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质分享
- 作者帖子
相啸魔游客来源:国家图书馆藏(温图古籍资源平台)
简介:
《周礼订义》,或称《东岩周礼订义》。经部周礼类。宋代王与之撰。总八十卷,所采旧说五十一家,唐代以前仅杜子春、郑兴、郑众、郑玄、崔灵恩、贾公彦六家,其余四十五家都是宋人。凡文集、语录无不搜采,间亦断以己意。
由于所采宋人治《礼》之书,今大多亡佚,惟赖此书以传,故为研究宋人《周礼》之学的重要资料。书中体现宋学疑经改经、重视义理的精神。可参阅《周礼订义》研究。评价:
淳祐二年(1242)六月,朝廷下诏征集地方文献,温州知府赵汝腾将其所著《周礼订义》进献,并称赞王与之“践履无玷,守节不逾、皓首著书,真经明行修之士。其书籍精粹,可辅圣明之治”云云。
后世有“汉唐礼学推贾公彦《周礼注疏》、宋代礼学舍《周礼订义》莫由”之说。
清人姜兆锡所撰《周礼辑义》云“大旨本王与之《周礼订义》”。清末礼学大师孙诒让赞此书曰“《东岩周礼订义》,采摭浩博,为《周官》说之
渊橄,易祓、王昭禹诸书莫能及也”、“搜辑之富, 不减卫湜《礼记集说》”。版本:
①宋王与之家刻本
此版最接近原貌,大概是作者自用自刻,已佚。二部二十册。当刻于嘉熙元年夏日中伏后,不晚于淳祐二年六月。后递呈于理宗。
②宋淳祐年间集资刻本
系国家图书馆藏(此种)。虽镌印不佳,在宋本中不算上乘,然此本是王与之刻意加工后的版本,较首刻更简明,且卷帙完整无缺,海内单传,仅有少部分页装订错误或有破损,总之为当今最善。
计十五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蝴蝶装,天头广阔。因卷四一末镌“此卷郑知院性之刊”二行、卷四六末镌“此卷孙知府舜举刊”二行、卷五一末镌“此卷赵徽猷师恕刊”二行等,故李致忠先生认为是众人集资开雕的。且根据几人生平,判断出此宋版刊刻时间在淳祐三年正月初六至淳祐八年五月十一之间。或说根据卷首内容,有淳祐三年一月十日下达的“检正都司看详”和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的“旨受宾州文学”,故刊刻时间应该在淳祐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至淳祐八年五月十一之间为宜。
③宋淳祐年间刻本(另种)
此版已佚。三十二册。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顺鱼尾。后被重刻入《通志堂经解》。
④元明间数种传本
元泰定年间有陈栎点校本,所据底本或为元刻。明代有塾刻本,当时流传不广。明内阁有钞本。万卷堂亦有藏本。以上均佚。
⑤清通志堂经解刊本
清代康熙间纳兰性德据淳祐三年后官刻本(③),将此书重刊,辑入《通志堂经解》。其版刻字体严整疏秀,更为清初写刻之典范。由于原宋刻已佚,故也显得尤为重要。
天禄琳琅亦收有此本,系乾隆帝误以为宋刻,原三十二册八十卷。其中卷9-11,先见于2017年中贸圣佳拍卖会,后见于2023年北京荣宝斋拍卖会。卷35-37、57-60、65-67,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61-64,见于2013年日本秋季东京古典会拍卖会。卷70-71,见于2017年中贸圣佳拍卖会。卷72-73、77-80,湖南省图书馆藏。合公私所藏,尚未能成全璧。
↑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祐年间集资刻本
↑哈佛藏清通志堂重刊本
↑私人藏清通志堂重刊本(天禄琳琅)
总之:此书原两部宋刻,一部藏在国家图书馆,现在能看到;另外一部已经佚失,但有通志堂重刊本。研究者需要对比阅读。
由于国图向来对宋刻资源视若拱璧,故没有公布《周礼订义》的胶片。恰好最近温图向国图、复旦等图书馆,购买了一批瓯学或瓯人著作的电子件,公布在他们自己的网上,于是我顺便下载研究了下。其中有一些宋元明佳刻、精钞本,值得保存。
注意:毕竟此文件是国图内部资源,可能侵犯到国图利益,各位使用时需谨慎。函侵帮删。
pan.baidu.com/s/1YE...A?pwd=6666
提取码:6666
未曾管理员感谢介绍和分享
- 作者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