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目 史部, 清代, 社會科學類 南巡盛典撰自 未曾/2020年03月14日/7 評論此《南巡盛典》由清代高晉等纂。全書共一百二十卷,分為:恩綸、天章、蠲除、河防、海塘、祀典、褒賞、籲俊、閱武、名勝、奏議十二部分,記載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乾隆帝途經直隸、山東四次南巡江南的盛況,内含插圖三百多幅。此為清乾隆三十六年序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明代, 藝術類, 語言文學類 水滸傳全本撰自 未曾/2020年03月09日/13 評論《水滸傳》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水滸全傳》,全書定型於明朝,其版本眾多,流傳廣泛。此《文杏堂批評忠義水滸全傳》題元施耐庵撰,明李贄評點,屬三十卷(不分回)本。此内含兩種:明刻金閶映雪草堂刊本、寶翰樓刊本(殘),書前有多幅版畫插圖。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撰自 未曾/2020年03月08日/3 評論此《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由清末藏書家徐乃昌編。全書共十集,十種為一集,收錄清代女詞人九十七家詞,明末女詞人三家詞,並錄詞人生平及撰述小傳於前,是重要的清代女詞人及詞作史料。後附《閨秀詞鈔》十六卷,補遺一卷。此為清末徐氏小檀欒室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明代, 語言文學類 新刻全像忠義水滸志傳撰自 未曾/2020年03月07日/14 評論此《新刻全像忠義水滸志傳》由明代施耐庵撰,姚宗鎮編。全書共二十五卷,一百一十五回,始於: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終於: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徽宗帝夢遊梁山泊。此為明末建陽藜光堂劉欽恩刊本,嵌圖式上圖下文,前有鄭大郁題敘。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紅雪樓九種曲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29日/5 評論此《紅雪樓九種曲》(清容外集)由清代戲曲家蔣士銓填詞。是編收:桂林霜、空谷香、香祖樓、冬青樹、雪中人、四弦秋、一片石、第二碑、臨川夢,共九種雜劇、傳奇劇本。作品注重詞章和曲律,既有歌頌民族英雄之作,亦有取材文人故事。此為清乾隆時期蔣氏紅雪樓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宋遼金, 語言文學類, 集部 宋名家詞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26日/18 評論《宋名家詞》(宋六十名家詞)是明代毛晉編選的宋詞總集。全書收錄晏殊《珠玉詞》至盧炳《烘堂詞》共六十一家宋詞(北宋二十三家,南宋三十八家),每家後均有跋語,簡要介紹詞人和作品風格。此内含明末毛氏汲古閣刊(零本十八種)及清光緒十四年汪氏振綺堂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語言文學類, 隋唐五代, 集部 唐人小集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22日/10 評論此《唐人小集》為唐人詩集選本。此内含明嘉靖時期刊及清光緒時期江標校刊零本兩套,每套各十種,包含:王勃集、楊炯集、楊炯集、盧照鄰集、駱賓王集、沈雲卿集、宋之問集、陳伯玉集、杜審言集、孟浩然集、高常侍集、權德輿集、嚴維詩集、唐靈一詩集等二十人詩文集。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清代, 科學類 捕蝗要訣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15日/11 評論此《捕蝗要訣》由清代錢炘和輯。書内提到了蝗蟲、蝻(幼蝗)的生態、習性以及捕蝗治蝻的方法等。内容包含:捕蝗圖說十二幅(主要有布圍式、魚箔式、合網式和抄袋式等)、除蝻八要、捕蝗要說二十則。此為清同治八年楚北崇文書局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兩漢, 中國史地, 史部 影宋扁鵲倉公列傳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12日/5 評論《扁鵲倉公列傳》是《史記》(卷一百五)列傳第四十五。其内容為記敘戰國時的扁鵲、西漢初的淳于意(世稱:倉公)兩位名醫的醫事活動。此本為影刻米澤侯所藏南宋黃善夫本《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以及匯考二卷、並附考異、備參,作為醫學館的教材使用。此為日本嘉永二年存誠藥室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宗教玄學類, 清代 太上感應篇圖說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07日/17 評論《太上感應篇》為道教善書,托稱太上老君所授,主要宣揚天人感應和因果報應思想,旨在勸善懲惡。此《太上感應篇圖說》編集善惡感應事,文圖互見,每事一圖,並有箋注及引經。此内含清乾隆時期政和堂藏板(六集)和雲間許氏刊本(八部)兩種。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清代, 輿圖 彩繪湖北地圖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05日/22 評論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此内含兩幅彩繪地圖,繪者不詳,分別是:湖北地圖(青綠彩繪湖北地區)、湖廣省圖(彩繪湖南、湖北地區)。描繪内容包括其内府縣、山川、陸路、水路交通等。此兩幅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子部, 應用科學類, 明代 瘟疫論撰自 未曾/2020年02月03日/18 評論此《瘟疫論》為明末醫學家吳有性(字又可)著。全書分兩卷,上卷五十篇,闡述瘟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並從多方面論述溫疫與傷寒的不同。下卷三十五篇,論述溫疫的兼證,有數篇論述溫疫名實和疫癧證治。後附補遺一卷。此本大致為清乾隆時期天都黃晟校刊醒醫六書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