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目 書法, 宋遼金, 藝術類 前赤壁賦卷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29日/3 評論《赤壁賦》(前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一篇賦,寫於宋元豐五年作者首次遊覽黃州城外赤鼻磯時,記述所觀所感。次年蘇軾親筆為友人傅堯俞書寫此《前赤壁賦》卷,行楷書,結字矮扁而緊密,筆墨豐潤沉厚,是其中年時期少見的用意之作。此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元代, 史部, 社會科學類 文獻通考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28日/19 評論此《文獻通考》是宋末元初學者馬端臨所著的一部記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政書。全書共三百四十八卷,分: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共二十四門。此為明嘉靖三年司禮監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書城十二圖冊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21日/2 評論此《書城十二圖》冊由清代鄒一桂繪。全冊共十二開,描繪各式山水園林中的讀書寓所,依次為:梅花書屋、紅杏書樓、碧梧書館、青蓮書社、密筠書舍、綠天書塢、天香書院、萬松書岩、秋林書圃、遲雲書閣、聽泉書榭、印月書堂。每幅上並有汪由敦行書題乾隆帝御製詩。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宋遼金, 宗教玄學類, 明代 皇極經世書傳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20日/7 評論此《皇極經世書傳》為明代黃畿著。全書分為:以元經會、以會經運、以運經世、聲音唱和、觀物内篇上下卷、觀物外篇上下卷,共八卷,六十四篇。其内容是解讀注釋宋代學者邵雍的著作《皇極經世書》。此為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黃佐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鳥譜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16日/11 評論此《鳥譜》冊由清乾隆時期宮廷畫師余省和張為邦摹繪。全套十二冊,每冊約三十種,共計三百六十一種。每開右頁以工筆結合西洋技法,描繪各種鳥類,其中也包含傳說中的鳥種。左頁以漢、滿兩種文字記述其名稱與生態習性等。此套十二冊分藏於北京和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史部, 清代, 輿圖 水經注圖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13日/12 評論此《水經注圖》由清代楊守敬與熊會貞編繪。全書共八冊,其内容是以酈道元《水經注》為基礎而繪製的一部以水道為綱的歷史地理地圖集。採用胡林翼《大清一統輿圖》為底圖,以朱墨套印,繪圖三百餘幅,古今對照。此為清光緒三十一年宜都楊氏觀海堂朱墨套印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影像, 民國, 藝術類 北支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09日/8 評論《北支》是抗戰期間日本華北交通株式會社主辦的攝影雜誌,主編為日本攝影師加藤新吉。其内容以日本入侵中國後考察和介紹當時中國的圖文報導為主。内含從 1939 年 6 月創刊到 1943 年 8 月共 五十一期,包含上千幅構圖考究的照片,涉及題材廣泛。此套現藏於藏於東洋文庫。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宋遼金, 語言文學類, 集部 坡仙集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08日/3 評論此《坡仙集》由宋代蘇軾撰,明代李贄選評 。全書共十六卷,卷一至十五,包括賦、頌、墓志銘、偈、贊、傳、記、敘、祭文、志林、雜作、論、表狀、樂語、啟、書柬、策問、策略、奏議、内外製等體文,卷十一至十五為別集,卷十六為年譜、本傳。此為明萬曆二十八年王宇泰繼志齋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采梅圖小手卷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03日/7 評論此《采梅圖》(探梅圖)小手卷由清代金廷標繪。畫卷描繪溪澗河邊梅花盛開的時節,路上遊客往來,訪梅、探梅、賞梅。卷首題:香巖咫尺。本作尺幅小巧,為畫家進奉乾隆帝隨身賞玩之物。此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明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新安集撰自 未曾/2024年01月01日/暫無評論此《新安集》由明代袁中道撰。全書共二冊,收錄作者任新安(徽州)府學教授時所作詩九十六首、文章(序、記、考、程策、行狀、墓志銘等)二十七則。此為日本内閣文庫藏明萬曆時期程明哲校刊本,海内外孤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明代, 繪畫, 藝術類 明人百祿圖卷撰自 未曾/2023年12月24日/4 評論此《百祿圖》卷由明代宮廷畫家繪。畫卷描繪了山巒疊嶂、瀑布溪流的景象,松石掩映的岸邊,群鹿或奔跑嬉戲,或覓食小憩,各有神態。其中,幾組采芝童子肩披葉裳,手提竹簍,負鋤行走於山間。整幅畫充滿吉祥的寓意。此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史部, 清代, 藝術類 蒼玉洞宋人題名撰自 未曾/2023年12月18日/7 評論此《蒼玉洞宋人題名》由清代金石學家劉喜海編。清道光十三年,作者出守福建臨汀(今長汀)知縣,在城東蒼玉洞,拓得宋人(始於慶曆到寶慶時期及無年月者)題名三十七種,後縮臨成冊,略注數語刊行此書一卷,前附版畫四幅。此為清道光十四年東武劉喜海味經書屋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