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101-150 (共 253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58419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黄叔正 #58186

    那就先感谢先生了~其实程老师后来还是登陆过facebook的,因为messenger上可以查看对方是否已读信息。大概是民间研究者找程老师的太多,他早已不胜其扰,所以索性不留意了。大佬们很多都有挂个vpn的习惯,毕竟墙内墙外各有各的好,来回翻是最好的。惜闻程老师抱恙,希望早日康复~

    先生您的研究同样令人期待,复旦真是大神云集,既有扎实浑厚的正规学养,又有外间难得的文献资料优势,您所产出成果的已然且仍将启沃心目。我这种还未真正入门数术的人,站在大佬们肩膀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

    十分抱歉,我忙着接待来玩的亲戚,这才发现好多天没刷书格了😂

    @58457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钟小臣 #58188

    先生的论述实在精彩,我从此前的个人零碎观察中也曾略微窥见您说到的这些点,但从未把思路整理得那么好。我对李零先生的“新瓶装旧酒”说也深感认同但领会不深,看了您举例的“金口透易”中竟含有经过改头换面的远绍秦简《归藏》之法,大感震惊。这种草蛇灰线的隐绪最不易发现,但也是最有趣的,能看出数术传承史的深刻机理。王家台《归藏》简二十多年一直未能整理面世,您信手拈来一个精彩例子竟就透露出了这批简的重要信息,看来接下来又有新的宝藏可盼了~

    您对学术界数术研究利病的剖析、对日书占据数术简牍大头的解释、对数术史上几场大变革(尤其是雕版印刷对唐宋变革的影响),处处精彩。您和黄先生两位大神,当然还有更早知道的程老师,让我看到了专业学者的真正风采🙏🏻

    @58568 回复 ⚑举报 

    修隐者
    游客

    @采云归 #58256

    但是貌似没有实质县志或者官方的记录,还有传言是在墙上开门等的,好奇问问,原来也有人知道的,按理说那个事情应该有秘本或者特殊藏书的,但是确切哪个地方都没考证到,哈哈哈哈

    @60278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58186

    先生們的討論都非常精采,小弟獻拙提供些補充,少微的文章可參考"从历史的角落里,找到盛唐时期的遁甲术的流变"一文,他的根據大概以下幾處,太一遁甲之名最早被提到應當出自於東晉葛洪的抱朴子登涉篇,還有《太乙紫庭秘诀》一書中的"推太乙遁甲术"篇章。最直接點名天乙遁甲此法則來自《太白陰經》中《卷九遁甲》,「經曰:黃帝征蚩尤,七十二戰而不克,晝夢金人引領,長頭,衣元狐之裘,而言曰:「某天帝之使授符於帝。」帝驚悟,求其符不得,乃問風后、力牧,力牧曰:「此天帝也。」乃於盛水之陽築壇祭之,俄有元龜、巨鰲從水中出,含符致於壇而去。似皮非皮,似綈非綈,以血為文,曰:「天乙在前,太乙在後。」黃帝受符再拜,於是設九宮,置八門,布三奇、六儀,為陰陽二遁。凡一千八百局,名曰:「天乙遁甲式」。」

    黄叔正先生提到舊唐書中一行撰《太一局遁甲經》,以及桑道茂善太一遁甲五行災異之說等可能也是少微參考的依據。當然就此斷定唐朝同時真有太一天一兩種遁甲存在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判斷。

    另外小弟還有查到其他可能相關的記載,提供給各位先生參考與指教。

    孫猛的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詳考中提到門元太一遁甲經六卷名字可能寫錯,疑當作開元天一遁甲經。

    另有朝鮮王朝實錄中世祖實錄中提到「傳曰:“《律學解頣》,其賜于曾受《講解律》者。,盧思愼賜《兵要》,崔灝元、安孝禮,各賜《講解律》、《律學解頣》、《交食推步》、《本草得效方》、《五行精紀》、《三辰通載》、《太乙遁甲》、《金鏡式》一件。且今後書冊頒給時,灝元、孝禮,亦竝賜之。”」

     

     

     

    @60297 回复 ⚑举报 

    守正
    游客

    法奇门和理奇门排局完全不同,如果读过法本都应了解,另外有点是有诀无图,有的是有图无诀,看个七八本奇门法书,就知道奇门法术相当完备

    @60328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修隐者 #58568

    在正史和地方志中記載會遁甲的人其實很多,常有"至於天文、地理、律曆、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 "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 等描述,但其實際使用案例和六壬相比真的很少,請參考如下:

    後漢書/方術列傳:

    「"高獲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也。為人尼首方面。少遊學京師,與光武有舊。師事司徒歐陽歙。歙下獄當斷,獲冠鐵冠,帶鈇鑕,詣闕請歙。帝雖不赦,而引見之。謂曰:「敬公,朕欲用子為吏,宜改常性。」獲對曰:「臣受性於父母,不可改之於陛下。」出便辭去。三公爭辟不應。後太守鮑昱請獲,既至門,令主簿就迎,主簿(曰)但使騎吏迎之,獲聞之,即去。昱遣追請獲,獲顧曰:「府君但為主簿所欺,不足與談。」遂不留。時郡境大旱。獲素善天文,曉遁甲,能役使鬼神。昱自往問何以致雨,獲曰:「急罷三部督郵,明府當自北出,到三十里亭,雨可致也。」昱從之,果得大雨。每行縣,輒軾其閭。獲遂遠遁江南,卒於石城。石城人思之,共為立祠。"」

    「趙彥者,琅邪人也。少有術學。延熹三年,琅邪賊勞丙與太山賊叔孫無忌殺都尉,攻沒琅邪屬縣,殘害吏民。朝廷以南陽宗資為討寇中郎將,杖鉞將兵,督州郡合討無忌。彥為陳孤虛之法,以賊屯在莒,莒有五陽之地,宜發五陽郡兵,從孤擊虛以討之。資具以狀上,詔書遣五陽兵到。彥推遁甲,教以時進兵,一戰破賊,燔燒屯塢,徐兗二州一時平夷。」

    新唐書/方技列傳:

    「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善太一遁甲術。乾元初,官軍圍安慶緒於相州,勢危甚,道茂在圍中,密語人曰:「三月壬申西師潰。」至期,九節度兵皆敗。後召待詔翰林。建中初,上言:「國家不出三年有厄會,奉天有王氣,宜高坦堞,為王者居,使可容萬乘者。」德宗素驗其數,詔京兆尹嚴郢發眾數千及神策兵城之。時盛夏趣功,人莫知其故。及硃泚反,帝蒙難奉天,賴以濟。」

    朝鮮王朝實錄/太宗實錄/六年(1406)卷十二:
    「"夫鄭易、持平趙啓生等諫曰:“殿下出次草地,欲其恐懼修省,以消變異也。今日觀獵,似乎未便。”上曰:“避居乎此,非遁甲藏身之比也。予豈若浮屠向(璧)〔壁〕坐禪也?”易等又曰:“觀獵馳騎原野,乖於避厄之道。且秋收未半,而多率騎士觀獵,此臣等之所缺望也。”上曰:“踏損禾穀,乃爾等之先慮也。予雖觀獵,萬無踏損之弊。予在留後司之時,觀獵門外者非一,亦無踏損之弊,爾等之所曾知也。今養一二鷹子,欲試放郊外。避御之間,毋再爲如此之言。”"」

    世宗實錄/二年(1420)卷八:

    「癸卯/上及讓寧、孝寧奉大妃,避病于開慶寺。用術士遁甲法,悉屛侍衛夜出,唯宦官二人、侍女五人、內奴十四人從之。大妃御肩輿,直向開慶,夜漏已三鼓矣。近侍,上只率一人,先至本寺,掃淸御室,還迎大妃。住寺凡四日,不使人知,樂天亭侍衛如常,故內外莫知所向。上親行藥師精勤,供佛飯僧,病猶未歇。」

    這些例子有祈雨、隱遁等偏向法術性質的,還有少數實際軍事上的預測(額外補充少微認為晉書戴洋傳中與劉胤對話用到日家奇門進行占斷),另有簷曝雜記中一個例子:

    相宅董仙翁

    董華星達存,吾邑人,壬申進士,精六壬奇門術,相宅尤奇驗。壬申將會試,須僦宅貢院前,餘與之約同寓矣。時餘客座師汪文端公第,公為餘賃一宅,餘不敢卻,乃囑內弟劉敬輿偕董寓,董所親擇也。又有吾鄉符天藻亦附焉。二場後,餘詣董,私問其寓內當中幾人,答曰:「三人俱可雋。恐符君或失之,蓋夜臥須各按本命定方位,而符懷疑,不我從也。」出榜,果董、劉俱成進士,餘與符落第。又江蘇巡撫莊公有恭延之相衙署,董為改葺數處。既落成,公將出堂視事,董止之,為擇一吉日時而出。屆期坐甫定,轅門外忽傳鼓報喜,則加官保之信適以是刻至矣。今藩伯康基田令昭文,以家中有子弟應秋試,預叩董。董詢其先塋何向,教以塋之某方立一燈竿,子弟中某年生者當發解,已而果然。他奇驗多類此,人皆稱「董仙翁」。

    此案例清稗類鈔亦有記載,但僅只說他精六壬奇門並沒有出現相宅兩字,無論如何,這有可能是少數記載奇門遁甲用於方位擇吉的例子。在此提供給各位先生參考。

    @60336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56834

    雖說南宋定型的邵彥和-淩福之系統作為六壬的正脈,但根據秘書監志記載的元朝司天台考試題目記載占候三式科所習經書:《太一金鏡式經》《景佑福應集》《遁甲天一萬一訣》(又名《三元式經》) 《景佑符應經》《神定經》《六壬連珠集》《補闕新書》。可見到元朝中央天文機構仍然使用持續使用神定經古法,後續明清兩代欽天監和地方陰陽學使用的教材我尚未查到記錄,若先生知道還煩請補充。

    但隔壁韓國倒是有不少記錄,六壬在朝鮮的歷史應該也非常悠久,至少最早就有東漢時朝鮮樂浪郡出土的六壬式盤。 高麗史記載文宗十一年(1057)壬辰命有司試宋投化人張琬所業遁甲三奇法六壬占授太史監候。

    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十二年(1430)/卷四十七/三月/18日,諸學取才經書諸藝數目:

    「陰陽學:天文《步天歌》、《宣明步氣朔步交會》、《授時步氣朔步交會》、太陽、太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四暗星、《步中星》、《太一算》。星命卜課,《周易》《占》、《六壬占》、《星命書》、《大定三天數》、《範圍數》、《紫微數》、《皇極數》、《袁天綱》、《五行精紀》、《前定易數》、《應天歌》、《五摠龜》、《三辰通載》、《欄江綱》、《觀梅數》、《海底眼》、《碧玉經》、《蘭臺妙選》、《禽演新書》、《三車一覽》、《地理大全書》、《天一經》、《靈經》。」

    英祖實錄/八年(1732)/卷三十一/二月/10日:

    「觀象監官員李世澄貿來淸國所改萬年曆,命加世澄一資。先是,丙戌,許遠覓來淸萬年曆,其後曆法無差,自壬寅以後,曆註吉凶宜忌。間多差殊,至是世澄,與譯官鄭泰賢,求得淸國萬年曆新本,又貿來方技諸書,《鰲頭》《通書》、《六壬 指南》、《易林補遺》、《淵海子平》、《 六壬金口訣》、《火星細草》、《格海子平》、《地理四彈子》、《七曜推步稿》、《忌辰錄》。觀象監啓請褒賞,故有是命。」

    英祖實錄/十七年(1741)/卷五十四/九月/5日:

    「命刊袁天綱《範圍》、徐子平《應天歌》‧《六壬》‧《課經》‧《斷經》,以觀象監命課學祿取材,科擧時所用也。

    官方如元朝司天监,明朝太史局,清朝的钦天监等」

    從以上可見朝鮮隨著中原王朝朝代的更迭,不斷有進行相關的交流更新,至少到英祖時觀象監使用的並非古法六壬,而是使用指南、課經和斷經等書,也許由此可反推中國在清朝時可能已經不使用神定經作為教材了?又或是至少有一段時間欽天監等官方機構和民間兩種並行,後面才逐漸吸收民間的書籍? 不知道先生怎麼看呢?

    @60337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Andy #60336

    更正#

    英祖實錄/十七年(1741)/卷五十四/九月/5日:

    「命刊袁天綱《範圍》、徐子平《應天歌》‧《六壬》‧《課經》‧《斷經》,以觀象監命課學祿取材,科擧時所用也。」

    @6035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278

    感謝先生的精彩補充~我想起來了,少微確實是在這篇文章裏首倡天一遁甲、太一遁甲二分之說的。主要論據確實如您所舉,包括《太乙紫庭秘诀》(成書不早於南宋,但也不排除包含有更早期的內容)、《太白陰經》,以及前件《兵要望江南》等。現在又有了您從日本《見在目》、朝鮮《世祖實録》中發現的兩條重要材料,更可證明遁甲數術(而非遁甲法術)在早期被稱爲“天一遁甲”或“太一遁甲”了。而像您和黄叔正先生指出的,這兩箇名稱所指究竟是同是異,目前確實證據不足,難以遽斷。畢竟黄帝受符傳說中的“天一在前,太一在後”之語也衹是講了兩尊大神的位置關係,九宮貴神裏,天一局九宮離位、太一居一宮坎位,也符合這八箇字的描述,尚無法證明天一遁甲、太一遁甲是兩種不同的法。

    @6035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336

    以邵-凌一系的占法爲六壬正脈,其實是民間六壬占卜界約定俗成的慣例,因爲此系理論最完備,占驗亦有神效。但正如先生舉出的,在官學體系中並不如此。官方要保守得多,仍在堅持以《神定經》《補闕新書》爲代表的六朝隋唐古法。朝野之間似乎有一箇很大的裂痕,官學不把南北宋新出現的技法列入正統,而民間實踐的術家也完全不買古法的帳,以至於《補闕新書》徹底亡佚,《神定經》也險些亡佚,雖存猶亡。我們今天有幸還能見到《神定經》全帙,可借以攷見古法的樣貌,但現實實踐中早已沒有人用《神定經》之法來占事了。

    當然,《神定經》自己也不是一箇同質化的體系,它就衹是一部古式經彙編,所謂神定經之法,其實是金匱玉門曾門神樞靈轄集靈這一歷史層次的最原始樸素的占法。

    @60354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朝鮮在六壬方面還挺激進的,始終緊跟中國的步伐,中國一流行箇什麼,他們也跟著更新換代,所以他們的六壬起步雖早,至今卻一部古老的壬書都沒存下來,六壬領域全是中國明清這一層次的大路貨,有點可惜。不像日本及其保守,陰陽道裏的六壬式法幾乎全是從六朝隋唐之法發展出來的,都沒受到宋代的影響。日本估計還有很多早期六壬典籍保存在寺院、古舊書店、各博物館,及私人藏家的手裏,名目都尚未揭曉。

    @60356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336

    先生提到的明清欽天監和各地陰陽學的教材,這也是我好奇的,奇怪一直沒有相關史料披露出來。保存至今的清宮檔案、明清諸帝實録似乎還沒有數字化公開,不知誰纔有權限查到這部分資料了。我甚至懷疑,明清的陰陽學該不會已經不教三式了吧?

    @60360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354

    事實上朝鮮比起六壬,對太乙重視多得多,這點倒是跟中國一樣,雖然中國從元朝後史書好像就沒有實際使用案例了(但正史與地方志中習太乙者仍然不少)。朝鮮有多重視太乙呢,可以從以下的記錄一窺究竟。

    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三年(1394)/卷六/十二月/10日:

    「都評議使司啓曰:“太一算,兵家要務,宜置局講習,隷於訓鍊觀,以時考察,成才者,武科內竝試擢用。”上從之。」

    太祖實錄/三年(1394)/卷五/二月/29日:

    「判義興三軍府事鄭道傳等上書曰:

    ...宜令本府及兵曹諸衛領見任者,監身試藝,其壯有才者,復其職;幼弱者、老病者、無才者、雜類者、托故不仕者,一皆削之,更將親軍衛屬原從侍衛員人、訓鍊觀習兵法員人、太乙習算員人,各令所屬官保擧,如前監身試聞差備。」

    太祖實錄/七年(1398)/卷十四/八月/26日:

    「道傳字宗之,號三峯,安東奉化人,刑部尙書云敬之子。前朝恭愍庚子,中成均試,壬寅,中同進士,累遷至通禮門祗(侯)〔候〕。丙午,連喪父母,廬墓終制。辛亥,召拜太常博士。恭愍親享宗廟,道傳按圖製樂器。遷禮儀正郞、藝文應敎,進成均司藝。甲寅,恭愍薨,乙卯,殘元使者至境上,道傳曰:“先王決策事明,今迎元使不可。且元使欲加我罪名而赦之,其可迎乎?”時宰不聽,道傳强言之,見怒貶會津。甲子,賀聖節使鄭夢周,擧爲書狀官赴京,還拜成均司成。丁卯,乞郡爲南陽府使。戊辰,上當國,召拜大司成,屢獻計,陞密直提學、知貢擧。爲十學都提調,敎詳明太一諸算法,移藝文提學,作《胗脈圖訣〔診脈圖訣〕》。己巳,與趙浚等,請革私田。恭讓立,陞三司右使,以中興功臣封忠義君。」

    太宗實錄/二年(1402)/卷三/二月/12日:

    「命太一習算生徒習業於書雲觀。」

    燕山君日記/八年(1502):

    「下護軍崔灝元上疏,仍傳曰:“成宗朝《太一經》修撰與否,考《實錄》、《日記》以啓。其疏所云《太一經》修廢之效,此古經文乎?灝元自作乎?其問政院及宰相。”承旨等啓:“術家之事,臣等所未知。疑是出於術書,而灝元裁制也,請召觀象監提調李克墩、成俔問之。”傳曰:“可。”克墩、俔啓曰:“觀灝元疏辭,必是術家之語,非自造也。然臣等雖承乏爲觀象監提調,術數之事,未嘗涉獵。灝元疏語,臣等未嘗聞也。其云:‘對馬島往擊之時,亦藉《太一》,而得利。’臣等未之知也。成宗朝嘗命編撰,而尋復罷之。其所以罷之之意,豈無以哉?術數之事,國家雖不可盡棄,然皆近於左道,孔、孟所不言。”傳曰:“其問政丞等。”又問克墩等曰:“若以此書,預卜國祚長短則可,不然則旣非正道,雖不刊行,無乃不妨乎?”克墩等啓:“上敎允當。臣等亦以謂,如有益於國家,則前古聖賢之君,當先爲之。”傳曰:“知道。”其疏曰:

    臣曾在成宗朝,伏承《太一學》復立之命,書旣垂成,而遂命停罷,至今不復,秘術不傳,心實未安。敢陳愚抱,以瀆聖聰。臣按,《太一》天帝神也。下司九宮,中建皇極,欽若則彝倫敍,怠棄則三正亂。《太一》掩囚則人君不安,諸將關挾,大臣有災,世道治亂、國脈長短,可得而先知,豈淺淺小術之比?以歷代之迹而言之,黃帝制太一局,伐蚩尢,而爲五帝先;太公持《金鏡式》,伐商辛,而爲三王表。吳王爭衡,劉敦演黃旗之祚;漢祖受命,張良秘金刀之籙。神用於不言之宰,睿化於無方之間,開戶而休咎自徵,拂鏡而毫髮不爽,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哉?以兵戰一事言之,正兵守其經,奇兵應其權,五將發不發,考遣將之便否;三門具不具,知出師之利害。因分野而向背,從吉門而出入。背孤神而向其虛,所向無前;居直符而擊其衝,所戰必克。主客分先後之序,算數決勝敗之期。因地勢而設陳圖,視陳形而定旗色。遊兵伏兵,邀擊遮遏之徒,屯兵固守,遙避伏藏之方,莫不備具。以至臨機設策,應變制敵,百戰而百勝,萬擧而萬全,眞兵家之妙術也。《太一》本爲兵家而設,後人乃用於遁甲、避病、興工、動土、出行、移徙、見貴、徼謁,莫不由是趨吉、避凶,誠以一理所貫,萬事逢原,亦國家盛衰、動靜、吉凶之所關也。竊伏惟念,李元茂與臣言曰:“前朝之季,太一局猶在焉。”式至我朝,去己亥年,征對馬島時,太一官張補之稱太史官號,從都元帥以行。於是群議以謂:“對馬島平安,我國先起兵,當用利之時,先動接戰。”張補之以謂:“彼倭人先犯我境,我國不得已應變征之。彼主我客,當用利容。”時群議久爭不決,張大言曰:“戰若不利,甘受罪戮。”右軍先赴,短兵相接,殺傷相半,左軍翼入急擊,倭人腹背受敵,大破之。餘虜數百 上保山頂,竪白旗以降。班師之後,張亦與論功之列,然張之用心殫竭,不多日鬚髮皓白。因辭職剃髮,隱處山庵。朝議:“補之若無,《太一》無傳。”特命傳驛,詣京除職,張又固辭。官給衣食,以僧服館于彰福寺,令學徒數十人就業,《太一》之學,賴以不絶。張旣沒,設訓導二員、別監四員、學徒三十人,定爲額數,仍給遞兒職,敎訓焉,提調以是勸課焉。每歲推算日時之計,乃成陰晴之曆,與日官三曆而竝進之。世祖大王更定《經國大典》,省內外冗官,革太一局,兼屬觀象監,以天文生兼之。天文生等本業,猶或未精,奚暇兼習《太一》艱苦之術哉?兼學節目不立,又無勸課之典,遂絶不傳焉。恭惟我(我)成宗大王才兼文武,學貫天人,灼知《太一》爲國家師兵之所關,命臣掌其事,仍召前《太一學》訓導臣李元茂,與臣同事,詰問前日推算之由,考諸其時所成之曆,說一而反三隅,因略而致其詳,質諸局冊與其立成,遂作捷經法與其起例圖,以續篇末,數十年旣亡之術,庶幾復立,而規摸大略,已到十之八九矣。所可惜者,新法之未盡推求,所考書籍不博,未盡條目尙多,內藏秘密書中,《太一統宗寶鑑》張良、張遂《太一書》凡干《太一》之書,無遺搜出,以正不逮事,單子書啓,皆已允下,竟未施行,遂命停罷。所印書冊雕造十七板子及前輩曆書所考文書,盡數收取,藏諸樻子,入于大內,年月已久,其存否未可知也。成宗朝已啓允下單子三張,竝隨以進,伏冀睿覽取裁。老臣行年八十二歲,命在朝夕,不可遠期,自今傳習,已爲晩矣。雖曰鄙術,老臣若無,傳習無因。伏望主上殿下,憐臣欲罷而未已,許臣欲遂而未達,許令內藏書冊中,凡干《太一書》,盡數搜出,以正不逮,又定肄習之人,就家來學,庶可及傳耳。若然則非特愚臣之幸,抑亦國家用兵緩急,亦未必無補云。

    尹弼商、韓致亨、成俊、李克均議:“臣等未知術數之書,然觀灝元疏,頗涉虛誕。此正左道,不須設局以撰。先王纔設還罷,豈無意耶?”議入,留承政院。」

    可從以上得知他們非常重視太乙在兵家上的應用,武舉也要學習太乙數,從朝鮮王朝開創時就很興盛,直到世祖在位時(1455年-1468年)革除太一局導致此術衰落,成宗朝(1469年-1494年)崔灝元曾經試圖重修太乙數的書籍重振此數但功敗垂成,後至燕山君(1494年-1506年)當政時上疏想要重啟但仍失敗,除了之後的君主不重視外,當時正是黨爭激烈的時期,可能因此受到反對,最終太乙數在朝鮮就此衰落(應該跟六壬一樣沒有保留什麼古老的書籍)。另外裡面提到的戰爭是發生於1419年的第三次對馬島征伐(日本則稱應永外寇),太史局(相當於明朝的欽天監)派官隨行出征,依靠其預測最後大獲全勝。這應該也是最後一次太乙數實際用於戰爭中(之後朝鮮仍有太乙數的記載,但沒有占例)。

    @60361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356

    中央欽天監一定有所傳承,地方我就不確定了,但我看過許多地方志的方技列傳中,民間一堆人都會三式啊🤣,陰陽學畢竟還是官學,沒道理不會吧。清宮檔案也許正如先生所說是突破口,但除了很多沒公布以外,就算有公布的也是只有影像的格式,很可能搜尋不到,也不太可能一張一張照片去找。題外話我倒是有在乾隆朝上諭檔中找到乾隆使用六壬占卜的記錄😆。

    @6036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360

    太感謝了,大開眼界~🙏實在可惜啊,他們也被宋明理學的迂腐之說荼毒,損失了不少早期數術方技等“左道”文獻,看這段材料也可以推知六朝隋唐時期的六壬術是怎麼在朝鮮消亡的了。日本人絲毫不買宋代新儒學的帳,中古的陰陽神道氛圍所以保持得較好。

    崔灝元的上疏中,有一句話讓我眼睛都瞪大了:“內藏秘密書中,《太一統宗寶鑑》,張良、張遂太一書,及凡干太一之書,無遺搜出”。統宗寶鑑倒沒什麼稀奇,我們現在也很容易看到。但朝鮮成宗朝經常還存有張良、張遂的太一書,這就厲害了。張良很可能是託名,畢竟時代太早了,可能性不大。但“張遂”是一行禪師的俗家姓名,一行的太一書當時還存世,這點太難得了。今天除了能在《開元占經》中看到大衍曆的一點梗概之外,一行禪師這樣一位泰斗極的數術宗師,竟然沒有一部數術著作能存留至今。如果能從韓國找回那部署名“張遂”的太一書,那就是破天荒的發現了。崔灝元復興太一之學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萬一他提到的那些內府古書有一部分僥倖保存至今呢?

    我以前還沒注意過朝鮮方面的太一傳承情況,不過有印象的是,去年在韓國館搜尋六壬古籍線上資源時,發現他們的太一書確實不少,有個別種類似乎還沒在國內見過?不過我沒怎麼搜集太一方面的書,國內具體有哪些也不太清楚,衹知道最常見的那幾種。國內對太一感興趣的大佬們,在韓國各大機構搜資源時還請留意啊,不知將來會不會發現一部作者署名“張遂”的書。

    @60363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361

    六壬之學在明清倒是很興盛的,但在我印象裏,明朝開頭兩任皇帝都極度忌憚數術,尤其朱元璋因爲深知數術的威力,他執政的時候打壓力度格外大。雖然在民間持續興盛,雖然朝廷內部也一定在積極招攬這方面的人才,但在中央機構的建制上很可能把三式(甚至整個數術占卜領域)取締了,占卜不再放到國家明面上搞。之後清承明制,也沒再從建制層面恢復數術的地位,衹把它作爲皇室和達官顯貴的一項私人咨詢服務吧。

    不過這也我估計的,還是得等看到相關史料纔知道具體情況。存世的明清檔案太豐富太齊備了,肯定會有這方面的明確信息。希望有明清史學界的專業人士來考證一下🙏

    @60626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362

    哪裡~先生先前對於日本等海外三式古籍的研究與熱忱對我也有很大的啟發,除了韓國以外,我也嘗試對越南流傳相關古籍進行搜索,原先的想法是畢竟越南曾經長時間受中國統治,也是漢文化圈的一部分,也許會保留些古老的典籍,但我查了越南史書,雖然他們也有成立天文機構,相比日本韓國卻很少三式相關的記載,其中比較有名像是的越南大儒阮秉謙(1491-1585)精通太乙。根據琅元教授的統整研究,他從越南的漢喃文獻中找尋現有的三式古籍,其中太乙數除了最常見的太乙統宗寶鑑外,就剩18世紀越南知名的學者黎貴惇所著的太乙易簡錄了,另一個也是其著的太乙卦運已經失傳。遁甲則是不太流行,只找到遁甲奇門和三奇八門遁法兩本書。六壬除了常見的六壬大全、六壬經緯略、六壬便覽等常見的書,另有六壬大遁,似乎是在講六壬起例和玉帳談兵歌,還有六壬國語(軍事相關)、心略天樞(占候相關)。可惜這些書除了心略天樞外,其他目前沒有線上資源。三式的書比想像中的少,可能是明朝軍隊曾經燒毀當地的圖書館,之後也陸續遇到戰火破壞而導致,聽說有些可能散落在一些私人收藏中。

     

    @60627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362

    日本方面,太乙和遁甲史書真的明顯很少相關使用的記載,像是之前先生提過的太乙式盤有一次的使用紀錄,其傳承我就不太清楚,這部分還得向先生請教。而陰陽道的反閉儀式應該是來自遁甲術的遺緒。
    相比六壬的占卜紀錄就非常多了,政事要略、權記、類聚符宣抄、朝野群載、諸道勘文、兵範記、玉海、宣胤卿記、本朝世紀和吾妻鏡等從平安時代到鎌倉幕府的占例都有,例如本朝世紀所載如下:
    【寬和二年二月廿七日】
    廿七日乙丑,天晴,無政.仍諸卿不參.
    今日,未二刻,鴿入正廳母屋內,集右大臣倚子前机前,指西步行,飛去從同屋第二戶.天文博士-安倍-晴明,占云:「來廿七日己丑,時加未,見怪時三月節.傳送臨午為用,將勾陳.中河魁、朱雀.終神后、天一.掛遇重審,推之非奇.自午申方闘戰事,闘戰事,"上下恐有脫誤"怪所,辰午亥年人有口舌事歟.期怪日以後廿五日內,及來四月、五月、七月節中庚辛日也.於怪所至攘法,為咎乎.」

    可以看到資訊足夠我們反推去起課了,而中國史書記載有足夠資訊可以讓我們確定占時的應該就只有吳越春秋和晉書載洋傳的占例。也許可以從這些古占例去協助了解唐前古法怎麼實際去斷課的。

    @60714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362

    不知道先生當初搜尋韓國館藏有沒有注意遁甲的情況,突然想起史書有這麼一則紀載

    三國史記:
    「開元二十一年,大唐遣使敎諭曰:「靺鞨、渤海,外稱蕃翰,內懷狡猾,今欲出兵問罪,卿亦發兵,相為掎角,聞有舊將金庾信孫允中在,須差此人為將。」仍賜允中金帛若干。於是,大王命允中、弟允文等四將軍,率兵會唐兵,伐渤海。允中庶孫巖,性聰敏,好習方術,少壯為伊食入唐宿衛間,就師學陰陽家法,聞一隅則反之以三隅,自述遁甲立成之法,呈於其師,師撫然曰:「不圖吾子之明達,至於此也。」從是而後,不敢以弟子待之。大曆中還國,為司天大博士,歷良、康、漢三州大守太守,復為執事侍郞、浿江鎭頭上。所至盡心撫字,三務之餘,敎之以六陣兵法,人皆便之。嘗有蝗蟲,自西入浿江之界,蠢然蔽野,百姓憂懼。巖登山頂,焚香析祈天,忽風雨大作,蝗蟲盡死。大曆十四年己未,受命聘日本國。其國王知其賢,欲勒留之。會大唐使臣高鶴林來,相見甚歡。倭人認巖為大國所知,故不敢留乃還。」

    從上文可以看出唐朝時新羅跟唐朝交往密切,甚至去留學學習陰陽數術,金巖留學大約也就是一行禪師和桑道茂生活的年代,也許其所學可能就是"太一遁甲術",遁甲在韓國的傳承狀況,有沒有留下什麼書籍,這我就不太清楚了,

    @6072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627

    感謝先生提供的資訊!您對域外漢籍的精深研究十分令人欽佩,有太多寶貴信息都是我此前未能觸及的,收穫太豐厚了。我去年通過網絡作調察時,也注意到了越南的《六壬大遁》這一特有文獻,但大概由於搜索方式失當,竟沒能沿著這一線索繼續深入旁及越南的其他六壬書種。今天看到您提示的線索,纔得知先驅學者琅元先生已作出了這麼系統深入的調察,原來越南還存有這麼多種我不知道的六壬古籍。

    我今天拜讀琅元先生的這篇鴻文時,也覺得越南的三式古籍就像朝鮮,似乎衹停留在明清這一時間層,再早的典籍就見不到了。這纔領會到您的精闢觀點,確實很可能是明朝軍隊燒殺擄掠造成的損失,就如同雲南的南詔、大理二朝的大量早期文獻,也是這樣被明軍野蠻摧毀的。您透露越南的私人藏家手中仍有一些珍品,希望能早日被學界發掘出來~

    越南的好幾種書名,都與今日網絡已有的一些資源很相近,但又有區别,尚不知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書。例如越南的《六壬經緯略》與我們常見的《六壬經緯》,《六壬便覽》與常見的《六壬初學便覽》,內容究竟是同是異,還須目驗之後纔能得知。就期待漢喃文獻能早日完成數字化了🙏從您提示的已完成數字化的占候書《心略天樞》來看,越南的書必有獨到之處,十分值得期待啊。

    《六壬大遁》果然還是其中最大的一宗,至少有兩箇抄本,此外又衍生出《六壬大遁法》《新刊六壬大遁祕傳》等書名,應該是在越南影響力最大的一種壬書。但琅元先生文文章的Bibliography 的 I.A. 第11條讓我疑惑了:他說《六壬大全》在越南又稱《六壬大遁》,因爲“全”和“遁”在越南語中都讀 Toàn,轉寫爲漢字時就相混了,若然,則《六壬大遁》實際就是《六壬大全》,並非獨立的書。但在同章的18、19、20條中,《六壬大遁》的“遁”都讀 Độn,與“全”並不同音,此諸條亦未言《大遁》與《大全》有任何關係,明爲一種獨立的書。我對越南語一竅不通,不知“遁”是否還可有Toàn這一讀音,但文中列出的遁甲諸書,凡帶“遁”字者都讀Độn,無一可與“全”相淆。然則第11條或許有誤?《六壬大遁》還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六壬大全》的書吧。

    《六壬大遁》的兩種版别(文章稱爲A18、A19)中,A19除了《大遁》正文之外,還附録有《六壬起例》《玉帳談兵歌》。這二者應該並非《大遁》的內容,而是兩種附抄的小型著作,因爲A18就沒有。書名爲“玉帳”一類的六壬兵占類古經和歌訣,唐宋早期目録中屢見(例如玉帳經、彭門玉帳、六壬大玉帳歌、玉帳新書等)。今則十分罕見,內地所存僅知軍事科學院藏《玉帳玄動》、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藏《玉帳勝箸》。越南保存的《玉帳談兵歌》,或許就是李筌的《六壬大玉帳歌》?文章的Bibliography還列出越南藏有《玉帳玄機》《玉帳玄機祕遁書法》《玉帳玄機祕法》三種,亦是玉帳一系的六壬兵占書,值得關注。我順帶搜到朝鮮《英祖實録》四年四月二十日提及《玉帳玄機》,謂是中國內地刊本,大概爲明刊?不知韓國今尚存否。越南本或許也是來自內地的刊本?

    文章的注55提到,越南學者黎貴惇還有《六壬會通》和《六壬選粹》兩種著作,琅元先生未能查到下落。其中《六壬會通》這箇名字引起了我的極大關注,因爲中國也有一部非常優質的大型壬書《六壬會通》與之同名,collector先生也十分關心其書的下落(彭城劉日新撰,絳雲樓曾藏,民國時仍有殘本五卷存世,今則存亡未卜)。網上已有上圖所藏《大六壬會通摘要》的資源,衹是此書的摘抄本而已。完整的《六壬會通》原書,不知是否尚存於天壤間。但越南的這部書既是黎貴惇所作,那就多半衹是純粹的重名了,不太可能是我們最期待的那部。

    最後還有一種逕題作《六壬》,完全無法推測其內容。另一種《六壬國語》,是明後期的越南駐華使節馮克寬將某種中國六壬書譯爲國語(即越南語)之書,還附録有《兵家要旨》一篇。衹有見到內容,再由能讀懂字喃的學者回譯一下,纔能知道所據底本是中國的哪種書了。

    相比六壬,太一和遁甲在越南好像確實不夠通行,慚愧這兩箇領域的書目我還很陌生,衹知道一些常見書名,爲數不多的越南藏本中也有幾種我沒見過名字的,不知在內行大佬看來是否也算稀見?

    @60729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627

    日本的太一式盤記載,我曾找到過幾條:

    《古事類苑》所載滋岡川人奉持太一式盤陰陽各一枚

    西元960年仁壽殿失火燒毀太一式盤事、《貞信公記抄》所提及太一式祭

    我能找到的大概衹有這幾條,遺憾我看不懂日文,也無條件跟進陰陽道研究的最新成果,也許日本自己的學者已經搜集到更全的信息了。

     

    先生轉録的這條陰陽道占例真的十分典型,是真正《金匱》古法的風貌~因爲《神定經》中描述的古老占法就與安倍晴明所用的思路十分相似,但安倍氏的是鮮活的占例,更能說明。。日本留下的這類古老占例似乎真的不少,而且多數屬於怪異占,我注意到小坂眞二《十一世紀代の怪異六壬式占文について》《十二世紀代の怪異六壬式占文について》《物忌と陰陽道の六壬式占》、西岡芳文《六壬式占と軒廊御卜》、細井浩志《六壬占法の一手順に関する覚書——『本朝世紀』仁平元年(1151)6月27日条の伊勢神宮怪異占文について》這些文章似乎都對古占例有所輯録解析,以及小坂眞二的力作《安倍晴明撰『占事略決』と陰陽道》中似乎也有相關章節分析古代的實際占例。我正在僱淘寶書商漸次幫我掃描過來,有機會也一定分享,應該很值得探究~

    @60730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714

    感謝先生的提示,看來金巖也是一位宗師啊,而且學的是盛唐時期的遁甲術,如果其著作能有一絲遺緒保留下來就好了。我記得以前在《發現陰陽道:平安貴族與陰陽師》一書中看到轉引自《日本書紀》卷廿二的日本關於遁甲的最早記録:(推古天皇十年,西元602)冬十月,百濟僧觀勒來之,仍貢暦本及天文地理書,并遁甲方術之書也。是時選書生三四人,以俾學習於觀勒矣。陽胡史祖玉陳習暦法,大友村主高聰學天文、遁甲,山背臣日並立學方術。皆學以成業。

    可見朝鮮半島的遁甲術在六朝、隋時就已十分興盛,開始向日本輻射了。可惜我去年搜書時似乎也沒發現韓國有較古老的遁甲書,基本都是明清所謂“奇門”那箇層次的遁甲,而完全見不到唐代古遁甲。當然,我對遁甲的理法還十分陌生,給書斷代主要是依據術語和語言風格。比如韓國的古籍,我印象中連叫“遁甲”的都不多,大部分是以“奇門”爲名,僅此一點就不可能很早。而“奇門”這箇詞最早見於《宋史藝文志》,且僅出現過一次,其餘的宋代書、宋之前的書一律稱作“遁甲”,絶無“奇門”一詞。因此可以推定,“奇門”最早出現於南宋末年、元初之間,真正流行開來、並取代了古代“遁甲”的地位,其實是在明代。自明以降,其書名、法名,要麼奇門與遁甲並稱,要麼僅稱奇門而無遁甲。偶有單稱“遁甲”者,也是好古之徒刻意爲之,已不符合時代主流了。

    現在能確定屬於真正的唐代古遁甲法者,大概衹有《景祐遁甲符應經》、《太白陰經》《武經總要》《虎鈐經》各自的遁甲部分、《兵要望江南》遁甲部分,以及近日有大佬公開的《黄帝遁甲歸處大義\遁甲經\葛氏遁甲四字經\李氏遁甲四字經》四種合刊本。最後一種雖是清人刊本,但內容卻可能是存世遁甲書中最古老的,沒有之一。全爲六朝隋唐風格,絶非後人所能僞造。

    但遁甲我確實不懂,自己也對以上判斷沒有完全的信心😂

    @60824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729

    說到式占的紀錄,《日本書記》所載天武天皇於壬申之亂中進行的占卜,應該是日本史書留下最早的式占使用紀錄。天武元年(672年、壬申年)6月,天智天皇之子弘文天皇和天皇的胞弟大海人皇子,為爭奪皇位繼承權發生的長達約一個月的內亂。

    "到大野以日落也、山暗不能進行、則壤取當邑家籬爲燭。及夜半到隱郡、焚隱驛家、因唱邑中曰「天皇入東國、故人夫諸參赴。」然一人不肯來矣。將及横河有黑雲、廣十餘丈經天。時天皇異之、則舉燭親秉式占曰「天下兩分之祥也。然朕遂得天下歟。」卽急行到伊賀郡、焚伊賀驛家。逮于伊賀中山、而當國郡司等率數百衆歸焉。"

    簡單來說就是大海人皇子於天武天皇元年6月24日(7月27日)從吉野經由伊賀、伊勢逃至美濃的過程中,他在半夜看到天空中有一片烏雲,並進行占卜(可能是子刻),並得到了好的結果。最終在近江勢多大破弘文天皇的軍隊。弘文天皇兵敗自殺,他即位為天武天皇。

    至於為什麼安倍的占卜是真正《金匱》古法的風貌呢,可以從以下紀錄看出端倪:

    《新猿楽記》(平安時代中期學者藤原明衡的著作)

    「十君夫陰陽先生賀茂道世。金匱經、樞機經、神樞靈轄等之無所不審。四課三傳,明明多多也。占覆物者如見目,推物怪者如指掌。進退十二神將,前後三十六禽。仕式神、造符法。開閉鬼神之目,出入男女之魂。凡覩覽反閉究術,祭祀、解除、致驗,地鎮、謝罪、呪術、厭法等之上手也。吉備大臣七佐法王之道習傳者也。加之,法曆天文圖、宿耀地判經,又以了了分明也。所以形雖稟人體,心通達鬼神;身雖住世間,神經緯天地矣。」

    《吾妻鏡第二七巻》(鎌倉幕府的官方史書)
    「寛喜二年(1230)六月小十四日甲戌。...晴賢申云。雷落所不可居住之由。先祖晴道會釋之上。金匱經并初學記文等不快。可令去給云々。彼經等。師員披見之。親職。晴幸申云。鷺与雷雨恠異重疊訖。尤可令避之給云々。」

    也就是說他們是正式將金匱神樞等古經作為正式教材來學習的。另外陰陽師滋岳川人(?~868)也有為金匱經作注解也可作為佐證。

    @60825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729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輯佚資料集成目次》(新美寛編 , 鈴木隆一補)有將日本各典籍中(也含部分中國典籍)引用過但現已經散佚的書籍的經文進行彙整。我將金匱玉門曾門神樞靈轄集靈等古經的部分羅列如下,如五行大義等中國尚存的書籍部分我就不列出來,請先生與各位大神參考與指教。

    《六壬拭經》
    申者呻也盛徳既畢將恐安危積蓄財貨慮其損失心違於内自有呻吟其罪既彰恐聞在上衆悉聚集共懷憂愁〔云々〕 諸道勘文引六壬王式經
    六壬式中有虎視之卦陰陽仰伏之異占傳課亦別今訛俗謂之攅昴 慧琳音義巻十八昴星條

    《金匱經》
    始吉終凶先吉後凶云々 諸道勘文三見
    親族蔽匿使不得見云々 同上三見
    同位爲類云々 同上三見
    十月日月合宿在寅其神功曹月建亥万物大聚功成事就定計於曹又主徵召又功曹主氏神 同上三見
    四月日月合宿在申其神傳送月建在已万物茂盛陽氣所傳也而通之故云傳送 同上三見
    天地閉吟陰陽各歸家故無所擇聞憂不憂聞喜不喜天地之合不容須臾合者將離居者將移關梁杜塞諸神歸家者 同上四見
    占遇此卦者含經計欲有建立云々 同上三見
    入不入是爲■急神以五行立事情之本將以天官斷吉凶決云々 同上引金匱經第一篇曰
    假令六月戊戌日時加辰神后爲用將天后終囗六囗以此占人若無逃女當有己婦親族蔽匿使不得見云々 同上
    神后是十二月合宿在丑月建在丑歲功大定酒醲蜡祭以報百神故曰神后 同上
    子者孳也言氣動万物孳萌始發万物結實成就生於亥中謂之子 同上
    肇陽又爲地主神也 同上
    大吉者十一月合宿在丑月建在子陽氣始生君復其位惠化日施故曰大吉云々 同上
    大裳主冠帶衣服吉將也 同上
    小吉末吉神也 同上
    月主憂患日主福徳故月爲刑奇日爲徳常以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春分之日在奎十四度夏至之日在東井二十六度秋分之日在角二度四分度之一差此則爲失度也 希麟音義巻五

    《神樞靈轄》  陳 樂産 撰
    用得其母傳得其子雖得凶將旡咎云々 諸道勘文三見
    詩緯云水神信也 同上
    水之精主信云々 同上
    在床上主疾病 同上
    勾陣主稽留 同上

    《六壬樞機經》
    寅爲旦戌爲暮 三部經音義巻四

    《大橈經》
    母傳子爲得禮又爲順道順道則罄無不宜此用式之通例也 諸道勘文三見
    徵明主天社 同上引新金匱及大橈經曰己下並同
    大陰者請求神道錢財相通 同上
    天一者人皇之靈也 同上
    功曹主戰格憂往来還官入舎事〔注云憂往來還官入舎祭祀后土浮花少實云〕 同上
    傳送主猿罕落山林不知所住云々 同上
    太一主火災勾陣主留連 同上
    白虎主瞋怒 同上

    《神樞秘要》
    亥殘也所以萬物胞胎成就生於亥中 諸道勘文
    天一主帝王福徳 同上
    類卦留停常者止殿云々 同上
    天地伏吟陰陽各歸其家故無所擇剛日欲行中止柔日伏藏不起云々天地之合不容須臾合者將離居者欲移 同上
    騰蛇者廻徨曲宜達車呻吟 同上
    騰蛇有氣無氣之時常成凶者也随又在床上加之在日上爲用 同上

    另有《暦林問答集》沒有被囊括進去,因此也列出來。

    《暦林問答集》
    釋歳刑第十
    或問歳刑者何也,答曰:金匱經云:刑凡有三,第一衰謝之刑有五,謂金木水火土之刑。第二制御之刑有十,謂二十干之刑。第三不遜之刑有三,謂十二支之刑也。

    @60826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Andy #60825

    可以發現有多出一個《大橈經》,目前我們見到中國的六壬古籍好像沒有引用過這本書。看似有點突兀,但大橈這個名詞,可見於《後漢書•律曆志》:大橈作甲子,隸首作數。”大橈傳說是黃帝的史官,精通天文地理,並制定了歷法。清朝六壬家張鋐著《六壬說約》,有謂六壬當始於大橈,成於隸首之言論。在安倍晴明的占事略決中可以發現其經相關的蹤跡。

    占事略決

    卷廿八、占病死生法

    占病死生法 第廿八

    「『大橈』云,"大橈,底本作大概." 傳用人死虛實,正日時日上神有氣,傳不是.白虎者不死,日上神無氣.見白虎必死,有實也.
    又云,日辰陰陽有白虎,宜用,秘為死氣,所勝亦死也."宜用,底本作冝用." 辰上神剋日上神皆信,日上神剋辰上神為虛之.辰上神與日上神相可信明,與日上神相生,為和合神可信也.若刻罡三日,辰及年,其言不可信也.
    又云.正日上時,勝日上神為信,時勝.從上刻,不可信之.大陰天主之日辰,所言無任也.物類昆者,不信也.

    謂,日為身,辰為病,若病剋身重,深刻病輕.若,底本作君.白虎剋日重,日剋白虎輕.又云,"又,底本作文." 常以月將加時,若大吉、小吉、天魁、從魁、徵明與白虎并加病者,行年及日辰皆死.
    又以大吉加初得病日,視行年上,得天罡、從魁,十死一生也.因死之神,"因,底本作囙." 各騰虵、白虎、魁罡,加得病之日,是為三死.加病者,行年又死也.」

    在此列出給先生作為參考,也許在小坂眞二的書籍或尚未被發掘的日本六壬古籍,可能會有相關的線索。

     

    @60827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729

    話說日本的六壬除了怪異占以外,也是有部分的疾病占,一些史書和日記甚至還有射覆占(可參考《古事類范》中易占的射覆部分),感覺蠻有趣的😂。

    另外藤原道長著的御堂關白記裡面也很多六壬的占例,中島和歌子的論文: "『御堂関白記』の陰陽道" "「『御堂関白記』の陰陽道」補遺ノート" 對其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歸納,文章網路上可以找得到。

     

    @61269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0826

    感謝先生分享的《輯佚資料集成》!我之前也關注到此資料,做得已經非常好。小坂眞二又在他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增補了一些佚文,剛纔在我録入的中途電腦突然壞了,要等修好之後纔能再發出來,抱歉現在衹能先用手機迴了。

    《大橈經》確實是箇驚喜,我所能查到的國內現存文獻也都無徵引,衹有幾種宋代書目中著録了《六壬大橈經》三卷之名(橈或作撓):崇文總目(通行本失收,唯見《玉海》所印《崇文總目》佚文)、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通志藝文略。最後加上焦竑《國史經籍志》,但焦氏顯然不是在著録他當時的見存書,而是在轉抄宋代舊目。此書當亡於宋-明之間的某箇節點,多虧日本還能輯到這麼一些佚文,而您又在從《占事略決》中破解訛字,補輯了這麼大一段佚文,實在佩服、感謝!🙏🏻🙏🏻

    哇,中島和歌子的兩篇論文我收集過,但還沒想起去看,本以爲是泛泛而論,原來裏面也有六壬的古例,那真的值得細看👍🏻🙏🏻

    疾病占很有意思,估計可以把日本的材料與敦煌的多種《發病書》對讀。《發病書》也是基於六壬的疾病占,是難得的唐法遺存。

    @61324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269

    感謝先生提供這麼多資訊,敦煌遺書我之前也是從《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和《敦煌占卜文献与社会生活》得知其相關六壬和遁甲的研究。

    另外斗膽請教先生,唐前古法中《六壬神定經》和《武經總要》分別出現的《黃帝占》和《黃帝曰》,是不是《晉書》、《開元占經》和《乙巳占》中《黃帝占》是否系出同源呢?

    @61325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1324

    近年來兩岸似乎都有好幾種研究敦煌《發病書》的專著問世,我也是前幾天看到的資訊。關於敦煌的唐代六壬,我自己其實也衹看過先生提到的這幾種書,而且翻得很草率沒有細讀😂

    《晉書天文志》《乙巳占》《開元占經》這三種是象緯占候著作,他們引用的“黃帝”是一種叫《黃帝占》的星占方面的古佚書,應與六壬無關。

    而《神定經》《武經總要》引用的“黃帝”,應該是《黃帝式經》也叫“六壬式經”,就是金匱玉門曾門經,六壬最初的根本元典。今天collector先生發的《六壬大占課例》裏,九宗門的每一門都引用了《金匱經》之文,書中也稱作“黃帝曰”。但似乎只有元首卦明確標了黃帝曰,其餘諸卦雖引古經,卻略去了出處,衹能由一些特徵推斷它們同樣出自《金匱經》。比如其文段都出現在每一卦的特定位置,皆作四字韻文,文風非高古,非先秦兩漢以後之人所能摹倣。

    @61330 回复 ⚑举报 

    蝈蝈-蝈蝈小屋
    游客

    暗中观察,老哥们都很勤奋。

    诚如前文所言,目前国内馆藏对于公开古籍扫描件兴趣不大。还是自行想办法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利益才是驱动古籍公开的动力,白嫖会一潭死水,事情往往如此。

    @61335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确实如此,都是极少数一群人费尽艰辛把古籍书影弄出来,在小范围内流传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才有机会彻底对外公开。最难破的一道关卡就是从馆内到馆外这一步,若没有利益纽带,很难群策群力破关把一部书弄出来。圈内流通数年之后,自然就通过天机、书格等平台免费分享出来普利大众,我们蹲在书格等免费资源的人都处在中游,应该真诚感谢上游那些盗火的大佬们🙏🏻🙏🏻

    @61336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243518015 #61325

    *文風高古

    抱歉最後一句多打了箇非字😂

    @61504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0728

    我從大英圖書館的瀕危檔案計劃中發現這本書,來源為越南社會科學院。 不知道是不是教授說的"[A17]Lục Nhâm 六壬 (Liu ren) (Six [signs] ren)"。在此給先生參考,網址如下:

    eap.bl.uk/archi...219-1-16-2

    @61505 回复 ⚑举报 

    蝈蝈-蝈蝈小屋
    游客

    @Andy #61504

    粗略看了下,题为六壬,实际是六爻的内容。

    @6151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1504

    佩服先生的鈎深索隱,此書真的很可能是琅元教授著録的A17!

    但正如蟈蟈大佬指出的,其內部實際是六爻納甲,完全不含六壬的內容,看來是越南人胡亂寫的標題😂這種情況在韓國也有,我記得看到過幾種抄本標題寫了六壬,翻開卻是在講六爻。

    琅元教授文中給出A17的索引信息是TG 2077; L 2476。也就是《越南漢喃遺產:書目提要》第2077條,及《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第2476條。可惜我找不到這兩種書目的資源,先生如果方便找到其中一種,能否勞煩您查驗一下書目中具體的著録信息,是否即爲越南社會科學院的這箇本子呢?如果是,那麼就可以從教授的書單裏排除一項了~

    @61784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511

    抱歉讓先生失望了,我手上也沒有書目的資源,會搜尋到那本書也是偶然😂。

    @61785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269

    先生之前提供的Japan Search (jpsearch.go.jp)這管道給了我些啟發,我從使用”新日本古典籍総合データベース”這網站搜尋目前沒找到除了《六壬占私記》以外的六壬古書,但六壬占例紀錄倒是有一個。名叫《広義門院御産期日時占文》,時間為正和二年(1313),比《六壬占私記》來得早。 kotenseki.nijl.ac.jp/bibli...6/viewer/4

    @61790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感謝先生!👍👍您的檢索能力太厲害了,真正是披沙瀝金,讓我第一次得見六壬古法占例的原文原跡,感恩~🙏

    這記録格式也是醇厚的《金匱》漢唐風,太賞心悅目了

    @61791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Andy #61785

    可以看見此紀錄出現了”安倍”和”賀茂”兩個常見的陰陽師姓氏,事實上兩家是具有競爭關係的,以下截取《发现阴阳道:平安贵族与阴阳师》一書中部份內容:

    「安倍氏与贺茂氏围绕教材的争夺 进入院政期后,贺茂氏与安倍氏成了两大阴阳家,双方就职务内容常 有争论,关于六壬式占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小坂真二注意到了争论时双 方作为论据提出的占文资料以及安倍晴明所撰六壬式占的解说书《占事略决》,其中双方引用的中国占书《黄帝金匮经》的经文有不同。《黄帝金匮经》是推定成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古老占书,曾出现在日本天平宝字元年(公元757年)指定的阴阳寮阴阳生所需要学习的教科书目里,是基本的文献。小坂真二指出,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包含详细占法理论的十卷本,另一个则是简略的三卷本。贺茂保宪之后的贺茂氏嫡系持有十卷本,其争论对手安倍氏似乎并没有这一版本。而三卷本则两家都有,安倍晴明 的《占事略决》就是将这个三卷本以及另外的占书《神枢灵辖经》等摘抄并简化而成,但即使同样是三卷本,晴明的玄孙有行所持的版本,比起贺茂氏嫡系所持的版本有更多错误,从写本价值而言,安倍氏本要比贺茂氏本略逊一筹。 日本古代的学术是基于从飞鸟奈良时代开始逐渐由中国导入的各领域典籍而形成的,纪传道与阴阳道将构成其学习与职务基础的主要典籍及主要条文称为“本书”“本条”加以尊重,也与这种学问形态有关。在拥有教育机构职能的大学寮与阴阳寮中,本来应当以统一的教材进行教学,但是到了平安中期,出现了像历道一样的党派对立,伴随着同一时期世袭制的发展,学位与技艺逐渐从官厅向特定家族的家业转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阴阳道的教科书也作为支撑家业的基础被以家族单位继承,作为维持其优越性的手段秘而不宣,避免泄漏给其他氏族。 保延六年(公元1140年),贺茂在宪与安倍泰亲围绕阴阳寮御占展开争论,贺茂在宪认为安倍泰亲奉为“本条”所引用的占书不见于阴阳道的文书目录,因此不是正当的出典,不值得采信(《诸道勘文》),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教材是以家族为单位传承的。 然而在实际的占卜中,委托人向阴阳师求问怪异与疾病的成因或是事情的吉凶成败,而阴阳师的推断与说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以令委 托人满意,这一点反映了阴阳师的技术与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占验,换言之,问题并不在于占文的出典好坏。然而,假如将六壬式占视为基于中国传来的正规典籍而形成的一门学问的话,使用不良写本确实会造成以讹传讹。《续古事谈》第五话中有如下故事:安倍晴明与贺茂光荣就谁更受贺 茂保宪宠爱发生了争论,两人都以自己从贺茂保宪处得授《百家集》为论据,主张自己才是正统的继承人。在现实的教科书问题中,安倍氏并未从贺茂保宪处获得《黄帝金匮经》的正本,可以说是受到了贺茂氏的不公对 待,这也说明学术的家学化有时是要将弟子也作为竞争者排挤在外的冷酷 之事。《续故事谈》中对晴明的评价是“晴明乃术法之物,才觉非优长”,也就是说晴明虽然擅于咒法,在学才上并不优秀,反过来想,这或许也展现了安倍晴明为了挽回在教科书方面的不利形势而专心磨砺咒法技能的一 面。晴明铸造灵剑的问题,正是以两氏的这一关系为背景产生的。」

    從上文可見古代陰陽師之間也搞學術壟斷(難怪在後面的時代六壬於日本就衰落了),這點跟中國數術一模一樣😂,而且也再次證明了《黄帝金匱經》此書的重要性,可惜賀茂氏的版本並沒有流傳下來。

     

    @6179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1791

    太精彩了!我讀《发现阴阳道:平安贵族与阴阳师》是在兩三年前,當時尚未留心六壬式,六壬對我而言的地位衹如其他數術一樣,所以讀此書的時候光注意陰陽道本身的歷史了。今天多虧您複製過來,重讀之下有太多有趣的了悟👍

    確實可惜了,後來土御門家一家獨大,徹底壟斷了陰陽道,讓賀茂氏更優質的古本沒能傳下來。這有點像孔壁古文經的遭遇,派系鬥爭鬥不過今文博士,等到東漢古文經學擡頭時,徒有古文名,用的經典早已不是孔壁古書的原貌了😂

    江戶時代陰陽道的衰落其實是土御門家的衰落,不復享有官學地位。但日本民間陰陽師的發展走的或許是另一條平行道路,安倍/土御門家盛時,民間陰陽師不得分其榮輝;到他們衰時,民間陰陽師雖也生計艱難,但不至伴隨他們一落千丈。我懷著一絲僥倖心,希望日本還有一些民間陰陽師後人,或私人藏家,收藏了來自失勢的賀茂氏一系的散落典籍(或其衍生本),今後能逐漸浮出水面🙏前幾日我在與藏書前輩的交流中聽說,日本一些私家至今仍收藏著很多秘不示人、不見於任何目録和網絡信息的數術遺珍,所以還是可以有所期盼的~

    看來山下克明在論述陰陽道時確實大量吸取了小坂眞二著作的菁華,很多論點我都在小坂氏書中見過同旨意的闡述。我盡量加快點速度(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網絡翻譯把《安倍晴明撰『占事略決』と陰陽道》翻完,就分享出來。此書的精彩之處太多了,我一年多以前就已買到掃描件pdf,可惜人太懶,拖拖拉拉到現在纔翻譯好一點點。可以先轉一份此書的目次(網圖),可見其體大思精,所論遠不止於『占事略決』一書:安倍晴明撰『占事略決』と陰陽道 目次

    @61857 回复 ⚑举报 

    游客

    @243518015 #61792

    各位大佬们讨论真是精彩!小弟请求一句,能分享一下这本《占事略诀》吗哈哈哈哈。

    @6187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芊 #61857

    哈哈,这个好弄。网上有《占事略决》的原本,京都大学写本。也有中村璋八的(略嫌粗率的)校订本。比较精致的整理本大概还是得靠小坂眞二,我以后发到书格上

    @61881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243518015 #61878

    我才发现,京都大学网站上竟然写的是安倍明??

    这种错都犯得出来,工作态度也是让人跪了

    @61928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881

    應該是工讀生打錯的吧😂。

    雖然有些題外話,我發現一個在《古事類範》的方技部/陰陽道中裡《義貞記》的記載:

    「可討敵月日時并方角事春は庚辛日、夏は壬癸日、秋は丙丁日、冬は戊己日、土用は甲乙日也、但三日、五日、九日、十一日、十五日、十七日、念一日、念三日、念七日、念九日お可除、殊に小月の晦日敵討事なかれ、出て帰事なし、次朔日、二日、七日、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九日、念日、念五日、念六日、是お上吉とす、亦日に二時、夜に二時、人死する時あり、知此時可寄、此時にあらずば討敵亡す事難し、此お兵法の占とも、知死期の占とも雲也、用心おするにも、此時お知て、稠く警固すべし、亦敵おば玉女方に向て討て、聞神方可引、聞神指神斗加神の方に向て敵お討事努々有べからず、大将軍并天一遊行の方おも慎み、空忘神殊に大節也、」

    這看起來很像兵陰陽的遁甲術啊,此《義貞記》非石川淳的《義貞記》😂,Japan Search可以找到同名的書,內容是日文,只能從漢字大概判斷內容,是講軍事的,有出現”天文”這年號,看來應該就是這本書沒錯,時間應該是在日本戰國時代所著作。

    @61932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1928

    哈哈,估計是😂我已經給京大圖書館發郵件了。

    哇,確實是兵陰陽那箇味,估計是《大唐陰陽書》裏的法,應該可以在《曆事明原》中找到相似元素。陰陽道的衰落太可惜了,直接導致六壬式諸古經和《大唐陰陽書》徹底銷聲匿跡,後者衹剩下幾箇與曆注有關的殘卷。同樣衹能寄希望於神秘的民間藏家了。

    @61933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932

    先前多虧先生對於《曆事明原》的介紹,我才想起來此書裡有許多金匱曾門神樞等古經的輯文。

    先生對於三式古籍的熱忱真的讓我非常欽佩~ 我跟先生一樣也非常期待這些民間藏書的面世,對於藏書與目錄學的了解果然還是先生比我專業的多。還有我聽說張元濟的藏書中也有六壬的典籍,這些藏書好像都散落在各大圖書館裡?

    @61938 回复 ⚑举报 

    243518015
    游客

    @Andy #61933

    太慙愧了,我其實是前年底纔開始入坑六壬類古籍的,不懂的東西還太多。先生的域外漢籍視野給了我很多啟發,關注早期三式典籍的熱情也不亞於我,已經讓我十分佩服了~

    姑且與日本學者一樣用《黄帝金匱》來代稱金匱玉門曾門三經的合體,那麼中國傳世古書中明引了《黄帝金匱》的至少還有《吳越春秋》《軍帳賦》《神定經》《武經總要》《虎鈐經》《地理新書》《六壬大占》《曆事明原》《集應鈐》《六壬大全》《尋源編》《靈覺經》《六壬直指析義》《盤天經》、臺藏《六壬秘本》之《通天鬼翼賦》注。這裏略去了《星曆考原》和《協紀辨方書》,因爲這二者全是《曆事明原》的子孫,它們的引文也是二手、三手貨,皆出自《曆事明原》,無獨立文獻價值。

    上面是明引的,暗引的就更不知其數,無法統計了。例如《太白陰經》《六壬大占課例》《大六壬神應經》,以及多種古書正文之下的注語:《金匱玉鎖》(即國圖訛稱《金櫃經》者)注、程樹勛本《心鏡》注、雲南劉兩府《心鏡》集註(上圖著録“兩”訛作“雨”)、《開雲觀月經》注、南圖本《開雲觀月經》所附抄《大六壬用式心法》。

    這些還只是我隨手翻書隨手記録過的,肯定掛一漏萬,實際應該還比這多得多。輯佚確實是任重道遠,在小坂眞二的基礎上還可以補輯太多東西了。日本我想起還有一條可補:《平家物語》卷第三:《根器経》:得年不出年,得月不出月,得日不出日。我看到日本學者的解釋,“金匱”和“根器”在日式漢字發音裏是幾乎同音的,所以寫錯了。並不存在什麼“根器經”,這幾句正是《金匱經》之文,在其他地方也常見引用。

    原來張元濟的舊藏裏也有六壬書啊,那真希望後來平安流入了各大公立圖書館,而不是在涵芬樓裏被燒光了🙏涵芬樓的火厄、太平輪的水厄,都是近代兩場想起就讓人痛心的慘劇。

    @62069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938

    感謝先生如此詳實的記錄,我這邊獻醜做一些小補充。另有《五行大義》引《六壬拭經》 、《五行精紀》引《黃帝曰》、《六壬銀河棹》《奇門遁甲秘笈大全》《遁甲演義》引《金匱經》、《大六壬不分卷》(天一閣藏明刻本) 引《曾門經》、《六壬一字訣玉連環》引《古經云》、《六壬兵占》引《金匱經》《神樞經》《 靈匣經》三經、《武備志》引《神樞經》、《六壬論命秘要》引《靈轄經》、 《六壬金口訣》(道光八年仲春精校本) 最後有附《神樞經》且下有各章節。 日本的部分應該就是小坂眞二的輯佚、《占事略决》和《六壬占私記》。

    @62075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243518015 #61938

    唐前古法中《吳越春秋》和日本的部分的古占例會引用這些古經作為根據。明清案例亦可見在《六壬指南》中"諸友占問武昌城池安危"此例中,亦引用了《晉書戴洋傳》之占例。可見古人在占斷中也是很注重引經據典的。

    @62078 回复 ⚑举报 

    Andy
    游客

    @Andy #62069

    差點忘了😂,《黃帝龍首經》和《黃帝金匱玉衡經》也有引用《金匱經》,雖然兩者應該也是漢魏六朝時的典籍,但由此引用可見成書應該比《金匱經》晚。

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101-150 (共 253 个帖子)
正在查看 50 个帖子:101-150 (共 253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天一閣六壬古籍兩種:五變中黃經直解、六壬肘後經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