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kjzh游客蜚英馆1888年石印本《绘图评点儿女英雄传》,插图八十二幅,落款“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年上元柳溪陈作梅作于蜚英馆”。这套插图是清末写实绘画代表作,如实描绘清末民间真实服饰装束,非常罕见。已有不少专著论文及期刊文章述及。人文2014版影印了几张,修版太甚,已无笔触可言。这个书的原版电子版,见有国图、日藏等几种,均无插图。台湾似有一个电子版有图,但是进行了粗略的黑白二值处理,细节全糊。现恳请本坛大神出手,试试能不能找到免费高清资源。
未曾管理员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101852863
下载的话,建议从这里下载(需要翻墙)
archive.org/detai...nern188800
kjzh游客
kjzh游客@未曾 #118041
恳请大神施以援手。
子习善生游客链接:pan.baidu.com/s/1P2...?pwd=h7r3
提取码:h7r3
任行游客陈寅恪先生非常推崇的一部作品。
kjzh游客@子习善生 #118060
感谢。
kjzh游客@子习善生 #118060
再次感谢先生义举。经核,此版本似为照相制版的石印复制版。虽未一尝真醇,确也聊资挹注。
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蜚英馆石印本董询评《儿女英雄传》
此石印本四册。(迄未见任何影像图片资料。引注。)蜚英馆石印本最值得称道的是首次配有上元柳溪陈作梅精美插图八十二幅。该书首册,《缘起首回图》左下角,署有“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秋日上元柳溪陈作梅绘于蜚英馆”,下钤“柳溪”(阳文)印。孙楷第先生指出此本“每回前附图一页两面,亮光的墨色儿,精致的图儿,可知好哩!”潘建国先生亦称陈作梅为《儿女英雄传》所绘插图“堪称是近代通俗小说石印插图的顶峰之作”,与《儿女英雄传》小说可称相得益彰。但“蜚英馆本”亦不能称为善本……(此就文本而言。后略。引注。)——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2015版
这套《儿女英雄传》插图,后来被多次翻印。光绪年间,上海申报馆仿聚珍版木刻《儿女英雄传》,其中的绣像(指插图。引注)即翻印自蜚英馆刊本,而且不同于正文,并非采用木刻,仍是石印,大约出于保持原画神韵的考虑。不过,申报馆刊本在首页插图上,依然保留了原图“陈作梅作于蜚英馆”那几行字。光绪年间勤裕草堂出版过铅印本《儿女英雄传》,其中的绣像(指插图。引注)亦翻印自蜚英馆刊本,但却将“陈作梅作于蜚英馆”那几行字删掉了。由于照相技术的引进,使得申报馆、勤裕草堂在刊印《儿女英雄传》时,能够从蜚英馆刊本直接翻印原图。其他不少刊本虽然并未直接翻印原图,但仿绘者很多。如光绪戊戌(1898)春上海书局石印本,逐回所附绣像,即是从蜚英馆刊本仿绘而来。
——习斌著《中国绣像小说经眼录 下》2016版
《经眼录》所述有两处存疑。1,蜚英馆原书即石印,非木刻。尚未见蜚英馆木刻书,所见均是石印。李永泉《考论》可信。而孔网有拍卖纪录,称木刻本《儿女英雄传》插图单一册,未成交。https://www.kongfz.cn/30074673/pic/ 见附图。看栏框和印迹,似是木版。则这套插图是否另有更早印本,待核。2,上海书局石印本非仿绘,应为照相制版。仿绘必有差池,而画面整洁精细。此上海书局本并无差池,画面稍显粗略,是二次复制特征。以上。再次拜谢。
xiaopengyou游客
kjzh游客@xiaopengyou #118093
拜谢拜谢。这个图能弄下来吗?真是第一次见到。是六本,不是四本。
kjzh游客@xiaopengyou #118093
不麻烦您了,弄下来了。再拜。
xiaopengyou游客
恩县布衣游客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封建社会家庭,却处处以现实主义体现了黑暗和腐朽。
琴走弦上游客试了试,下载不来。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5 个帖子:1-15 (共 15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