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大字校正释文三注故事
此《新刊大字校正释文三注故事》由宋代胡元质编。全书共三卷,包含三种蒙学读物:南朝梁周兴嗣撰《千字文》、唐代胡曾撰《咏史诗》、唐代李翰撰《蒙求》。页面版式上图下文,小字注释。此为明代刊本。
此书较稀见,暂未见其他馆藏著录。
卷一:千字文(宋代胡元质注)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所编纂,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内容涵盖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农业知识、道德规范、成语谚语等。
卷二:詠史詩(唐代胡曾撰)
《咏史诗》均为七言绝句。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语言通俗,寄意浅白,吊古悲歌,意存劝诫。
卷三:蒙求(唐代李翰集注)
《蒙求》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
卷一前题:莆田滄溪 周實夫 校正、廬陵後學 胡元質 註釋、書林竹庄 劉濓 正解
胡元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时年二十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历官秘书省正字,知太平州、建康府。召为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年六十三。
《千字文》中,少了从 “金生丽水—-垂拱平章” 页。
可能是历史保存的问题,留存的此藏本原缺这一部分内容
第一冊缺了第二頁和第三頁。網站原缺。
第三冊最後可能也有缺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