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一统图册
此《万年一统图》册以 “万” 字为题,歌颂帝王盛世功业。全册共十二帧,依次为描绘:万年一统、万寿长春、万星拱北、万民顶祝、万国咸宁、万顷嘉禾、万卉花王、万宝告成、万年天子、万里扶摇、万派朝宗、万笏朝天。绢本设色,泥金描金,右图左赋。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万年一统图》册以 “万” 字为题,歌颂帝王盛世功业。全册共十二帧,依次为描绘:万年一统、万寿长春、万星拱北、万民顶祝、万国咸宁、万顷嘉禾、万卉花王、万宝告成、万年天子、万里扶摇、万派朝宗、万笏朝天。绢本设色,泥金描金,右图左赋。此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庆诞记》(稽古生辰录)由清代张邦伸纂辑。全书共分上下卷,其内容按月按日编排,选取史书中当日诞辰的帝王将相、圣神贤哲、佛祖仙真、忠孝节义并及有功德于民之享祀者。而又摘录其事实,以备稽考。此为清道光二十八年广汉张氏刊本。
西湖十景之名源自南宋。清康熙南巡时敕令重修,并题名立碑建亭,再现盛观。此《西湖十景图》卷由清代董邦达绘制于乾隆帝首次南巡前一年。画卷描绘鸟瞰西湖诸景,虽名为「十景」,画上却以隶书标注了包含西湖十景在内的五十四处景点。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西湖志纂》由梁诗正、沈德潜等奉敕依《西湖志》重辑而成。全书十二卷,包含:御制诗、西湖水利、孤山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吴山胜迹、西溪胜迹、艺文。卷首收西湖全景图、十景图、行宫八景图等三十四幅版画。此为清乾隆二十三年写刻刊本。
此《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清代刘树屏编。全书共分四卷,收录了三千二百多个常用汉字、七百多幅插图。其内容是专为小学堂训蒙而作的一套汉字教科书,其中不仅包含传统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此为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顺成书局(初次)石印本。
此《钟馗送嫁图》卷传为元代王振鹏绘。画卷采用了白描技法,描绘了钟馗骑着驴,佩戴花簪,率领二十多名鬼卒欢天喜地扛嫁妆,阵势壮观地护送着小妹出嫁。在画中,鬼卒们手中所持的物品多具有祥瑞寓意。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海珍图》卷由南宋刘松年绘。画卷以艳丽的色彩表现画家所了解或臆想的海洋生物,描绘了蚌蛤、螺贝、海龟、海猪、蟹、鲎、珊瑚等三十一种。每种右侧用金粉书写四字题名,如:海蓑云月、合擎蚌蛤、云球簇海、海际玉蟾、海猪拜月、玉芝翠管等等。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海错百一录》由清代郭柏苍撰。全书共五卷,包含:记渔、记鱼、记介、记壳石、记虫、记盐、记海菜,附记海鸟、海兽、海草等类。海错指众多的海产品,书中述录福建、台湾沿海的海产并对其状态、产地、活动特性一一加以说明。此为清光绪十二年写刻刊本。
此《采莲图》卷由明代唐寅(字伯虎)绘。画卷描绘夏日清晨,朝雾未散的莲池与穿梭其间的扁舟仕女。全画墨色恬淡,景物造型简约精到,如莲叶的盛衰枯荣、柳枝的轻盈柔美。其后附文彭草书 〈采莲曲〉、项元汴画小景。此卷绘制于明正德十五年(作者时年五十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吴郡岁华纪丽》由清代袁学澜撰。其内容记述吴地(苏州及周边地区)风土人情、节令时俗。按月设卷,共十二卷,收条目三百余条,自正月行春记至十二月除夕。附卷首(吴俗箴言、吴中风俗论),卷末(吴俗讽喻诗)各一卷。此为清末袁氏适园手写稿钞本。
此《河工器具图说》为清代完颜麟庆编著。其内容以图谱形式介绍古代治河工程器具约二百多种,并详述其历史沿革、构造规格及使用方法等。全书器具功能共分:宣防、修浚、抢护、储备四卷。此为清道光十六年云荫堂刊本,另附麟庆所编《黄运河口古今图说》。
此套《伯希和中亚传教团摄影集》由法国探险家 Paul Pelliot(伯希和)及其同事拍摄。此次整理了共 1439 幅,记录其中亚探险之旅。主要是新疆的喀什地区和库车图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拍摄时间大致为 1906 至 1909 年。此套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此《申江胜景图》由清代吴友如绘制。全书分上下两卷,绘图六十二幅,每图配以诗文。始于:上海学宫、也是园。终于:图书集成局、乡人收木棉。其内容描绘清末上海的名胜古迹、风景建筑,以及反映上海开埠以后社会生活等等。此为清光绪十年点石斋石印刊本。
此《南中国海岸图》卷大约绘制于清代中晚期,绘制者不详。该地图描绘了中国海岸的轮廓,从福建省南部开始,然后是广东省、海南岛到越南边境。其中地名依次用数字标记,共标记地名 670 处(始于洋林湾,终于交趾界)。此卷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此《圣帝明王善端录》图册由清代陈世倌书赞,绘者不详。画册为图文对照的形式,描绘历代贤明帝王的嘉言德行,每事一图,叙事之外并加赞语。从唐虞至元明时期,分装为四册:唐虞夏商周(十四开)、汉(十三开)、唐后周(十七开)、宋金元明(二十开)。此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欣赏编》由明代沈津编集,茅一相续编。全书共分原编、续编各十集。其内容主要收录唐宋元明人的关于文房、博戏、音乐、导引、词曲等类等方面的杂著,对于了解当时文人的游艺、赏玩、雅趣生活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内含明正德六年沈津长洲刊本、明万历时期续编刊本。
此《写生图》卷由宋末禅僧法常(牧谿)绘。此卷以没骨水墨绘花卉五种、蔬果十六种,及翎毛小景:牡丹、莲荷、茶花、芙蓉、石榴、柿、蔬菜、南瓜、笋、枇杷、莲蓬、菱角、萝卜、藕、瓜、葱、八哥、雉、斑鸠、麻雀等。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青琐高议》是由宋代刘斧辑撰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卷(一百二十余篇)始于:李相、东巡。终于:马大夫传、僧卜记。其辑录内容庞杂,除志怪、传奇外,还涉及琐事、异闻、论议、纪传等。此为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梦锡校刊本。
此套《莫理循的中国档案集》由澳大利亚旅行家 George Ernest Morrison 拍摄或收集。此次整理了共千余幅,包含照片、明信片、绘画等等。其内容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肖像。此系列现藏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
此《盐梅记》由明代青山高士撰。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三十四出,始于:提纲大概、避纷入谷。终于:因散得聚、花烛宜男。传奇剧情演山东举子宋道光在荒年男扮女装结识财主女儿白珩并以盐梅为婚约,后遇侠女王媵儿,最后三人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此为明代漱玉山房刊本。
《多宝塔碑》(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由唐代岑勋撰文,颜真卿书碑,碑文为楷书。碑文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发愿兴建多宝塔的缘由、经过及相关佛事。此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北宋拓本,“凿” 字未损。
此《考槃录》(考槃记言)由明代龚道立辑。全书共四卷,包含:考槃记言、附今言、考槃记事、附今人。其内容为辑录古今隐士闲逸之言(一百四十四条),古今隐士闲逸人事(一百三十人)。此为明万历六年钱一本校刊本。
婴戏图是古代风俗画中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百子图是婴戏图中的一种。此内《长春百子图》卷描绘春、夏、秋、冬四时百童在户外嬉戏的情景;《百子欢歌图》卷描绘儿童在庭院中各种游戏的热闹场景。此两卷旧传为宋苏汉臣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诸葛忠武侯文集》由清代张澍辑。全书分作:《文集》四卷,收录诸葛亮的文章著作;《附录》二卷,收录与诸葛亮的书函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故事》五卷,收录史书、类书、笔记等涉及诸葛亮的身世、事迹、兵法、遗迹、影响等内容。此为清嘉庆十七年序刊本。
此《玉洞烧丹图》卷传为明代仇英绘。画卷以青绿设色描绘一群仙道隐士,渡海群集于仙岛春山,他们此行应该是为了求取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桃林翠松之间的岩洞前,他们正在等待仙丹的烧炼完成。后以一隐士在高山流水上抚琴作为结尾。卷后还有文徵明题跋。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越绝书》据传为东汉袁康、吴平所撰。全书今存十五卷,凡十九篇。其中,外传十三篇、内传四篇、内经两篇。其主要内容为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相关历史,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此为明嘉靖二十六年陈垲刊本。
此《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全书共三十卷(前为目录十卷,后为跋尾二十卷),著录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见自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考订精核。此为清乾隆二十七年德州卢见曾雅雨堂刊本,末有李清照撰后序。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著。今存十八章,始于:开宗明义章、天子章。终于:事君章、丧亲章。其内容以孔子回答曾子问的形式,陈述孝道、孝治的大义。此内含北宋刊本《御注孝经》(唐玄宗注)、南宋时期孝经图册(题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
此《江乡清夏图》卷由南宋刘松年绘。画卷内容主题为江边乡村在夏日里的各种生活景象,描绘了晏坐闲聊的高士、抚琴与读书的文士、悠闲的仕女、脚踏水车的农夫、捕鱼归来的渔夫。卷尾以一位渔人坐在舟中吹着笛子来烘托这宁静的江景。此卷绘制于南宋嘉定元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东莱先生分门诗律武库》旧传为南宋吕祖谦编辑。全书分前集二十卷,后集十卷,其内容为辑录古籍诗赋中的典故及佳句,分类编纂而成(始于:庆诞、幼敏门。终于:灵异门、雷雨门)。此为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嘉业堂旧藏)南宋时期刊本,后集十卷为补钞。
此《五马图》卷由北宋画家李公麟绘制。画卷描绘的是五匹精美的骏马,它们是当时西域献给朝廷的礼物。这五匹骏马分别是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和满川花,每匹马都由奚官护持。前四匹马左侧有黄庭坚题笺,分别说明马的年龄、身高、进贡时间等信息。此卷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顾仲方百咏图谱》由明代顾正谊编绘。全书分上下两卷,各四十一页,每叶纪一事,前半为图,后半为诗。因上卷含诗五十六首,下卷含诗四十四首,共计百首。故名 “百咏”。其后附散曲集《新词图谱》一卷,含图十三页。此为明万历二十六年安正堂刘双松刊本。
此《新刻四民便览万书萃锦》是明代赵植吾所编的一套通俗日用类书。全书共三十六卷,分作:天文、地舆、人纪、诸夷、冠婚、云笺、琴学、棋谱、星命、相法、医学、堪舆、农桑、酒令、武备、法术、劝训等三十六门。此为明万历时期进贤堂詹林我刊本,其版式为上下两层,其间还配以插图说明。
此《水程图》(纪行图)册为明代钱谷和张复联合绘制。全套分为上中下三册,共含图八十四开(始于:小祇园,终于:通州)。画册内容为明万历二年王世贞从家乡太仓经大运河进京的旅程纪录。除了展现了沿岸的山川风物景致,也包含了行政机构和河道设施。此本约绘制于明万历二年至五年。
此《卜岁恒言》由清代吴鹄编撰。其内容为作者辑录前人著作中按月令记载的占候以及有关天象、物象记述的农业谚语。全书分上下两卷,包含三十七个子类(如:日、月、风、雨、雪、十二月、闰月、地土、山川、鸟兽、昆虫等等)。此为清光绪四年余庭训校刊本。
此《会真全图》(西厢故事图卷)由清代禹之鼎绘。画卷分为二十个场景,描绘《西厢记》(元代王实甫编,取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故事:书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此卷现藏于切斯特·比替图书馆。
《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所编的杂剧,其取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此本由明代凌濛初切合元剧体系校勘,分作五卷(本)并附凌氏《解证》五卷。前附明代著名版画家王文衡所绘插图二十幅。后附录:元人增《对弈》及元稹《会真记》。此为明末乌程凌氏刊朱墨套印本。
传统民俗中,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是日举行土地祭祀,以祈丰收。此《春社醉归图》卷传为南宋朱锐绘。描绘了一个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在春社日祭祀完毕,宴饮后村民欢乐逸趣的景象。这与晚唐王驾诗句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诗意相似。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仪礼》是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现存十七篇。此《仪礼要义》由宋代魏了翁撰。全书共五十卷,其内容以经典注疏之文为基础,选取重要内容进行删减和概括。据事别类而成,且于每条之前,冠以标题。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徽州刊《九经要义》本。
此《津门杂记》由清代张焘撰。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其内容以天津城为背景,记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天津城从商埠向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城市的种种变迁。此为清光绪十年游艺山庄刊本。
宝谱,即皇帝宝玺印谱。此《清代宝谱》由清末民初陶湘辑编。此辑包含:清乾隆十三年定本《乾隆宝谱》(内收清乾隆帝钦定御宝玺印二十五枚,后附匣衍记)、清内府藏古玉印(附汉玉十印)、金轮精舍藏古玉印。此为民国时期陶氏涉园刊朱墨套印本。
此《写生图》册由明代沈周绘(时年六十八岁)。全册共二十开(图十六幅),描绘了花果、虾蟹、禽鸟、猫、驴等日常所见之物。作者将日常所见物象的生趣,以独特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构图、造型、描绘手法等,都有别出心裁的创意巧思。每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跋。此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历代帝王历祚考》由明代吴继安编。其内容辑录历代帝王事略并考证帝位流传关系,全书共八卷,始于三皇五帝,终于元顺帝及元末诸国之王,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并附:历代绍运国系之图、绍统年表、音释各一卷。此为明万历二十九年新安吴氏季园原刊本。
此《百美图》卷旧传为仇英绘。画卷描绘了初春时节身穿华服的仕女在苑囿中的游乐活动:荡秋千、浇花、扑蝶、斗草、歌舞、弹唱、下棋、读书等。本幅描绘仕女人物一百人,其中华丽的建筑、缤纷的美人,呈现出 “苏州片” 式的大杂烩商业作品风格。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故唐律疏议》(永徽律疏)由唐代长孙无忌等编定。其内容为唐朝刑律《永徽律》与其注疏合编。全书共三十卷,分作: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和断狱十二篇,五百条。此为清嘉庆十三年兰陵孙星衍覆元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本。
此系列《赫达·莫里逊的中国》相册由德国摄影家 Hedda Morrison(赫达·莫里逊)拍摄。相册共六套,封面题名依次为:市面风景、山东省、云冈(大同府)、热河、北京皇宫、美国中国照像片。每页含一张或多张照片不等(共 884 张),部分配有手写德文注释。此系列现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
回文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反复皆可成章。此《回文类聚》由宋代桑世昌撰,清代朱象贤续编。全书分作原编四卷(辑自汉至唐宋回文诗)、另编图一卷(包括一幅苏若兰像与八幅故事版画)、续编十卷(诸家诗图、璇玑碎锦图、各体诗词赋和题识)。此为清康熙时期刊本(麟玉堂藏板)。
此《开韶集胜》册由清代董诰绘。春天是一年的美好开始。画册内容皆以 “春” 字为题,描绘美好春光,共十二开:春社延宾、春泉漱玉、春原叱犊、春林生翠、春港红酣、春畬新绿、春帆细雨、春岫归樵、春园婴戏、春溪渔乐、春坞青帘、春湖香雪。此为清嘉庆八年绘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四书集义精要》由宋末元初刘因撰。其内容为作者删节《朱子四书集义》其繁冗内容,择其指要,标举要领而成。全书共三十六卷,分为:《大学》四卷、《论语》二十一卷、《孟子》八卷、《中庸》二卷,附录诸氏姓名一卷。此为元至顺元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刊本。
此《越王宫殿图》卷应为清人临摹绘本(可能临摹自南宋底本)。画卷内容描绘的可能是宋代绍兴子城(越子城)贾似道宅邸及其周边的景象。其中殿阁廊亭,栉比鳞次,囿中遍置奇花异卉,松、竹、柳树,夹道列植,一片繁华缛丽。 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