟。雅識桓伊枝。邀來壓笛求。無妨三弄去。曾不一言留。我亦青溪上。如聞遺韻悠。
折梅寄友(描绘南朝时期身处江南的陆凯折一枝梅花,通过驿使寄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一首的典故)
江南長安千里。一枝豈復恒榮。大似鏡清用棒。曰祗要此話行。
廬山觀瀑(描绘在庐山石拱桥上观赏瀑布的情景)
飛流三千尺。已是遙看矣。生面寫石橋。卻俯觀足底。高下定何常。幻境視乎此。
蕉葉臨書(描绘唐代僧人书法家怀素在芭蕉叶上写字的的典故)
種得芭蕉當種紙。終日醺醺綠天裡。借問箇中有佛無。把筆答云聊復爾。縱横曾不拘規模。腕底落落噴明珠。笑煞龍眠李居士。無端寫作醉僧圖。
彈鬱輪袍(唐代诗人王维通过为公主弹奏琵琶新曲《郁轮袍》而获得赏识的典故)
夤緣謀舉首。彈出鬱輪袍。伊人喜禪寂。斯事豈稱高。
金蓮歸院(描绘宋代苏轼获皇上召见后,宋哲宗撤御前金莲烛,送其归院的典故)
東坡學士。嘗值禁闈。召對或久。金蓮送歸。爾時都下。傳以為榮。劄子屢上。曾未見行。雖云分光。不聞轉圜。於東坡心。夫豈其安。寫入畫圖。想見丰模。問誰與同。前有令狐。
映雪讀書(描绘晋代孙康家境贫寒,灯已无油, 冬月映雪读书的典故)
孫康昔嗜學。傷哉家窶貧。鑿壁欲偷光。而又嘆無鄰。無鄰茅屋獨。寧當廢夜讀。同雲偶韜月。幸哉天假燭。假燭借雪輝。六花積復飛。豈不虞皸瘃。耐冷冰玉肌。玉肌雪色映。窮理而盡性。曾弗雜交遊。自足娛清興。
丁亥夏六月下澣御題
作者款识:臣金廷標恭繪
金廷标,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少从父学。清乾隆二十五乾隆帝南巡,他献画 [1]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南巡进《白描罗汉图》,龙颜大悦。 称旨,入了清宫,以作画供奉内廷。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请尽情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