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镜像之美游客求高手赐教,原网上下载的哈佛《白茅堂集》,因页面混乱,想重新下载,却找不到原网址,请高明教示为盼。另,哈佛方志,不知哪位大侠有百度盘的存货,请分享为盼。先谢谢各位!
镜像之美游客《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 白茅堂集》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四十六卷,诗赋二十五卷,清顾景星撰。景星(1623~1687)字赤方,号黄公。蕲州(湖北蕲春)人。少聪颖,有“圣童”之称,明贡生,入清不仕,康熙间举“博学鸿儒”,被迫至京,以病辞。
顾氏为明遗老,清初局势稳定后常常漫游四方,故其诗多记行旅见闻、山川形貌、风土人情。有些也反映了民生疾苦以及作者的故国之思。
顾氏描写人民所受苦难的作品数量不少,但感情较浮泛,总不如钱澄之、吴嘉纪这类作品痛切,如“狼狈持儿女,逋亡状可伤。空劳携釜甑,逐地迄壶浆。土灶留蓬壁,耧车弃路旁。明年如有岁,漂泊好还乡”(《流民》)。其反映抗清领袖被擒的《吴昜擒》,旁观者的立场更为明显:“游卒初传箭,楼船辄献俘。道人金粟梦,稳在白云无。”这种看似超脱的立场,此时就是毫无心肝。
在表达眷恋故国之情方面,顾诗中有较感人的作品,如《无锡舟中大风雨听张燕筑歌》(张氏亦为当时文化名流,《桃花扇》中就提到他):“琵琶破拔变新声,痛哭当年雷海青。一曲遏云天遇暮,无端风雨作河倾。”
顾诗中以描写民俗之作最有情趣,如《和友人燕京清明词》《和燕京十月词》表现了北京节日民俗。《河上词》写河南村民风俗:“庄头妮子年十四,嫁去经年未遣回。怀中娃子遣人抱,骑驴同去看娘来。”顾氏能够坚持民族气节,对清统治者有对立情绪:“忧国非布衣,布衣耻忧国。我本山中民,生理托稼穑。”(《述忧》)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当他病辞荐举离开北京时曾写道:“永日修途渐郁蒸,归舟乘兴快先登。试听一路催晨鸟,且免长安六月蝇。蓟苑风云原惨淡,汉家宫阙旧崚?。只今回首留遗恨,未向昌平谒旧陵。”(《次张家湾》)诗中曲折地表现出对清统治者的不臣之心。
顾诗中《道上见》颇有史料价值:“跕屣邯郸女,双趺更可怜。近来小儿女,尤自惜行缠。席帽遮铅粉,红蕖露绣鞯。不知纤足好,新年始何年?”注云:“康熙三年诏,自元年后所生女子不得扎足……予诗作于丁未(康熙六年),时京师至四方皆不遵禁,明年诏放。”从这首诗及注可见当无强制性时,一个合理的措施(不缠足)也难以推行;与此相反,一个污辱性的措施(薙发)伴之以暴力虽遇反抗,但推行开后久而不能改变。直到民国初,人们以为辫子是祖宗的遗产不肯剪去;又觉得天足不美,坚决要缠足。
顾诗学白居易通俗流畅,只是缺乏剪裁。
顾集为其子顾昌所编,除骚赋乐府外,诗二十二卷皆以年编次。有康熙间刻本。
乾坤游客不是在内阁文库吗?直接点下载
镜像之美游客@乾坤 #144794
谢谢!不是一回事,这个版本不如国图,质量差。哈佛扫描不够好,页面错乱离谱,想重新下载,结果找不到原书网址
xiaopengyou游客頁面混亂,大概率是哈佛圖藏書,但由google數位化的,在hathitrust網站上有此,要掛美國代理或能看到內容;直接在哈佛圖搜索也是跳轉到hathithust網站,一樣search only。
hathitrust上另外有哥倫比亞大學藏的白茅堂原刻的 《顧黄公詩文全集》,是否有關,但也可能數位化差,參考吧
未曾管理员哈佛有这个书(在hathitrust)
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100366687天图有这个书
read.nlc.cn/allSe...0301013446诸暨市图书馆 有个残本
60.190.214.166:7598/home/...3cb04aeddc
镜像之美游客@未曾 #144820
谢谢未曾老师!哈佛(在hathitrust)也下载不了,只有天图较好!
镜像之美游客@xiaopengyou #144816
谢谢!《顧黄公詩文全集》不是初版。未曾先生提示
哈佛有这个书(在hathitrust)
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100366687可惜已无法下载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