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正在查看 44 个帖子:1-44 (共 44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82686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来源:中华古籍智慧(id=1013213)苏州图书馆藏

    推荐理由:四部丛刊的容斋随笔、续笔,即影印此版,宋嘉定五年(1212)赣州郡斋刻本。赣州本,孤本。

    介绍:珍本书志 | 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

    洪邁(1123—1202),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县)人。洪皓季子。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乾道間,累遷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修國史。淳熙十三年(1186),為翰林學士,上《四朝國史》。寧宗時,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卒贈光祿大夫,謚“文敏”。著有《野處類稿》《夷堅志》等。參見《宋史·洪邁傳》。

    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雙順黑魚尾。版心上鐫字數,中間為卷次,下鐫刻工名。版框高22.5釐米,寬16.9釐米。

    正文前有《容齋隨筆五集緫序》,末署“嘉定壬申仲冬初吉,寶謨閣直學士太中大夫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臨川何異謹序”;後接目錄。《續筆》正文前亦有目錄,後有洪邁序,末署“紹熙三年三月十日邁序”。

    《隨筆》凡十六卷,共三百二十九則。第一卷二十五則,第二卷二十四則,第三卷二十一則,第四卷二十三則,第五卷二十五則,第六卷十九則,第七卷十八則,第八卷十五則,第九卷二十八則,第十卷二十則,第十一卷十六則,第十二卷十八則,第十三卷十八則,第十四卷十七則,第十五卷十九則,第十六卷十九則。《續筆》凡十六卷,共二百四十九則。卷第一十八則,卷第二十八則,卷第三十八則,卷第四十七則,卷第五十三則,卷第六十五則,卷第七十七則,卷第八十五則,卷第九十四則,卷第十十七則,卷第十一十五則,卷第十二十二則,卷第十三十四則,卷第十四十七則,卷第十五十三則,卷第十六十六則。

    刻工:蕭諒、鄧鼎、貴、蕭文超、黃遇、蕭文顯、茂、圭、黃珍、黃寬、劉源、肖諲等。

    書中 “匡”、“朗”、“勖”、“樹”、“玄”、“弘”、“讓”、“殷”、“徵”、“慎”、“貞”、“桓”等字避諱缺筆。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雜家類收錄,編號為子6092。

    名錄號00759。綫裝,十二冊。

    書末有清繆荃孫墨筆跋。繆荃孫(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號藝風老人。江蘇江陰人。光緒二年(1876)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先後掌南菁書院、濼源書院、南京鍾山書院、常州龍城書院。并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江南圖書館、京師圖書館。晚任《清史》總纂。著有《藝風堂藏書記》《藝風堂金石文字目》《藝風堂文集》等。

    緫序首葉鈐有“菦圃/收藏”朱文長方印、“海鹽張元濟/庚申歲經收”朱文長方印、“齊/七”朱文正方印、“希/逸”白文正方印、“張印/澤璿”白文正方印、“涵芬樓”朱文長方印,序末葉鈐“伏侯/在東/精力/所聚”朱文正方印,目錄首葉鈐“鞠山文庫”朱文長方印、“他無/長物”白文方印、“田偉/後裔”朱文方印、“審美/珍藏”白文方印、“潛山/讀本”朱文方印、“後博/古堂所/藏善本”朱文方印、“荆溪田氏/藏書之印”朱文長方印,《隨筆》卷一首葉鈐有“潛叟/秘笈”朱文方印、“荃/孫”白文方印,卷四卷端鈐“墨汁/因緣”朱文方印、“知論/物齋”朱文方印、卷七卷端鈐“行/可”白文方印、“徐恕/私印”白文方印,卷九首葉鈐“江夏/徐氏/文房”朱文方印;《續筆》目錄首葉鈐有“曾歸徐/氏彊誃”朱文長方印等印,卷四首葉鈐“洪州/高士後”白文方印、“臧棱”朱文長方印,卷十六末葉鈐“伏侯/得之/日本”白文方印、“鄂渚徐氏/經籍金/石書畫記”朱文方印等印記。

    按,何異序云:“文敏隨筆紀錄,自一至四,各十六卷,五則絕筆之書,僅有十卷,悉鋟木于郡齋。”知宋刻有五筆。現蘇州圖書館藏《隨筆》《續筆》,國家圖書館存《續筆》。

    书影:

    01-000701-001101-003102-000702-0023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
    链接: pan.baidu.com/s/1tu...Q?pwd=88f5 提取码: 88f5

    @182687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書末有清繆荃孫墨筆跋02-008702-0088

    @182703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感谢制作书签,方便很多~~

    @183234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四部丛刊影印版,拿掉某些印章不知是何故?

    @183235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lxbsy #183234

    拿掉了什么章?

    @183237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屏幕截图 2025-06-19 112104对应本贴,随找一个,全书其他没有细致对比了。四部原书没有,故不知是数字化单位P掉的,还是原书拿掉的。

    @18324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lxbsy #183237

    无非两种原因:

    1、影印时,这些章还没盖。

    2、影印时,因特殊原因出借人不愿有章。

    无论哪种都需要资料核实。个人倾向第一种可能大些。

    @183242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徐行可这书1920年由傅增湘之介,1200元售归商务涵芬楼。

    后再由商务转让给了南浔张氏。

    摄影应是这一进一出其间进行的。

    @183284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lxbsy #183237

    @guozibaba #183241

    @xiaolvtian #183242

     

    1920年,徐行可藏宋本《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均转让商务印书馆。

    据张元济日记记载,张钧衡听说张元济收得此书,次年一月,就找到了张元济的亲家葛嗣澎,请葛氏出面,让张元济把此书转让给他。张元济为了让《四部丛刊》多一些精品,和同人商议后,向张钧衡提出交换条件,如果张钧衡能将藏书“无限制”借给涵芬楼影印,这部珍贵的宋版可以原价割让。

    今藏苏州图书馆。

    徐行可,名恕,字行可,号彊誃,以字行。

    张钧衡,字石铭,号适园。张氏长子名乃熊,字芹伯,一作芹圃。

    屏幕截图 2025-06-19 112814这一页四印,上自下第一、三印。符合递藏。

    屏幕截图 2025-06-19 154131这一页八印,上自下第七印。按递藏,四部原书拿掉。

    大概原因是“影印时,因双方约定或单方因故拿掉章”?

    @183288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lxbsy #183284

    1、续笔第一页,原书只有三个印,从上而下1、2为徐恕的印。

    2、续笔目录板框内少的三个印为:苏州市图书馆藏书、曾归徐氏彊誃(徐恕)(你帖中第7印)、芹圃收藏(张均衡)。和xiaolvtian的@xiaolvtian #183242 结论不矛盾。

    @183416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葛嗣澎,臆造人名。

    p0120

    @183419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xiaolvtian #183416

    张树年著《我的父亲张元济》:张元济儿子张树年,受父母之命,10岁即与平湖葛嗣浵(稚威)先生三女昌琳订婚。20岁,1926年11月10 日结婚。婚礼在上海大东旅馆举行,请蔡元培先生证婚。

    @183422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四部丛刊   孔子家语  明黄鲁曾翻宋版,智慧平台也公布了。不过藏书印对不上,而且耕兰氏的朱笔点校也没有,不知是哪种情况。

    guji.nlc.cn/resou...ype=ziyuan

    @183432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黍离 #183422

    是同一本书,推测经过修版。

    PixPin_2025-06-20_15-00-13PixPin_2025-06-20_15-01-11PixPin_2025-06-20_15-01-44

    @183435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guozibaba #183432

    我知道是一本书(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总目,著录的很清楚),但序言的藏书印对不上,而且校语等被删去了,因此略有疑惑。

    @183439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黍离 #183435

    确定同一本书,那就是删除了。

    [1]封樹芬.略論《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的描潤改字等問題[J].古典文献研究,2015,(02):284-293.

    PixPin_2025-06-20_16-10-57

    @183449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guozibaba #183439

    感谢提供相关信息!

    @183463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封文缺少印刷方面的研究视角,并非为了统一性,就将校勘文字删除。

    张元济等对校本价值的了解不会输于今人,非不为也,不能也,这是《四部丛刊》的影印方式决定的。

    影印分二值、灰度、彩色三类。民国时期,灰度、彩色影印成本太高,《四部丛刊》这种走商业路线的大部头无法承担,而二值影印对多色的校本是无能为力的。

    @183481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xiaolvtian #183416

    @guozibaba #183419

    抱歉。感谢指出。并贴出详细资料。以正网传。

     

    @黍离 #183422

    不过藏书印对不上

    后序,上自下第一,南京图书馆。你提的属于1、影印时,这些章还没盖。

    以上。

     

    我提的属于类似情况2。暂时未查到有拿掉旧有藏书印的研究文章。

    《四部叢刊》影印本的描潤改字等問題,让不少书友了解到四部还有这个问题。学习了。

    @183508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lxbsy #183481

    屏幕截图 2025-06-21 001819屏幕截图 2025-06-21 001836

    前序的凤阳郡人、朱伦元明等印,我虽没查到印主,但常理可知,序言面,不可能一个印章都没有,所以也应是去除了印章。

    @183509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卷一也是同样的道理,陵山、元明父等印,不至于此前一个都没有。

    补充:刚刚看到,前序有“嘉惠堂丁氏藏书记”,为丁丙藏书,则藏印被删去,显而易见。

    @183528 回复 ⚑举报 

    TUH
    游客

    感谢分享

    @183550 回复 ⚑举报 

    lxbsy
    游客

    这个真乱。。。。数字化还靠谱吗?

    屏幕截图 2025-06-21 120046屏幕截图 2025-06-21 120025

    @18355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lxbsy #183550

    有什么问题吗?

    @18366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xiaolvtian #183242

    徐行可这书1920年由傅增湘之介,1200元售归商务涵芬楼。

    此句经查《傅增湘撰. 藏园群书经眼录[M]5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83.09》690-691页,为1200元。但据《张元济日记 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004页(鹤斋可能是书写人的笔误,应为容斋),显示为1300元。

    也不知那个正确。

    PixPin_2025-06-22_13-31-07

    @183685 回复 ⚑举报 

    夢夢
    游客

    @guozibaba #183551

    应该指的是同为四部丛刊本,却并不一样。

    IMG_20250622_210247

    @183687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这几个印都是后盖的,一般公立图书馆的印好认。初集永青文库的最好,没这么多后盖的印。续编三编,没办法,就只能用网传的版本(无水印)。

    @183690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夢夢 #183685

    应该是四部丛刊本出版后,后盖的印章,是正常的。黑白灰度看不出来而已。

    @18370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guozibaba #182686

    更新文件:原来文件为网站原始图片转pdf,虚大,用IrfanView转80jpg质量,由原2个pdf文件3g大小降为1个文件851m,查看更加方便。想换版的可以下。

    原始转的pdf也在文件夹内,留存。

    @183950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guozibaba #183661

    查了点资料,当以张记1300元为是。

    张元济日记

    张在日记里,做了一道算术题,颇能自洽。

    1300+1150+400-850=2000

    傅录的1200,有可能傅增湘原录即误;也可能原录不误,傅熹年据手稿整理时致误。

    @183951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xiaolvtian #183950

    专业。佩服。

    @183953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日记》排印本的这段,认字、断句都有点问题。

    除“鹤”为“容”外,

    “全归公司”当为“合归公司”

    “内有八百五十元系拨还。余款已收回,由拔翁开支单。”当为“内有八百五十元系拨还余款,由拔翁开支单,已收回。”

    @183955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张、傅关于代购《容斋随笔》事宜的往还尺牍应有数通,可惜保存下来的,似乎只有1920.5.14张致傅一函,据云原件今藏上博。

    张元济致傅增湘

    @183976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xiaolvtian #183955

    请问这是出自《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吗,论书尺牍直接从1919年跳到1922年,有点奇怪。往来信札网上没有电子版,只能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

    @183977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张元济书札也没有

    @184154 回复 ⚑举报 

    xiaolvtian
    游客

    首见2008《张元济全集》。

    自然,后出的《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也有该函。

    @184173 回复 ⚑举报 

    泉说
    游客

    借地求两册资料,诚望诸师友帮助🙏

    一、1913年《二十萬分一圖略圖式》
    二、1914年《二十萬分一地形圖編纂規則》(完整版)

    @184697 回复 ⚑举报 

    zyz
    游客

    @guozibaba #183701

    这个怎么弄,方便出个教程么?

    @184698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zyz #184697

    软件这里,剩下自己一看就会。

    PixPin_2025-07-03_14-01-40

    @184703 回复 ⚑举报 

    xiaopengyou
    游客

    減低圖片質量,老馬的ComicEnhancerPro軟件也可以

    @184712 回复 ⚑举报 

    zyz
    游客

    @guozibaba #184698

    谢谢,压缩成功了。这个也能把TXT格式的目录导入PDF吗?

    @184816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刚刚我翻阅了《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2024,北京燕山出版社,柳向春整理),整理质量很差。稍后详说。

    @184826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以下简称《信札》),前言中说,“以《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以下简称称上图本)为底本,未收于上图本者,据《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张元济全集》予以补足”。我虽未见上图本全书,但看过电子版“前言+总目录”,据前言所说,张致傅有10件,《全集》《尺牍》均未收,傅致张有5件《尺牍》未收。实际上这15件书信,仅有3件《信札》收录,另外12件则不知所踪。可知整理工作,相当敷衍。

    详见如下列表:

    张致傅10件

    1、1918.1.6

    2、1919.6.29

    3、1919.8.6

    4、1919.8.29

    5、1919.8.30

    6、1919.9.27

    7、1919.10.30

    8、1919.11.30

    9、1929.12.30 《信札》收录

    10、1931.3.25

    傅致张5件

    1、1928.9.11

    2、1929.2.8

    3、1930.12.7 《信札》收录

    4、1933.2.12

    5、1933.5.27《信札》《尺牍》均收录(上图本前言有误,此封《尺牍》有收录)

     

    以下为上图本前言。《信札》前言,网上容易搜到,不录。

    屏幕截图 2025-07-04 233819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ROfEUH_5fixEpp6yOjVJg?pwd=kto8 提取码:kto8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6的分享

    @184827 回复 ⚑举报 

    黍离
    游客

    本想着用此书代替《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毕竟多了15件。结果颇为失望。因此只将此3件拍摄,自己留存。

正在查看 44 个帖子:1-44 (共 44 个帖子)
正在查看 44 个帖子:1-44 (共 44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guozibaba分享「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宋)洪迈撰.宋嘉定五年(1212)赣州郡斋刻本.民国缪荃孙跋.苏州图书馆.12册.索书号特2」3.16g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5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