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guozibaba游客网址:open.nlc.cn/onlin...rseid=3759
推荐:李致忠是国图古籍版本专家,讲课还是很有意思的。注册可看。b站应该也有,没有搜索。
官网信息:
书,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作为人类灵魂和智慧的载体,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古代一直秉承“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的记录传统,几千年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李致忠先生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古籍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订、目录编制及目录学、书史、出版史等研究,本门课程从书籍的起源开始,究其形制的演变,探其版本的考证,带领听众走进古籍的世界,领略古籍之美,文化之美。课程涉及古籍版本鉴定、辑者考、作者考、古籍新发现等,涵盖大量古籍研究,如《四书章句集注》、《水浒叶子》、《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锦绣万花谷》、《东京梦华录》、《千家诗注》以及宋刻两陶集等。
目录:
第一讲 中国书籍的起源
第二讲 书籍的载体:从竹简到纸书
第三讲 书籍的装帧形式(上):卷轴装、梵夹装与经折装
第四讲 书籍的装帧形式(下):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与毛装
第五讲 《千家诗》:成书 、辑者与流传
第六讲 明内府写彩绘插图本《明解增和千家诗注》
第七讲 宋刻两陶集的版本及流传
第八讲 两集共储陶陶室 书林佳话又添增
第九讲 古书版本鉴定:“虚鉴”与“实考”(上)
第十讲 古书版本鉴定:“虚鉴”与“实考”(中)
第十一讲 古书版本鉴定:“虚鉴”与“实考”(下)
第十二讲 宋刻颜体《法华经》考证释例
黍离游客李致忠是原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也是再造善本的主任。的确可以看看。
黍离游客b站的确也有。
【国图公开课】李致忠 - 中国古籍十二讲(全12集)[1080P]_哔哩哔哩_bilibili
李致忠 古籍版本鉴定系列_哔哩哔哩_bilibili
guozibaba游客又发了个帖子,西北大学的景新强《古籍版本学》mooc的帖子,可能当垃圾帖拦截了。
未曾管理员@guozibaba #169252
已恢复
黍离游客相比这个古籍十二讲,我更推荐b站上的 李致忠 古籍版本鉴定系列,共七讲。是从2005年10月到2006年6月17日,在国家图书馆开的讲座。其中听众很多都是善本特藏部的,所讲内容很实用,有深度。他所讲的内容,如国图购书的历史等等,有很多经验教训。对如何利用图书馆(尤其是对国图馆员),有不少实用的要求和建议。当然,对于版印风格特点,讲解也是相当有深度。
guozibaba游客@黍离 #169270
感谢,补充到帖子里去。
guozibaba游客@黍离 #169270
李致忠 古籍版本鉴定系列。
www.bilibili.com/video...1Zt411d728
依据版印的风格特点初步鉴定版本 01:54:52
依据原书序跋、书牌、木记、后人题跋识语鉴定版本 01:59:11
依据原书刊工刻手、书中讳字鉴定版本 02:06:45
依据衔名、尊称、谥号、目录著录等七方面鉴定版本 01:58:13
雕版印本、活字排印、抄写本的鉴定1 01:03:08
雕版印本、活字排印、抄写本的鉴定2 01:02:01
中国古籍定级之我见 01:47:04
guozibaba游客@guozibaba #169278
搜索中,还发现李致忠的另一个讲座,一同放出来参考吧。
www.bilibili.com/video...1Ug4y1g73X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研修班
1 古书版本鉴定(上)01:32:36
2 古书版本鉴定(下)01:19:07
3 简帛发现整理与辩伪02:02:11
4 佛经版本鉴定02:22:55
5 元刻本鉴定01:29:07
6 试谈明代古籍版本鉴定01:29:57
7 中国民族文字古籍鉴定01:56:45
8 古籍稿抄校本鉴定02:09:32
9 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01:32:36
10 活字印刷源流与活字本鉴定01:36:39
11 碑帖概况02:09:35
黍离游客可惜没有字幕,有些名词,一次听不清楚,需要反复听几遍,结合上下文才弄清楚。
黍离游客国图公开课还有一个课程,不过只是个看完展览的观后感性质,而且主要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版本的比较少。
承载与记载——“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观后。此展览2011年6月8日在文津街古籍馆开幕,“观后”实际上是李致忠在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的发言稿的基础上修改的。
- 作者帖子
正在查看 11 个帖子:1-11 (共 1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1 个帖子:1-11 (共 11 个帖子)
正在查看 11 个帖子:1-11 (共 11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