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质分享
- 作者帖子
guozibaba游客来源:英国博物馆
理由:金农,扬州八怪之首,墨色人物画,供大家欣赏。另,看棕榈树叶子时,一瞬间仿佛看到了烟花。
官网有更高分辨率分段图,有需求的可自行官网下载。
介绍:来源网络
清代金农《棕榈树下老僧图》,长69.2厘米,宽29.6厘米,水墨纸本。画面中的老僧身着布衣,盘膝而坐,姿态笃定,神情超然。老僧头部的画法较为写实,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浓密的长髯,细细的发辫,矍铄的表情,真实传神地描绘出老僧奇倔傲世的性格特征。一旁的怪石和棕榈树,衬托出老僧与世无争的境界。画家以浅淡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形象,线条简朴古拙,这种绘画技法来源于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创立的“兰叶描”,表现出生涩拙朴、奇绝脱俗的绘画风格。
金农(1687年—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是清代的著名画家,位列“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性散淡,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曾在乾隆年间入试“博学鸿词科”,但应试未中。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博学多才,嗜奇好古,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特别是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更是呈现繁荣景象,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其中尤以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八位画家最为活跃,他们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以书画抒发心胸志向,绘画风格相近,被人们称为“扬州八怪”或“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以独辟蹊径的立意、不落窠臼的技法、挥洒自如的笔锋、特立高标的品行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占得一席之地。
《棕榈树下老僧图》,用笔率真,随心所欲,点画随意而又笔墨醇厚,流露出稚拙之趣,令人叹服。这幅清代金农《棕榈树下老僧图》,大约是在清朝末年流落到英国,后为大英博物馆收藏。(延伸阅读资料摘自“团结报文史e家”)
缩略图及细节图:
阿哲游客非常感谢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