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志
此《少林寺志》由清代叶封、焦钦宠等采辑,施奕簪、焦如蘅等续编。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少林寺的专志。全书不分卷,内容包含: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艺林、题咏等内容。此为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 “少林寺” 。这座寺院,自建寺以后至清乾隆时期的一千多年中,没有一本专志。有关寺的记载,只能散见于《嵩山志》、《说嵩》及河南地方志书与名人的诗文笔记。一直到了清乾隆十三年才有此《少林寺志》刊行。
《少林寺志》初稿是由焦钦宠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后完成的。当时登封县叶封颇为支持其事,遂使 “万斛珠玉收贮箧笥” 。约五十年后,焦钦宠之孙焦如蘅继承先志,对初稿加以裁酌,在知县施奕簪的支持下,于清乾隆十二年定稿,次年刻板刊行。
序(张学林撰)、叙(施奕簪撰)、叙(焦如蘅撰)
 修少林寺志纪事(焦如蘅撰)、纂修姓氏、目录、总目
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
 艺林:宸翰、藩王文翰、碑记、僧碑、僧传
 题咏:赋、诗、偈、颂、赞、词
纂修姓氏记:总裁(张学林、陈锡辂、张衷),原采辑(叶封、焦钦宠),续辑(施奕簪、焦如蘅)
 
 叶封(1624-1687)字井叔,号慕庐,又号退翁、桐初。清初嘉兴人,移居黄冈(今新洲)。
焦钦宠,字锡山,号樗林。大约活跃于清康熙时期。
焦如蘅,字远倩,登封人。钦宠孙,乾隆元年 (1736) 举人。幼承家学,有文名。乾隆九年应邑令施奕簪之请,主纂《登封县志》。后又将其祖焦钦宠手稿《少林寺志》整理编辑成书问世。
施奕簪,字佩其,福建晋江人。是施琅留居北京的后代,后在顺天(北京)考中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 年)任登封知县,勤于政事,多所修建,辑邑乘。秉公无私,人尤称之。” 施奕簪任登封县知县十多年,重修西关望楼、文庙大殿及其他附属建筑、明伦堂、书院,乾隆九年(1744 年)续修《登封县志》。乾隆十年(1745 年)还主持重修嵩山少林寺大殿。主持编辑出版第一部《少林寺志》。
































隆兴寺志那时候蔡凤书老师那里下载看到的,他也死了很多年了。这会儿书格有了哈佛少林寺的真不错!哈佛的书这会儿也不容易看到了。
施奕簪,字佩其,福建晋江人。是施琅留居北京的后代,后在顺天(北京)考中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 年)任登封知县,勤于政事,多所修建,辑邑乘。秉公无私,人尤称之。”
施奕簪任登封县知县十多年,重修西关望楼、文庙大殿及其他附属建筑、明伦堂、书院,乾隆九年(1744 年)续修《登封县志》。乾隆十年(1745 年)还主持重修嵩山少林寺大殿。主持编辑出版第一部《少林寺志》。
感谢先生补充人物生平材料
这更新紧跟时事
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