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黍离游客庆元本《东莱先生诗集》外集卷一,冬日杂诗第一首,贫字后,家字前,有一字,文字看不清。傅增湘用庆元本,校勘清初吕留良家抄本,空缺此处,批有“漫漶”二字。四库本,与清宫藏本,都补了穷字。四库馆臣并未见到宋本,应是用理校。但我观此字残形,并不像穷字,无法辨识。韩酉山的《吕本中全集校注》对此处的处理,是据宋集珍本(即清宫藏本)、四库本补,并在校记说明。
我感觉傅增湘的处理方法较为稳妥,不知大家怎么看。然后如果结合诗意和字形,此字可能是什么?
庆元本
傅增湘批校吕留良家抄本
清宫藏本
公子旷游客将贫、家二字描出后发现,其间空隙极窄,能容纳的字形并不多。考虑到本诗格律严谨,此字用平,又排除了一批字。字形有一长横,家字左上角残一点状痕迹,也非常可疑。综合来说,有可能是“力”、“才”之类的字。建议在前后页寻找贫、家二字,确认空隙判断是否准确,再寻找自行简单的字往里拼对。
黍离游客感谢,贫、穷、家字如下,字形较大。
家在第二行
穷、贫,在第二行
黍离游客字形来说,中间那一横最后有回勾,因此,才、文等字似乎不符合。我查阅王力的诗韵常用字表,上平、下平声里,似没有很符合的字。只能暂时付之阙如。
公子旷游客@黍离 #166917
如果是回勾的话,那应该没有字了。还有一种可能,上一字不是贫,下部两点是缺字的上半。
黍离游客@公子旷 #166920
国内长期流传的版本,如清初吕留良家抄本,四库本,清宫藏本,都作为贫字,当有所受。宋刊本是民国后才开始广泛流传的。而且结合字形、诗意,是贫字的可能性很大。况且如果两字都不确定,那么筛选范围将大大扩大,工作量太大。只能先放一放。
双溪寄奴游客@黍离 #166913
中間空缺的字很像是“子”。老練——貧子。
黍离游客@双溪寄奴 #166922
格律不对,子是上声。吕本中的诗一般格律谨严。
双溪钓叟游客@黍离 #166924
考虑平仄,此字可能是“夫”“丁”。
無名游客我对诗歌没有一点研究 ......
东莱先生(呂祖謙), 北宋人. 请问他使用粤语还是"普通话" ?
黍离游客@双溪钓叟 #166925
这又和残留的字形不太对的上,中间一横有一个回勾。暂时看不出符合种种条件的字
公子旷游客@黍离 #166927
古籍黑白处理的固有弊端,总会损失一些图像信息。
黍离游客@公子旷 #166929
这本书应该不是这个原因。此书是民国期间傅增湘买到的,然后他用此本校勘其他清抄本,“漫漶”即是他的批校。在他去世后,捐赠给北京图书馆。傅增湘是校勘名家,同时持有原书,他都认为文字漫漶,那可能确实如此。
无畏游客上一字明显不是贫字
无畏游客补充图片,由两字高度可看出,上字应该不是贫字,且下字左下可能是长撇残损所存。
黍离游客@无畏 #166933
我刚刚量了一下,不清晰的字,从一横右上方那个黑点(先视作贫的右点),到最上面,有0.96cm左右。而另一个完整的贫字,只有不到0.9cm。确实字不一样大。但不是贫字,两个字不清晰,更不好猜了。
公子旷游客@公子旷 #166929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得到彩色资源,会有额外信息,以供分析。我在校勘《胡先生阴阳备用》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当时如果能获得彩色扫描件,可以补上更多的字。
黍离游客@公子旷 #166947
的确,有彩色后,有的背面可见。裂纹等处也更清晰,比黑白的层次感好很多。一些干扰也可以排除。
夢夢游客只能再找找宋元笔记或者诗话著作是否有引用此诗的,当时肯定有人见过未漫漶的原刻本。
在没有可靠证据的情况下,就只能存疑。
zyz游客看原本应该能解决
gaocaijiao游客这个用传统的对校法已经失效了。我独自琢磨过一套数字校对法,就是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把近似的字从其他页找到,然后粘贴进去。因为我看到“贫”字的下半部分很小,不像。必须用其他书页中的“贫”字粘贴一下。
gaocaijiao游客贫字很细长,所以“贫”字应该不对。会不会是“贪生家计疏”?“老练”对“贪生”,也说的通。
棕桉游客猜测是“乏”字
黍离游客
镜像之美游客@棕桉 #166957
应该就是贫乏
无畏游客发现傅增湘熟作热
坐拥书城游客应该从庆元本《东莱先生诗集》中先找贫、穷、家三个字,看看那个空间是否能放得下。如不行,再找其它可能的字。
lxbsy游客高人都在这里。
小逻辑游客看其它宋代选本也是作“贫穷”。所补似乎并无问题。
黍离游客@小逻辑 #167066
不知哪些宋选本里收录此诗,还是说有类似句子?我在爱如生基本古籍库里检索此诗,只有两宋名贤小集收录。而两宋名贤小集,经过了明清两代人的流传附益,文字上不如宋本接近原貌。我还看了8本左右清朝本,作穷和空缺的,大概一半对一半。
乐家堂游客“窮”字原书纸破烂,也许作了一点修补,将“贫”、“家”二字的一些笔画扯到破烂之处,所以看起来那里的空间不大,其实从左右两行对齐看,那里足够容纳“窮”字,而且“窮”字宝盖的“冖”分明还在。所以是“窮”字无疑。
黍离游客如果那一点是家字的,显得家字过长,不合理。至于有无修补,或许得看原书才能确定。
乐家堂游客因为修补,上“贫”字和下“家”字,都被拉长,拉破了。
黍离游客的确,贫也是同样的情况。下面那两点如果是贫字的,也显得过长。这两字和原刻同样的字相比都不合理。应是另有修补。所以修改和残留的原刻笔画对不上。需要看原书,看看能否排除掉后来的修补,找出原刻的痕迹,再进行判断。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34 个帖子:1-34 (共 3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4 个帖子:1-34 (共 3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34 个帖子:1-34 (共 34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