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243518015游客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peLZ1qpvuKP-AhyFW9v8g?pwd=6666
提取码:6666第二種書定名不當,其內容實際不止《六壬肘後經》,還包含了東方朔口訣、金鎖玉匙總訣、百章歌、陰山道人口訣(多在来意上用工夫)、十二天将發用日干来意。
第一種書,未曾先生過去公佈過它的國圖藏本,可以兩相參看:www.shuge.org/meet/topic/13964/
243518015游客原地址:
gj.tianyige.com.cn/Searc...825eb8e7e1
gj.tianyige.com.cn/Searc...06f44fb874
其實在天一閣目前已公佈的資源中,還有一種《占候六壬遁法》,但實際並不是什麼獨立的書,而是《武經總要》的六壬部分,很常見,我就沒去下了。地址:gj.tianyige.com.cn/Searc...f3eb897e6e
apple游客@243518015 #56278
你是怎么下载的?
xiaopengyou游客您要多看交流去的話,就知道LZ是“只会刀耕火种一页页存图”的
xiaopengyou游客@xiaopengyou #56315
不好意思,打錯字了,交流區
xiaopengyou游客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276
感激先生的不吝馈赠!五变中黄经作为六壬中的秘典,其断课法似乎与平常所见的诸家不同,国图藏明抄本似乎传抄有误,文句有颠倒乖错,字词鱼鲁混杂,先生所提供《五变》的乃前所未闻之藏本!弥足珍贵!我还知道台湾有元代休休子所校注补完的一本,可惜未尝一见。
道可道游客@243518015 #56276
感谢分享。天一阁是否还有《邵彦和先生大六壬断案》?
apple游客@xiaopengyou #56321
这个都会,以为有更高效的下载工具,谢谢
243518015游客感谢xiaopengyou先生热心帮忙代答!
243518015游客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324
佩服先生的精神研究!我还没好好开始读《中黄经》,原来国图本有这么大的问题~天一阁本的跋尾里,抄者也说了他自己觉得这个底本的质量一塌糊涂,可惜未得善本能是正之。除了国图和天一阁本之外,我简单归纳过一下其他全文抄录或刊载了《中黄经》的书,有《六壬大全》卷三、《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卷七百十五、《大六壬渊鉴》、《大六壬神应经》、collector先生公布的普林斯顿藏《大六壬辨课发微》、哈佛燕京藏《六壬辑要》。这些里面都有《中黄经》的全文,不知在版本源流上是否互相独立。
上图还藏有好几种本子的《中黄经》,天机论坛曾活跃过一位十分类似collector先生的神人,把其中一种发出来过,叫《鬼賊五變中黄經》,我转到这里吧: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AQTl6FA5HbLShdrxOO3SA?pwd=6666
提取码:6666可能都各有校勘价值
243518015游客@243518015 #56377
*精深研究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324
先生提到的台湾藏本休休子校注补完的《中黄经》,过去还真的未曾听说,我刚才简单搜了一下也未能找到相关信息,请问您知道它藏台湾的在哪个机构吗?
243518015游客@243518015 #56377
除了我们常见的国图本中黄经正文1卷+释义4卷之外,国图还有一种清-民国间抄本《五变中黄经》2册,署:(晉)凝神子撰 ; (晉)焦休文注解。索书号140396,未放出资源。
陕西图书馆也有一种二卷一册的抄本《五变中黄经》,署名与上本全同,半叶八行。
另外就是上图巨量的各种不同题名的《中黄经》
黄叔正游客先生高义,刚刚打的字全被吞了。那么我就长话短说吧,今天看了明抄本和天一阁本的《中黄》,我认为它们应该是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拥有同一个祖源。这两本书都是从“释己身”开始,到杂占部前,基本顺序是一致的,经文的内容也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某些对于经文解释的部分,但是其内在逻辑也是相一致的。
但是,在杂占部分,情况就变得很复杂了。明抄本杂占部分从卷三“释官讼”始,至卷四“占近出未归”,所涉及的条目远大于天一阁本,天一阁本的杂占部在卷五,从“释官讼第十六”始至“释人谋害第二十八”结束,二十八条内容都可以在明抄本中见到,在“释官讼第十六”前(其亦包括在内),天一阁本的顺序与序号同明抄本一致,其后的顺序就和明抄本不同了。天一阁本杂占方面的差异不只在排列顺序和缺少内容上,其二十八条杂占部分与明抄本差别明显,以天一阁本“释疾病第十七”为例,其对于经文的解释内容超过明抄本内容两倍以上。天一阁本和明抄本互相不同的内容究竟是《中黄》原文还是说是后人增补,以现在我所拥有的资料,很难定论。
另外,我认为相较于天一阁本,明抄本或更加接近于《中黄》的原貌。在明抄本里有一些明显的早期口语痕迹,显得诘屈变扭,但部分内容在天一阁本中被或多或少的修改过,比如对“上下吉神兼吉将,自然求遂得安宁”的解释中,明抄本有“求事断吉矣”之句,在天一阁本中则换成“凡事皆吉”,前句似是唐宋时期的口语,相对于后句来说变扭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释五行”最后,明抄本有大量篇幅是有关《玄门宝鉴》的,天一阁本则没有丝毫涉及,除此之外关于“释五行”最后一句经文的解释,明抄本和天一阁完全不同。
总之,对比看来,天一阁本字词错谬更少,语句更通顺,相较于明抄本来说可读性确实强了不少。就如对“释五行”最后两句经文的解读,天一阁本字数虽少,却更加直指关键,而明抄本则洋洋洒洒百余字,却说不清个所以然,这是其好处。但是天一阁本缺失了一些关键部分,这是其不足。
此外,据我所知《中黄》经至少还要另一个流传的版本,这个版本比我们所看见的两本多出来了“释十二神将”部分,这是从《六壬大全》中看见的,《大全》所引“释十二神将”部分出自《中黄》,“释十二神将”在现在的“释己身”部分前面。不管“释十二神将”部分究竟是《中黄》原文还是后人增入,《大全》所参考的《中黄》经无疑是另一个流传于世的版本,当是与前面我们所说的版本同时流行于世。其或许存在《中黄》佚文,甚至可能就是《中黄》的原始完整版,可惜自明代以后,就不见史乘。
关于元休休子校注补完的《中黄》经,我现在所知的线索是,它是清浙江巡抚采进本,是明刊本,现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在淘宝等网站上以《子部珍本备要 补完直解六壬五变中黄经》的名头出售,从目录以及放出的书页来看,当和天一阁本、明抄本属于同一个系统,没有“释十二神将”部分,但是具体内容与两书又不完全一致。
现在看来,《中黄》经流传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它的版本内容问题相当复杂,我们认为现在我们所见的《中黄》经应该都不是足本,校正《中黄》的任务任重道远。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427
您说的对,明抄本中也提到《中黄》乃凝神子郭璞所作,晋人焦休文注。但是在台湾《中黄经》里则说《中黄》乃“嵩岳真人凝神子述,大定河南府赵伯祥再注,大朝辛亥岁侨历山后学燕人休休子校正补完”,大朝乃蒙古称元之前的国号,近几年由于墓志铭等文献出土才为学界所知,可见这本明刊本《中黄》一定有一个很古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金元之交。在这里赵伯祥只是“再注”,那它的“一注”究竟是不是“焦休文”呢?还是说明刊的“休休子”就是“焦休文”呢?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抄本中所说的《中黄》乃郭璞著,又说郭璞号凝神子,由晋代焦休文注等等这样的“妄说”。台湾明刊《中黄》可以说看起来非常贴近于真实,《中黄》是道人凝神子口述,由金人赵伯祥“再注”,再由金末元初的“休休子”校正补完,按照这条线,“凝神子”不可能是郭璞,他一定是两宋辽金时期的人,《中黄经》经文完成的时间一定早于凝神子生活时期,根据经文语言风格来看当是唐末五代北宋时期,甚至部分内容有可能追溯到初唐中唐。
我之前看到古人考证说《中黄经》经注中提到的《玄门宝鉴》在河中府龙门县,河中府当时唐代的河中府,因此将《中黄》的成书时间推向中唐之前,我原来也深信不疑,但是当我看见了台湾明刊本上的“大定河南府”后,我大胆猜测,这个“河中府”应该是辽金时期的“河中府”,辽、金有河南府,那么河中府也不是没有可能存在,且《元和郡县图》中载唐河中府八县,并无龙门县,且根据推测,经注中提到的荣和县也当属于河中府,这两个县均不在记载中,且百度上说洪武二年改河中府为蒲州,可见河中府作为一个建制直到元明时期尚存。虽然我并非宋辽金史专家,对于两汉以后的历史地理也不是很熟悉,但我基本认定,《中黄》提到的河中府就是辽金时期的河中府,与唐代的那个河中府没有直接关系。这更为我确定《中黄经》全书的成书时间。
可以确定,台湾明刊本《中黄》一定有一个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来源,至于此本是否有所删减,因为旁证的缺乏,目前暂且不得而知。所以,此明刊本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我认为可以以之为底本去与天一阁本、明抄本互校。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377
太妙了!先生所说的这些诸壬书中中所载的《中黄》经,我手头上只有受书阁恩惠的《大全》、《辨课发微》、《辑要》。刚才按照您说的我去翻找,在《辨课发微》中赫然看见了我提到的这本休休子补完本!而且我经过和台湾明刊本的大致校验,居然一摸一样!先生可不必费心搜寻了,collector先生分享的《辨课发微》也是明刊本,可见当是出自一手!真是难得的巧合!collector先生分享的全是宝物啊!当初我也读过《辨课发微》,无奈廪性愚鲁,没有读到后面就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现在看来collector先生发布的书我都应该从头到尾读一遍。
黄叔正游客@黄叔正 #56532
这本书里还有商皓的一篇序,与明抄本中的基本一致,而天一阁本无之,可见天一阁本当是《中黄》之节抄本。又天一阁本书末云六壬银河棹有引用《中黄》者,我有空即将休休子补完本与《银河棹》对照,以辨其异同。
黄叔正游客妙哉!张仙槎《六壬银河棹》有目录有“中黄五变法”、“中黄五变七休六壬法”,张仙单独列出,可见《中黄》实乃六壬之别法秘法。
243518015游客太精彩了,先生的详细的文本对勘、精密的周边考证,非常见功力,使我的认识大大深入了很多!
历史地理、行政区划沿革一直是我的弱项,看了您的考证之后,更加确认了“壬海无涯”先生此前告诉我的结论,《中黄经》的成书必不早于宋代。“河中府”的信息结合“晋凝神子”、“晋焦休文”这样的落款,我们基本可以知道这书是怎么被推到郭璞头上的了。凝神子和焦休文一定是北宋或金代的晋地人,所以对晋地流行的《玄门宝鉴》有所提及。而后世传抄者误将地域“晋”理解成了时代“晋”,于是妄作穿凿,说出了郭璞号凝神子这种无稽之谈。实际应该是在这两位山西人完成了初撰和初注之后,凝神子进入中岳修行,将书携入河南,传给了当地人赵伯祥,赵对它作了再注。换代进入蒙古统治之后,济南的燕人休休子得其书,又作了校补,其书最后被明代人与《辨课发微》合抄到一起。而菉竹堂本(即国图的正文+释义本)则是凝神子经+焦休文注本传到金元之际的燕人(此人已误将凝神子等同于郭璞)商皓手中后,商也对其文句作了很多补充调整,成为菉竹堂本的面貌。之所以知道商是金元人,是因其《补完直解序》中提到“方今司天监张君正之”,即《六壬无惑钤》(又作六壬祛惑钤)、《五行类事占》的作者张居中,由金入元。辨课发微本也抄有商皓序,或许是从别本抄入的,休休子本原不应有之?
靖康以后的归入金朝的北方人看来确实为六壬创造了不少新旁支,像金口诀、中黄经、运移经等。
《辨课发微》里的这个本子,网上流传的书影原来是出自“子部珍本备要”,这就说得通了。“子部珍本备要”大概是一位有各大图书馆人脉资源的大佬做的一个影印系列,影印的底本主要出自国图、上图、台北国图、美国的一些机构。不知是为了避免版权纠纷还是其他因素,这个系列中但凡不便告知真实馆藏的书,都一律托名给台北国图的旧称,“台湾中央图书馆”。我在找书的过程中已经见到好几种书的藏地被伪托到这个名下,而实际是其他诸馆的藏本。这个影印系列的目标客户是不缺钱但不懂得搜集图书馆资源的民间数术研究者们,买这些影印本也是实用主义态度,不会深究馆藏信息的真假。“子部珍本备要”我把它当成一个访书目录来用,既有书名又可在网上看到几叶书影,相当于一个很好的图录了。但他们标注的馆藏信息这一项我是从来不敢信的。休休子这一本的《中黄经》正是从普林斯顿藏本《辨课发微》里节印出来的,被伪托给台湾。
《大六壬渊鉴》本的《中黄经》,粗看目次,似乎与《古今图书集成》本同源,都将十二神将放在末尾,应可证明此章是后人附入的。不知此系统与《六壬大全》所收本的关系如何。
原来《六壬银河棹》也收有其法~那真有挺多材料可以互参了。《六壬集应钤》里也收录了大量“中黄经占”的案例,将它们辑到一起,应该可以代表又一种明代的版本系统了。
243518015游客《辨课发微》就和天一阁的这个《肘后经》一样,属于图书馆定名不当。这其实是一小套六壬丛书,里面先后抄了多种不同的书。《大六壬辨课发微》其实是一篇极短的小文章之名,此文只占了整个PDF文件开头的3页半。剩下六百五十多页的内容全是其他壬书、歌赋,十分宏富,秘籍佚篇往往而见。collector先生发的这个资源实在太了不起了,书商们把里面的诸书拆开来影印,都能拆出好几十种世间未见的秘籍。
heihoo游客@243518015 #56278
gj.tianyige.com.cn/Searc...06f44fb874
你好,我也注册了账户,为什么打开时,提示:“温馨提示:请到阅览室浏览!”所以连图片都看不见。
这天一阁什么意思?
heihoo游客@heihoo #56581
这个天一阁,你真好玩,我注册了账号,不让看,我退出账号就可以看了。
243518015游客@heihoo #56582
哈哈,就是这么奇葩😂登录才能点进去,点进去之后又要退登才能看内容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377
先生提到的鬼贼五变中黄经,似乎是与《中黄》略有关联的一部书,可能也是谈中黄五变法的一部书,其中部分内容与《中黄》高度重合,但是排版章节安排与《中黄》却不一致。《中黄》和《鬼贼中黄》的存在可能意味着世间还有以“中黄”为题的讲“中黄法”的壬学古籍,只是或是庋藏高阁,或是沉默幽冥,或者是已经散失,可见中黄五变确实是流行于两宋的一种壬法。
另外,我在邵公断案里曾经发掘邵公云“经曰”的时候,引的最多的且可考证的是《心镜》、《中黄》的内容,比如“寅作长生是道人”之类,我在想“中黄法”或许并非是南北割据时期才在北方流行的法门,最大的可能是和永嘉之后《汉书》注的流传一样,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割据时期更是如此,书籍流通不广,往往也会出现”割据“现象,《汉书》臣瓒注这类的以解释历史事件和车马舆服、殿阁宫观、礼仪祭祀、地名物类的注解只在北朝流传,而南朝流传的大多是音义类注释一样,但是两者都形成于西晋时期,中黄法应当成型于唐末五代,北宋时期大行其道,故邵公用“中黄法”亦是情有可原。最主要的证据是,我在《断案》中见“任太公问家宅十七”一案,邵公以春占故,春木王火相,火土相生相息,乃以第一课之丑为又以末传之丑为生息之物,定以牛;然又以末传为秋冬,云秋冬火不王,乃以末传之丑不为生息之物,定为山地之象。杨景磬先生就因此表示此案不可解,但整理者程爱函先生却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议论,这确实奇怪。我昨天看了下《银河棹》,中黄法大概是讲五行王相变化以及活用遁干之说,“五变”可能就是“五行王相变化”之意,中黄法所用的五行变化之法,不独以四时论,可能邵公此处即以中黄五变法分别定五行之王相。如果说搞清楚了中黄法之奥妙,那么可能邵公案里的不能解的部分,比如邵公是如何灵活定象的,就可以解释了。
花生壳大叔游客
東風游客@花生壳大叔 #56745
多謝提示。
凤城君游客给天一阁发了邮件咨询《大六壬断案》,此书尚未扫描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588
先生高见,实在佩服!以《汉书》注的流传来作类比,让我大开眼界。看来《中黄经》确实还应该更早,既然宋代已被经典化了,那么成于晚唐五代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遁干”的思维,即甲年起丙寅月、甲日起丙寅时,并连续顺推,这种将干支对配给月、时的做法,也是自晚唐开始发展的,《中黄经》起于这一时期真的很有可能。早期的纪月、纪时仅有支而无干,也就是古来的月建、加时。
原来《鬼贼》是此书的又一种变体,看来中黄法确实是一种自成一系的六壬术。我们今天把南宋定型的邵彦和-凌福之系统作为六壬的正脉,其他系统当成旁支变体,看来只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其实各脉都继承了更早期六壬的不同部分,也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各自有所开拓。即使邵/凌一系的后世六壬正脉,与《神定经》《金匮玉锁》《心镜》《占事略决》等代表的古法六壬相比,也明显加入了大量禄命术的内容,还加入了您指出的中黄经法和壬海无涯兄指出的纳甲元素。
经您的精彩指点,才知道原来《中黄经》还是解读邵案的密钥所在,那我在开始看宋壬之前,应该先去补一下中黄经的知识了~
243518015游客@凤城君 #56766
原来他们根本没扫啊😂可惜了,这么重要一个善本都没扫,有些网上已经烂大街的重复资源他们反而扫了
目前知道的《断案》,大概就是上图、天一阁、北大总共三种抄本。网上的各种电子版、市面上的排印本,应该都是以上图本为底本的。上图本也早就有资源了,可惜只是在大佬们中间流传,没有放出来。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836
先生可曾听说《六壬三黔集览》一书吗,此书乃明人抄本,是collector先生诸公,以及网上资源所无的,也基本没听人说读过此书,不知道是一部怎样的壬书。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912
此书在复旦,用学苑汲古可以搜到。估计是某三种钤的合抄,我原先打算等回国的时候请以为复旦的朋友带我进古籍室拍一下的,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得来了。collector先生肯定有,之前哪篇帖子里我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先生回答时提到了《三黔集览》的内容。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958
待古籍室放开,我可以为先生取得,只是我得提前学习下collector先生的整理技术了。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958
在“秘藏”古籍方面,复旦比北大有过之而无不及,复旦有数个古籍藏书室教研室从来不对外公布藏书,对于其中书籍的种类和目录,向来是保密的,必须向馆内工作人员取得许可方可借阅,我打算今年仔细搜寻一下复旦的三式古籍,或许能有意外之收获。
阿里达摩院游客好了 大家公开讨论天一阁古籍下载,今天天一阁已经修复了漏洞,大家再也无法下载天一阁古籍了。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973
原来先生还有查阅复旦馆藏的便利!那就太好了,期待您的新收获,提前感谢!🙏🙏
复旦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也终于重新开放了,但我在官网上看到一句话:“目前大部分馆藏古籍还可通过馆藏目录系统检索”,这“大部分”三个字就让人哭笑不得。看来检索系统里的信息至今也不全,那么早在2017年就出版的《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势必也有很多遗漏。而且估计登记的只是校图书馆,不包括各院系教研室所藏的古籍。那就更期待您这边的佳音了~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980
其实它也不是在说谎,FD图书馆藏古籍大多的确是可以网络检索到,但是它的古籍绝大多数并不在图书馆里,大多在文科教研室、研究所及藏书室里,而这些地方是绝对不会公开的,除了历史教研室外,其他文科教研室、藏书室、研究所大多不许外系进入。其实先生在学苑汲古里也能看到,作为比肩北大的文科强校,它的古籍藏书显得少的可怜,实际上作为老牌文科强校,它还接受了不亚于北大的大量名人所收藏的古籍,但是放出来的很少。而且其古籍库有着大量影印自其他博物馆、学校、研究所的善本古籍,这就意味着除了自己的古籍外,它还兼有其他地方的善本古籍,而这些都是很少公布的。相对于北大还至少将馆藏古籍目录公开,这“江南大儒”的学阀作风可见一般。
而且先生说得对,我们大学图书馆对于古籍的著录都很有问题,起码我可以说,现在您在网上所见的大多数学校图书馆的古籍目录都是不全的。那边图书馆的情况我有所耳闻,邯郸路那里的图书著录登记就是一团糟,特别是涉及到民国以及台湾书籍,我想古籍也是如此。
黄叔正游客@阿里达摩院 #56979
没什么可以讨论的,这已经成为事实了,所以我早就说过,想要指望这些地方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院或者大学主动开放哪怕一小部分的数字化古籍,都是不现实的,可能是学阀的作风我比诸位要尝受的多些罢。诸位要相信,会进行古籍扫描并公布电子化古籍的只有中央管的那几个,比如国图之类的,在中国,古籍公开化,你只能依靠中央力量。所以我个人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无条件支持的。对了,国家打算未来几年在不同省份建几座“中国国家版本馆”,要求各大机构上交出其所藏善本古籍,诸位可以猜猜,哪家的“大儒”反应最大?人家是打算直接“抗旨”的。
243518015游客原来如此!若不是先生今天透露,我完全想不到复旦的“秘藏”竟然这么严重,连国家层面的普查都无法深入触及各个教研室的藏品信息,真是比北大还抠得厉害。此前我确实有过疑惑,在藏书最盛的江南地区占据最高学府的地位,馆藏怎么才这么一点点,我还以为复旦的古籍在动乱时期都被上图吸走了呢,原来是在各大机构里,学阀富而校方穷,也很能体现民主治校的特色了😂今天听您一透露,才知道水面下的冰山这么大,接下来您去探访的成果太令人期待了。都可以编成一个知见目录,添补学术空白了~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992
哈哈哈,还真是上海这边的反应最大。好在上面的风向这么正,普通读者真是最大的受惠人。希望执行力也能强悍一点,不然太难撬动这些护食的学阀了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993
先生过誉了,知见目录不敢。我只是尽可能去挖掘一些未被著录的,可能是某家秘典的一些占卜书籍罢了,最近主要是以搜索三式书籍为主要目标,来补充collector公诸贤达或许遗漏掉的某些东西罢了,三式典籍大多存在互抄互录的现象,各大馆馆藏的三式书尤其是壬书,大多都是烂大街的熟货,很少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遗珍,我不如collector公以及先生等诸位贤达专业细致,也是尽力而为,见贤思齐罢了。不过我会多留意遁甲书籍,毕竟奇门无真,若是有幸发掘真本,可谓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观星台的少微据说有奇门真本,他总算是开班授课,使之不至于失传,但总归是秘而不宣,颇像天师府和学阀们的遗风。奇门、太乙、雷公一类的书籍,真本足本大都在天师府那里,民间流传的大抵百无一真,我也不确定是否能在这个古籍“处女地”有所收获。毕竟诸位大佬都没能做到的事,我怕是也很难做到的。希望collector先生这样的神人神通广大,不知道看了我的贴文能不能想到办法去搞定天师府的藏书。
凤城君游客@黄叔正 #56995
奇门无真,少微的资源也是来自网上和书格的
黄叔正游客@243518015 #56994
观星台的奇门真法,据他自己说来自道家真传,大抵也是和天师府有关,也可能是天师府战乱时期散佚民间的遗珍。但总归不是足本,他只有奇门术数的一半,却没有奇门法术的一半,殊不知三式之中,卜事以六壬最灵奇,奇门之重,重在施术。所谓法术奇门的咒和符,以及仪轨,大多还是秘而不宣。我曾祖当是会些奇门术,我父亲曾经见过他驱使蚊蝇,其他种种亦不自言,可惜其术不传。正如阅微草堂笔记所言,奇门之法,最重咒诀,曾祖尝为医治骨伤,以口含水掐诀,一喷则人手脚麻痹不能动,则可以接骨开皮矣,家人皆以为其以内功点人麻穴,殊不知人体岂处处有麻穴乎?内功如何能致?所以必是奇门、雷公、祝由之法也。曾祖仙蜕,我家人也搜寻他的遗书,不过都是些医术罢了。我今天备言家事,不过告诉诸位,奇门法术确有,然无载于书,须要师传,奇门之书载者,不过是少微那种术数奇门,论卜事神奇,奇门必然不如壬法,论占卜国运,奇门不如皇极、太乙,有致力于学奇门法术者,不用费力找书了。
黄叔正游客@凤城君 #56998
先生正确,非但奇门无真,连雷公也是无真。最古之式法,我认为只有古太乙、六壬而已。据243518015先生分享的《小法局式》里雷公式的记载,其式盘几乎完全就是六壬式盘的复制,其占法必然和六壬类似,但它厉害的是法术,道家法术的来源很复杂,有先秦两汉的中原民间巫术、也有百越、匈奴的蛊术,甚至有印度教密法、佛教的密法。奇门法术也是这样,不过奇门的占法似乎揉合了式占和易占。所以本质上说,中国流行的卜筮之法是不离星占、式占、易占的(骨卜之法,似乎很久没有用到了),奇门雷公,再怎么神秘莫测,也不离这三者。他们真正与六壬、太乙不同的,则是法术,而法术往往不载于书,仅凭口耳相传,师徒相续,所以希望通过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就能获得雷公奇门的法术方法,大抵是不现实的。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995
先生谦虚了,您也是大神之一~能有条件接触到复旦内部各院系、研究所的藏书,又能以文献学功底作出辨章考镜,一定也会有惊人的新发现。三式早期典籍真的极其难见,片纸只字都是至宝。我一直在追索六壬式的源头元典《黄帝式经》(即金匮玉门曾门)的下落,这方面的辑佚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学者小坂眞二,但他没见过十卷本《神定经》,也没见过《六壬集应钤》《历事明原》《大六壬灵觉经》《大六壬寻源编》等大量引用这部古经的书籍,所以他的辑佚也有局限。但至少日本方面保留下来的佚文已经被他搜罗殆尽了。《黄帝式经》三卷直到清代都还存世,所以我始终相信此经并未亡佚,应该还存在江浙地区的某处。今天您透露复旦的藏书状况如此,就给我很大的希望了。
少微君不知有没有看过其他独家秘书,但他仅从传世文献里扒梳,就辨析出了唐代天一遁甲、太一遁甲两种不同的传承,确实很厉害,我也是大受启发,等有时间也要把这条思路自己走一遍。
天师府真的很奇怪,按说秘籍珍本的藏量应该是现象级的,比如唯一靠永乐大典而传至今日的雷公式典籍《小法局式》,就是明初天师府献上去的。但如今从未听过有人去考察他们的藏书。藏书应该没有跟着嗣汉天师搬到台湾去,否则应该早就有信息透露出来了。不知是在近几十年的动乱中被毁了,还是更早以前就已无存。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7007
确实~其实《小法局式》保留的“雷公式”,应该说是宋代的雷公式。它符合《武经总要》和宋代史料里关于雷公式的描述:式盘与六壬一样,但用途却是咒诅厌禳。可知确实是宋代雷公式的遗绪。
但公子旷先生就提醒我,宋代的雷公式未必是唐代的雷公式。因为按《唐律疏议》的描述,雷公式应该是一种占卜术,不是法术。且《小法局式》文词鄙俚,其中很多片段虽能看出不晚于宋,但早也早不到唐,更不会是唐代官方秘术应有的样子。所以唐宋之间应有一个断层,北宋人所说的雷公式早已不是唐代的那个了。
赤乌游客实话告诉你,天师府就是个空壳子。90年代初连箓都没有。还是靠戴祥柳回传过去几个箓。结果也是两嘴毛。
243518015游客@黄叔正 #56987
我在追寻六壬古经的过程中,有一项心得也可印证您对高校古籍编目水平的断言。六壬古式经今不可见,但在存世诸书中将古经面貌保存得最好的,是《景祐六壬神定经》。尤其近些年collector先生等大神对《神定经》十卷本的发掘和公布,带来的是历史性的改变。我私下也竭尽全力调查《神定经》的版本,除了刊行流通的残本鹤斋丛书本、第一个被发现的足本上图本之外,还有就是山东博物馆残本、北大足本、浙图残本(鹤斋底本)、浙图足本。
但这几本都是见于诸书目书录的,除这些之外,竟然还有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十卷足本,各种目录都把它遗漏了,这就是上海师大本。此本为光绪廿七年徐维则抄录,收入徐氏自编的《会稽徐氏初学堂群书辑录》,无刊本存世,这套丛书仅剩一种手抄孤本,即在上海师大图书馆。这套私人小丛书实际收书三十六种,但《中国丛书综录》只著录了十八种,整整漏掉了一半。这套稀世珍本《神定经》正好被遗漏了,就这样失去了编入正规目录、进入学界视野的机会。我是侥幸用读秀搜到了《中国古代名著丛书提要》内王建给这套丛书撰写的提要(上册P207、208),对《中国丛书综录》作了补阙,才知道《神定经》还有这么一个版本存在。
从这里我就体会到高校藏书的编目有多粗糙,而古籍普查这种大项目恐怕也无力完全扭转。光看他们编的目录,只能确定这家单位有什么,不能断言他们没有什么。将来还需要更多像您这样有条件的淘金者深入这些收藏部门取发掘遗珍,肯定会惊喜不断的。
- 作者帖子
评论
- 感谢反馈,已修正2024年12月09日 - 22:27 撰自 未曾
- 黑白版文件大小:111M,这个描述和下载的不符2024年12月09日 - 21:48 撰自 HAINAN0030
- 好的~感谢您的支持~ 已确认收到了...2024年12月09日 - 11:54 撰自 未曾
- 已付款2024年12月09日 - 11:41 撰自 lynn king
- 感谢反馈,已补充2024年12月08日 - 21:25 撰自 未曾
- 书格存储好像失效了,请问能补充一下嘛,感谢2024年12月08日 - 21:18 撰自 清熙
- 》 你说的那个网站是哪个?2024年12月08日 - 08:30 撰自 张昌贵
- 第十六冊今天剛拍了: https://www...2024年12月06日 - 02:44 撰自 MH
- TL, DR: 虚拟组网是个花费少但作用...2024年12月05日 - 17:23 撰自 陈寒彤
- 先生大德高义,敬佩之至!2024年12月05日 - 17:06 撰自 乐呵呵
- 感谢反馈,已修补2024年12月05日 - 16:52 撰自 未曾
- 链接失效了2024年12月05日 - 16:24 撰自 好运
- 中医爱好者,可以交流2024年12月05日 - 10:26 撰自 柳添黄
最新
热门资讯
图书馆推荐
博物馆推荐
近期回复
- 媸皮妍骨 在 求《万岁通天帖》高清电子档
- 琴走弦上 在 (存档)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
- 七粑粑 在 求 錦芳太史醫案求真初編五卷附戒子八則
- 何續静 在 張氏捷斷 舊鈔本
- 武贵平 在 bookget 开源了(更新至:24.1118)
- 何續静 在 堪輿作法雜錄 舊鈔本
近期话题
- 求助:中央研究院书籍如何下载? 由洛杉矶
- 急求高手代為下載 甘元煥著《莫愁湖志不分卷》。老朽這裡謝過!感激不已! 由双溪钓叟
- 求《万岁通天帖》高清电子档 由東
- 求 錦芳太史醫案求真初編五卷附戒子八則 由七粑粑
- 晦庵文抄.宣德五年刊本 由崇鹂
- 十二生肖图册(清.任预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由 未曾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