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志

此《少林寺志》由清代叶封、焦钦宠等采辑,施奕簪、焦如蘅等续编。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少林寺的专志。全书不分卷,内容包含: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艺林、题咏等内容。此为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少林寺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 “少林寺” 。这座寺院,自建寺以后至清乾隆时期的一千多年中,没有一本专志。有关寺的记载,只能散见于《嵩山志》、《说嵩》及河南地方志书与名人的诗文笔记。一直到了清乾隆十三年才有此《少林寺志》刊行。

《少林寺志》初稿是由焦钦宠在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后完成的。当时登封县叶封颇为支持其事,遂使 “万斛珠玉收贮箧笥” 。约五十年后,焦钦宠之孙焦如蘅继承先志,对初稿加以裁酌,在知县施奕簪的支持下,于清乾隆十二年定稿,次年刻板刊行。

序(张学林撰)、叙(施奕簪撰)、叙(焦如蘅撰)
修少林寺志纪事(焦如蘅撰)、纂修姓氏、目录、总目

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
艺林:宸翰、藩王文翰、碑记、僧碑、僧传
题咏:赋、诗、偈、颂、赞、词

纂修姓氏记:总裁(张学林、陈锡辂、张衷),原采辑(叶封、焦钦宠),续辑(施奕簪、焦如蘅)
少林寺志
叶封(1624-1687)字井叔,号慕庐,又号退翁、桐初。清初嘉兴人,移居黄冈(今新洲)。

焦钦宠,字锡山,号樗林。大约活跃于清康熙时期。

焦如蘅,字远倩,登封人。钦宠孙,乾隆元年 (1736) 举人。幼承家学,有文名。乾隆九年应邑令施奕簪之请,主纂《登封县志》。后又将其祖焦钦宠手稿《少林寺志》整理编辑成书问世。

施奕簪,字佩其,福建晋江人。是施琅留居北京的后代,后在顺天(北京)考中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 年)任登封知县,勤于政事,多所修建,辑邑乘。秉公无私,人尤称之。” 施奕簪任登封县知县十多年,重修西关望楼、文庙大殿及其他附属建筑、明伦堂、书院,乾隆九年(1744 年)续修《登封县志》。乾隆十年(1745 年)还主持重修嵩山少林寺大殿。主持编辑出版第一部《少林寺志》。

  • 刊印信息

    清乾隆十三年(戊辰 1748)刊本

  • 责任人信息

    总裁:清代 张学林、陈锡辂、张衷

    原采辑:清代 叶封、焦钦宠

    续辑:清代 施奕簪、焦如蘅

  • 行款版式

    四册。半叶框 18.7 x 14 厘米,九行行二十二字, 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上方记书名

  • 序文信息

    序:乾隆十有三年 歲次戊辰秋閏七月既望 中憲大夫河南分巡河陝汝道按察使司副使京江張學林
    叙:乾隆十三年歲次戊辰中元吉旦累授文林郎知登封縣事晉江施奕簪錦蹊甫撰

    叙:乾隆戊辰邑人焦如蘅客巖氏題
    修少林寺志紀事:峕大清乾隆十二年歲次丁卯嘉平之吉邑人焦如蘅遠倩甫識

  • 版权协议

    CC BY 4.0
    *本归档文件相对原始文件有适当修改

  • 参考文献

    温玉成:少林访古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 参与修订者

    南堂

  • 文件名

    少林寺志. 清. 叶封. 焦钦宠. 辑. 施奕簪. 焦如蘅. 补. 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 存档目录

    书格文件\PDF\地理堪舆方志

  •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 原色版文件大小:223M
  • 黑白版文件大小:17M
  • 更新记录

    2025 年 7 月 28 日 更新 为高清+ 文件版本

初步评估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读者评价

版本价值
1
文件质量
1
  yasr-loader
5 回复
  1. 刘炜
    刘炜 说道:

    隆兴寺志那时候蔡凤书老师那里下载看到的,他也死了很多年了。这会儿书格有了哈佛少林寺的真不错!哈佛的书这会儿也不容易看到了。

    回复
  2. 南堂
    南堂 说道:

    施奕簪,字佩其,福建晋江人。是施琅留居北京的后代,后在顺天(北京)考中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 年)任登封知县,勤于政事,多所修建,辑邑乘。秉公无私,人尤称之。”
    施奕簪任登封县知县十多年,重修西关望楼、文庙大殿及其他附属建筑、明伦堂、书院,乾隆九年(1744 年)续修《登封县志》。乾隆十年(1745 年)还主持重修嵩山少林寺大殿。主持编辑出版第一部《少林寺志》。

    回复

发表评论

想参加讨论吗?
请尽情点评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
如果你需要咨询其他问题,建议你从下面选择一个版块创建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