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帖子
壬海无涯游客前篇文章写了六壬中月将争议的问题,希望借此解决研习者对月将取用的疑惑。从文章反馈来看,不少读者建议我再写写六壬的另一个突出的争议,即贵神排法的问题。
其实六壬的贵神体系倒不像月将那样在早期流传之时就出现了不同声音,六壬的贵神排法实际上一直未曾有传承争议。从其诞生到流传过程中是一直有着清晰脉络的。只是后世有些自作聪明又缺乏考证精神的腐儒自以为是的又平添出各类不同排法。这种行为本来只是庸人自扰的自娱自乐,但这些人为了将贵人排法找到一个合乎自己所理解的理由,不惜先射箭后画靶,无视各类典籍的清楚记载,强行去弄出一个全新的贵神排法,还扯虎皮做大旗搬出河图洛书等等各类所谓合乎逻辑的理由去解释说明他们的创造才是真正的古法,以至于贻误后世千百年,让一个本来清晰无误的概念蒙上尘翳。希望我这篇文章能够将这些无聊文人的把戏梳理清楚,还六壬一个清朗的天空。
目前较为流行、影响较大的六壬贵神排法共有三种,下面我将寻根溯源,一一梳理分析。
一、甲戊兼牛羊
这套排法的歌诀是:“甲戊兼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庚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这个版本的贵神排法在古代典籍中出现并不多,但是出现的却相当早。我查到的最早记录出自唐代的《太白阴经》。《太白阴经》中有两段引用六壬典籍的记载,一段是在我前篇考证月将起源文章提到的月将起自月合的记载:“玄女式者,一名六壬式,玄女所造,主北方万物之始。因六甲之壬,故曰六壬。六甲之上运斗柄,设十二月之合神,为十二将,间置十干,次列二十八宿,三十六禽。以月将加正时课日辰,用为天乙所理、十二神将,以断吉凶成败。”这段记载点明了月将应当取用月合,还进一步指出了式盘的规制,按照上述文字对式盘的记载,尤其是三十六禽的相关记载正跟出土的六朝铜式盘相契合,所以这段文字大概率是李筌引用自六朝时的六壬典籍。
在《太白阴经》中另一段关于六壬的记载即是对贵人排法的记载:“推天乙所理法:天乙者,贵人也,家在丑。甲、戊之日,旦理大吉,暮理小吉。乙、己之日,旦理神后,暮理传送。丙、丁之日,旦理登明,暮理从魁。庚、辛之日,旦理胜光,暮理功曹。壬、癸之日,旦理太乙,暮理太冲。天乙在东方、西方,则南方为前,北方为后。在南方、北方,则东方为前,西方为后。常以星没为旦,星出为暮”。上述记载即是六壬“甲戊兼牛羊”排法的最早记载。这种排法跟“甲戊庚牛羊”的正法区别仅在于将庚日游行移于辛日,凑成了十干均分贵人游行的分布。这大概是在流传过程中,有不明原理的术士认为正法规则下天干的分配不够平均,于是将庚的位置作了调整。另外,上述文字记载还提供了一个信息,即昼夜贵人的划分以什么为标准。正如引文中提到的,六壬昼夜贵人划分以星出星没为标准,这在后世典籍《神定经》以及金口诀中都有印证,而卯酉为界划分昼夜贵人的方法只是在流传过程中逐渐约定成俗的捷法。
上面这种贵人排法在六壬典籍中所见较少,目前仅见于《六壬辨疑》:“《大全》、《指南》皆经名手所定,贵人月将俱遵古法。如贵人用甲戊兼牛羊,只知均配十干,而不知贵人所由”。以及《六壬粹言》:“而《曾门》、《金匮》等书,甲戊用丑未,庚辛用寅午,相为互异”。《曾门》、《金匮》这两本书算是公认的早期壬书,但目前网上未见有流传下来的古本,如果这两本书也真的是上述记载的话,那上述书籍的成书年代大概率也是在六朝至唐代时期。
由于上述贵人排法属于强行修正,而又修改的很拙劣,研习六壬者多能够一眼看破,所以在六壬中流传不广,也未见有六壬名家用过。但在《六壬辨疑》的上述记载中也可以发现,上述排法在清末其实也已经流行开来。另外,这种排法在子平术等其他术数中却是流传很广,尤其早期的子平书中,而且还编出了各类歌谣。不知道研习八字命理的人会不会看到这篇文章,不过贵人取法在命理中并不像六壬中那么重要,影响不大。
二、甲羊戊庚牛
这种贵神排法的歌诀就是“甲羊戊庚牛,乙猴己鼠游,丙鸡丁猪位,壬兔癸蛇头,六辛逢虎上,阳贵此中求”。该种排法是遗毒甚广,又包装很好,最具迷惑性的一种排法。像张官德、张其锽等六壬高手都被这种排法所误导。甚至于像卢央、冉景中等当代学者也被其所迷惑。
该种贵人排法无论是在六壬还是其他术数典籍中都非常常见,但仅限于宋以后的典籍,以明清,尤其清代典籍中记载最多。例如:《六壬辨疑》、《六壬银河棹》,甚至《御定星历考原》《协纪辨方书》等书都是取用这种贵人排法。其给出的理由也非常一致,即以干合取贵人。在《御定星历考原》引用的不知道什么人写的《通书》中甚至说此法是郭璞所创,在这种扯淡式学术造假上,这些腐儒的厚颜无耻真的是太让人无语了。
实际上目前发现的这种贵人排法最早的典籍记载见于两宋交际的储泳。储泳在《祛疑说》中记载:贵人是十干合气: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六辛逢马虎…),自昔相传以为贵人。或者谓当以甲戊在牛羊…庚辛逢马虎为是,两位各主两干,“在”字与“庚”字相类,“六”字与“庚”字相若,此乃传写之误,始亦疑之,后得其法,则知当以古法为正,此特后人妄议之耳。盖贵人者,十干之合气也。其法以十干布十二支,而辰戌不居,对冲为虚,夫辰戌乃贵人之狱,所以不居。贵人相对为天空,故虚其冲也。日贵顺布,甲在子,甲与己合,己贵在子;乙在丑,乙与庚合,庚贵在丑;丙在寅,丙与辛合,辛贵在寅;丁在卯,丁与壬合,壬贵在卯;戊在巳,戊与癸合;癸贵在己,午为对冲则虚之,己在未,己与甲合;甲贵在未,庚在申,庚与乙合,乙贵在申;辛在酉,辛与丙合,丙贵在酉;壬在亥,壬与丁合,丁贵在亥;癸在丑,癸与戊合,戊贵在丑,十干顺布十位,已周乃再以十干起申逆布之以求夜贵。以甲在申乙在未丙在午丁在巳戊在卯寅为申之冲则虚之,己在丑庚在子辛在亥壬在酉癸在未一逆一顺而昼夜二贵定矣。且甲之起于子申何也?盖贵人属土正位丑未乃坤卦二五黄中之合气也。先天卦之坤在正北子位,河图之坤在西南申方,故昼夜二贵,所以起于子申也(此处应当感谢我的朋友李苏,上述记载是他的发现。每次跟他交流总能让我受益很深)。
上述就是明清以来对该种贵神排法种种解释的所有根源,无论是《银河棹》、《六壬辨疑》还是《御定星历考原》《协纪辨方书》,其最根本的原理就是储泳上述文字。明清人后来还在上述原理基础上冠之以阴贵阳贵,来包装成各种秘法。甚至还有以冬至、夏至为界启用阴阳贵人的说法。腐儒们张口就来的创造力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只是这创造力全都用到了自以为是的瞎扯淡上了。作为后人的我们得益于典籍的留存,也见识到了一门新的术数是如何诞生的了[笑哭]。
实际上储泳上述原理看似严密,稍加分析便站不住脚了。首先是他以干支顺序相应而起就有问题,何以甲就对应子,乙就对应丑?这种张口就来的想象得不到任何术数原理的支持,唯一能勉强搭点边的就是六十甲子的干支相配,但那是纪历的干支搭配,而不是对应关系。哪怕是用干支寄宫来对应都还能有所依据,而不是甲在子乙在丑这种拍脑袋就来的东西。至于河图洛书是宋以后才冒出的理论,六壬贵神系统早在汉代就已经成熟这种明显的bug就更不用说了。至于他后面解释不通的地方又以八卦方位来找补那就更是生拉硬扯了。
上面就是这种贵人排法的来龙去脉了。还有种元代司天台官员曹震圭提出的类似这种的贵人排法:“天乙者,乃紫微垣左枢傍之一星,万神之主掌也,一日二者,阴阳分治内外之义也。辰戌为魁罡之位,故贵人不临。戊,以配中央之位,乃勾陈后宫之象,故与甲同。其起例以丑乃紫微后门之左,阳界之辰也,未乃紫微南门之右,阴界之辰也。甲者,十干之首,故阳贵以甲加丑逆行,甲得丑、乙得子、丙得亥、丁得酉、己得申、庚得未、辛得午、壬得巳、癸得卯,此昼日之贵也。阴贵以甲加未顺行,甲得未、乙得申、丙得酉、丁得亥、己得子、庚得丑、辛得寅、壬得卯、癸得巳,此暮夜之贵也。戊以助甲成功,故亦得丑未,若六辛之独得寅午,则自然所致,更无疑矣。”但此法流传不广,关注不多,仅是曹氏自娱自乐的个人之言。
三、正法:甲戊庚牛羊
第三种就是我们熟悉的贵人排法的正法了,即:“甲戊庚牛羊, 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蛇兔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该种排法是六壬贵人排法最原始,也唯一正确的排法。下面我们将会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实物对其进行梳理。
目前该贵人排法的出土实物证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肩水金关汉简和六朝的铜式盘。典籍记载包括:《黄帝授三子玄女经》《五行大义》等等,不胜枚举。
记载贵人排法最早的出土实物是西汉时期的肩水金关汉简。肩水金关汉简中明确记载了贵人的游行规律:“甲戊庚,昼治大吉,夜治小吉。乙己,昼治神后,夜治传送。丙丁,昼治徵明,夜治从魁。辛,昼治胜先,夜治功曹。壬癸……”。和出土的六朝式盘的表述别无二致,仅昼夜、旦暮这种用语上的一字之别。六朝式盘上述记载出自《五行大义》所引的《六壬式经》,我们有理由相信六朝式盘上的这种表述也正是上承自肩水金关汉简。这一考古发现也将六壬贵神体系的成型时间直接上溯至西汉晚期。
左为肩水金关汉简,右为六朝式盘
如上图所示为上海博物馆藏六朝时期六壬铜式盘的背面刻文,内容为:“天一居在东在西,南为前;在南在北,东为前。甲戊庚,旦治大吉,暮治小吉。乙己,旦治神后,暮治传送。丙丁,旦治徵明,暮治从魁。六辛,旦治胜先,暮治功曹。壬癸,旦治太一,暮治太冲。”上述内容与与《五行大义》所引《六壬式经》的记载基本相同。
上述出土实物以充分证明了哪种才是正确的贵人排法。
四、六壬贵神体系起源
行文至此,不免引出一个疑问,六壬贵人游行又为什么是上述甲戊庚牛羊的规律呢?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理解下六壬十二贵神最初的含义。
六壬的十二贵神系统,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六壬专有的一套有别于其他术数的特定元素。但其实这只是六壬成熟和发展过程中随之固化的一种思维定式,实际上六壬的十二贵神系统并非随着六壬而诞生的,大部分的十二贵神在其被六壬吸收之前其实就是当时流行占法中的各类神煞,就像我们现在用的驿马、皇书一类神煞一样。是由创造六壬的先贤们吸收当时流行占法中的神煞体系后逐步发展而成为六壬独有的贵神体系的。例如,最显而易见的白虎、青龙、玄武、朱雀所属的四象系统,四象源于天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其他占法所吸收了。再如天乙贵人,其最初应当是来自先秦的天一、太一等信仰体系,后来也出现在各类占法中。类似的还有螣蛇、勾陈、太阴等神煞。实际上不仅六壬十二贵神,包括奇门等术数中所用到的各类神煞,很多都是最早来自天文星宿,后逐渐入占,演变成各类吉凶神煞。关于此类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非常丰富,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多是从出土帛书、简牍上所涉及神煞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多与日书、刑德等占法有关,并未专门涉及六壬的溯源。不过先秦两汉的各类占法作为六壬诞生的源头,上述研究对六壬的溯源仍是极具价值,感兴趣可以查找相关论文。
同时,不仅是贵神名称早已出现而且被六壬拿来直接用,甚至贵人排布和游行规律早在六壬成型之前也早已成熟。例如,在出土的西汉早期各类刑德占,甚至先秦日书上就已经出现了天一等各类神煞游行之日的分布规律。上文提到的肩水金关汉简的年代就是贵人游行已经成型的状态了。
另外《五行大义》引甘公《星经》云:“天皇太帝,本秉万神图,一星在勾陈中,名曜魄宝,五帝之尊祖也。天一、太一主承神(承,犹侍也),有两星在紫微宫门外,俱侍星天皇太帝。天一主战斗,知吉凶。甲戊庚壬,王治玉堂宫;乙己辛,王治明堂宫;丙丁癸,王治绛宫,是为三宫太神。太一主风雨、水旱、兵革、饥疫、灾害,复使十六神游于九宫。天一是含养万物,太一是察灾殃,是为天帝之臣”。上述玉堂宫等记载,在六壬中也有遗存。六壬有专门的三宫时断法,三宫时相关用法多记载于早期壬书中,属于早期断法,跟三奇课也有一定关系,宋以后壬书中记载较少。在《心镜》《神定经》等记载中,丑为玉堂宫,子为明堂宫,亥为绛宫时,刚好契合昼贵所临。即对应贵人游行,甲戊庚日贵人临丑,所以为旺气,等等。但此处多余出的壬、辛、癸三干不明,或许是对应三宫时的寄宫所在,也或许是三宫时德神所在等等用法。三宫时跟贵人游行规律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后有机会再出专文考证,就不在本文详谈了。
从上段内容可以看出,贵人最早的确也是取象于天文星宿,上述记载就是贵人游行的早期雏形,也是来源最早也最合理的记载了。沿着这个方向去追溯或许才可以还原出贵人游行的基本原理。“大师们”在司马迁《天官书》相关记载的基础上所发挥的北极天中为天乙星,随岁差而周期运动的种种伪科学说法就贻笑大方了,稍微多了解些天文知识就能够发现其荒谬之处了。
当然,六壬的贵神排法除了贵人游行外,还涉及十二贵神的分布。不过这篇文章已经给出足够的启示,剩下的就留给喜欢故作神秘的“大师”们去营销各自的“秘法”吧。希望“大师”们能够努把力再挖一挖[笑哭]。
关于“甲羊戊庚牛”的占法和正法在实占取用时的区别,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借以张官德和张其锽的课例加以对比分析,感兴趣的可以后续关注公众号:雨田易道。
alex66游客@壬海无涯 #103333
求月将文章的链接
鄭嘆游客楼主就是雨田吗?
凤城君游客好文,正本清源。这个版本的储泳《祛疑说》能分享一下吗?
壬海无涯游客@鄭嘆 #103345
是的
壬海无涯游客@alex66 #103340
考证月将的这篇文章近1万字,就没在书格上发,在公众号上发的。公众号:雨田易道
书友游客储泳的排法与甲戊庚牛羊其实是同一套,一个是帘幕贵人,一个是天乙贵人。
九流术士游客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蛇兔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除此之外,其他均为邪说,不足为道!笔者考证的较为用心。
书友游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甲对应子,乙对应丑显然是按照次序排列的。
壬海无涯游客@凤城君 #103348
不好意思,目前手里只有个出版的点校本
鱼人游客支持,说的好!
书友游客经检索,储泳的排法早在唐代即有,出自《太乙金镜式经·推太乙当时法》。
collector游客@书友 #103390
明鈔本太乙金鏡式,在此一節中皆爲“甲戊庚日,朝治大吉,暮治小吉”,需留意。
鄭嘆游客高质量文章,学习了🌹
很游客先去看看《壬学琐记》吧。
书友游客不知道楼上是否知道《太乙金镜式经》更早的版本?
鄭嘆游客@很 #103397
程在壬学琐记中只是引而不发,说明不了什么
壬海无涯游客@书友 #103390
非常感谢,真是理越辨越明。看来储泳之前这种排法就已经存在了。
我对太乙式了解不多,经您提醒后,我又查了《景佑太乙符应经》,发现太乙式系统中确实也有天乙贵人,且和五行大义》引甘公《星经》中三宫的记载有关联。但《景佑太乙符应经》即有天乙又有地乙,其游行之法跟六壬是不同的,似乎是天乙六壬这两种式法都借用了天乙贵人,且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用法。
储泳之前这种排法应该就已经存在,但当时人应该不知道原理,所以储泳给出了这么个理由。是否能够猜想这个贵人排法的来源可能就是太乙式?因为某种误用被引入了六壬里?希望能有精通太乙的朋友不吝赐教。
蝈蝈游客@壬海无涯 #103406
王太乙中寻,方向可能是对的。交流区治太乙的人很多,他们可以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略略略游客先说目的不是为了抬杠,我遵循的也是甲戊庚牛羊。
但贵神的排法原理,其实大家也都是崇古而已,不论是《琐记》说的最早文字见于隋朝,还是考《吴越春秋》。
但真正到底原理如何,也不过都是猜测,且往往论据不足,似是而非。
如果说贵神源于天文,紫微垣外确有天乙太乙两星,但从实际观测角度看,却总也没有明确规律。
那实际对应找不到,不论古人今人,自然便会联想到是不是某种虚设朝堂的模拟演绎。到河洛之说大兴后,又什么都想讲究个严丝合缝的完美模型,《协纪辨方》时,甲午兼牛羊,自然也就大行其道。
我个人是倾向于,应该是有实际天文对应的,从地盘的辰戌分界,和旦暮阴阳的这两条线上,还是能看到实际天文观测的影子的,只不过,怎么观测,对应的谁,还都是未解之谜。
很游客在唐代星命典籍《果老星宗》里有提到:
天乙贵人甲见未,
戊庚在丑乙申位
己子丙酉辛居寅,
丁亥壬兔巳逢癸。
天乙贵人者,即昼贵人也。
玉堂贵人甲见丑,
戊庚在未丁居酉。
丙亥乙子巳逢申,
壬己癸卯辛午守。
玉堂贵人者,即夜贵人也。
蝈蝈游客補圖,歡迎繼續討論
书友游客以上乃何书?
蝈蝈游客再補一張,陰陽完備
潜游客这个东西怎么看都没有规律,如果是有规律的东西 应该会像地支那样有迫害刑冲之类,且目前的古籍都没有这些同一个贵人的天干有关系的论述,大概率是星图之类的古早东西,象月将一样随着演变而形状不像了
潜游客@潜 #103490
而余下的十一个天官 应该是类似于十二长生的联想了
蝈蝈游客上面的两幅图,已经相当对称了,符合美学
至于阳顺阴逆,看内外圈,就知道了。
图已经发出来了,或许有人可以感受它的美。
(欢迎大家展示不同口诀的图)
淋淋游客贵人排法很多
潜游客除非发掘出玄女式经之类的古籍 不然怕是无头悬案了
注册登录游客看看藏山雷学,就不会有多少疑惑了
壬海无涯游客@略略略 #103414
说起《吴越春秋》,有朋友也跟我提起过冉博士那篇著名的六壬论文里,也借《吴越春秋》来证明储泳贵人排法的历史渊源。
但以这种贵神研究《吴越春秋》课例时基本上都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我们且先不说吴越春秋占法的争议,毕竟是东汉的文献,如此早期的六壬占法也就这一篇资料了。
只论冉博士提及的这三课来看,他得出结论的大前提就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文章提到的那点,即六壬实际上是以星出星没来划分贵人昼夜的,尤其是早期的时候。直取卯酉的捷法固定下来至少要到宋以后了。
不妨看看这三课起课的时间,结合冬夏季节星出星没的常识来推算当时取用的昼夜贵,就会发现,以星出星没取贵人的话,也完全是符合甲戊庚牛羊的取法。
《吴越春秋》相关记载如下:第一课“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戊,囚日也;寅,阴后之辰也,合庚辰岁后会也。夫以戊寅日闻喜,不以其罪罚日也。时加卯而贼戊,功曹为腾蛇而临戊,谋利事,在青龙,青龙在胜先而临酉,死气也。”
这课是十二月卯时课,卯在5-7点,即使十二月7点左右吴地也是处于星没之时了,应起昼贵。不过按储泳贵人排法,戊日和正法排法无异,这课不见区别。
第二课:“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然德在合,斗击丑。丑,辛之本也。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
这课是七月寅时课,寅在3-5点,即使从我们今天的生活经验出发,江浙吴地七月秋夏在5点左右天已经亮了,为星没之时,而取昼贵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这课辛日,以昼贵取就完全符合甲戊庚牛羊的正法,而不是储泳的方法。
至于第三课,确实有所不同。
第三课:“今年三月甲戌,时加鸡鸣。甲戌,岁位之会将也,青龙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贼其德也。”
这课在冉景中论文里引述杨景磐的话,杨为了推出合乎储泳排法的结论,不惜改变月将,以为当时并未交节,所以月将还是戌而不是酉,因此得了个能够合乎储泳排法的课。这又是一个先射箭后画靶的行为。冉博士应该是查了朔闰表发现了这种猜想不对,于是圆了一下。其实那时候月将的取法还是月合为将,三月月将无疑在酉,又何须取戌为将?按储泳的排法,以酉为将加丑上,取夜贵在丑临巳逆布,也刚好是酉乘青龙,正好符合储泳的贵人排法。
但这就对了吗?未必。
我刚才说到《吴越春秋》中的断法和我们对六壬断法的认知并不相同,而且涉及刑德占等其他占法,而青龙是当时常用神煞,甚至是刑德占中常见神煞,所以此处青龙在酉是否就是指青龙乘天盘酉将,是有一个很大疑问的。尤其这第三课的记载非常简略,并不像前两课,这课根本看不出是六壬占,而更像是完整的刑德占法。
另外,请蝈蝈同学少灌点水,广告也打了,水就别灌了。这条贴蝈蝈不用回我。
蝈蝈游客不知所谓,甚至让人觉得傲慢。
为了防止误会楼主,还特意检查了一遍,哪个是灌水,哪个是广告。
罢了,这是楼主的主场,不欢迎也无妨,不再发言。
壬海无涯游客@蝈蝈 #103511
这倒不会,只是说水贴多了有些朋友想找某一楼的回复不好找
光音天居士游客根据我对闭六戊法的实验,只有中气过宫才有禁止出入的效果。六壬排盘一直以来都是中气换将,而非交节换将,这与七政四余等占星术是一致的。所以冉博士论证的月合为将,完全是想当然耳的纸上谈兵。
壬海无涯游客@光音天居士 #103525
这就涉及术数底层原理性的东西了,有没有可能假如你一开始就没接触过中气换将,而是根深蒂固的认为合气换将去实践验证的话也会准呢?
略略略游客@壬海无涯 #103507
嗯,我没看过冉博士的文章,或者看过也没印象。
这种东西,我认为还得是自己去抠古书研究(当然多看看旁人观点,受些启发也是好的)。然后再加上大胆假设、实践探索,直到能够理论自洽。
自洽到自己问自己,这玩意儿还有没有漏洞?自己敢回答自己说,完美了。
在这之前,我只能存疑,暂时应用最古的结论,边用边悟。
我们都知道,数术算是个技术活,死记硬背、熟练操作,只用不想,也是有一定概率达到高手的。
但我们之所以总是在追求所以然,也正是因为会期望,如果能够体悟到古人造式之初的底层逻辑,应该能让技术更上一层楼,能由术入道。
所以,我对自己还是苛刻了点,论据不足以支撑我的假设,我只能当它是个假设。
说这么多,就当是牢骚,不删了。
简要点就是:
我用的也是,甲戊庚牛羊,因为似乎眼前这是最古的。
我还没有破解这个排法的原理规则,和可能的实际天文对应。所以我暂时假设这是一种虚星朝堂的模拟,遵循古法先用着。
实践上,不论是占卦还是八字,或者奇门六壬,都是存在着活局、活时,甚至“错卦错断”的情况。所以仅从占验的结果上,也还是不能说明各种分歧的优劣和原理的对错。
也所以这些分歧并不影响应用结果。它更像是一种深入研究的乐趣,像去探索一个谜语。
我也发个小广告吧,我有个公众号:【骑牛打酱油】,偶尔会发一些平时占断的案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看看,增加点人气,也不常更新。
略略略游客前面几位朋友提到的太乙、果老、河洛卦象等等的引用,其实也都是一个问题,就是都不够古老。
六壬是传承相对没有断过的数术,追溯极远。所以从其判断方法自身的发展上是有迹可循的,在不同时代出现了不同判断方法,也增减替换了不同的依据条件,也所以我们在分歧上总会倾向追溯崇古。
果老星宗看似是唐的,但好像元明时期才大兴,而且神煞在命理类的方法上也并不为主。河洛阴阳,先后天坤位之类,则更是宋后的产物,让人感觉排列的整整齐齐,十分人为的平均、合理。但这种合理,还是太合理了,让人生疑。
地球因为有倾斜,才有的四季分明变幻。也因为冬至点恒星背景的变化,呼应着时代更迭变化。太整整齐齐、板板正正,总归是怪怪的。
alex66游客甲戊庚牛羊是刻在出土的六朝时期铜制式盘的背面,更像是一份使用说明书
壬海无涯游客@略略略 #103557
是的,我在今天更新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后世术士搞出来的看似整整齐齐、平均合理的种种排法,如果要往前追溯其实才是最没道理的。
因为汉代人并不是这种思维方式。其他贵人排法根本不可能在汉代就出现,尤其是那个时候是各类神煞游行大行其道的汉代,当时的能用六壬的术士不可能不知道神煞游行之所的。甚至在他们眼里这是司空见惯不可能有争议的,他们是决不可能像后世那样编出河图洛书种种牵强理由而硬让神煞游行合乎某种逻辑的。这一点从刑德占还有各类先秦术数中记载的各种繁杂的神煞游行中就可以证明,大多数的神煞游行根本不存在后世所苦苦追寻的规律。这种为了找规律硬改即有成式的行为,就像我们学生时代作数学填空题或者行测题中给出一串数字,以等比等差数列等规律排列,中间缺个数字让我们填,你当然不能够只找出前面几个数字符合你认为的某种规律,于是认为题目错了,其他不符合的数字该改掉吧?这只能证明你找的规律是错的嘛。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搞出各类排法的古人,大概率是在庸人自扰。
鄭嘆游客认同楼主
alex66游客@壬海无涯 #103576
公众号的月将文已拜读,个人建议也可以发到书格来讨论讨论,无他,这是六壬体系核心中的核心
光音天居士游客占卜术甚至可以用活将,故而错课也能断对。但是放在实操领域,就不能靠随机为之了。六壬式盘是一种时空模型,可以用于占卜、堪舆,也可以用于布阵。六戊阵目前只能靠中气换将才有效果,可见六壬式的月将应该以中气为准。
略略略游客@光音天居士 #103525
兄能不能大概讲讲实验的过程?也用子母牛了?
壬海无涯游客@alex66 #103585
感谢提醒,回头修改修改,压缩点字数再发吧
makoto sawaki游客晚輩有一事不明?
御定星曆考原、協紀辨方書為晚輩非常依賴的基礎書籍,八字、奇門、六壬...等,及自撰程式建模也以為基礎。
您的文章中提及是有錯誤的!但、晚輩手上的,並無您說的貴人起貴法的差異!
鱼人游客@makoto sawaki #103731
从上图看,星曆考原只有壬癸兔蛇藏有问题,其余与古法一致。
壬海无涯游客@makoto sawaki #103731
《御定星历考原》、《协纪辨方书》这两本书是很好的,很难得的汇编了干支五行等等各类的基础和原理性的知识。正是这两本书收录的足够全面,连曹震圭的说法都收录进来了,这是在其他书上很少见得到的。
我所说的学术造假是指其所引用的《通书》。这本书将上述解释安在郭璞头上进行权威背书,进一步混淆了视听。
不知你注意没有,在你所截图的文字后面的解释:“甲者,十干之首,故阳贵以甲加丑逆行,甲得丑、乙得子、丙得亥、丁得酉、己得申、庚得未、辛得午、壬得巳、癸得卯,此昼日之贵也。阴贵以甲加未顺行,甲得未、乙得申、丙得酉、丁得亥、己得子、庚得丑、辛得寅、壬得卯、癸得巳,此暮夜之贵也。戊以助甲成功,故亦得丑未,若六辛之独得寅午,则自然所致,更无疑矣”,包括你所贴的附图,其理论来源仍是在储泳的干合解释的框架下的。
至于郭璞之说在《御定星历考原》卷五:“《通书》云:郭景纯以十干贵人为吉神之首,至静而能制群动,至尊而能镇飞浮,以其为坤黄中通理,乃贵人之德,是以阳贵人出于先天之坤而顺,阴贵人出于后天之坤而逆。天干之德,未足为贵,而干德之合气,乃为贵也。先天坤卦在正北,阳贵起于先天之坤,故从子起甲,甲德在子,气合于己,故己以子为阳贵,以次顺行;乙德在丑,气合于庚;丙德在寅,气合于辛;丁德在卯,气合于壬;辰为天罗,贵人不居,故戊跨在巳,气合于癸,午与先天坤位相对,名曰天空,贵人有独无对,故阳贵人不入于午;己德在未,气合于甲,庚德在申,气合于乙,辛德在酉,气合于丙,戌为地纲,贵人不居,故壬跨在亥,气合于丁,子坤位,贵人不再居,故癸在丑,气合于戊,是为阳贵起例”。可以看出上面这种说法明显就是在储泳干合思路下的发挥。
学富一车游客请问您上述提到的贵神排法也适用于命理等其他术数吗?
壬海无涯游客@学富一车 #104204
像命理一类直接借用六壬神煞或跟六壬有渊源的术数应当是通用的
- 作者帖子
书格资源
公众号:书格
关注了解最新动态
近期热门资源集
评论
- 谢谢2025年01月20日 - 12:09 撰自 Frank
- 用网盘下载试试2025年01月20日 - 11:32 撰自 未曾
- 非常正确。 保留好读写KEY, 如...2025年01月20日 - 09:31 撰自 RS
- 要么下载不了,要么是打开开不了,烦请查验一下,谢谢2025年01月20日 - 05:26 撰自 Frank
- 感谢先生提醒。看了一下,提升幅度...2025年01月19日 - 15:18 撰自 未曾
- 感谢支持。 已收到订单相关信息。预计明天下午寄出文件设备。2025年01月18日 - 17:25 撰自 未曾
- 老师您好~已经付款啦~感恩~~2025年01月18日 - 17:05 撰自 风间聚月
-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因为其工作人员...2025年01月18日 - 08:46 撰自 未曾
- 谢谢 请问已是台博公布该资源最高清的图了吗2025年01月18日 - 00:18 撰自 方芳
- https://pan.baidu.com/s/1rxCtf-e...2025年01月17日 - 23:05 撰自 未曾
- 未曾先生,能否归档一下台博藏赵孟...2025年01月17日 - 21:52 撰自 方芳
- 刚刚试了一下,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跳...2025年01月17日 - 20:47 撰自 黍离
- 抱歉,应该是我弄错了,页面没有问...2025年01月17日 - 20:38 撰自 黍离
最新
热门资讯
图书馆推荐
博物馆推荐
近期回复
- 鄭嘆 在 如果想了解学习太乙神数应该从哪本书开始
- 春雨识节 在 台北故宫600万像素书画图像
- googee001 在 请教两个字
- 未曾 在 台北故宫600万像素书画图像
- 春雨识节 在 台北故宫600万像素书画图像
- lxbsy 在 求唐诗鼓吹早刻善本
近期话题
- 请教两个字 由googee001
- 求焦循《论语通释》高清版 由琨玉秋霜
- 求唐诗鼓吹早刻善本 由lxbsy
- 求天津博物馆藏宋克《急就章》高清图 由四准直
- 求《外科正宗》 由HY
- 求吴趼人《新石头记》 由那那那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书格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公共版权领域的古籍善本数字资源
CC BY 4.0: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