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guozibaba游客来源:台北故宫
推荐理由:最近听的课里有介绍此画,下载来看看。另此图为官网网址600万图拼接,非原iiif大图。
资料介绍:来源见上
黃居寀(約933-993以後),四川成都人。字伯鸞,五代花鳥畫名家黃筌之子,善畫花竹、翎毛,為西蜀翰林待詔。蜀亡入宋,得宋太宗禮遇,黃家畫法遂成宋初畫院評畫的標準。 此幀採全景、中軸式構圖,畫溪畔巨石之側,一隻山鷓低頭似欲飲水,七隻麻雀或棲、或飛。石後的荊棘、蕨、竹的裝飾圖案意味濃厚,不過畫中山鷓專注的神情、麻雀的瞬間動態等,又為此畫增添了幾許「生趣」。
黃居寀(西元933-993年以後),為四川成都人。字伯鸞,五代花鳥名家黃筌之子,繼承其父雙鉤填彩的風格。黃筌父子之畫且成為宋初圖畫院比較畫藝優劣的標準。 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像山鷓跳到石上,伸頸欲飲溪水的神態,就十分生動。另麻雀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是動的一面;而細竹、鳳尾蕨和近景兩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現出無風時意態舒展的姿態,則都予人從容不迫和寧靜的感覺。下方的大石上,山鷓的身體從喙尖到尾端,幾乎橫貫整個畫幅。背景則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荊棘、蕨竹,布滿了整個畫面。畫的重心在於畫幅的中間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畫中軸線的構圖方式。而具有圖案意味的佈局,有著裝飾的效果,顯示作者有意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而華美的遺意。
缩略图及局部:
相啸魔游客
guozibaba游客
空空如也游客@guozibaba #101306
说的在理。所谓调色可以说99.9%都是失真和失败的。
guozibaba游客@空空如也 #101311
调色为个人喜好,调完自己觉得好就好。
此外个人认为调色分目的不同分类:
1、为整体更协调、好看。
2、有些调色,只是为个人研究目的,利用作图软件提高对比度、锐化,想细节更清晰,更易看细节。
面壁者游客链接:www.aliyundrive.com/s/NH91S9PNGRB
提取码:kh68
未曾管理员@面壁者 #102040
感谢先生分享
guozibaba游客
墨待君来游客想问一下大家,这个历代书法家的书法电子版都是在哪里下载的,像什么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等这些大书法家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
正在查看 9 个帖子:1-9 (共 9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