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查看 2 个帖子:1-2 (共 2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5528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看到坛友的帖子谈到了上海图书馆的藏书印,同时《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这本书上有不少上海图书馆的藏书印,因此将此书中上海图书馆的藏书印简单汇总,供大家参考。至于每个印章的由来,暂无资料可查询,先备查吧。

    0001

     

    @105587 回复 ⚑举报 

    guozibaba
    游客

    @guozibaba #105528

    上述2、4、6应该为吴朴堂刻。没想到是文革时自杀了。资料留存。

    吴朴堂资料介绍:

    吴朴(一九二二-一九六六),字厚庵,号朴堂,幼名得天,又名中簠fu3,别署味灯室,浙江绍兴人,为西泠印社创始人吴隐的侄孙。

    吴朴堂自幼喜爱书法篆刻,早年学吴昌硕印风,十八岁在杭州清和坊悬例刻印,十九岁拜另一位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为师,成为浙派新军后劲。一九四一年,王福庵为吴朴堂重订篆刻润例。一九四五年,吴朴堂以数年内摹刻的战国周秦小玺四百余枚,辑成《小玺汇存》四册,由宣和印社印行。王福庵看后评介:‘摹仿之精,惟妙惟肖,神釆奕奕,几欲乱真,功力之深,自能过人。’一九四六年,吴朴堂去南京国民政府印铸局任技正。一九四七年,吴朴堂由王福庵推介,加人西泠印社。一九四八年,吴朴堂不愿随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乃自请疏散回杭,次年移居上侮,以资印自给。新中国成立后,吴朴堂经陈叔通介绍,到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古物整理部工作,一九五九年任上海博物馆征集编目组组长。

    由于自幼打下扎实的书法篆刻基础,吴朴堂的篆刻风格面目众多,最擅长的当为切刀浙派。他效法陈曼生、赵次闲,用刀生辣猛利,兼擅皖派宋元朱文,为各博物馆所刻的收藏印极为精到。其他无论六朝悬针、宋元官印、瓦当元押以至流派印家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他都能拿来加以消化为我所用。吴朴堂还擅治小印,虽数毫米之方,也能安排妥帖,见刀见笔,真所谓〔纳须弥于芥子〕。吴朴堂对入印文字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时用隶楷入印,还大胆采用简化字,作品时时呈现新意。吴朴堂的边款风格也很多,既有典型的浙派切刀款,也有冲切兼施仿赵之谦的北碑款,后期取汉简作冲刀款,波磔长戈一刀冲出,痛快淋漓,自成一格。

    吴朴堂对篆刻作品的内容如何紧贴时代作了很多探索,在建国后的特殊年代里,他和方去疾、单孝天先生合刻的《瞿秋白笔名印谱》、《养猪印谱》、《古巴谚语印谱》等,成为建国后少见的篆刻出版物,他还刻了大量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的篆刻作品。然而,一九六六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吴朴堂受到冲击,他选择以自戕对抗侮辱,一位极具才华的篆刻家在他创作高峰期结束了生命。

    这次出版的《吴朴堂印举》辑入的作品来源有三:一是业师江成之先生的珍藏,江先生与吴朴堂为同门,过从甚密,吴朴堂经常将近作印蜕相赠,日积月累有三百余方,年过九旬的江先生虽长期卧榻,特地请师母从箧qie4中检出。二是吾友劳黎华先生所藏,劳兄曾为多位沪上藏家铃拓印谱,精拓了不少吴朴堂印章。三是袁慧敏等先生积累的历年拍场精品。这些作品都是原拓,大都为新发表,相信会得到广大篆刻爱好者的喜爱。在此,谨向江成之、劳黎华、袁慧敏等先生表示由衷的谢意。

    二〇一三年春 张遴骏于食砚楼晴窗

    朴堂印稿_吴朴堂作 第39页:其中左下角的印,上图不包含。

    朴堂印稿_吴朴堂作 吴朴堂000039

正在查看 2 个帖子:1-2 (共 2 个帖子)
正在查看 2 个帖子:1-2 (共 2 个帖子)

上传图片

拖拽或点击选择图片(最多五张)

回复至:上海图书馆藏书印若干图示分享
您的信息:



发帖/回帖前,请了解相关版规

0,邮箱地址尽量真实有效,随意填写的可能会被系统误判为垃圾内容。
1,不要开书单。单个帖子尽量发布一种书籍需求。
2,在搜索不到相关主题的情况下,尽量发新帖(发帖标题最好带上书名)。不要在他人帖子中回复某种书籍需要。
3,发帖提问标题尽量简单明了。发帖内容不要太过简略,请对书籍内容、版本或作者作简要说明。
4,出版于1973年以后的资源需求或分享将会被清理删除。