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送葬圖卷撰自 未曾/2024年10月24日/9 評論此《送葬圖》卷共兩段,作者不詳。畫卷分別描繪清代官紳家喪禮、送葬場景。其中包含火把引路、過橋儀式、樂隊開路,和尚念經、靈柩起運等環節。畫卷繪製風格應屬於清末外銷畫。此兩卷現藏於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送親圖卷(三種)撰自 未曾/2024年06月14日/13 評論此《送親圖》卷共三種,作者不詳。畫卷描繪清代官紳家婚禮中的送親環節,熱熱鬧鬧的送親隊伍,在押禮先生和媒婆的帶領下新娘乘坐花轎,一路上有樂隊吹着嗩吶敲鑼打鼓,前面是挑抬嫁妝和在渡口開道的人。從畫卷人物裝束判斷該畫年代約為清代中後期。此三卷現藏於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中國史地, 史部, 明代 兩鎮三關通志撰自 未曾/2024年10月19日/暫無評論此《兩鎮三關通志》傳為明代尹耕編纂。全書共二十三卷,凡五紀、二表、四考、三傳(此本存前十三卷:五紀)。其内容介紹了兩鎮(宣府、大同)三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地區的歷史沿革。其中還重點闡述了明朝初期至嘉靖年間,長城的建造史以及西北長城沿線的明蒙關係。此為明嘉靖時期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福壽齊天圖冊撰自 未曾/2024年10月11日/暫無評論此《福壽齊天圖》冊應該是清宮廷畫師為向皇帝獻壽而作。畫冊共十四開,描繪十二幅歷史人物故事:八仙慶壽、進獻瑞芝、老子過關、三蘇齊美、至道九老會、嘉祐四真、商山四誥、陳摶望氣、四世三公、睢陽五老、思邈延師、師事名賢。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宋遼金, 藝術類, 集部 增和千家詩選撰自 未曾/2013年10月28日/17 評論《千家詩》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傳世版本較多。此種題為南宋謝疊山選注的七言絕、律二卷本。謝枋得(號疊山)可能是在劉克莊《千家詩》基礎上次改編,以適合兒童閱讀。此内含明萬曆時期文華軒刊《新刻解注和韻千家詩選》及明朱絲欄鈔彩繪《明解增和千家詩注》零本一冊。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宋遼金, 社會科學類, 類書 新雕皇朝類苑撰自 未曾/2024年10月07日/6 評論此《新雕皇朝類苑》(宋朝事實類苑)由宋代江少虞等編撰。這部私人編修的雜纂類類書,其内容涵括廣泛,輯錄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約一百二十餘年間大量的朝野事跡。全書共七十八卷,二十八門,始於:祖宗聖訓、君臣知遇。終於:詐妄謬誤、安邊禦寇。此為清宣統三年武進董康誦芬室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四時歡慶圖冊撰自 未曾/2024年10月01日/一條評論此《四時歡慶圖》冊由清人繪製。全冊共十二幅,按照時節順序描繪了燈節、花朝、曲水流觴、浴佛、插榴、賞荷、乞巧、品桂香、試馬、探梅、添線、等歲時活動。全畫用筆設色鮮明細緻,為典型畫院之作。此冊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民國,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民間諸神版畫撰自 未曾/2020年01月23日/33 評論此《中國民間諸神版畫》系列包含清末民國時期民間木板畫一千一百八十餘幅。題材包含:吉慶、戲出、門神等類民俗年畫以及民間諸神紙馬木板畫。產地有河南洛陽、靈寶、朱仙鎮、 河北武強縣、天津楊柳青等地。此系列分別為法蘭西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和華沙國家博物館藏。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明代, 繪畫, 藝術類 倭寇圖卷撰自 未曾/2019年07月16日/12 評論此《倭寇圖卷》(舊題《明仇十洲台灣奏凱圖》)。其描繪内容是明代靠海的長江沿岸的官軍抗擊倭寇的歷史。全卷從右至左依次描繪:倭寇的船隊出現、登岸、觀望形勢、掠奪防火、平民逃難、倭寇和明軍士兵水上激戰、倭寇被殲、明軍出陣等内容。此卷現藏於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語言文學類, 集部 紅萼軒詞牌撰自 未曾/2024年09月21日/2 評論此《紅萼軒詞牌》(詞壇雅政)由清代孔傳鐸輯。全書收錄歷代詩詞名家作品(詞牌)一百二十篇,每半葉一詞,其中小令四十首,中調三十首,長調五十首。該書雕板設計精美,四周雙邊且花邊每葉不同,或魚蝶、或花草、或梅蘭、或竹菊、或博古。此為清康熙時期孔府家刊本。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宋遼金, 繪畫, 藝術類 豐年民樂圖卷撰自 未曾/2024年09月22日/2 評論此《豐年民樂圖》(村社圖)卷傳為南宋李嵩繪。畫卷内容主題為秋收時節,村社鄉民相互問候,踏歌歡慶豐收之年的景象。雖卷末題款:邨社圖 李嵩製,但應為明清畫坊託名之作。此卷絹本設色,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
類目 清代, 繪畫, 藝術類 古玩圖卷撰自 未曾/2024年09月19日/2 評論《古玩圖》是清内府畫師繪製的圖錄類畫卷系列。其繪製内容為清雍正時期宮内收藏的青銅、陶瓷、玉器、寶石、漆器等精選古玩圖錄。目前已知存世兩卷:一件(卷六)收藏於大維德基金會,另一件(卷八)收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兩卷共繪製近五百件器物。閱讀或參與評論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